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研究超临界CO2中混合染料对涤纶织物的染色行为,利用自行研制的超临界CO2染色装置,在温度70~130℃,压力16~24MPa,时间15~100min的条件下采用混合分散染料(分散蓝366和分散红343)对涤纶织物进行染色研究,考察染色条件对混合染料上染量的影响并通过对比单种染料染色结果揭示混合染料上染涤纶时两种染料的相互作用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混合染料染色时的总上染量和其中的各单种染料上染量均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升高及时间的延长而增大;混合染料总上染量大于相同条件下分散染料单独染色时的上染量(是分散红343的146.8%,分散蓝366的131.7%),而混合染料中的单种染料上染量小于其单独染色时的上染量(分散红343的两者比例为56.3%,分散蓝366为81.0%);在混合染料染色过程中,两种染料对涤纶织物染色具有选择性和竞争性;染后涤纶织物的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水洗色牢度均能符合国家标准中合成纤维丝织物的一等品标准。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二氧化碳染色过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针对传统水染工艺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印染行业水环境污染严重及资源消耗、浪费大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全新的清洁生产技术——超临界CO2染色过程,重点分析了超临界流体和超临界CO2染色工艺的特点,阐述了分散染料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和扩散特性以及纤维表面结构及其改性在染色过程中的作用,提出了超临界CO2染色技术研究的若干观点。  相似文献   

3.
超临界CO2染色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主要对超临界CO2染色技术进行了研究。运用超临界CO2特性,研制了无水染色装置,对该装置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加以说明,并实现了计算机自动控制。使用无水染色装置,在超临界CO2状态下对纤维织物用分散染料进行染色,并采用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仪测定分析改性和染色的效果。对染色工艺参数,如压强、温度和CO2的流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参数对染色效果影响较大。对天然纤维的改性,可以达到改善染色牢度和匀染度,通过合理控制染色压强、温度和CO2的流量等影响因素就可以取得较好的染色效果。  相似文献   

4.
分散橙30和分散橙31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超临界CO2染色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无水染色技术,染料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是超临界CO2染色工艺的一个重要基础数据.在压力16~28 MPa、温度343.2~383.2 K范围内,采用静态循环法对分散橙30和分散橙31两种分散染料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进行了测定.两者的溶解度范围分别为2.1×10-5~7.8×10-5和1.4×10-5~3.7×10-5(摩尔分率),均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升高.由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推测,分散橙30在16 MPa附近将出现压力转折点,而分散橙31在实验范围内未出现转折压力.两种染料的溶解度数据比较表明,苯环上引入-Cl,可使溶解度明显提高.分散橙30和分散橙31的溶解度实验数据用Chrastil经验模型拟合,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4.9%和2.46%.  相似文献   

5.
分散染料在120℃、30MPa条件下溶解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将涤纶织物在此条件下循环染色50分钟;与水介质中染色的涤纶织物进行结果比较:前者无需清洗即可获得很高的色牢度但染色深度偏低,并需25~30MPa的压力。在实验条件下,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循环压力、流量、介质均匀程度直接影响染色织物的色深度、牢度和匀染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深入理解"分散染料-超临界CO2-聚酯纤维"三元体系相平衡特性.建立了三元相平衡高压实验装置,在温度353 k、373和393 K,压力17~32 MPa条件下,对分散橙25在超临界CO2与聚酯纤维(涤纶)之间的平衡浓度分配系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分散染料在气-固两相间的分配系数随着操作压力的升高而减小,随着操作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操作压力和操作温度是影响超临界流体染色过程三元体系相平衡的重要因素;该实验方法是确定染料等固体小分子在气-固两相间分配关系的一种切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姜黄超临界CO2萃取染色一步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姜黄的分子结构及特性,运用超临界CO2染色装置,在压力为20—27 MPa、温度为80—140℃、时间为50—100 m in条件下,对姜黄色素进行萃取,首次提出内染、外染结合的工艺技术路线,对蛋白质毛纤维进行一步法染色研究。阐述了超临界流体萃取及染色的传质特性,依据电子测色配色仪、分光光度仪、织物色牢度分析,结果表明,姜黄超临界CO2萃取染色一步法工艺技术,使织物与色素有良好的结合性和匀染性,染品经测试耐摩擦色牢度达到3—4级,耐水色牢度达到4—5级。  相似文献   

8.
付政  关玉  孙素梅  王春霞  付少海 《精细化工》2022,39(5):1035-1043
针对涤纶织物浸轧染色存在浮色多、后水洗负担重的问题,通过乳液聚合法制备了以分散染料为核,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共聚物为壳的纳米分散染料胶囊(NDDM),探究了核壳投料比、软硬单体配比、固色温度和固色时间等因素对涤纶织物轧染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DDM对涤纶织物轧染染色的色牢度和匀染性均优于C.I.分散紫93染色织物,当核壳质量投料比为1:2、MMA和BA质量投料比为1:1,焙烘温度180 ℃、焙烘时间5 min时,NDDM轧染染色织物的颜色深,手感变化小,且未水洗染色织物的各项色牢度达到4级及以上,还原清洗COD值为312.3 mg/L,COD值较C.I.分散紫93染色相比下降了58%。在高温条件下,NDDM内分散染料从聚丙烯酸酯壳层内迁移释放并上染纤维,聚丙烯酸酯壳将未进入纤维内的残余染料覆盖固着在纤维表面。  相似文献   

9.
涤纶及其混纺的纤维、纱线、织物在用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染色时,常因分散染料的匀染性差,升温速度快而造成染色不匀。为此,染色时必须采用有效的匀染剂。根据匀染机理,匀染剂可分为三种类型:1)载体;2)对分散染料有亲和力的表面活性剂;3)对涤纶纤维有亲和力的表面活性剂。用作匀染剂的表面活性剂有非离子型、阴离子型两大类。分散染料的匀染剂的匀染能力,是其移染性能、分散性能、缓染性能的综合反映。此  相似文献   

10.
涤/纤混纺织物在制作运动眼和家常服装中用量增加已成为国际纺织工业的趋势,其出路在于提高分散染料的应用性能,尤其是交染沾色和牢度性能。综述了开发新型分散染料以满足提高质量的要求,并提出了解决热迁移这个分散染料“老问题”的展望。1.引言第一类用于再生醋酯纤维的分散染料的开发距今已有60多年,最初所用的分散剂是碳化蓖麻油酸,因而被称作SRA染料。后来又开发了锦纶、三醋酯及涤纶纤维染色用的分散染料。直到1949年第一只商品涤纶Terylene问世后,染料生产厂家才把注意力集中在开发专用于涤纶染色的分散染料。五十和六十年代,涤纶纤维的生产飞跃增长,开  相似文献   

11.
聚酯纤维低温染色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酯(PET)纤维低温染色的研究愈加受到关注.本文从低温染色助剂(载体)、涤纶改性、前处理技术、染料改性、超临界流体CO2染色、微胶囊染色技术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国内外聚酯纤维低温染色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2.
借助计算机测配色技术,筛选了染二醋/涤纶/氨纶混纺织物的分散染料,研究了染色工艺,并测试了织物的各项色牢度。结果表明:38%二醋/57%涤纶/5%氨纶短纤纬编面料,使用ECF型、SWF系列及HSF系列分散染料拼色,分别在110℃染浅色和120℃染中深色,后处理加入助剂RCL,织物颜色与标样色光相近、强度相似;在深色染料拼色时加入抗还原剂HWF能提高分散染料的得色率;织物各项色牢度基本符合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分散染料微胶囊在涤纶无助剂高温高压染色过程中的动力学行为,文中采用分散染料微胶囊、纯分散染料和商品分散染料,通过薄膜卷层法测定染料的扩散系数及扩散速率;通过建立染色动力学模型,研究分散染料微胶囊在涤纶无助荆高温高压染色的染色速率常数、平衡上染量及半染时间。结果表明:对染料进行微胶囊化并没有改变分散染料的扩散系数、扩散速率,但改变了染色速率常数及半染时间。  相似文献   

14.
印染生产加工中,分散染料是使用较多的染料之一,其中染料的拼色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生产过程中为了达到客户样板的色泽,打样人员经常会用到2只或3只分散染料进行拼色,以对混纺织物中的涤纶纤维染色.打小样拼色所选用的染料,直接影响着日后生产中的放样和产品的品质.目前染厂加工生产涤/棉织物,所常用的染料主要是分散/还原染料和分散/活性染料.因此打样人员在清楚分散染料的热熔曲线的同时,还应对分散染料的扩散性能有所了解,这对打样人员合理选用染料与拼色具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Q&A 问:高温型分散染料能用载体法染涤纶吗? 答:对于涤毛、涤锦、涤腈和涤氨等混纺交织物以及"三合一"、"四合一"等含涤纶产品,本该根据各种纤维的特性,选用相应的染料和工艺采取条染进行染色加工,以减少互相沾色,提高色牢度.涤纶应采用高温高压染色,而许多含涤纶织物中又含有不耐高温的纤维,因此只能采用载体法对涤纶染色.当然,选用的载体应该是环保型的最适应载体法染色的是小相对分子质量的低温型分散染料,然而该类染料色谱不全,而常用的如分散深蓝H-GL、翠蓝S-GL、红玉S-2GFL、紫HFRL、大红S-G、S-BWFL和嫩黄S-4GL等均系高温型染料.实践证明,选择高温型分散染料染涤纶,不仅价格低廉,色谱齐全,而且色牢度,尤其是升华牢度比低温型好(表1).  相似文献   

16.
以超临界CO2(SCCO2)为介质,采用含氟疏水剂对涤纶织物进行疏水改性,探讨了超临界CO2的温度、压力和时间变化对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SCCO2技术用于涤纶织物的疏水改性是可行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70℃、压力15 MPa、处理时间4 h。改性后涤纶织物的静态接触角可达148°。  相似文献   

17.
由于涤纶纤维印染工艺的发展,对分散染料的质量和性能,不断地提出了新的要求。分散染料染涤纶纤维的染色机理与传统的染料染色机理不同,因此,为了得到具备满意的应用性能的分散染料,不但要掌握常规的合成技术,  相似文献   

18.
反向染色是指在染涤/棉混纺织物或纱线时,先用活性染料染棉,后用分散染料染涤纶,与常规染色正好相反的一种染色方法。用此法染色可省去活性染料染色的中和及后处理,且利用后来涤纶高温染色作为纤维素纤维最佳的后处理,因而是一种既经济又可靠的染色法。赫斯特公司在开发反向染色中,以Sam-aron分散染料和Remazol活性染料染涤/棉混纺织物和纱线,其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9.
以普通涤纶为对比,采用3种分散染料对白竹炭涤纶进行染色,探讨了分散染料对白竹炭涤纶的提升性能、动力学以及热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计算出分散染料在纤维上的染色速率常数、半染时间和分配系数。结果表明:白竹炭涤纶和普通涤纶的染色特性很相似;白竹炭涤纶的染色速率常数和分散系数稍大于普通涤纶,半染时间比普通涤纶的短。  相似文献   

20.
采用分散红 277 在超临界二氧化碳(scCO2)中对涤纶织物进行染色,采用控制变量法,设置 18 组染色实验,分析单一染色工艺条件对染色结果的影响,得出最佳染色时间为 60 min、染色温度为 120 ℃、染色压力为 30 MPa。最优染色条件下获得的涤纶织物的色深值(K/S)为 7.24、固色率为93.5%;染色后涤纶织物的耐日晒色牢度为 5 级,耐皂洗色牢度为 4~5 级,耐摩擦色牢度为 2 级;染色后的涤纶织物在自然光源下呈现桃红色,在紫外光源下织物呈橙红色荧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