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摆动斜盘压缩机的力学分析(Ⅱ)—惯性力的平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往复惯性力的平衡1往复惯性力及力矩的合成由于每一缸的往复惯性力都作用在气缸的轴线上,因此摆盘压缩机各缸的往复惯性力构成一平行力系,其合力等于各缸惯性力的代数  相似文献   

2.
往复式发动机由于工作过程的周期性和机件运动的周期性,运转中所产生的旋转惯性力和往复惯性力都是周期性变化的,使发动机产生振动和噪声。直列四缸发动机一阶往复惯性力是自身平衡的,二阶往复惯性力却不平衡。采用双平衡轴机构可以有效平衡四缸机二阶往复惯性力,降低发动机的振动,但驱动双平衡轴机构的传动齿轮形成新的噪声源,传动齿轮系统中间惰轮采用消隙齿轮可以有效改善整机噪声。  相似文献   

3.
双对置二冲程柴油机由于结构的特殊性和结构限制,导致内外活塞的一阶往复惯性力不相等。内外活塞的一阶往复惯性力平衡率的高低,对内曲柄臂弯矩和主轴承载荷有影响。本文创建了内外活塞的一阶往复惯性力和平衡率的计算公式,通过计算曲轴在不同一阶往复惯性力平衡率下主轴颈载荷和内曲柄臂弯矩,分析影响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不同平衡率下曲轴的强度,找出曲轴强度随着平衡率的增大而减小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4.
给出了V型机的偏心回转质量平衡二阶往复惯性力的理论与计算公式,按对置平衡原理,提出了对置平衡滑块平衡二阶往复惯性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内摆线内燃机产生不平衡赁性力的运动质量,分别针对往复惯性力和旋转惯性力设计了箱体双平衡轴和曲柄臂配重.并且通过Adams对内摆线内燃机的动平衡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利用双轴平衡机构及曲柄臂配重,有效的平衡了内摆线内燃机的往复惯性力和旋转惯性力,降低了内燃机的振动.  相似文献   

6.
以单拐、三列两级w型压缩机为例,分析了常见的几种型式的压缩机的往复惯性力,即三气缸中心线间的夹角为60°或75°,六种型式的一阶、二阶往复惯性力。计算结果表明,一阶、二阶往复惯性力的合力不但数值较大,而且结构方案不同,其数值变化范围较大。  相似文献   

7.
以4M50-27.3/18.5-260型氮氢气往复压缩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作用在其曲柄连杆机构上的各作用力,从振动的角度对其受力进行分析与分类,可知往复惯性力、旋转惯性力及倾覆力矩能传到机器外部而引起压缩机的振动,属于“外力(或外力矩)”,并用Matlab软件,计算分析且绘制了压缩机列的气体力、往复惯性力、往复摩擦力和活塞力图.利用添加基础或弹性支承或者通过各列曲拐错角的合理配置的方法,对引起振动的外力进行平衡,有效减小机器的振动与噪声.  相似文献   

8.
根据直联往复压缩机的特点,对压缩机的惯性力进行了分析。依据惯性力分析的结果,建立了惯性力的椭圆参数方程,并将参数方程转换为椭圆的标准方程;提出了用平衡系数来实施、评价惯性力平衡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四列星型和双V型往复压缩机以其结构紧凑、动力平衡性好的优点,是小型中高压空压机的多用机型。分别对四列星型、双V型压缩机的动力学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分别计算了两种机型的往复惯性力、旋转惯性力、往复惯性力矩和旋转惯性力矩,并分析了它们对压缩机的影响,为机器设计和解决机器的振动问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四列星型和双V型往复压缩机以其结构紧凑、动力平衡性好的优点,是小型中高压空压机的多用机型。分别对四列星型、双V型压缩机的动力学特性进行理论分析,分别计算了两种机型的往复惯性力、旋转惯性力、往复惯性力矩和旋转惯性力矩,并分析了它们对压缩机的影响,为机器设计和解决机器的振动问题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探讨一种具有柔性配重的曲柄滑块机构。根据质心不变原理及振动理论中的相位差原理,附加柔性配重使滑块的一阶惯性力的绝大部分及二阶惯性力的一部分得到平衡。与现有的为消除惯性力而设计的机构相比,这种机构的体积小、质量轻,消振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三维建模软件Pro/E,建立了直线往复振动筛(以下简称振动筛)的实体简化模型;并通过数据交换,导入动力学仿真软件ADAMS中,建立了直线往复振动筛的运动学模型。在适当增大机构尺寸的情况下,对稳定体筛体的惯性力进行了部分平衡设计,减少了整个振动筛的总质心运动范围,使总质心运动稳定,减少了机构的惯性力,进而减少了机构的振动,提高了振动筛的使用寿命。在稳定体填充量不同的几种情况下进行仿真,将各种情况下的惯性力平衡效果进行对比,得出最佳方案,为振动筛或类似机构惯性力的部分平衡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应用虚拟样机技术,首先建立摩托车虚拟样机设计系统的结构,对摩托车车架的动态特性、发动机的惯性激振力进行了分析。通过减小发动机惯性激振力,在发动机与车架间通过柔性联结隔离振动等措施,有效地降低了该摩托车的振动,为摩托车减振这一共性问题探索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针对大型往复压缩机振动大的问题,提出了两种完全可以平衡掉一阶惯性力和一阶不平衡惯性力矩的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机组的振动值,提高曲轴转速。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发动机进行动力学分析基础上,设计发动机设计双轴平衡机构,达到减弱或消除某次往复惯性力的目的以及尽可能的减小本次倾覆力矩。对比安装使用所设计双轴平衡机构前后振动情况,使用双轴平衡极大地改善了该此类发动机的振动特性,完全平衡了某次往复惯性力,最大限度地消减了此次侧倾力矩。本方法的研究对该类型发动机设计及减振设计都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破碎机动力学参数设计包含机构平衡重、拉杆弹簧计算载荷、飞轮转动惯量等动力学参数的优化设计,是破碎机设计极其重要的内容.破碎机在运转过程中,其偏心轴、动颚、肘板等运动件都具有一定的加速度,会产生很大的惯性力而且大小、方向呈周期性变化.这些惯性力在运动副中引起附加动载荷,是破碎机零件磨损、机器振动的主要原因.破碎机动力学参数优化设计就是通过优化计算,获得最优的平衡条件,使机构总的惯性力平衡,其根本目的就是减小运动件的惯性力引起的附加动载,消除其有害影响,以确保破碎机运转稳定、可靠,降低机器的振动和噪声,提高设备的寿命和效率.以国内广为生产、使用的PE600×900破碎机为研究对象,利用MATLAB的优化功能,在进行运动学、动力学分析,建立一系列运动方程和力学模型之基础上,采用最优动力平衡法,在MATLAB环境下对破碎机机构平衡重进行优化设计.通过优化计算获得机构平衡重及其方向角的最佳值,使随机构位置而变化的振动力降低到最小.  相似文献   

17.
In the case of mechanism with elastic links, the links vibrate about some mean position under the forces acting on the mechanism. The acceleration field resulting from the vibration of the links develops additional inertia forces which may be termed kineto-elastodynamic (KED) inertia forces. The present paper takes into account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KED inertia forces toward the shaking force and shaking moment along with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rigid-body inertia forces while balancing a mechanism by internal mass redistribution. The effect of the inclusion of KED inertia forces has been demonstrated by taking an example problem in which the maximum shaking force produced during the complete cycle of motion of mechanism has been minimized using nonlinear programming technique.  相似文献   

18.
利用空间连杆机构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更大破碎比、更小振幅的惯性圆锥破碎机。主副激振器在电机的驱动下同时旋转,产生圆锥摆动和相位相反、大小相等的惯性离心力,以平衡惯性圆锥破碎机工作工程中产生的不平衡惯性力,同时连杆将副激振器产生的惯性离心力反馈给破碎主轴,达到增大破碎力、提高破碎效果的目的。理论计算与样机试验验证了该设计的减振与增大破碎力效果。  相似文献   

19.
When a mechanism runs at high speed and has elastic links, its links vibrate under the action of forces present on the mechanism. The acceleration field resulting from the vibration of the links develops additional interia forces called kineto-elastodynamic (KED) inertia forces. The present paper takes into account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KED inertia forces towards the shaking force and shaking moment while balancing planar mechanisms. Combining kinematic design and dynamic stress considerations an optimal kinematic design of the mechanism satisfying the given aim and optimal cross-sectional areas of the links were determined such that the shaking force trasmitted to the foundations due to the combined effect of rigid-body inertia forces and KED inertia forces is a minimu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