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端羟基丁二烯型聚氨酯/聚苯乙烯互穿聚合物网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同步法合成的端羟基聚丁二烯型聚氨酯/聚苯乙烯互穿聚合物网络〔PU(HTPB)/PS_t-IPN〕的形态结构、热转变行为和力学性能。电镜结果表明:该类 IPN 形成既二相分离又各自连续的相结构,当 PU(HTPB)/PS_t 组成比为25/75时,体系发生相转变;组成比为50/50左右时,形成的聚苯乙烯分散相区域尺寸较小。增加每一相的交联程度,均可提高二相的互穿能力,所有 IPN 都呈现出独特的细胞状结构形态,文中根据聚氨酯首先形成的事实,提出了该结构的形成机理。T_(?)研究结果表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移动将受到 IPN 自身诸因素的制约。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 IPN 中 PU(HTPB)含量增加,材料的刚性下降,而断裂伸长则出现由增加到下降的过程,在组成比为60/40左右时,达最大值。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适用于反应注射成型(RIM)过程的含聚氧化丙烯三元醇软段的聚氨酯(PU)与乙烯基酯树酯(VER)形成的互穿聚合物网络(IPN)的形态与力学性能,发现VER与PU网络能较好地互穿,但由两种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碳二亚胺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在接近室温条件下形成的IPN的形态与力学性能,与这两个网络在各自放热条件下形成的IPN有较大差异。这与由前者形成的材料形态中存在明显的PU硬段远程有序结构有关。该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在明,刚性的VER网络或弹性的PU网络对两种由不同异氰酸酯形成的IPN材料均有较明显的增强效果或增韧效果。  相似文献   

3.
聚氨酯和聚乙烯基酯为基的聚合物互穿网络泡沫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合成了聚氨酯和聚乙烯基酯的基的全水发泡聚合物互穿网络软质泡沫。各配方泡沫的聚氨酯对聚乙烯基酯的比例和/或水量各不同相同,在同等水量和相同密度的两组泡沫中,PU/PVE=90/10的泡沫的均呈现拉伸强度最高值。随乙烯基酯含量的增加,所有泡沫的落球回弹降低,同时压缩滞后增加。这种能量吸收能力的提高也反映在动态力学谱上,即聚氨酯软段和聚乙烯基酯的玻璃化温度间的高阻尼区明显变宽。聚氨酯软段Tg的显著移高表  相似文献   

4.
将植物油(蓖麻油、棉籽油)进行环氧化反应得到环氧植物油;将桐油与顺丁烯二酸酐作用得到桐油酸酐;植物油或环氧树脂及其固化剂(桐油酸酐)与聚氨酯预聚物(PUP)及其扩链剂等混合固化,合成了一系列植物油聚合物/聚氨酯互穿聚合物网络(IPN)。经动态力学测试结果表明,该类聚合物共混物体系组分间的相容性好,在动态力学谱上一般只有1个较宽的峰,tgδ值持续大于0.3的温域宽度在90℃左右,有的超过100℃,大大加宽了相应植物油交联共聚物或聚氨酯的阻尼温域。这类互穿聚合物网络是一类以植物油为主要原料、制备成本低、方法新、阻尼性能优良的新型阻尼材料。文中还对组成与性能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PVA/PBA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阻尼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用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一系列PVA/PBA乳胶互穿聚合物网络,提出了用相容程度来定量表征聚合物共混物中两组分的相容性,动态力学谱结果表明,乳胶双向互穿以及BA同AN共聚可极大地改善PBA与PVS的相容性和乳胶IPN的阻尼性能。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用聚环氧氯丙烷(PECH)、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三甲醇丙烷(TMP)组成网络Ⅰ,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组成网络Ⅱ,制成了一组 IPN 材料,研究了它们的动态力学性能。动态力学损耗谱表明:这组 IPN 的阻尼因子 tanδ在很宽的温度范围有较高的值。文中详细讨论了聚合反应条件、网络组成、交联度对阻尼因子以及相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合成了蓖麻油共丙烯酸羟乙酯聚氨酯预聚体,以无机填料填充,经紫外光固化得到一系列样品。用动态粘弹谱仪研究了它们的阻尼性质,加入合适的填料,能使损耗模量 E″和 tanδ的峰覆盖比较宽的温度范围。同时还发现,加入少量的填料,共聚网络可能会发生明显的相分离,填料逐步增加,相分离减小甚至消失。这可能与无机填料和共聚网络的相互作用有关,还与填料的形状及表面积有关。  相似文献   

8.
用顺磁共振波谱仪(ESR),以4-羟基-2,2,6,6-四甲基哌啶嗣(TEMPOL)作自旋标记,测定了不同组成及不同温度聚醚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U/PMMA)互穿网络聚合物(IPN,S)的分子运动与互穿缠结程度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在该IPN中两网络互穿缠结程度越大,在高场上出现各向同性温度T_n越高。当PU/PMMA=40/60时,得到较大交联密度和较高温度的T_n。由测得的T_(50G)温度看出该体系是两相分离体系,并且不同组成比的IPN两个T_(50G)温度发生内移,在40/60时内移最大,用动态力学方法测得的结果与此一致。  相似文献   

9.
通过改变聚氨酯的催化剂,制备出不同凝胶顺序的增塑聚氨酯/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同步互穿网络。采用FT-IR法跟踪网络形成的动力学。所制得的不同凝胶顺序的样品呈现完全相反的物理和力学性能。聚氨酯先凝胶的SIN样品是透明的,质地很脆;而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先凝胶的样品为不透明的,具有很好的弹性。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动态力学分析(DMA),从不同的侧面,对它们完全相反的性能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10.
PVA-PAAIPN水凝胶的制备及其溶胀性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化学交联和循环冰冻-解冻相结合的顺序逼近法,制备了由和聚乙烯醇(PVA)和聚丙烯酸(PAA)复合的具有互穿聚合物网络(IPN)结构的高分子水凝胶。研究了交联剂含量,PAA含量和温度对水凝胶溶胀性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30℃时,交联剂含量为1.0mol%的凝胶溶胀度最大,凝胶中PAA含量越大,凝胶的溶胀度越大;具有IPN结构的凝胶具有温度敏感性质;调节凝胶中PAA和交联剂的含量,可以控制凝胶突变体系的大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