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双向拉伸聚酯薄膜横拉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采用“一纵一横”逐次拉伸工艺生产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的横向拉伸工艺研究,归纳出横向拉伸倍率与薄膜断裂强度、伸长以及薄膜横向厚度均匀性的相关性;分析总结出横向拉伸温度与进入横拉前薄膜结晶度的经验关系;提出了热定型时间、温度的确定原则;归纳出热定型松弛率与薄膜收缩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横向拉伸与热定型过程中的弓曲现象对薄膜横向性能不均匀分布的影响及改善途径。  相似文献   

2.
赵桂旭 《塑料科技》2012,40(3):86-88
综述了国内外双向拉伸聚酯薄膜(BOPET)生产线技术水平的差异。并在现有的生产线配套系统上,进行了技术改进和创新,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曾丽平 《聚酯工业》2012,25(4):41-44
通过采用薄膜在线表面缺陷检测设备、正交偏光测试仪和电子显微镜对双向拉伸聚酯薄膜表面缺陷进行研究,分析了各种表面缺陷的形貌特征和形成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双向拉伸聚酯薄膜(BOPET)生产工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庞维 《塑料加工》1989,(1):15-25
  相似文献   

5.
可热封双向拉伸聚酯薄膜的试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剑华  秦云 《聚酯工业》2003,16(6):33-34
概述了非结晶共聚聚酯的、利用差热扫描量热(DSC)方法研究的共聚酯性能、经双向拉伸拉膜试验机试制的聚酯薄膜,具有优良的热封性能。  相似文献   

6.
7.
《现代橡塑》2004,16(3):16-18
双向拉伸聚酯薄膜(BOPET薄膜)是一种非常优质的高档塑料基材,广泛应用于包装、电气、电子、工业、磁性、感光等领域。据各方面信息显示,自2003年至2005年初期间,国内将有24条BOPET新线相继投产,并且目前至少有8条万吨级引进新线和国产生产线正在磋商谈判或酝酿之中。这其中  相似文献   

8.
为阐明双向同步拉伸工艺对聚酯薄膜性能的影响,利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酯切片进行挤出铸片,并在不同拉伸温度、拉伸倍率和拉伸速度下进行双向同步拉伸制膜,研究了拉伸工艺对聚酯薄膜的拉伸行为、拉伸取向和结晶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随拉伸温度的提高,聚酯在拉伸过程中的拉伸应力减小,聚酯薄膜取向度降低,结晶度降低,但晶粒尺寸增加,薄膜雾度升高;随拉伸倍率的提高,拉伸应力增大,取向度升高,结晶度升高;随拉伸速度的提高,拉伸应力增大,取向度升高,结晶度升高,但晶粒尺寸变化不大,薄膜雾度相当。  相似文献   

9.
双向拉伸聚酯薄膜(BOPET)生产工艺技术(8)——热定型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始堃 《聚酯工业》2006,19(5):61-62
1热定型的作用 热定型的作用在于使薄膜在较高温度下加工或应用时具有较好的尺寸稳定性。热定型的效果以薄膜的耐热性指标——高温热收缩值来表征:150℃加热30min,以其热收缩百分比表示。对于某些用途的薄膜,例如触摸开关用的,因在加工制成品时要经受多次加热和套印,所以除要求150℃,30min加热热收缩小于0.6%外,还要求200℃,30min的热收缩值低于0.3%。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在线涂布的技术特点,分析对比在线涂布工艺与离线涂布2种方式赋予聚酯薄膜功能性的优劣势,简述了目前市场主流的在线涂布功能性聚酯薄膜,展望在线涂布功能聚酯薄膜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聚酯热收缩薄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热收缩膜用聚酯的发展状况 ,指出聚酯热收缩薄膜是目前广泛使用的PVC薄膜的理想替代品。简述了热收缩原理 ,指出热收缩膜用聚酯的发展应从制备改性聚酯和改善成膜工艺两方面着手 ,对热收缩膜用聚酯的市场需求 ,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聚酯泡沫反射片以其良好的综合性能在当前液晶显示背光系统中占据主导地位。拉伸取向的聚酯膜在加热时容易产生变形,导致光学不均匀。本文对两种液晶反射片的形貌,高温下的尺寸稳定性,动、静态热机械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聚酯反射片在加热的过程中先膨胀后收缩,在温度低于Tg时膨胀,温度高于Tg时收缩。膨胀和收缩率大的反射片更容易发生翘曲变形。  相似文献   

13.
热收缩聚酯薄膜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经间苯二甲酸 (IPA)及新戊二醇 (NG)改性的三种热收缩膜专用聚酯性能及其薄膜的热收缩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与常规 PET相比 ,改性聚酯的结晶和熔融行为有很大不同 ;经 (NG)改性的聚酯薄膜在热空气中的热收缩率超过 35 % ;薄膜在 Tg附近热收缩率变化最大。  相似文献   

14.
以4种不同结构的不饱和聚酯为黏接剂制备了磁性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进行力学性能和热性能测试,研究了聚酯结构对此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单位质量聚酯中双键含量的降低,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先升高后降低,最大为6.1kJ/m2,弯曲性能呈上升趋势,热性能逐渐降低,材料的黏弹性逐渐明显。  相似文献   

15.
由于聚酯(PET)树脂及其薄膜等制品不仅具有优异的物化性能,而且价格便宜,长期以来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当今,国内外均蕴藏着其巨大产能。聚酯树脂性能的进一步提高及其应用拓展是当前世界科研一大热门。本文简介了我国聚酯薄膜生产应用的发展历程和近年来国内外聚酯及其薄膜的一些研发应用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王巍 《云南化工》2007,34(3):85-87
使用DSC差示扫描量热仪分析了三种聚酯产品的热性能。同等试样量时,从测得试样的熔点、结晶度及曲线图形可以分析判断出,PET-2聚酯样品产品质量最好。  相似文献   

17.
The effect of graphite nanosheets on electrical properties, curing behavior, and polymerization shrinkage of 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 has been investigated. A solution of polystyrene was used as low profile additive to reduce shrinkag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graphite nanosheets have been well dispersed/distributed in the unsaturated polyester matrix where they have high aspect ratio and high surface area. Graphite nanosheet exhibited an accelerating effect on the curing of unsaturated polyester and reduced the polymerization shrinkage as low as 3.6%. Despite large reduction of flexural properties by low profile additive, graphite nanosheet considerably increased the flexural strength and modulus of unsaturated polyester/low profile additive by 47 and 103%, respectively. Therefore, graphite nanosheet can be used as a new low profile additive for unsaturated polyester resins where it is also able to improv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curing rate.  相似文献   

18.
热收缩聚酯薄膜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聚酯中添加改性单体后,分子链空间位阻增大,共聚酯的结晶能力下降,热收缩性得以提高。并研究了以此共聚酯为原料,采用间歇干燥、单向拉伸、常温冷却、松弛定型的成膜工艺。  相似文献   

19.
聚酯/改性高收缩聚酯复合纤维卷曲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宏  刘为民  来侃  孙润军 《合成纤维》2006,35(10):16-19
对聚酯/改性高收缩聚酯复合纤维的卷曲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测试了不同组分比例以及不同热处理方式、温度、时间条件下的聚酯/改性高收缩聚酯复合纤维的卷曲性能。结果表明:对于圆形截面纤维,50/50组分比例有较好的潜在卷曲性;而热处理方式、温度、时间均影响纤维卷曲性能,因此,利用该纤维进行织物设计和染整加工应充分考虑该性能特征。  相似文献   

20.
赵燕  周先进 《中国塑料》2004,18(5):68-70
介绍了BOPP薄膜的结晶行为和取向行为,分析了晶区和非晶区取向的不同特点。以光膜和热封膜为例,对比分析了其凝聚态结构和相应的物理性能变化,从而确定了工艺参数的控制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