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选用钢纤维、杜拉纤维和塑钢纤维,在总体积率不超过1%时,按二元或三元混杂制备混杂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并通过立方体标准试块的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三种纤维的混杂方式以及混掺比例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劈拉强度以及拉压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钢纤维-塑钢纤维-杜拉纤维三元混杂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并不明显,但能显著改善混凝土试块破坏时的延性;适宜比例的钢纤维、塑钢纤维与杜拉纤维混杂可显著改善基体混凝土的劈拉韧性,使劈拉强度提高30%~55%,拉压比增大到1/17~1/15;钢纤维/塑钢纤维/杜拉纤维体积掺量分别为0.7%、0.19%、0.11%时混杂纤维的复合增强效果最好,高性能混凝土拉压比达到1/15.1。  相似文献   

2.
对48个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立方体抗压试件采用洒水养护、热水养护、洒水-干热养护和热水-干热养护,对18个UHPC哑铃形抗拉试件进行热水养护和热水-干热组合养护,养护完成后分别测定抗压试件和抗拉试件高温作用后的残余抗压强度和残余抗拉强度。结果表明:采用洒水-干热(105℃)组合养护和热水-干热组合养护的立方体试件分别在348,370℃的高温作用下发生爆裂,且这两种组合养护方式下的试件抗压强度相较于单一洒水养护和单一热水养护方式下的分别降低36.73%和14.56%。采用洒水-干热(200℃)组合养护的立方体试件残余抗压强度随着目标温度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临界温度为300℃,该养护方式不仅提高了UHPC的高温残余抗压强度,同时立方体试件均未发生爆裂。采用热水-干热(105℃)养护的哑铃型试件残余抗拉强度随目标温度的提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该组合养护方式下试件的抗拉强度仅为热水养护的54.05%,当目标温度超过400℃时,哑铃型试件发生爆裂。  相似文献   

3.
高性能混凝土的渗透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矿渣或粉煤灰代替30%的水泥,在水胶比为0.30,0.33,0.36及0.39的情况下,分别试验了用水量及胶凝材料用变化下混凝土的强度和渗透性,试验结果表明,与纯水泥混凝土比较,掺矿渣或粉煤灰的混凝土渗透性都明显降低,矿渣混凝土30d龄期时最大要降低至68.0%,70天时间降低至58.6%,粉煤灰混凝土30d龄期时最大可降低至50.7%,70d时可降低至22.3%,为了获得较低的渗透性而采取较低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普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单轴受拉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分析试块受拉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上升段和下降段,提出了普强高性能混凝土单轴受拉应力应变全曲线方程,经过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数据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5.
掺偏高岭土的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采用美国产的MTS试验机,分别研究了掺0%,5%,10%,15%偏高岭土(MK)砼的抽拉强度、轴压强度和抗弯强度。试验结果表明,随着MK掺量的增加,砼的轴拉强度、抗压强度、抗压弹性模量和抗弯强度均随之提高,特别是早期抗压强度提高更为显著,砼的韧性得到改善;而拉/压强度比和弯/压强度比均相减小。此外,MK对砼的流动性影响较小,并可适量增减水剂的掺量使之保持不变,且能显著改善粘聚性和保水性。  相似文献   

6.
冻融环境下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经过0、25、50、75、100、125次冻融循环的四个不同等级的普通混凝土立方体试块和少部分棱柱体试块进行了试验研究。主要测定了立方体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动弹性模量及质量损失等数据,随后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综合冻融次数和混凝土等级两个因素建立了简单的数学表达式,为寒冷地区建筑物的设计、维护及其寿命预测等提供试验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测定了抗压强度高于140MPa的含粗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和活性粉末混凝土遭受高温作用后的残余抗压强度、残余劈裂抗拉强度和残余断裂能。结果显示,两种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残余强度均随着目标温度的升高而呈现先增大再降低的趋势,而残余断裂能均随着目标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各目标温度下,含粗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残余抗压强度均高于活性粉末混凝土,但其残余劈裂抗拉强度和断裂能低于后者。活性粉末混凝土在300℃临界温度下的峰值残余抗压强度和峰值残余劈裂抗拉强度分别比常温时提高了26.8%和19.3%,800℃高温后的强度损失率分别为72.3%和81.4%。含粗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在400℃临界温度下的峰值残余抗压强度和在300℃目标温度下的峰值劈裂抗拉强度分别比常温时提高了34.0%和6.8%,800℃高温后的强度损失率分别为70.2%和84.9%。所以,对于有抗火灾高温要求的工程结构,含粗骨料超高性能混凝土适合用于受压构件,而活性粉末混凝土适宜于抗弯构件。  相似文献   

8.
如何评定高性能混凝土的渗透性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赵铁军 《混凝土》1995,(3):19-21,25
我国对混凝土渗透性评价多采用抗渗标号法、渗透系数法及渗水高度法。研究者发现,这些方法用于普通混凝土中已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由于高性能混凝土相应的低渗透性,这些方法将难以奏效。美国标准的AASHTO法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有影响的方法,对高性能混凝土的渗透性评定也似乎可行,但近来异议较多。挪威有人尝度在AASHTO法上做些改进,但尚不完善。要制定出高性能混凝土渗透性评定的适宜方法,还需大量认真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
排水管用高性能混凝土渗透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混凝土的耐久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硬化水泥石及其界面的孔隙率的渗透性。本研究采用PD法(电位差法)Cl^-离子扩散法测定了混凝土的渗透性,用以评价硬化水泥石及界面的孔隙率,并评定混凝土耐久性。结果表明,应用Cl^-离子扩散法 测定渗透性结果基本能反映胶凝材料组成对混凝土孔结构、渗透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钢纤维膨胀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钢纤维膨胀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折强度及抗折韧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钢纤维和膨胀剂的联合作用,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及抗折初裂强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混凝土的极限抗折强度及抗折韧性。  相似文献   

11.
试验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喷射混凝土微观结构进行分析,并采用RCM氯离子渗透法研究了粉煤灰对喷射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并对其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粉煤灰掺量增大,喷射混凝土微观结构变得致密,强度和抗渗性显著提高。粉煤灰的最佳掺量为20%左右,超过此掺量喷射混凝土抗压强度降低,喷射混凝土强度和渗透性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国内外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的研究现状,并通过27组再生混凝土立方体试块的抗压试验及劈裂试验,建立了再生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与立方体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立方体抗压强度条件下,再生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比普通混凝土降低30%左右.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揭示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混杂后对高性能混凝土强度和拉压比的影响.参照国家标准和试验方法,按不同的纤维掺量设计了9组混杂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试件以及3组钢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对比试件和1组普通高性能混凝土对比试件,进行了大量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研究,并对拉压比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在高性能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的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后:对抗压强度影响不明显,但可使抗拉强度提高10%~30%,使拉压比增大到0.06~0.068;钢纤维体积掺量为0.8%、聚丙烯纤维体积掺量为0.11%时,混杂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拉压比为0.068;混杂纤维增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劈裂抗拉试验为近似于延性断裂破坏.结论掺加适量钢纤维和聚丙烯纤维后,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拉压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有利于提高高性能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和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4.
介绍混凝土高温试验过程和试验现象。对高温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得到高温后混凝土试块的抗压残余强度。综合4种高温后混凝土抗压残余强度公式,通过曲线图形与本试验结果进行对照比较,找出一致性较优公式。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经受疲劳荷载作用后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的剩余抗压强度变化规律,对3组共24个RPC圆柱体试件,进行疲劳试验研究。通过静载试验建立RPC抗压强度和谐振频率之间的关系,推算出各疲劳试件的初始抗压强度;在此基础上,对RPC试件进行轴压单级和两级疲劳加载试验,并实测试件在疲劳荷载作用一定次数后的剩余抗压强度。实测结果表明:RPC在单级疲劳后剩余抗压强度的衰减率随循环寿命比的增大而减小,而衰减速率则随着循环寿命比的增大而增大。根据实测值得到RPC单级和两级疲劳加载后剩余抗压强度衰减率与循环寿命比之间关系的拟合公式,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图4表8参13  相似文献   

16.
预拌混凝土各龄期抗拉和抗压强度换算关系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25个混凝土试件分别进行了5个龄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轴心抗拉强度试验研究。在试验数据基础上,回归了60d龄期内各个龄期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与劈裂抗拉强度、轴心抗拉强度以及劈裂抗拉强度与轴心抗拉强度之间的换算公式,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可为防止和控制混凝土结构早期收缩裂缝提供重要强度指标。试验数据可为混凝土规范中有关耐久性条目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夏季日照辐射下,跨江、跨海混凝土桥墩的表面温度很高,在水流冲刷或溅射时,混凝土表面遭受冷热循环的热疲劳作用而性能发生变化。通过模拟跨江、跨海混凝土桥墩遭受的热疲劳作用,研究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孔结构及微观形貌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强度变化的机理。结果表明,HPC40和HPC60抗压强度与抗拉强度均随热疲劳次数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且无论强度增或减,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的变化都更明显。高性能混凝土内基体孔结构呈先细化后粗化的变化规律,导致基体微结构先增强后劣化。在热疲劳作用前期,高性能混凝土强度提高是由于未水化胶凝材料再水化对基体的增强作用;在后期,基体与骨料之间热学差异引起不协调变形导致的界面过渡区劣化,加之基体微结构劣化,共同作用导致了强度下降。  相似文献   

18.
不同温度作用后混凝土强度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C20,C40混凝土的标准立方体试件,进行了在高温100℃,300℃,500℃,700℃,900℃作用2 h后自然冷却、静置6 h的抗压强度试验以及在400℃和600℃分别持续加热1 h,2 h,3 h,4 h,5 h后自然冷却、静置6 h的抗压强度试验,分析讨论了不同的高温作用后混凝土材料劣化的机理以及对抗压强度的影响,探讨了抗压强度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龄期混凝土高温后的力学性能变化,对不同养护龄期的混凝土设置不同的温度和继续养护时间,对其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各龄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随经历温度的升高基本呈下降趋势,但当温度不高于100℃,龄期不大于14 d时,其强度反而略有上升.混凝土经历相同温度情况下,高温时龄期越早,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