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莲花水电站截流后,水流靠右岸的2条导流洞导流。导流洞泄流能力是通过泄流曲线来表示的,本工程的导流洞泄流曲线是通过模型试验并结合计算得出的,工程导流后,未经过系统的复核,本文在分析了大量实测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历年现场渡汛的实践,对泄流曲线进行了复核分析。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工程实例对混凝土施工过程中C25泵送混凝土含气量难以控制、和易性较差、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有蜂窝麻面,及在高温时段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失水快、易风干、容易形成硬结壳、出现假凝现象等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4.
5.
为探究在堰顶增设护墙以及护墙高度对琴键堰泄流能力的影响,通过模型试验对比分析了8种不同高度护墙琴键堰的泄流能力,并通过数值模拟对5种不同高度护墙琴键堰各溢流前缘的泄流量、水面形态以及流速分布等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基础体型,增设护墙提高了进口和出口宫室的泄流效率和泄流量占比,提高了侧堰泄流量,减少了侧堰溢流碰撞,提高了水流下泄流速,从而提升了琴键堰的泄流能力;增设护墙高度为堰高的13%时,泄流能力提升最大,当相对水头 H/P<0.20、0.20相似文献
6.
大朝山水电站枯水期施工导流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工程概况大朝山水电站位于云南省境内的澜沧江上,电站枢纽处于高山峡谷地区,河谷狭窄,洪水峰高量大,因枢纽区洪、枯水位变幅大,且左岸山势陡峭,放设计采用枯水期左岸导流洞导流、汛期围堰过水的导流方式.导流建筑物包括左岸一条导流隧洞、上游临时土石围堰、上游碾压混 相似文献
7.
8.
低水头水利枢纽对泄流能力的试验精度要求较高,一般水工模型试验的精度难于满足工程要求,在分析了造成试验偏差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试验的精度。 相似文献
9.
10.
11.
采用水工模型试验研究溢洪道的泄流能力,不同工况下溢洪道闸前、闸后和泄水槽的水力要素以及消力池的消能效果,并对消力池的设计方案提出了优化改进措施,确保溢洪道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2.
鸭河口水库溢洪道泄流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鸭河口水库溢洪道改建方案,由于堰顶长度增加(比常规实用堰多了一段引渠),其泄流能力不能按一般实用堰进行计算。采用Fluent流体计算软件对溢洪道的泄流能力进行了数学模型分析,并用物理模型对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理论计算采用的公式是用于标准堰型时的计算公式,难以满足特殊堰体泄流能力计算的需要;数学模型对边界条件等难以完全模拟;物理模型最能反映真实情况。从水库安全出发,以物理模型试验值作为水库调洪演算的依据;其研究数据对类似工程堰型泄流能力分析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如何确定闸门混合开启时的闸孔泄流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几个水闸的水工模型试验研究,探索出试验与计算相结合而求出各组闸门混合开启时的闸孔泄流能力的方法,与传统试验相比,提高了试验效率,并能为工程单位提供参考应用,方便闸门运行管理。 相似文献
15.
经实际运行观测分析,白莲崖水库实际泄流能力较原设计“水位 - 开度 - 流量关系曲线”计算值存在系统性偏小现象,对白莲崖水库防洪安全和水库群联合调度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利用 1:50 的整体水工模型试验成果及实测资料,研究分析了白莲崖水库泄洪设施在不同调度运行方式下的泄流能力。结果表明泄流能力系统性偏小的主要原因是泄洪孔口局部开启泄洪时设计泄流能力计算未考虑弧形闸门水流垂向收缩的影响,造成流量系数设计取值偏大。通过模型试验,提出了修正后的“水位 - 开度 - 流量关系曲线”,为后期重新制定水库调度运用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堰高对低堰泄流能力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洞庭湖平原众多水利工程中,溢流坝广泛采用了低堰作为泄流建筑物,结合湖南几个低水头工程的模型试验资料和实际运行资料,初步探讨了上游堰高对低堰泄流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上游相对堰高小于0.4时,上游堰高的变化对低堰流量系数的影响较大,从提高泄流能力的角度出发,在外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低堰上游堰高应尽可能不小于设计水头的0.4倍。 相似文献
18.
对导流泄洪洞进口段流速,进口段流态以及导流泄洪洞的泄流能力进行了科学性的测量和研究,为工程的安全和优化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本模型试验还利用观察到的现象及测得的数据对进口段体型进行了优化修改。 相似文献
19.
根据该工程枢纽布置及地形地质条件,结合试验场地的实际情况及计算比较,通过建立1:50的水工物理模型,对溢流坝在不同运行条件下的泄流能力、水流流态、坝面压强及其对下游河床和两岸山体造成的冲刷问题以及对电站尾水渠的影响问题进行了试验研究,对溢流坝闸墩形式、两侧导墙及电站尾水导墙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20.
提高溢洪道泄流能力及消能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东省部分溢洪道水力模型试验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对提高溢洪道泄流能力及消能率等问题进行探讨,并通过工程应用实例对一些工程量省、施工较易、能取得良好消能效果的工程措施进行分析,可为同类工程设计和试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