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余超  段登平 《红外》2003,(1):10-14
本文根据小卫星发展趋势,参考CCSDS的相关建议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通信协议思路,使之具有较好的通用性、扩展性和可继承性。  相似文献   

2.
移动载体上的卫星通信天线由于载体姿态变化、雨衰、多径效应等环境因素引起的极化失配通常会导致通信质量差,严重时甚至无法通信等问题。针对该问题,文中通过对极化域的分析与研究,提出了一种电调极化技术,实现了天线的极化校准。该技术通过控制一对正交线极化波的幅度、相位,可实时进行极化调整,使接收天线的极化状态与发射天线的极化状态相匹配,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接收发射电磁波的功率,保证通信质量。经测试,采用该技术校准之后的Ku频段0.6 m动中通天线的交叉极化隔离度可达30 d B以上,可满足卫星通信要求。  相似文献   

3.
极化电平步进跟踪在船载移动卫星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 卫星通信具有覆盖范围大、通信距离远、质量高、组网迅速、基本不受地理和自然条件限制等一系列优点。在现代信息传输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从70年代中期开始,许多国家和组织就一直在从事移动载体(船、飞机、车等)卫星通讯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在移  相似文献   

4.
针对移动通信终端天线的极化失配损失问题,利用两个正交线极化天线结合相应的馈电网络实现了任意方向的线极化波,用于移动状态下的天线极化跟踪。提出了通过控制两个正交线极化天线的相位差来接收任意线极化波的方法,并给出了相位差与极化角的关系。当两个正交线极化天线增益及其对应通道间的幅度和相位均相同时,接收到的信号强度随相位差的变化而作余弦,且当相位差ψ为2θ-π2时,信号强度有最大值。基于该方法进行理论仿真,并得到了极化跟踪曲线,与测试结果相比,吻合良好。将该方法应用到卫星通信移动终端,在运动过程中信号稳定,未出现明显极化失配现象,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线极化工作方式的卫星通信天线需要进行极化调整。根据任意极化波可由空间2个正交的线极化波合成的理论,提出了一种自动极化调整方法,该方法通过控制2个正交线极化波的幅度比例,达到自动极化调整的目的。论述了自动极化调整原理,给出可用于工程的自动极化调整方法,并通过实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机载卫星通信天线极化轴的稳定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主要针对机载卫星通信系统中,极化轴受机体姿态角扰动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与仿真,为极化轴的稳定控制,系统实现“动中通”的要求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介绍了在紧急情况下,卫星通信在应急行动中所起到的作用。首先,简单介绍了应急通信系统;其次,具体阐述了卫星通信系统在应急通信情况下的优势;最后,以汶川地震为例,体现了卫星通信在应急救援过程中起到的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该文简要介绍了超短波在卫星工程中的应用,特别是在卫星移动通信中的主要应用和发展趋势。并建议我国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利用已有资源保护和开发好这一宝贵频段。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移动通信的世纪,移动终端仅仅在21世纪的第一个10年中就已经显示出了无与伦比的优势,并在21世纪的第二十年从通信行业跨行业第一次超越了计算机占据了互联网的大舞台。卫星通信做为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默默地为全球数以十亿计的用户提供着移动通信、语音、视频等服务。  相似文献   

10.
卫星通信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浩 《无线电工程》2003,33(3):7-10,28
文章介绍了卫星通信的特点及典型卫星远程教育系统的功能及系统结构。  相似文献   

11.
对船载卫通天线圆极化状态下A、B极化切换方案进行了分析,阐述了现行切换方案会改变和差通道传输特性,致使跟踪接收机校相值全部作废的缺点。由此提出了在原和差网络的基础上,增加组成B极化和差网络的改进方案,以及将圆极化器单向转动的基础上,增加反方向转动45°的改进方案。这2套改进方案均易于实现,且均克服了现行方案的不足,可在不改变和差通道传输特性的条件下快速完成极化切换。  相似文献   

12.
一种适于卫星通信系统的圆极化相控阵天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中等增益圆极化相控阵天线系统 ,其波束可以在仰角 3 0~ 90°,方位角 0~ 3 60°的空域内快速扫描。天线工作频率为 1 .5 45~ 1 .66GHz,增益优于 1 4dB ,圆极化工作 ,直径小于 5 0 0mm ,厚度小于 2 0mm ,重量小于 2 .5kg。文中介绍了宽带圆极化天线单元、3bit数字移相器的理论分析和工程设计 ,以及天线系统的组成和样机的主要性能。该天线具有成本低、体积小、重量轻、波束扫描灵活、易于与移动载体表面共形的特点 ,特别适合于中继通信卫星和卫星移动通信的地面移动终端上。  相似文献   

13.
"动中通"天线极化轴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动中通两轴稳定造成的极化失配问题,在对卫星天线波束特性和波束稳定实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动中通"卫星天线极化轴稳定的通用性模型。基于此模型对天线极化轴稳定性进行了仿真,定量地证明了极化轴稳定的必要性。最后根据所推模型给出了两种极化稳定方案。  相似文献   

14.
一种具有高隔离度的双频双圆极化卫星通信天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建峰  孙保华  张军  刘其中 《电子学报》2009,37(12):2829-2832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用于卫星通信的双频双圆极化多层微带贴片天线.该天线采用兰格耦合器正交馈电,分别在420±1.5MHz和450MHz±1.5MH的收发频率实现右旋和左旋圆极化辐射,且满足单一天线收发双工的通信要求;采用耦合贴片馈电方式和附加集总电路滤波网络,有效地改善了两端口之间的收发隔离度.此外,该天线采用高介电常数的介质基板减小了天线尺寸.兰格耦合器采用曲折线技术减小了馈电网络的结构尺寸(约74.6%).仿真和实测结果吻合良好,在工作频带内收发隔离度大于40dB,VSWR小于2.0,增益大于3dBc,0dB增益宽度及3dB轴比宽度均达到80°.  相似文献   

15.
由于卫星信道是随参信道,所以其对于电波信号的衰减与延时十分严重,通过讨论移动卫星信道的传输特性,结合INMARSAT的B/M系统传真规范,研究了在移动卫星通信中的传真协议,以及须注意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章强 《无线电工程》2004,34(11):54-55
随着计算机技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卫星通信取得了快速发展。为满足未来综合信息网中数据处理的要求,星上处理技术的出现和发展,是通信卫星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卫星通信星上处理新技术及现状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今后的研究目标。给出了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关键技术。对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杨茂强  鲁璐  杨龙  穆雪 《电子质量》2012,4(4):15-18,22
卫星移动通信信道是典型的衰落信道,信道的衰落会降低信号的接收质量,严重时可能导致通信中断。该文针对卫星移动通信在复杂信道条件下的衰落特性,简要介绍了分集接收抗衰落技术、自适应均衡抗衰落技术、编码抗衰落技术等方法,通过分析衰落产生的原理并结合抗衰落技术研究的现状,总结了相应的抗衰落性能。  相似文献   

18.
在卫星通信、定位设备中,为了迅速完成定位和通信功能,一般要求天线具有较大的波瓣宽度和较好的低仰角增益.研究设计了一种具有良好低仰角增益的宽波束圆极化四臂螺旋天线,该天线在上半空间的增益分布十分均匀,10°仰角的增益相对峰值增益下降不超过3 dB.为了改善天线的轴比性能,文章提出了一种四臂等幅馈电、相位依次相差90°的天线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这种天线的增益特性和轴比特性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针对低轨(LEO)卫星高速运动引起的多普勒频移,分析了低轨卫星直扩通信信号的扩频参数侦察技术,提出了基于分段累积相关的伪随机(PN)序列周期估计方法及PN码字、PN码初始相位、多普勒频移三维空间搜索方法。理论推导和实践证明,该方法不需先验知识,可通过FFT实现快速计算,运算复杂度低,可对低轨卫星扩频信号参数进行有效侦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