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12):76-83
双渠道供应链由零售商控制的线下零售渠道和制造商控制的线上销售渠道构成,产品的销售价格由处于强势地位的制造商确定,制造商和零售商分别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进行独立决策并实施服务差异化策略。在集中式双渠道供应链中,如果制造商采用线上线下不同价的定价策略,消费者对渠道的偏好程度不会影响制造商的定价策略和服务策略。在分散式双渠道供应链中,渠道控制较强的制造商为避免线上线下同品不同价给企业带来的消极影响,制造商制定销售价格后,零售商的线下销售价格只能服从制造商的价格安排,但双方可从服务方面进行差异化经营,产品的销售价格、线上服务水平和线下服务水平将随着消费者对线上渠道接受程度的提高而提高。当市场上多数消费者接受网络购物时,制造商可以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提高线上服务水平的方式获得更高利润;当市场上消费者倾向于传统购物渠道时,制造商将会降低销售价格和线上服务水平,零售商也将调低线下服务水平。制造商确定的销售价格和批发价格对零售商服务水平的影响是相反的;线下服务水平将随着销售价格的提高而提高,随着批发价格的提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8):108-109
随着"新零售"的提出,传统实体零售商如何通过全渠道实现转型升级,全渠道零售是否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受到广泛关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全渠道营销协同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实证分析模型,并基于多群组分析探究零售商全渠道营销协同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产品协同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会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消费者对产品协同和渠道协同的关注度相对较高;不同消费群体的营销协同态度对购买意愿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商品类别在营销协同态度对购买意愿的影响中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全渠道零售商应根据消费者对不同品类产品的需求,提高产品协同程度;着力推进渠道协同,提供线上线下无缝连接的购物体验;充分利用消费者对线上线下价格差异化敏感程度降低的特点,实施部分产品价格差异化营销策略,并注重线上线下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营销协同策略之间的密切配合。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27)
本文构建了电子商务环境下考虑购物风险、搜寻成本和物流成本的双线渠道消费者选择模型,分析了基于双线渠道消费者选择模型的供应链结构最优决策模式,探讨了双线渠道供应链结构对商家及其供应链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双线渠道的供应链效率依赖于线上渠道的购买风险和物流成本与线下渠道的搜索成本,线上渠道的购买风险和物流成本能调节独立决策模式下供应链双重边际化效应;(2)双线渠道的市场覆盖效应和渠道替代效应取决于制造商和零售商两类决策主体的决策模式;(3)制造商线上渠道策略与利润分成比例有关,当分成比例处于某一区间时,委托网络平台商构建线上渠道优于制造商自己构建线上渠道。这些研究对于电子商务环境下制造商构建或优化供应链渠道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7)
近年来随着经济转型,经营成本不断上涨,销售收入增速持续下降,网络流量红利逐渐消失,无论是线上网络零售还是线下实体零售,都亟需一个创新的发展模式。当前在行业实践中已经出现了线上与线下融合的现象,且形成了零售业不容忽视的发展趋势。本文论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核心是加速信息的传递和共享,给消费者全方面无死角的服务,其目标是提升消费体验。从宏观环境和零售商的角度分析当前会出现线上线下融合的原因,为更好促进零售商实行线上线下融合措施,本文提出如下几点建议:其一,借鉴成功公司的经验。其二,始终注重提升用户的消费体验。其三,持续提升技术研发及应用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1):3-10
"新零售"是倡导有关企业做到线上、线下与移动渠道相结合,以三者合力促进价格消费向价值消费全面转型,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驱动零售业态与供应链重构,以互联网思维促进实体零售转型升级,以"新物流"为支撑提高流通效率和服务水平。由传统零售向"新零售"业态演进的内生逻辑和关键路径,一是"全渠道"的延展,即传统零售+新渠道丰富客户消费场景;二是"新零售之轮"的驱动,即传统零售+新技术促成业态更新。"全渠道"的核心要义是打破原有的仅仅依靠线下渠道的模式,借助线上和移动渠道延伸和拓展零售企业营销渠道,借此解除线下渠道在时间、空间和价格优势等方面的限制。"新零售之轮"给"新零售"提供了内在的技术支撑,技术的更新使企业获得了更好的客户体验、满意度和忠诚度。"新零售"之新,不仅是勇于求变的企业心态,更是不断创新的商业模式,需要新的要素与之匹配,如新技术、新物流、新的企业文化等。"新零售"之核,实则为渠道、技术变革带来的经济效率提升与社会效益增加,一方面表现为零售商库存和消费者支付等成本的降低,另一方面体现为中间环节减少、客户体验提升以及物流交付更加便捷等。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2):88-93
实施多渠道零售是零售商应对市场竞争、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研究多渠道零售问题,对于零售商更为有效地开展多渠道零售活动,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具有指导意义。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学者在多渠道零售问题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文章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初步构建了研究多渠道零售问题的理论框架,明确了研究的基本方向和主要问题。首先,多渠道零售指零售商通过多种零售形态向消费者销售商品,具体形式是店铺与非店铺的结合;其次,多渠道零售的实施具有拓展市场、追求顾客满意、获取战略优势、实现利润等动机;其三,多渠道零售发展面临组织结构调整、数据融合处理、顾客行为分析、绩效指标建立等方面的挑战,存在价格协同、商品协同、促销协同、售后服务协同等促进企业发展的协同效应;其四,多渠道零售对供应商、顾客、竞争者具有重要而积极的影响,有助于提高互利共赢关系。此外,关于多渠道零售还有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如多渠道零售发展应用的比较分析,多渠道顾客购买行为及特征的研究,多渠道零售商所应有的独特资源与保持顾客忠诚度的研究,多渠道零售协同决策、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最佳渠道融合方案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5)
数字化给现阶段产业发展带来剧烈影响。本文以零售业为研究对象,基于数字零售的实体化和实体零售的数字化,提出了两种力量竞争逻辑背后的融合发展趋势。并分析了过去30多年中零售业数字化的三个变化:商品的信息的数据电子化向商业体系的智能化发展;以零售商一端数字化为主向零售商——消费者共同体数字化转变;由此完善多渠道零售向全渠道转变。总结出,零售业数字化发展的方向是从组织层面系统性变革。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12):115-117
近年来,传统零售企业业绩持续下滑,迫使其重新思考并创新现有零售渠道模式,全渠道零售受到理论界及企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很少有学者对全渠道零售行为过程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剖析。梳理零售渠道演化过程可以发现,全渠道零售是零售渠道从单渠道、多渠道向跨渠道发展演化的高级阶段,零售企业的零售过程可分布于不同的零售渠道类型中,且多个渠道的零售过程可以任意相互整合,最后构成消费者完整的全渠道零售购买过程。在全渠道零售中,消费者在购买过程的每个阶段都面临着多种类型的渠道选择,其排列组合非常复杂,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全渠道零售的实施可以更好地契合新的消费行为,为消费者带来更高的体验价值。为更好地实施全渠道零售,全渠道零售企业可基于全渠道零售过程的各个阶段,从全渠道信息传递、全渠道订单管理、全渠道支付、全渠道物流配送、全渠道服务以及全渠道数字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入手加以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7):102-103
在移动购物蓬勃发展背景下,研究消费者移动购物接受意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扩展的技术接受模型,就消费者创新性对移动购物意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消费者创新性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娱乐性;感知易用性显著影响消费者移动渠道信息搜寻满意;感知有用性通过信息搜寻满意的中介作用显著影响移动购物意愿;感知娱乐性显著影响信息搜寻满意;信息搜寻满意显著影响移动购物意愿。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2):25-26
"新零售"背景下,电商平台呈现出社交化及线上线下融合发展趋势,并陆续产生了一些新兴的信息线索,包括电商平台系统式线索,而这些系统式线索对消费者购物决策的影响是电商平台和商家普遍关注的问题。可基于刺激—机体—响应模型及相关理论,以扫地机器人体验品为例,采用情景式问卷调查法,对电商平台商家和商品层面新增及既有重要系统式线索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影响(以信任和商品质量感知为中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平台商家自媒体信息质量及线下服务水平通过感知信任对消费者购买意向产生影响,但对感知商品质量的影响不显著;商品描述质量、评论质量不仅通过感知商品质量还通过感知信任影响消费者购买意向;感知信任和感知商品质量是影响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前因变量,且感知信任的影响更大。可见,在购买类似扫地机器人等高风险商品时,电商平台消费者会综合网店自媒体信息质量、线下服务水平、商品描述及评论质量等多种系统式线索感知网店可信度和商品质量,进而形成购买决策。因此,为提高流量转化率,对电商平台而言,应注意开发并完善社交、线上线下互动、商品评论以及商品描述服务功能,为网店信任及质量信号传递和消费者感知提供便利;对零售网店而言,应注意结合商品自身特征、营销目标和自身条件积极应用平台提供的社交媒体、线下服务、商品描述及评论功能,增进消费者对自身的信任以及对商品质量的感知。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7,(7):3-6
在信息技术、消费升级、竞争态势等多因素驱动下,中国零售业正迎来新的转变时机,即"线上+线下+物流"深度融合的"新零售"。"新零售"是零售本质的回归,是在数据驱动和消费升级时代,以全渠道和泛零售形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购物、娱乐、社交多维一体需求的综合零售业态。"新零售"既是电商逐渐遭遇"天花板"拓展线下空间、开辟新的利润源的倒逼行为,又是电商在消费升级时代弥补网络零售短板、依托信息技术争取竞争优势的战略之举。"新零售"时代的线下零售实体不同于传统零售实体,大数据的开发应用是"新零售"的关键,这也决定了当前网络零售企业主导"新零售"的基本格局,以阿里和京东为首的诸多企业已展开"新零售"的实践探索。"新零售"作为新生事物,我们要以开放的态度加以对待,政府要为其创造必要的政策环境,"新零售"在发展过程中也要凸显合作共享的基本理念,不断丰富和完善。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7):10-11
基于服务主导逻辑视角,可构建全渠道零售体验价值共创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和驱动机制的理论模型。根据多渠道消费者的调查分析发现,服务质量和服务互动通过共创服务产品、共创体验环境、共创服务互动等具体维度对全渠道零售体验价值共创行为产生直接作用,进而对总体全渠道零售体验价值共创行为产生间接影响。其中,线下服务质量和线上服务质量对共创服务产品有积极影响,线下服务质量对共创体验环境和共创服务互动有积极影响;人际互动对共创服务产品、共创体验环境和共创服务互动有积极影响,人机互动对共创服务产品有积极影响,但人机互动对共创体验环境和共创服务互动的影响不显著;共创服务产品、共创体验环境和共创服务互动对总体全渠道零售体验价值共创行为有积极影响。此外,资源整合和顾客参与在全渠道零售体验价值共创行为具体维度与总体全渠道零售体验价值共创行为之间有一定正向调节作用。全渠道零售企业应从服务产品、服务互动、体验环境三个层面提升零售体验价值共创行为,促进线下线上渠道服务质量的均衡发展和有效整合,提高与顾客之间的人际互动和人机互动水平,重视零售体验价值共创中的资源整合和顾客参与。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9,(2)
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带动顾客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不再满足从单一渠道获得购物体验,而是整合多个购物渠道去主动搜素。面对消费者购物模式的变化,传统零售业正在积极探索符合顾客需求的零售战略模式。本文论述了当前零售业的现状、全渠道零售的含义,分析了零售企业转型的动因,提出了零售企业全渠道转型的策略,希望尽快帮助零售行业度过这个寒冷的"冬天"。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8,(2):8-14
在共享经济热潮中,国美凭借"社交+商务+利益共享"的零售模式,从2017年的电商混战中脱颖而出,获得互联网业界最高荣誉,"共享零售"也因此被正式定义为国美第五代商业创新模式。共享零售的出现并非偶然,共享经济理论、零售轮转理论、新零售之轮理论可构成其理论基础,"新世代"中产阶级成为网络消费主体、消费者主权渐占主导、消费行为模式发生深刻变化是共享零售产生的消费驱动因素,在经历了单渠道零售、多渠道零售、跨渠道零售、全渠道零售和新零售后,共享零售顺应时代潮流而生。共享零售重构了传统的人货场管理,以人为核心,从员工管理转向顾客管理,满足顾客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以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消除企业之间和企业内部的流通损耗,重塑零售价值;构筑多层次的全生态共享平台,实现线上线下渠道的融合共享。共享零售将推动电商与实体零售企业的改革创新,最终形成OMO(Online-Merge-Offline)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15.
正购物中心里相同的品牌门店比比皆是,为什么消费者会选择在某个购物中心的线上渠道购物呢?答案很显然,社群管理做得好的购物中心,处在优势。在疫情爆发后,各购物中心及品牌纷纷推出了诸多线上化的措施。各类购物APP、小程序以及品牌的线上商城等远程销售也成为让消费者产生消费行为的经营创新。从当前现状来看,传统购物模式受到冲击,线下需与线上竞合发展;成本控制指标不治本,守住消费者才是长远之计。由此可见,购物中心线下到线上的过渡竞合发展是趋势,且持续的做好常客管理、提升会员黏性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4,(11):51-52
在线上线下零售相互渗透与融合的情境中,跨越顾客与企业两个层面的扎根理论研究发现,顾客对零售品牌的体验过程包括决策、交易、履行、反馈四个过程。在以上四个过程中,线上线下整合策略以顾客感知到的信息对称程度、风险和不确定性、服务效率与成本、顾客参与和控制感为中介,影响品牌体验。过程与策略匹配的模型分离出关键的信息流、物流、风险流及客制化四个方面的整合策略,并解释了整合策略影响品牌体验的过程和机理。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9,(36)
随着"互联网+"技术应用的不断扩大和深入,在实体零售行业,也开启了新的发展模式。新零售模式的诞生打破了传统的线上与线下独立模式,形成了一种线上线与下结合的新兴零售业态。同时,在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生鲜产品的需求与销售逐渐扩大,并成为一种最符合新零售模式发展品类。因此,本文从消费者的需求角度出发,着眼于解决消费痛点、满足消费诉求、提高消费体验的市场要求,探讨当前消费者需求期望与生鲜市场供给现状,分析生鲜新零售在解决相关市场问题中的优势以及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试图为优化现有生鲜新零售模式提供一些建议与借鉴。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12):3-19
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日益凸显,但总体消费需求仍然相对不足,不过近年来在我国巨大国内市场支撑下蓬勃发展的移动支付和消费者异质性现象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可结合双通道心理账户理论,从货币来源、支付过程两个方面入手探讨移动支付方式对实体店铺消费者行为的影响机制。这是因为,在货币来源方面,移动支付方式具备借贷和心理账户属性;在支付过程方面,移动支付方式透明度低、联结程度低的属性能够降低消费者支付疼痛感,提升消费愉悦感,有利于刺激消费。基于2014—2019年某连锁实体超市消费者层面微观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方法和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研究移动支付方式对线下消费者行为特别是异质性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发现,使用移动支付方式的消费者其线下消费金额和消费频率均有显著提升,且随着使用的持续其促进作用逐渐增强;移动支付方式对女性及中低收入水平的异质性消费者具有更强的差异化影响。鉴于此,应多方面着手充分发挥移动支付方式在促进消费方面的作用以更好地拉动经济发展。对政府而言,要加强对支付企业的监管,通过制定合理的准入机制,针对责任承担和风险分配制定相关立法,引导并规范支付企业发展;对支付企业而言,要加强风险管理,降低安全隐患,保障消费者财产和信息安全;对零售企业而言,要在充分运用新型支付方式提高零售服务供给水平的同时,关注消费者异质性,以消费者为中心分析和预测异质性购物需求。  相似文献   

19.
<正>全球品牌及零售设计集团Storeage Group联动荷兰阿姆斯特丹、美国洛杉矶和中国上海三地团队,设计落地了欧洲4家Ochama全渠道自提概念零售店。历经一整年终于在2022年1月,位于荷兰莱顿、鹿特丹、乌特勒支及阿姆斯特丹的4家Ochama全渠道自提零售店迎来了正式开业。Ochama作为京东集团全新的国际零售品牌,致力于“在零售业态中引入工业自动化和零售科技,为消费者提供更高的价值和更低的价格”。其核心策略之一是开设实体自提零售店(配合其线上购物平台),让消费者可以实时把控商品品质并享受全天24小时提货的便利。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4,(16)
网络购物随我国互联网的深入得以迅速发展,其在信息传播上所具有的优势,显示出拓宽消费者渠道、程序简单便捷、促使消费成本减低等多种好处,使消费者越来越多的愿意选择这种快捷、低廉的服务。在获取网购便利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其也增加了消费者的风险,因此,构建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法律体系,使网络购物更好更稳发展,已然成为我们面前不得不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