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以某地铁车站自动扶梯主驱动链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场采集到的自动扶梯驱动装置参数,建立了链传动运动仿真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了主驱动链受力载荷分析,得到主驱动链最大和最小受力以及链节中最大应力的位置;提取其中任意一节链节,结合主驱动链受力和波动载荷,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进行了主驱动链疲劳寿命分析,获得链节疲劳寿命值。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自动扶梯主驱动链的主要失效形式和失效原因。针对主要失效形式之一的疲劳断链,介绍了目前降低断链风险的措施,并提出了核算链条的动载强度安全系数的方法,从根本上降低因为链板疲劳而导致的断链风险。  相似文献   

3.
《机械传动》2013,(6):91-94
针对机械产品寿命长价格昂贵,对这些机械产品做寿命试验十分困难。根据疲劳损伤累计原理,把实验的载荷、疲劳和实测工况的载荷、疲劳的关系建立起来,按照驱动桥主减速器的加速寿命试验推算出驱动桥主减速器在真实工况下的寿命。  相似文献   

4.
以剖分滚动轴承为研究对象,探究汽车发动机主轴承滚动化的可行性。在某发动机真实工况下,计算了滚动轴承主要受力滚子的应力、变形和轴承的载荷分布及寿命,同时分析了滚动轴承疲劳寿命的影响因素,最后在倒拖试验台架上对主轴承滚动化前后的摩擦损失进行了测试和对比。综合结果表明,发动机主轴承滚动化后具有非常显著的减摩效果,但是疲劳寿命将是影响其产业化应用的最大制约因素。未来通过提高滚动轴承设计和工艺水平,改善轴承处的润滑及运行条件,有望实现发动机主轴承的滚动化应用。  相似文献   

5.
以第三代轮毂轴承为研究对象,推导了弯矩作用下滚动体与内滚道、外滚道的接触变形与接触载荷,提出了更为准确的接触载荷分布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工况下轮毂轴承内部接触载荷和接触角的周向分布规律。在轮毂轴承内部载荷分布的一次修正基础上,考虑不同位置角的滚道材料和滚动体的接触疲劳,利用乘积定律进行统计处理,得到了第三代轮毂轴承疲劳寿命的修正L-P模型。结合ISO281—2007寿命修正计算方法,针对润滑现象进行二次修正,得到了经过润滑修正的第三代轮毂轴承疲劳寿命模型。利用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机进行了轴承的弯曲疲劳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该疲劳寿命模型计算得到的理论值与试验值的误差在10%以内,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
部分在用自动扶梯出厂时未安装主驱动链断链机械保护装置,一旦主驱动链断链或失效会造成扶梯逆转倒溜,存在巨大安全风险。由于传统保护装置体积较大且扶梯内部空间狭小,后期加装难度很大。如何研制一种体积小巧又便于安装的保护装置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文中介绍了一种新型自动扶梯逆转保护装置,结构简单,可加装在扶梯的下机房,并直接作用于梯级,为在用自动扶梯加装逆转保护装置提供了一种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7.
润滑工况是滚动接触疲劳寿命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而润滑剂、接触形式等因素都对润滑状态有所影响。采用新研制的三点接触纯滚动轴承球加速疲劳试验机,研究了被试球钢球和陶瓷球在润滑油N32润滑下的润滑性能,并计算了最小油膜厚度及润滑膜参数,分析了润滑状态。结果表明,所用的润滑油N32是合适的,被测试的钢球和陶瓷球工作在弹性流体动力润滑(EHL)状态。分析结果为钢球和陶瓷球的对比滚动接触疲劳性能试验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国内一般轧机主传动减速箱齿轮寿命多为三、五年,较长寿命也只有十多年,而重庆钢铁公司的Φ550轧机主传动减速箱的齿轮从1957年投入使用,寿命已长达二十九年之久。为什么此减速箱齿轮寿命能如此长,厂方委托重庆大学进行了实际及理论的分析探讨。为此,做了如下工作:对减速箱的设计、制造、使用、维护进行了全面调研;轧机轧制不同钢坯时的齿轮负荷进行了测定;对设计方案参数、润滑、齿轮、轴进行了理论分析和计算;齿轮材质的接触疲劳试验;按照系统工程学,做了设计、制造、润滑、使用等全系统的分析。通过分析,认为这是一个系统设计的成功范例。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微观弹流润滑条件下粗糙表面的表征参数对滚动轴承相对疲劳寿命的影响,采用二维数字滤波方法生成了三维的随机粗糙表面,使用多重网格法求解了考虑三维随机粗糙表面的等温弹流润滑的表面力场,使用ANSYS求解了次表面应力场,以滚动轴承的单个接触副为研究对象,基于Zaresky的应力寿命模型,在弹流润滑的工况下,研究了粗糙表面的均方根值,偏度,峰度及纹理对滚动轴承相对疲劳寿命的影响。研究得到了在弹流润滑工况下均方根值、偏度、峰度及纹理与滚动轴承相对疲劳寿命的关系曲线,可为考虑粗糙表面特性时滚动轴承寿命的修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覃楚东 《润滑与密封》2018,43(7):121-125
提出有限元分析和油液监测相结合的方法来预测风电机组轴承疲劳磨损寿命。通过ABAQUS有限元分析,结合某风力发电机的实际运行工况,获得风机发电机后轴承的应力分布和应力时间历程曲线,通过雨流计数法和Miner准则,计算出轴承出现疲劳磨损的寿命时间;运用油液检测和铁谱分析实验,得到该风机轴承的润滑脂性能信息和磨损颗粒信息,从而判断出该轴承的润滑和磨损状态。通过结合分析仿真计算和实验的结果,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和诊断轴承的疲劳磨损寿命和故障,从而提高风电机组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建立双点压力机曲轴的三维模型,通过有限元软件对其进行强度和刚度分析,为疲劳分析做准备。再根据材料QT750-4的S-N应力寿命曲线,对曲轴进行疲劳强度分析,计算出曲轴的疲劳寿命和累计损伤等,同时对曲轴在无限寿命下和超负荷工况下的疲劳强度进行分析对比。通过不同的工况,对曲轴的受载进行分析,为曲轴的设计提供全面参考,减少繁琐的疲劳试验,节约设计成本。  相似文献   

12.
作为增压器核心零部件,涡轮箱的疲劳失效主要由热载荷引起。结合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规范,通过CFD、FEA仿真和FEMFAT疲劳,计算分析增压器在不同工况下的温度及累积塑性应变分布情况和涡轮箱危险部位的疲劳损伤,对涡轮箱的疲劳寿命进行预测分析,经过计算分析该涡轮箱疲劳寿命约为1490 h,能够满足实际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3.
王筱冬 《机械传动》2014,(7):122-126
为了完善和改进半挂车驱动桥的运行和工作特性,以半挂车驱动桥桥壳为研究对象,针对半挂车驱动车桥在行驶过程中断裂和疲劳现象以及实际台架试验对企业研发成本影响问题,通过建立虚拟台架试验平台进行试验分析及实际组合工况特征分析,建立半挂车驱动桥的性能评价体系,研究分别在标准台架试验条件下和实际组合工况条件下驱动桥壳的应力、变形及寿命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在标准台架试验条件下,该型产品性能满足台架试验要求;在实际组合工况下,该型产品应力、变形参数仍满足台架试验评价指标及材料使用特性;对该桥壳进行疲劳寿命分析后得到产品的安全系数及疲劳寿命满足企业要求;通过与实际样件台架试验结果对比分析后得到模拟台架试验与实际工况分析对企业的产品研发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建华  张蕾 《轴承》2002,(11):21-23
通过对固体润滑寿命理论和试验分析,得出要获得固化润滑轴承更长的寿命,则需使轴承实现转移膜润滑,而合适转移膜润滑的实现与保持架的稳定性,材料的磨损及工况条件等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地铁自动扶梯由于其运行态势复杂多变,且常处于高负载、长时间的运行,故其部件经常发生故障,从而引起事故的发生,导致一定的伤亡与损失。主要讲述故障诊断技术在地铁自动扶梯状态监测方面的应用及国内外研究现状,针对现有地铁自动扶梯状态监测系统在变负载故障预警方面的不足,提出了地铁自动扶梯变负载故障预警方法。搭建地铁自动扶故障模拟试验台,通过模拟自动扶梯驱动链链轮轴承故障试验,验证了变负载故障预警方法的必要性与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应用相似理论,来探索解决带传动中的疲劳寿命问题。通过对相似条件的分析,提出相似理论在带传动中应用的可行性,以及通过对带传动疲劳寿命影响因素的分析及试验研究,建立了V带寿命予测准则及V带寿命与主要影响因素的经验公式,从而解决了用某一型号V带的寿命经验公式,可以予测各种型号V带在不同工况下的寿命问题.为V带的寿命计算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17.
对于疲劳寿命来说,在相同的应力幅值下,不同的加载过程、加载频率对最终的结果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基于局部应力应变法,对两种不同工况的试验进行模拟分析,对比不同工况下的温度场、应力应变以及疲劳寿命结果。分析结果表明,在机械载荷不变的情况下,缓慢的温度加载速率可以延长结构的低周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18.
李松生  黄晓  李东烥  周鹏  陈斌 《轴承》2011,(11):30-33
针对脂润滑的混合陶瓷球高速主轴轴承的工作特点,对不同工况下的混合陶瓷球高速主轴轴承进行了早期失效试验,并对其早期失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速条件下脂润滑的混合陶瓷球主轴轴承发生早期失效的原因主要是高速运行和快速频繁启停而产生的剧烈冲击、摩擦和较高的工作温度所导致的保持架薄弱部位断裂,其运行时间远未达到轴承寿命理论所预期的疲劳寿命或精度寿命。  相似文献   

19.
戴莉斯  胡兴涛  肖夏 《机械》2021,48(3):74-80
风电主轴承进行台架疲劳寿命试验时,实际工况下测得的原始载荷数据频率变化太快,无法直接在试验台加载,有效处理原始载荷数据并制作成便于试验台加载的轴承载荷谱是整个疲劳试验的基础,也是疲劳寿命估算的理论依据.以某型号2.5 MW风电主轴承为例,进行了一种全新的多工况全载荷轴承载荷谱的编制.通过从单一工况延展到多种工况,由一种载荷合并为全载荷,编制方法的核心是雨流计数法统计原始载荷,再利用威布尔三参数方程扩展已知数据,最终得到了该型风机主轴承在30种工况下的10级实验载荷谱.本载荷谱既保留了原始数据的基本特征,又简化了加载方式,使得轴承试验加载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20.
陈剑飞  杨帆  王树林 《机械传动》2020,44(8):117-123
汽车转向系统中尼龙蜗轮的齿根弯曲疲劳失效是其主要失效模式。基于Hertz接触理论和以共旋坐标法为基础的增量有限元法,在多体动力学软件RecurDyn中建立蜗轮蜗杆非线性瞬态动力学模型,并根据试验要求的多工况加载条件,对其进行应力分析和疲劳寿命分析,可以精确地得到尼龙蜗轮齿根处在各加载工况的瞬态应力值,进而研究尼龙蜗轮在相应时间历程下的疲劳寿命。仿真分析结果与试验疲劳寿命对比分析表明,当动力学模型和疲劳损伤模型满足一定准确度要求时,可以利用RecurDyn快速、精确地获取尼龙蜗轮多工况动态加载下的疲劳寿命。该疲劳性能研究方法为后续汽车转向系统中蜗轮蜗杆的设计及疲劳寿命分析提供了模型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