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居环境与住文化涉及到民族文化、城市文化与建筑文化,规划师沙理宁说:“根据你的房子就能知道你这个人,根据城市的面貌也能知道这里居民的文化追求。”本文所探讨的即是“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需要能使它的居民、住宅同传统文化浑然一体”中住文化的命题,并结合中山市人居环境的建设谈谈我们对中山住文化演变的一点认识。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 的背景下,城市人居环境研究成为学术界关注 的热点。如何准确测量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合 理评价城市人居环境现状,并采取相应对策, 优化城市人居环境,是研究城市人居环境的关 键课题。论文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 一步优化数据来源,采用2019年徐州市的房产 网站和高德地图开放平台数据,构建以居住与 环境、交通与通信、教育与文化、生活与休闲、 医疗与健康为准则层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并对徐州市主城区进行综合评价。研 究发现:徐州市主城区人居环境呈中间高、四周 低的空间格局,形成明显的高质量与低质量集聚 区;高质量集聚区包括老城中心、新城中心、铜 山副中心、云龙副中心、响山社区;低质量集聚 区主要分布在城市周边,可分为老旧小区、安置 房小区、工业区配套小区、新开发居住区四种类型;高质量集聚区仍存在居住与环境质量低的短板,是规划提升的主要方向;低质量集聚区的规 划提升路径主要包括完善休闲、教育、文化、医疗、交通等公共与生活服务设施。论文创新评价了 徐州市人居环境质量特征,促进人居环境评价精细化发展,丰富了中国现有城市对人居环境质 量的评估维度和评判方式,能够为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起到一定理论引导和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哈尔滨是二十世界较早注入外来文化的城市,异域建筑文化对哈尔滨的城市建设与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本文以建筑文化与人居环境的关系为出发点,介绍了哈尔滨城市建筑的发展历史和建筑文化的形成过程,以及宗教建筑,中东铁路建筑等建筑类别中的典型代表,阐述了哈尔滨的异域建筑文化对当地人居环境所造成的深远影响,无论外在建筑形制,还是深层的建筑文化都打上了异域文化的深深烙印,反映在居住环境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等方面便构成了哈尔滨特有的文化品质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4.
黄耘 《中外建筑》2012,(12):46-49
本论文在人居环境科学为基础,结合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成果,将研究集中在人居研究的核心问题——人、社会上面。试图从文化的深层次构建适宜于西南少数民族人居环境研究的文化理论模型。研究以泸沽湖摩梭人居环境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理论构架的设想:“社会过程”即“生活方式”的转变过程是研究的主要对象:“社会体系”是摩梭人居环境运行机制的核心部分。“社会进化”的过程实质上反应了地域人居的演变过程;“适应机制”是人居的自适应过程:“社会结构”是构成其人居社会形态的主干。“社会功能”是泸沽湖人居环境内在的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于西南少数民族人居环境发展的文化控制论的命题。  相似文献   

5.
邵子苧  邱彩琳 《安徽建筑》2015,22(1):24-25,69
结合城市规划中的建筑色彩文化,从建筑色彩的民族性、象征性、表现力、时代性、大众性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加强人们对建筑色彩文化的认识,探索出建筑色彩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以便在城市建设中创造出宜人的城市色彩环境,从而提升人居生活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室内设计》2013,28(4):1-6
2013年5月26日下午,在《西部人居环境学刊》启刊会暨《室内设计》创刊100期纪念会于当日上午成功召开后,《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时代建筑》、《建筑学报》、《中国园林》、《世界建筑》、《新建筑》、《国际城市规划》、《规划师》、《城市发展研究》、《南方建筑》、《城市·环境·设计》、《城市建筑》等业界著名杂志的主编、主任围绕"学术性期刊的时代性、地域性和国际化"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对《西部人居环境学刊》的发展出谋划策,对期刊的定位、发展和创新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主要包括:.保证杂志质量,提高杂志学术水平;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杂志影响力;谋求期刊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编辑人员专职化、专业化等。座谈会上,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院长、《西部人居环境学刊》主编赵万民教授作了总结讲话,他对业界各位同仁的出席与所提的意见和建议表示感谢,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与业界同仁保持密切联系,扩大交流,共同发展。赵万民教授表示,重庆大学和建筑城规学院有决心、有信心把《西部人居环境学刊》办成西部乃至全国一流的学术期刊。《西部人居环境学刊》常务副主编曾卫教授主持了下午的讨论。这次会议对于《西部人居环境学刊》未来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我国西南山地城市规划适应性理论研究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全国2/3的土地、森林、矿产、水能等资源集中于山地。西南地区是人口、民族、资源、地域文化丰富而多样的典型山地区域。国家统筹区域发展和城镇化西部推进战略的实施,西南山地城市(镇)规划与建设显露出理论指导乏力和基础研究薄弱,导致惯性走入“建设性破坏”的误区,造成城乡环境资源、地域文化特色、物质空间形态极大损失。进入新世纪以来,西部地区的城市化发展逐步跃上台阶,“重庆-成都”城市密集的经济发展成为了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创新研究西南山地城市(镇)规划适应性理论与方法,业已成为具有国家高度和重要学术价值的科学问题。论文针对西南山地土地资源稀缺性与生态环境脆弱性的人居建设,城市、建筑空间多维性和自然、人文内涵丰富性的人居环境品质追求,提出指导西南地区城市(镇)规划与建设的适应理论研究目标:山地城镇化适应性理论及发展模式,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的生态理论及减灾防灾,山地城市(镇)有机更新理论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山地城市(镇)建设适应性新技术支撑体系。论文拟建立对西南山地城市(镇)规划理论研究的思考并对我国山地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工作有所指导。  相似文献   

8.
本文聚焦了高速城市化下的城市人居问题,通过对人居理论内涵的认识和理解,总结了城市人居面临的环境亟待改善、理念日趋分化、价值不断重构的问题,探讨了城市人居发展中生态、文化、人文要素高度关联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9.
舒阳 《城市建筑》2014,(21):385-386
本文聚焦了高速城市化下的城市人居问题,通过对人居理论内涵的认识和理解,总结了城市人居面临的环境亟待改善、理念日趋分化、价值不断重构的问题,探讨了城市人居发展中生态、文化、人文要素高度关联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0.
《华中建筑》2009,27(1):23-23
尊敬的各位代表、各位来宾:早上好!由西安交通大学、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建筑与文化学术委员会、亚洲都市环境学会、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主办,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陕西省土木建筑学会承办的“建筑与文化2008国际学术讨论会”,经过一年多的筹划与准备,今天终于在西安交通大学隆重开幕了,  相似文献   

11.
人居环境中的园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纵论中国园林的发展历史,阐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指出在人居环境的规划中,一切要顺应自然,不可做违背自然之事.  相似文献   

12.
乡村人居环境可以解析为秩序与 功能两大属性内容。从整体到局部,秩序可 细分为格局、肌理、形制、形式,功能可以细 分为面域、点域。有机秩序是传统乡村人居 环境的核心特征和差异优势。面对乡村有机 秩序退化、现代功能滞后的现状,应建立有 机秩序修护、现代功能植入的有机更新理 念,实行以低度干预、本土融合、原型调适 为核心的营建方式,以及“乡村更新共同体” 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13.
龙宏 《室内设计》2013,28(5):23-28
人居环境空间艺术涉及建筑学和美术学两大学科领域,因此,“空间环境”与“空间艺术”是理解城市空间艺术的关键,而“空间”则是概念的起点或元概念。本文有意强调以往空间概念所忽略的虚拟想象空间,即“意象”或“意境”空间,通过对“空间”概念的界定以及在不同语境下对空间构成的阐释,力图建立起山地人居环境这一特定空间艺术的基本构成。  相似文献   

14.
赵万民 《室内设计》2013,28(3):10-19
文章以国家城镇化发展的整体 认识引入,阐述了山地人居环境理论研 究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出了山地城 乡规划建设面对的问题以及构成这些问 题的成因和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西南地 区山地城镇化发展应该建立的理论思路 和学科建设的工作设想。论文阐述了作 者所工作的重庆大学“山地人居环境”学 科团队近年来所开展的理论探索研究和 项目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人居环境科学"为线索,阐述了新时期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教育的状况,主要包括:从"体形环境"思想到"人居环境科学"、从学科体系到学院架构、"四位一体"与教学体系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浅谈空间信息技术在人居环境科学中的若干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论述了空间信息科学和人居环境科学的形成是“可持续发展”这一时代背景下学科发展的必然。遥感技术可为人居环境研究提供从单体建筑到区域的影像数据,而地区遥愫补的重要的自主数据源,采用后处理方法的动态相对定位方法由于其在经济、时间精度、空间精度、技术复杂性方面的特点而在人居环境研究中具有比较广泛的用途。GIS与传统建筑学结合较早,但应用范围和深度不够理想。GIS在综合数据管理,空间表现与量算、网络等方  相似文献   

17.
人居环境科学基于在中国复杂环境中实践所取得的成果,提出了一种新的解决中国人居问题的方法体系。该文通过对吴良庸先生所著的《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一书的学习与分析,针对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体系本身和实施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面对中国城镇化中后期的发展需求,中 国人居环境科学亟需建立科学共同体,探寻基 于共性科学问题解决的认知方法和技术解决方 案。景感生态学(landsenses ecology)作为近年 来生态学发展较快的分支之一,以生态学基本 原理为基础,继承了中国传统人居营建优良传 统,对我国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 意义。首先,明确了景感生态学具有学科融合、 技术支撑与多尺度空间实践引导的基本特征, 将景感生态学的核心思想归纳为人感尺度的生 态特征与以人为本的景感营造。其次,解构了景 感生态学的技术方法,总结了物联网、趋善化模 型、生态信息数据系统等多种技术方法在土地 利用规划、建设与管理中的应用途径。进而,探索了景感生态学对我国人居环境科学的重要启示:生态过程与人类感知的全尺度交互;从分散到 融合的多源数据信息优化;从景观到景感的空间营造思维转变。  相似文献   

19.
贾宁 《建筑与文化》2016,(2):176-177
自人居环境概念提出后,世界各国围绕此领域进行探寻宜人生存环境、不断改善生活条件的尝试已有半个多世纪。国内经过近年来的探索,诸多代表性的大城市在人居环境方面已经有了比较系统的理论研究和一定的实践经验,但是作为基础相对薄弱但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中小城市,其针对性的探讨和尝试却相对匮乏。在当前我国城镇化率突破50%这一关键节点的时期,普遍面临发展难题的中小城市人居环境评价及建设研究亟待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