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工艺气体螺杆压缩机组由于其独特性能,在石油化工行业有着广泛地应用,文章从压缩机引用标准、工艺要求、结构、材料及性能实验等方面的选择以及辅助系统的配置提出了建议,供设计院、业主及制造商三方在技术谈判中探讨.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电镀锌的耐蚀性,在传统电镀锌工艺基础上研究开发了一种光亮辞铁合金电镀工艺,确定了铁盐、络合剂等成分及浓度,研究了pH值、温度等工艺条件对镀层性能的影响。在优化的镀液配方及工艺条件下,得到了铁质量分数为0.85%-1.20%的光亮辞铁合金镀层,其耐蚀性能远优于纯锌镀层,适用于高耐蚀装饰性镀层环境。  相似文献   

3.
考察3种不同聚合工艺对聚合收率、树脂基本性能、树脂加工性能及制品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扩链剂结合聚合后期升温工艺的聚合收率较恒温聚合工艺、聚合后期升温工艺有所提高,达到88%;3种工艺制备的树脂基本性能无明显变化;而采用聚合后期升温工艺制得的树脂制品机械性能下降,另两者制得的树脂机械性能相当。  相似文献   

4.
重质基础油降凝剂的研制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枫林 《润滑油》2005,20(3):37-41
通过酯化工艺、聚合工艺及PMA最优碳数分布的选择,合成出重质油降凝剂,该合成工艺经中型放大试验验证,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中放产品性能稳定,经实验室的性能评定以及在中国石化润滑油上海分公司车辆齿轮油中的应用试验,显示了良好的降凝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低温镀铁镀层的性能,从优化镀液配方和电镀工艺两方面着手,研究开发了一种低温镀铁工艺,具有镀液稳定、工艺简单、不需阳极刻蚀、镀层结合力高等优点。确定了低温镀铁镀液中主盐、络合剂、缓冲剂、抗氧化剂、表面活性剂等成分及质量浓度,优化了pH值、电压等工艺条件。在优化的镀液配方及工艺条件下,获得了性能良好的镀铁层,镀层硬度Hv450~500。  相似文献   

6.
采用两段固定床中间串联分馏塔的组合工艺,并开发了该工艺的专属催化剂W217A和W217B,考察了催化剂在不同反应温度、压力及空速下的催化性能。另外,还进行了催化剂200h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简单易操作,无需脱臭工艺,催化剂性能稳定,符合生产国Ⅵ标准清洁汽油。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SAF2507超级双相不锈钢在不同热处理工艺下腐蚀性能、力学性能及相关比例的研究,选择适合SAF2507双相不锈钢复合板的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8.
真空系统工艺是铁路收发油泵站工艺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在泵站真空系统工艺中得到应用,泵站真空系统工艺及设备得到更新。从泵站真空系统工艺及设备的演变发展过程出发,对五种真空系统工艺及设备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通过对多个对比指标的定量分析,给出了五种真空系统工艺及设备的性能优劣特征,进而对泵站真空系统工艺及设备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钴基硬质合金是压力容器密封件常用合金材料之一,该类合金具有良好的高温热强性能,也就是说在热态情况下其机械性能、耐腐蚀性能、耐疲劳性能不会明显下降,本文主要从钴基硬质合金的种类、特性及在阀门产品中的应用等方面对钴基硬质合金阀门堆焊工艺方法进行阐述,分析堆焊电流等工艺参数对堆焊层厚度、稀释率的影响,通过实验给出钴基硬质合金高压阀板合理的堆焊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10.
铝及铝合金轧制工艺润滑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龙召 《润滑油》1993,(1):30-33,41
详细介绍铝及铝合金轧制工艺润滑剂的现状、性能和种类;添加剂的种类、性能、作用机理和用量;基础油的选择和加工工艺条件的确定;润滑剂的配方组成及工业试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胺甲基化聚丙烯酰胺阳离子度的测定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文讨论了用胶体滴定法测定胺甲基化聚丙烯酰胺(APAM)阳离子度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计算阳离子度的新公式,确定了测定条件和方法的测定准确度(≤1%)。  相似文献   

12.
Based on the recognition of three main classes of materials in deposits found in petroleum production operations, i.e., paraffins, asphaltenes and inorganics, it is proposed that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se deposits may be performed by thermogravimetry. The analysis of organic deposits consists of the vaporization of paraffinic material until 700°C under inert atmosphere, and further burning of the residue yielded. Materials may also be classified as inorganics if there are large amounts of residue after burning. This approached has allowed ready classification of deposits from several origins.  相似文献   

13.
地堑两侧块体分离方向的确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提出利用地堑构造的几何学资料,确定地堑形成时两侧块体分离方向的简易方法,并应用此方法确定辽东湾盆地的地堑分离方向为N6°W,这与辽东湾盆地北延的伊兰-伊舒地堑根据野外调查和应用微构造应力张量反演方法得出的地堑两侧块体分高方向N5°W的一致佐互为印证。   相似文献   

14.
两种灰岩的生气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较纯灰岩和泥灰岩的加水热模拟实验结果,探讨了二者的生气特征。认为二者生气特征存在差异主要与有机质类型和岩石矿物成分有关。泥灰岩比纯灰岩所产气体中含有更多的甲烷、乙烷、异丁烷和异戊烷。在中、低温度段,泥灰岩所产气体的C1/ΣC+1、C2/C3值和所产氢气、氮气的量高于纯灰岩。氢气主要形成于较高和较低温度段,氮气主要形成于中、低温度段。二氧化碳含量与碳酸盐含量有关。在中、低温度段,纯灰岩的总气体、总烃气产率高于泥灰岩,当温度更高时,烃气产率大小则相反。  相似文献   

15.
不同类型砂体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大庆油田萨中开发区已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地下储层参数和测井曲线的响应均发生变化,非均质性进一步增强.精细地质研究已经精细到储层的每个沉积单元,而目前的储层参数解释模型只是按储层薄厚建立,不同的沉积特征储层用相同的模型解释储层参数,不能满足油田深入挖潜精细研究的需要.为此,根据研究区域不同沉积环境下储层发育的特点,研究建立了优化的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基于密闭取心井资料、测井资料及精细地质研究成果等,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分不同油层组和不同类型砂体建立岩电对应关系,实现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的优化.一是建立了葡二组Ⅰ类表外储层参数测井解释优化模型,为表外储层的油藏描述和开发创造条件;二是建立了三角洲内前缘相萨二组河道砂体和葡二组非河道砂体储层参数解释优化模型,为不同类型砂体储层的油藏描述创造了条件,提高了测井解释参数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6.
用发光菌评价油田采油污水综合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发光菌发光强度与发光时间,发光菌发光强度与pH值的两个影响关系实验。确定了发光菌稳定发光时间和pH值范围,通过8种单因子生物毒性实验,确定了金属离子,非金属离子对发光菌的半致死浓度,在此基础上,评价了某油田不达标采油污水的综合毒性以及有机化合物对生物的致毒机理。  相似文献   

17.
孤北洼陷沙四段油气成藏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孤北洼陷沙四段具有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但油气控制因素非常复杂。本文系统研究了孤北洼陷沙四段的沉积及储层特征,分析了油气成藏条件与油藏类型,总结了油气控制因素与油藏分布规律,指出了孤北鼻状构造带的缓坡扇三角洲砂体与滨浅湖滩坝是主要的勘探方向.对指导孤北洼陷沙四段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香菇精的合成方法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香菇精的合成方法,以二溴甲烷代替二碘甲烷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操作步骤,反应时间缩短至12h,收率由35%提高到38%。产物经IR、1HNMR、MS分析,证实该化合物为香菇精。  相似文献   

19.
快速测定精制后润滑油中和值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锦繁 《润滑油》2000,15(3):41-44
介绍一种精制后润滑油中和值快速测定方法,通过对GB/T4945-85《石油产品和润滑剂中和值测定法(颜色指标剂法)》计算公式的变型推导。转化为精制后润滑油中和值快速测定法的计算公式。通过实验条件的摸索及数据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特别适用于生产现场、生产车间及化验室对中间产品的控制分析。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涡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并设计制作了测试下部钻柱运动状态的涡流传感器。在自行设计建立的钻柱模拟实验来上做了直井中钻柱运动状态模拟试验,并用计算机采集和处理数据。试验得出了一些对理论研究和现场应用有价值的结论:1.涡流传感器可实现模拟钻柱横向运动的非接触测量;2同一钻柱组合,正反进动的断面都存在,但以正进动为主;3.下部钻柱存在运动位移连续点,而不存在应为连续点。指出反进动和应力不连续是钻仅及稳定器与螺纹失效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