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姜倩  郑祥玉  秦敬韩 《煤气与热力》2021,41(4):23-26,10042,10043
结合工程实例,对直埋供热管道泄漏及保温结构破损非开挖检测方法、步骤、结果进行探讨。被测直埋供水管道规格为DN125~700mm,共24km。利用红外热成像仪、全功能听漏仪对失水量明显的泄漏点进行定位。采用多频管中电流法(PCM法)对直埋供热管道位置及走向进行定位,采用人体电容法(Pearson法)对保温结构破损点检测及定位。出现保温结构破损的直埋供热管道规格为DN 125~600 mm,破损点数量为22个。被测直埋供水管道保温结构破损情况不严重,整体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2.
热力管道直埋敷设具有保温好、性能好,施工方便的优点,但是在沿海地区,由于地下水位高,含盐量大,对直埋敷设的补偿器、金属部件等造成腐蚀,产生泄漏.热力管线泄漏事故是影响供热质量和城市生活稳定性的重要问题,需要着重防止.本文对沿海地区的热力直埋敷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直埋热力管线泄漏不仅会造成大面积停热、运行成本的增加,甚至还会造成影响公共安全的恶性事故。因此对直埋供热管道运行监测与泄漏检测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对直埋供热管道发生泄漏原因进行分析,然后介绍了几种应用于供热管网的运行状态监测和泄漏检测方法,分析原理、特点,最后阐述了它们的评定方法。  相似文献   

4.
选用傅里叶滤波法和小波阈值法进行了管道泄漏信号降噪和泄漏定位的对比研究。在DN300管路的实验直埋热水供热系统上进行了泄漏检测实验,采用小管径支管和调节阀模拟泄漏点、加速度传感器测量声波振动信号,依次选用2种滤波方法对直埋热水供热管道泄漏的声波振动信号进行数据降噪处理,讨论了泄漏信号降噪前后的信号频域特征和定位精度。在北京市某小区直埋供热管道进行了声波降噪泄漏检测工程验证,定位偏差不超过1.0 m。研究表明,傅里叶滤波法和小波阈值法对直埋热水供热管道泄漏定位的声波振动信号降噪处理效果显著,小波阈值法保持了全频段的信号特征,可获得更高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5.
通过管道改造工程实例,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从前期准备、施工方案编制、具体施工过程等方面,总结出几点关于直埋敷设供热管道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措施,从而保证直埋敷设供热管道整体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热水供热管道架空敷设、管沟敷设、直埋敷设的特点及敷设方式的选择原则。结合首都机场扩建北区供热管网工程,探讨了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热水供热管道敷设方式。  相似文献   

7.
白云 《区域供热》2013,(6):62-63,70
本文介绍了直埋供热管道常用的敷设方式,重点介绍了直埋预热安装在实际供热工程中的应用及在设计和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各种泄漏监测系统在国内直埋供热管道项目上使用存在的不足,根据直埋供热管道在安装、运行、维护维修等过程的实际情况,提出对泄漏监测系统性能的基本要求,为泄漏监测系统用户和设计者提供一种客观有效的选型方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直埋敷设在我国发展迅速,是当今以及将来供热管网的主要敷设方式。但是直埋管道实际使用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管网管理的难度也逐渐增加。本文通过笔者通过十多年积攒的一线经验,总结了一些典型的直埋管线管网故障,并且对故障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拟定抢修方案。同时,列举工程实例,对直埋管道推力进行了计算。为了消除隐患,本文还介绍了目前集团正在投入使用的EMS监控系统的原理及设计原则,该系统建立的目的在于通过在管网中建立监测系统时刻监测管道的运行情况,尽早发现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保证管网稳定、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直埋敷设在我国发展迅速,是当今以及将来供热管网的主要敷设方式。但是直埋管道实际使用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管网管理的难度也逐渐增加。本文通过笔者通过十多年积攒的一线经验,总结了一些典型的直埋管线管网故障,并且对故障出现的原因进行分析,拟定抢修方案。同时,列举工程实例,对直埋管道推力进行了计算。为了消除隐患,本文还介绍了目前集团正在投入使用的EMS监控系统的原理及设计原则,该系统建立的目的在于通过在管网中建立监测系统时刻监测管道的运行情况,尽早发现且及时采取措施处理,保证管网稳定、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1.
针对供热管网的无沟直埋敷设方式,根据管道材料承载应力的能力及土壤与管道保护外壳之间的磨擦力对管道所产生的约束,按照弹性分析方法,通过对管道承受的应力及其在土壤中的受力情况进行分析,阐述直埋管道采用无补偿直埋敷设的可行性,并提出工程上可采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对热水供热管道的无补偿冷安装直埋敷设与有补偿直埋敷设的设计方法、管道布置形式、施工难度及运行维护进行了比较。结合工程实例,对采用两种敷设方式的设计结果及经济性进行了比较。无补偿冷安装直埋敷设的设计方法比有补偿直埋敷设复杂,其管道布置形式、施工难度、运行维护及经济性均优于有补偿直埋敷设。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无补偿直埋预热方式,结合古交兴能电厂长输供热管线实例,重点介绍供热管道敞槽预热敷设方式的基本原理,电预热技术、施工方法等及电预热技术的优势,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节约投资。  相似文献   

14.
李玉鑫 《居业》2023,(2):64-66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城市供热系统的建设,通过加强相关工程的有效维护,减少资金的投入。为了建立完善的供热系统,采用直埋敷设供热管道施工。在国外的很多国家已经开始加强供热管道直埋敷设技术的研究,这项技术开始逐渐成熟,对于城市供热系统的发展建设有积极的影响,加强当前的实际工程的建设应用,对当前工程建设的形式可以进行多方面的总结,结合施工的情况,能够制定更加完善的措施,从而体现出直埋敷设热管道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5.
饶大文 《区域供热》2001,93(4):10-11,14
近年来,随着城市供热管网的不断建设以及直埋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供热管网中直埋敷设方式已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实际工程当中;而且由于直埋管道有工程造价低、施工周期短、管道横断面面积较小及直埋管网的检修与维护量小等优点,应用已十分普遍,同时非常受设计人员、施工单位及甲方的欢迎;本人通过这几年工程设计,发现由于供热管道的施工时间造成供热管道的实际安装温度同设计值有区别,下面通过对DN500管道的分析,讨论这一因素对直埋设计有哪几方面的影响,供设计同行参考。 在直埋设计中,安装温度对管道的最大温升轴向力及管道…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多探头相关仪的工作原理、分析方法以及应用实例。普通相关仪一次只能检测一段管道,而且对于三通支线段漏水会产生误判的情况。多探头相关仪克服了以上缺点,可以同时测量多个管线段和漏点,并对漏点进行互相验证,且不受管道埋深和阀门位置的影响,灵敏程度较高,能显著提高检漏效率,特别适合在北方城市进行探漏定位工作。  相似文献   

17.
自70年代末我国引进预制保温直埋敷设供热技术以来,在我国的供热行业中迅速得到推广,并逐渐取代了地下管沟敷设。随着对直埋供热管道保温结构和材料的不断研究和开发,高温蒸气管道直埋敷设也逐步得以实现。由于直埋供热管道要求具有严密的防水性能,所以管网各段阀门、轴向补偿器、疏水装置等检查井室也必须采取防水处理,以防地下水渗入井室侵蚀阀门、减压器、补偿器等管件及其保温层。直埋供热管道外保护层相对较软,具有一定的弹性,同时在供热过程中,因供热介质温度变化,钢管热胀冷缩运动频繁,在井壁穿管处采用普通的处理方法难…  相似文献   

18.
地沟敷设方式作为传统供热管道敷设方式长期广泛应用于供热工程当中,而直埋敷设方式作为一种新型、便捷的敷设方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供热管道的敷设中.地沟敷设管道自由热伸长,与直埋敷设管道受土壤束缚的设计计算完全不同.地沟管道敷设的设计计算主要通过合理划分补偿段后进行补偿量计算,选择合适的管道补偿方式和补偿器,最后进行固定支架推力计算.合理的选位和计算可以减少大推力固定支架的数量,既能节约投资也能减少施工难度.直埋管道的设计计算采用先进的应力分类法,将各种载荷产生的应力根据起因、作用范围和性质进行分类,采用不同的强度条件控制,其中温度应力采用安定性分析理论,无需设置补偿器来降低直管段温度应力.直埋敷设方式的薄弱点主要集中在弯头处.随弯曲道路敷设时应采用小角度弯头,通过合理的选取弯头角度、曲率半径等指标减少管道自身应力,从而就可能做到全段不采用补偿器补偿管道热应力,达到施工简便、节省投资的目的.本文以某地区集中供热工程为实例,根据工程中产生的实际问题而改变管道敷设方式的情况,对该工程采用地沟敷设及直埋敷设两种方式进行了设计计算,并分析了这两种敷设方式的设计计算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和关键点.  相似文献   

19.
《建材发展导向》2017,(20):46-47
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集中供热的工作量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良好的供热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与舒适感,保证社会的健康发展。但是不可忽视,在供热的过程中,锅炉会产生较多的废弃物,这些废弃物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因此,必须对供热管道进行必要的改造,无补偿直埋敷设就是一种较为高效的管道敷设方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对城市集中供热管道无补偿直埋敷设的利弊进行分析,并对其设计情况进行探讨,最后提出敷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给出直埋敷设热水供热管道单位管长热损失计算方法。针对某段直埋敷设热水供热管道,对测点供回水温度、室外空气温度进行实测,对供回水管道单位管长热损失、供水沿程温降进行了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