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超声管道内检测机器人(US Pig)能够正确地测出长输管道均匀腐蚀的壁厚,而当内壁腐蚀面积小于探头声束的覆盖面积时,就会发生错误的判断.分析了常规超声检测腐蚀缺陷误判原因,介绍了采用宽频超声相位识别技术克服内腐蚀缺陷误判漏判.  相似文献   

2.
油气长输管道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础设施,在役管道内外壁缺陷是管道安全运行的严重隐患,需要对其进行定期安全性评估.漏磁检测作为管道无损检测中常见的方法之一,应用非常广泛.基于漏磁检测技术基本原理,采用COMSOL有限元软件,运用周向励磁方法对管道凹坑及类裂纹缺陷的漏磁场分布特征进行了仿真分析.通过改变凹坑和裂纹的几何尺寸和...  相似文献   

3.
防腐层缺陷造成管道加速腐蚀,防腐设计是长输管道建设重要内容.分析环氧粉末、聚烯烃和三层聚乙烯防腐层的优缺点,总结3LPE防腐层在制管工艺、涂装工艺、管材缺陷、热收缩带补口、内涂层失效、弯管防腐和施工质量的技术现状和瓶颈问题.提出了长输管道防腐层选型和优化设计的原则要素,旨在提高管道安全管理水平、保障管道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4.
外腐蚀直接评价(ECDA)是对管道防腐层和阴极保护状况进行科学检测和评价的技术,美国腐蚀工程师协会NACE已制定NACE SP0502-2010《管道外腐蚀直接评价方法》等标准。ECDA采用多种检测工具,分析评价管道检测结果,确定管道缺陷点的开挖和维修优先次序,保障管道完整性。阐述了ECDA的预评价、间接检测、直接检测和后评价4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介绍了管道外腐蚀直接评价技术在国内长输管道的应用情况,总结了该技术的优缺点,指出在间接检测方法、数据积累等方面国内外还存在差距。最后提出应建立适合我国国情、与国际接轨的管道外腐蚀直接评价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长输油气管道的水下穿越管道由于安全、施工及环境等问题,急需进行腐蚀与防护状况的检测。在这种背景下,为满足管道管理运行单位的需求,融合了多种先进技术的江河水下管道外腐蚀检测系统River-ROV被开发出来,它能够通过实施电信号采集及电磁法探测等手段人对水下穿越管道进行检测,同时获取管道的腐蚀与防护状况。通过实际工程检测,也验证了该技术在国内的水下穿越管道检测中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6.
外腐蚀直接评价(ECDA)是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的重要手段,其通过各类检测技术对管道防腐系统及外部腐蚀进行科学检测与评价,确定经济合理的维修方案和预防措施。如何将ECDA技术合理高效地应用于国内长输管道是当前管道保护的重要任务。开展了长输成品油管道ECDA实践研究,结果表明:ECDA应用于长输成品油管道外腐蚀检测评价效果良好,检测管道外腐蚀危害轻;提出管道外腐蚀防护维修维护方案,为管道的维修维护与监控提供数据支持。提出应加强管道完整性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管理,综合运用外检测技术与其他检测技术,重点解决外检测技术应用中出现的特殊问题,积极探索检测评价的信息化技术,有效提高ECDA工作的效率和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管道制造、施工和运行中可能产生金属损失、裂纹、变形和焊缝缺陷,对于管道安全运行造成风险隐患。我国长输管道环境条件复杂,管道企业应选定高效适用的修复技术。针对打磨、补板、堆焊、A/B型套筒、钢制环氧套筒、复合材料、机械夹具和换管等技术,介绍了其适用范围和施工技术要点。根据管道缺陷类型和严重程度,阐述了管道管体缺陷修复技术选定原则,提出了钢质环氧套筒和复合材料修复技术需解决的瓶颈问题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凹陷已成为影响管道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与焊缝、划痕或裂纹相关时,极易导致管道开裂失效。我国长输管道已实施完整性管理,通过内检测技术评价管道安全状况已成为通行做法。阐述国内外管道凹陷的检测技术和评价标准,即内检测技术和直接检测技术的优缺点和应用条件,以及基于深度和基于应变的评价准则,并提出了管道凹陷检测评价技术的研究建议,旨在促进对凹陷进行科学、规范评价。  相似文献   

9.
长输天然气管线的腐蚀与防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分析了在我国南方天气和地质环境下长输天然气管线的腐蚀与防护技术.针对中国海洋石油某管网公司的长输天然气管道检测了腐蚀状况,并对该长输管线进行了防腐蚀阴保改造,使该段长输管线达到了保护状态,保障长输管线的安全运行.最后,对埋地天然气长输管线的腐蚀与防护技术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国外管道腐蚀开裂的调研,针对管道应力腐蚀与氢致开裂问题,分析了二者的腐蚀评估模型及其敏感性,针对现有标准和评估方法中对焊缝缺陷评价的适用性尚不明确的问题,通过案例分析提出了制定符合国内应力腐蚀开裂评价标准的急迫性。通过对管道进行相控阵与射线检测的对比,发现腐蚀缺陷评估目前主要针对体积型缺陷,对环焊缝评估还需进行深入研究。分析表明,相控阵与射线检测不可互相替代且各有优缺点,对内部腐蚀、夹杂、裂纹等的检测应联合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某公司长输管道内壁腐蚀缺陷进行超声波衍射时差法(TOFD)检测仿真分析,采用能源部标准推荐的焊缝检测工艺参数进行声场及缺陷响应仿真分析,得到初步检测工艺,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该检测工艺进行检测,并与常规超声检测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表明,TOFD检测结果与常规超声检测结果基本一致,且检测结果直观,给长输管道内壁腐蚀缺陷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由于输送介质具有腐蚀性或介质对管道存在冲刷作用,随着服役期的延长,油气管道的内腐蚀问题日益突出。对其的检测,目前以单点超声检测为主,该方法无法覆盖管道腐蚀区域,易发生漏检且无法准确了解管道的腐蚀状况。对此,对超声C扫描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调研了国内外知名的检测设备,进行了室内试验和现场检测,结果表明:超声C扫描技术具有更高的检测精度和图像分辨率,更高的缺陷检出率和检测效率,为检测点蚀缺陷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方法,检测结果能够为管道腐蚀监测、剩余强度评价和剩余寿命预测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长输管道长期埋在地下,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腐蚀、穿孔和泄露等,对环境造成污染,甚至引起突发的灾难事故,危及人身安全,因此,急需进行腐蚀检测。腐蚀内检测技术由于其直观性、准确性和快捷性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介绍了目前国内外最常见最实用的漏磁内检测技术的原理、检测系统的组成及其在新疆某油田输气管道的应用。以期对今后的检测工作起到总结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某8寸混输海底管道存在一处深度为54%的内腐蚀缺陷点,利用水下无接触磁力检测技术提高缺陷点定位精度,为海管机械管卡维修提供坐标数据。并通过对机械管卡的改造,提高了安装效率,降低了海管因保温层进水加速腐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5.
裂纹在管道制造和运行中比较常见,危害性很大。为了提这类缺陷的检测精度,采用超声回波幅度法和ADDT技术(振幅一距离差技术)对管道裂纹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得出,回波幅度法适用于测量深度〈1.5mm裂纹的尺寸;对深度〉1.5mm的裂纹型缺陷,推荐使用ADDT技术进行定量。随着裂纹径向深度的增加,两种方法的测量误差均有所增大,但回波幅度法的误差增加更多。试验得出,定量检测精度的影响因素较多,有超声仪器、检测人员自身水平,裂纹的方向、形状等,因此,检测时应综合考虑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为了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政策,确保管道工程安全长周期运行,解决长输油气管道防腐保温技术在应用中的腐蚀穿孔问题,必须了解导致管道防腐保温层过早失效的原因,并在设计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我国长输管道防腐保温技术的发展现状为基础,介绍了常用的防腐保温材料及其结构,分析了防腐保温技术在长输管道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优化防腐保温结构设计,充分考虑可靠性与经济性的统一,大大降低了管道的事故发生率。积极推动新技术,开发新型保温材料,可进一步缩小我国长输管道防腐保温技术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相似文献   

17.
管道检测中,由于集肤效应的限制,常规涡流检测技术很难对深层缺陷进行检测。通过外加直流磁化场,使用饱和低频涡流技术(SLFEC)将被测工件磁化至饱和状态,可降低其相对磁导率进而增加集肤层厚度,提高检测深度。基于饱和低频涡流检测技术原理,采用有限元方法构建饱和低频涡流检测技术仿真模型。仿真表明,SLFEC技术对壁厚30 mm管道不同埋深裂纹和管道内外腐蚀缺陷均具有较好的检测效果,同时采用阻抗分析法可较好地区分管道不同埋深裂纹和内外腐蚀。  相似文献   

18.
王勇  郑晖  徐春 《无损检测》2010,(5):357-361
为发现长管拖车气瓶实际使用中存在的裂纹、腐蚀等危险缺陷,保障长管拖车的安全运行,根据长管拖车气瓶结构、尺寸和材料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声发射检测方案。加工了裂纹和腐蚀减薄等人工缺陷,对长管拖车气瓶进行了整体声发射检测试验。模拟了裂纹、线腐蚀、点腐蚀和面腐蚀等四种不同缺陷的监测过程和定位结果,并对这些声发射源的定位、分布和关联特性分别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构建陆地长输管道外腐蚀速率的预测模型,提升管道外腐蚀速率预测的精度,对长输管道外腐蚀状态进行准确把控.方法 深入解析了萤火虫算法(FA)的工作原理,针对FA易出现陷入局部最优或因控制参数设置不合适而导致函数无法收敛等问题,提出了FA的改进方案:采用Logistics混沌映射的方法初始化萤火虫的位置,提升萤火虫种群的所养性;引入一种新的惯性权重计算方法来改进萤火虫位置移动公式,提升FA全局寻优能力.利用改进的萤火虫算法(IFA)对误差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初始权值和阈值进行优化,建立基于IFA-BPNN的长输管道外腐蚀速率预测模型.以111组长输管道外腐蚀检测数据为例,在MATLAB中进行模拟仿真计算,使用粒子群算法优化的BPNN(PSO-BPNN)、遗传算法优化的BPNN(GA-BPNN)以及未进行优化的BPNN作为对比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使用IFA优化BPNN,大幅提升了BPNN模型的预测精度.使用IFA-BPNN模型预测12组管道腐蚀速率,平均相对误差仅为5.94%,预测结果的R2为0.99595,均优于BPNN、PSO-BPNN以及GA-BPNN模型的预测结果.结论 IFA-BPNN作为预测管道腐蚀速率工具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20.
全自动焊接技术具有焊接速度快、坡口角度小、焊接面窄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长输管道焊接中。长输管道全自动焊焊缝的射线检测(RT)底片中经常出现线型影像,该线型影像一直被误认为是伪缺陷。以此为研究对象,通过反复工艺评定试验,对比不合格射线检测(RT)样片,发现此类线型影像并非伪缺陷,而是由边缘产生的未熔合线性缺欠;根据缺欠产生原因,研究长输管道全自动焊接边缘未熔合抑制技术,提高了长输管道全自动焊的焊接质量,其一次焊接合格率可达98.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