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永明  陈以一 《工程力学》2000,3(A03):152-156
对钢框筒在单向、多向地震作用下的弹性和弹塑性地震反应进行了分析,并与静力情况的力学特性做了比较,讨论了“剪力滞后”效应的影响。研究了弹塑性反应的若干特征。  相似文献   

2.
李创第  李桂青 《工程力学》1996,(A03):635-638
本文对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的在随机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反应和可靠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可适用于边界条件随时间变化的计算模型,提出了动力反应和可靠性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
童丽萍  宋启根 《工程力学》1996,(A01):460-463
本文讨论了高层建筑玻璃幕墙结构中幕墙玻璃的力学计算问题,根据实际的变形状态运用大挠度的非线性理论,求解其在强风,地震和强度应力多种复杂因素作用下的强度和变形,以便为玻璃幕墙设计及幕墙的选材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兑现  贾明彦 《工程力学》1997,(A02):661-663
选取等效平面框架,用层质量模型分析框筒结构在常遇地震作用下产生的剪力滞后现象,通过算例给出削弱剪力滞后现象,提高结构空间作用性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欧谨  吕子华 《工程力学》1999,2(A02):954-959
本文采用标准离散体系的观点,取三维空间框架作为框筒的计算模型,根据递归概念了高层建筑框筒空间分析的边值法。  相似文献   

6.
高层建筑悬挂结构体系的动力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竖  邓思华 《工程力学》2001,(A03):78-82
本文讨论了高层建筑悬挂结构体系的动力特性,推导了相应公式,计算了算例。算例表明,芯筒结构上悬挂了楼层以后,头几个频率降低了许多,可以起到减震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层建筑结构在竖向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兢  张铜生 《工程力学》1999,2(A02):786-791
本文引入了考虑空间耦合作用的杆件弹塑性本构模型,并提出了框架部分竖向位移平面假定,对高层建筑结构的竖向振动模型进行了简化,故可以用空间杆系一层模型对包括钢结构在内的剪力墙可以任意布置的复杂高层建筑进行竖向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  相似文献   

8.
双轴对称变截面框筒结构在扭矩作用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锦文 《工程力学》1989,6(4):34-52
本文根据薄壁结构理论,利用连续介质原理,推导出具有开孔的矩形截面薄壁筒在扭矩作用下的扭角方程,并在引用闭口薄壁筒计算的基础上,列出沿竖向具有变截面筒体以及变截面框架形成的框筒结构,在扭矩作用下的扭角方程。分析了变截面处的边界条件,求出在三个常用扭矩(均布扭矩,顶部集中扭矩以及倒三角形分布扭矩)作用下,具有二段变截面框筒的方程解,并求出具有三段变截面框筒在顶部集中扭矩作用下的解,列出它们的实用计算公式。推论出具有n段变截面框筒的计算原则。文中在求出扭角后,列出最后求应力与变形的计算公式。所提方法,易于为一般工程设计人员所掌握,不需复杂数学理论。它特别适用于像计算矿山特殊结构,如井塔等结构,对一般双轴对称变截面框筒结构亦适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是从四个方面对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确定出高层建筑主体施工的最优方案,为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提供基本规范。第一部分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的方案选择,为高层建筑施工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第二部分指出了高层建筑楼板机构施工,并且对台模施工技术进行重点阐释;第三部分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大模板的施工技术;最后一个部分对高层建筑主体中的滑模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总之,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论述,进一步优化了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技术,为高层建筑的主体建设施工提供了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的用以分析高层建筑筒体结构的半解析法是一种能将复杂的空间问题转化为简单的平面问题的有效方法。它具有简单、实用、未知数少等优点。这种方法易于在微机上实现。  相似文献   

11.
徐龙河  刘媛媛  谢行思 《工程力学》2022,39(11):186-195
基于自回归模型分别模拟重现期为1年、10年和50年下不同高度处的风荷载时程,并与不同峰值加速度的地震动记录进行组合,对一布置预压碟簧自复位耗能(PS-SCED)支撑的50层钢框架-自复位支撑筒结构在地震-风耦合作用下的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风耦合作用下,风荷载强度的增大对结构层间位移角的增大效果并不显著,结构层间位移角主要由地震动强度控制;风荷载强度越大,结构层间变形集中程度越小;地震动强度越小,风荷载对结构基底剪力影响越显著;地震动强度越大,地震-风耦合作用下结构各层加速度放大系数与地震单独作用下的结果差异越显著;PS-SCED支撑在地震-风耦合作用下能充分发挥耗能能力,有效保护主体结构,其良好的自复位特性能有效减小结构的残余变形。  相似文献   

12.
复杂体型高层建筑表面风压及周围风环境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苏国  陈水福 《工程力学》2006,23(8):144-149
采用离散化的数值模拟方法对一幢复杂体型高层建筑及其裙房的表面风压与周围风环境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在边界层风洞中进行了模型试验测定.数值模拟基于Reynolds时均方程,分别采用了两种湍流封闭模型:标准κ-ε模型和重整化群κ-ε模型.通过将两种模型的风压计算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进行比较,获得了该类建筑物表面风压的分布特性,并对建筑周围的风环境作了分析和评价,为结构设计和建筑覆面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陈尚鸿  祁皑  王素裹  林伟 《工程力学》2014,31(6):212-217
利用振动台阵在多维多点激励下对大跨度连体高层结构的地震响应进行了试验研究. 试验中分别对结构输入了单维及多维、一致及不同视波速的行波激励以考察多维地震分量以及行波效应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程度. 试验结果表明:多维地震分量将增大结构地震响应;行波效应可能使连接部位关键杆件的应力有明显增大;同时考虑多维多点时结构沿强轴向加速度响应有所减小, 而沿弱轴向加速度响应明显增大;连廊结构在考虑多维多点地震输入时其竖向地震响应将有明显放大. 因此在对此类结构进行抗震设计时应考虑多维多点地震激励的 影响.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一个高层建筑结构基频的简捷计算方法.它是根据结构振型的二级近似.用静力方法导出基频的计算公式.计算简捷,结果完全能满足工程设计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5.
惠存  王元清  王斌  陶伟 《工程力学》2016,33(1):88-94
为研究单元体玻璃幕墙结构中开口截面铝合金立柱的抗风性能,进行了布置一组挂钩单元体和无挂钩单元体分别在正、负风作用下的试验研究,分析了铝合金立柱在不同风压作用下的平面内、平面外变形和应变,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合理布置挂钩的数量和位置时,横梁对立柱的约束作用有限;负风作用下,随着风压的增大,公、母立柱开口逐步减小并靠拢在一起,共同受力,协同变形,挂钩对立柱平面外稳定无影响;正风作用下,无挂钩立柱平面内变形远大于布置一组挂钩立柱平面内变形,挂钩对立柱的侧向扭转有良好的约束作用;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实测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6.
采用分区延时定向爆破设计方案拆除了一座18层"高脚杯"形全剪力墙结构大楼,为保证楼房倒塌后的充分解体,对大楼进行了大量弱化预处理。为控制爆破有害效应,采用了严密的安全防护措施。爆破后,楼房各分区按设计依次倒塌解体,爆破有害效应得到有效控制,取得了良好的爆破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采用分区延时定向爆破设计方案拆除了一座18层"高脚杯"形全剪力墙结构大楼,为保证楼房倒塌后的充分解体,对大楼进行了大量弱化预处理。为控制爆破有害效应,采用了严密的安全防护措施。爆破后,楼房各分区按设计依次倒塌解体,爆破有害效应得到有效控制,取得了良好的爆破效果,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19.
密肋复合墙体在拟动力试验下的抗震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密肋复合墙体是密肋壁板结构体系的主要受力构件,其抗震性能及动力特性是密肋壁板结构体系计算理论的核心内容。通过对密肋复合墙体进行拟动力试验研究,介绍墙体的主要破坏形态和破坏过程;分析墙体的动力反应、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提出墙体的恢复力模型;最后对墙体在不同加速度峰值地震波作用下的破坏程度进行损伤评定。理论研究与试验结果表明:墙体中的砌块、肋格、外框能够在试验的弹性阶段、弹塑性阶段、破坏阶段依次发挥作用,具有多道抗震防线;墙体在遭受小震或中震后,具有稳定的水平承载能力及良好的耗能性能,在遭受大震后,仍具有良好的抗倒塌能力;墙体的恢复力模型可以采用退化四线型;墙体的损伤指数可以用来评定墙体在遭受地震后的破坏程度。  相似文献   

20.
隔震高层结构的悬臂梁模型的地震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底部隔震悬臂梁的地震等效作用和效应进行了研究。水平力作用下具有弯曲型侧移曲线的悬臂梁在动力特征上与高层结构接近,隔震悬臂梁可作为隔震高层结构的一种等效的简化模型。采用伯努利-欧拉梁理论推导出底部隔震悬臂梁的周期和振型,利用振型反应分解谱法分析隔震悬臂梁的地震效应,研究隔震前后各振型的等效地震作用的变化。研究发现隔震高层减振的主要原因在于调整了各振型对内力的贡献比例,延长了高阶振型的周期,从而降低高阶振型的影响,实现减振的目的;隔震对结构上部和底部作用也不同,且对剪力影响大于弯矩;隔震层刚度越弱,对高阶振型的抑制作用越明显,隔震后与隔震前1 阶振型的周期比大于1.4 可取得较好的隔震效果,规则的隔震高层结构可只采用2 个振型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