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针对振动主动控制中压电片尺寸问题,利用阻抗分析法分析了四边简支压电薄板的理论模型,并在Matlab中对粘贴不同尺寸压电片的四边简支压电薄板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压电片长宽尺寸相同时,厚度的大小与等效弯矩的大小关系很大,厚度较小时产生的等效弯矩大;压电片厚度相同时,压电片面积越大产生的等效弯矩越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讨论了非正弦电磁波辐射所面临的部分问题。包括带宽要求、天线的空间滤波特性、多色波天线的传递函数、天线的宽带与瞬态特性和实现非正弦电磁波辐射的各种可能的天线型式。目前,这种非正弦电磁波辐射系统辐射效率低、信号保真度和天线方向性都不够好,因此其应用领域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3.
现有手机天线结构复杂、剖面高和尺寸大,为了缩小手机天线的尺寸,研究了小型化低剖面双层微带天线频带展宽的方法,提出了一款紧凑耦合的小型化十一频段手机天线,尺寸仅为37.0mm×7.2mm.该天线通过馈电单极子和地枝节耦合技术,激发多个谐振模,拓宽高频带宽,再利用加载电感方法,使低频谐振点偏移,拓宽低频带宽.实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展宽天线频带,能够覆盖长期演进、无线广域网8个频段,并且满足全球定位系统、无线保真以及蓝牙频段内S11小于-10dB的要求,与传统微带天线相比,该天线具有尺寸更小、结构简单、频带宽等优点,具有良好的辐射增益和辐射效率.  相似文献   

4.
正技术开发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技术简介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二研究所依托其在军用低频应急通信领域取得的相关科技成果,进行了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攻克和掌握了电磁波透岩传播理论、噪声研究与处理、低频通信体制、低频发射和接收天线的研究和设计、煤炭等坏境下设备的本质安全设计、设备小型化和低功耗等相关技术,研制出了民用低频应急通信系统,能够快速地将技术转化成成果。该研究所研制的低频应急通信系统主要由主机、发射天线和接收天线等设备组成,可利用低频电磁波的穿透能力,实现900m完全无线化的双向透地通信。  相似文献   

5.
基于极低频电磁波的管道检测定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有缆定位方式受电缆重量、信号损耗、管道等因素影响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极低频电磁波磁偶极子模型的管道内部检测器定位方法.根据极低频电磁波的特性以及发射线圈实质为螺线管的特点,研究了极低频电磁波发射天线(螺线管模型)磁场在介质中的分布规律,结合工程应用中的要求,建立了极低频电磁波的磁偶极子传输模型.磁偶极子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发射天线磁场空间的磁场强度幅值随位置的改变具有对称、双峰分布的规律.  相似文献   

6.
圆盘单极超宽带天线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超宽带通信和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深入研究,宽频带与小型化成为当前天线研究领域的热点.圆盘单极天线是一种小型化、馈电简单的超宽带天线.对其进行了详细分析,给出了这种天线的设计方法,讨论了天线尺寸对于其阻抗特性和辐射性能的影响;通过基于时域有限积分法的软件包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出了该天线具有大约30个倍频程的阻抗带宽和方向图带宽,群延时接近常数,并测量了它的阻抗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圆盘单极天线不仅在频域具有超宽带特性,而且具有稳定的相位中心,适合作为时域通信系统天线.  相似文献   

7.
基于三维有限元分析的压电阻抗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校核高频电阻抗分析的现有结构理论和验证,基于高频电阻抗信号的结构损伤监测方法的有效性,提出可应用结构健康监测的精确压电阻抗有限元模型.考虑压电片-黏结层-主体结构三者的耦合作用和黏结层的影响,通过三维有限元谐响应分析方法,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由压电片-黏结层-主体结构组成的耦合系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数值模拟和相应的实际模型试验.计算及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三维精细压电有限元模型,可精确地预测到电导纳谱中的共振模态,得到的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且能有效地校核高频电阻抗分析的现有结构理论;采用压电阻抗法能够很好地识别结构局部的细小损伤,通过合理布置压电片可以识别结构损伤的位置.  相似文献   

8.
为满足毫米波无线通信系统的需求,研制了一种宽带毫米波电磁偶极子天线.该天线采用基片集成波导缝隙耦合馈电,抑制了表面波辐射,降低了传输损耗.采用电磁仿真软件HFSS进行建模仿真,分析了辐射贴片尺寸、馈电缝隙宽度和金属通孔半径对天线反射系数和辐射特性的影响,仿真给出了天线在28 GHz和32 GHz的E面和H面主极化和交叉...  相似文献   

9.
以高功率高频(HF)无线电波照射电离层,使电离层结构暂时发生变化,这一方面实验和理论研究已经历了三十多年,至今研究工作仍是方兴未艾,因电离层是无壁的等离子实验室,适合研究等离子体中各种波的激发;波与粒子的相互作用;用调幅高频波照射电离层,电离层可辐射频率等于调制频率的电磁波,譬如利用电离层作为天线可辐射极低频(3-30HZ)、超低频(30-300HZ)、甚低频(3-30KHZ)波;测量这些场也可诊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低频混合技术的混合矩量法-物理光学法(MoM-PO)分析导体平台上的线天线问题;天线与平台上不规则区域采用MoM分析,平台其他部分用PO方法计算。研究了MoM区的选择对计算精度和内存需求的影响,给出了一种考虑PO区域单元间互耦的迭代方法,以此改善PO近似带来的计算误差。分析了典型载体平台上线天线问题,研究了载体上天线的阻抗和辐射特性。数值计算结果和传统MoM结果有较好的吻合。该方法在工程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国家电网智能变电站建设中的通讯问题,对电力无线专网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分析无线4G的电磁场传输特性,能够更好地掌握无线4G传输的范围以及传输的特点,以及更好地解决传输过程中受到的干扰的问题. 通过严谨的理论分析和天线的辐射特性仿真,为进一步认识实际运用中的天线电磁辐射特性提供必要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为了避开电磁干扰源,对全向锥形天线做了改进,设计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宽带抗干扰定向单锥天线。首次应用加载短路枝节来实现单锥天线H面的定向性,与传统实现定向性的给天线组阵或添加反射器等增加天线尺寸的方法不同,该方法不会增大天线的尺寸,同时H面又具有很宽的3dB波瓣宽度。该定向单锥天线在1.7GHz?6.0GHz的频带内回波损耗小于-10dB,仿真和实测结果吻合良好,在较宽的频带内具有满意的阻抗特性和方向图特性。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proposes a novel flexible antenna design operating at very high frequency (VHF) band for on-body applications such as human body communication (HBC). The antenna consists of back-to-back E-shaped fractal and complimentary structures designed over a thin flexible substrate. The overall design working on the principle of fractal geometries and capacitive coupling is highly beneficial to achieve better antenna characteristics even at low frequencies around 35 MHz–45 MHz that are being used for HBC application. The proposed antenna obtained a large bandwidth of around 10.0 MHz in air and a bandwidth of around 8.0 MHz during on-body operation. The antenna has been tested in three different scenarios viz. air, on-body single antenna and on-body communication using two antennas. The insertion loss is reduced to a minimum in all three scenarios, which is quite beneficial for better signal transmission. The size miniaturization with high flexibility in such low frequencies has also been achieved in the paper that makes the proposed design suitable for human body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14.
部分可扩展线阵是智能天线中一种有效扩展孔径的线性阵列,但由于此类阵列结构的特殊性,需要对其输出采用预处理后才能应用通用的信号空间定向方法.基于移动通信系统中业已成熟应用的功率控制技术,结合阵列输出的高阶统计量,提出了一种新的预处理方法,该法简单、快捷,虽然性能稍逊一些,但仍然能有效地实现信号空间定向,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该文设计了一种低剖面、结构紧凑的平面倒F型三频手机天线,通过采用附加寄生单元增加天线的带宽,使天线完全覆盖GSM900、DCS1 800和PCS1 900频段,且增益大于0dB,满足无线通信系统对频段和带宽的要求。与传统的PIFA天线相比有更宽的带宽,在宽带通信系统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基于电子设计自动化(EDA)仿真的“自顶向下”的电子系统电磁兼容(EMC)设计流程,并将其应用于车载集群通信系统电磁兼容设计中。以某4辆装甲车构成的实际车载集群为例,针对其中的天线互扰、机箱泄漏和印刷电路板(PCB)辐射等各种电磁兼容问题,建立从系统级、设备级到PCB板级的分析流程,给出了相应的EDA分析和设计方法。工程实例表明,“自顶而下”的EMC设计能够有效地预测系统电磁干扰,提高系统电磁兼容水平。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当前轨道角动量天线难以小型化和多模工作的问题,推进轨道角动量在无线通信领域的实际应用,用谐振腔本征模理论成功设计、加工并测量了一种基于环形基片集成波导谐振腔的多轨道角动量模天线.经仿真分析和实际测量,该天线在4.1GHz和6.2GHz上谐振并分别产生了模数l=1和3的轨道角动量,与理论分析吻合较好.与现有的其他天线相比,该天线具有结构高度小型化、易集成、能利用单个腔体的多种模式产生多模轨道角动量的优点,在无线通信领域更具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无线通信信道的特性决定了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上限.为了解短距离太赫兹信道特性,基于310 GHz频段的信道测量,对太赫兹信道的大尺度衰落特性和小尺度衰落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短距离场景下太赫兹信道的路径损耗在0.2 m处与自由空间的路径损耗模型结果一致,0.2 m后实测的路径损耗结果较小,传播条件优于自由空间.对莱斯K因子和均方根时延扩展的结果分析表明,与低频段信道相比,太赫兹信道的时延色散程度更低,直射径信号占据主要的接收信号能量;莱斯K因子与均方根时延扩展表现出了强相关性.这些结果为设计和优化短距离太赫兹通信提供了理论模型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