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郭娇  贺江平 《毛纺科技》2012,40(8):32-36
羊毛纤维在低温条件下(85~95℃),用α-溴代丙烯酰胺型毛用活性Lanasol染料进行染色,经过改变助剂、醋酸用量、温度等参数并优化工艺后,使羊毛纤维上染百分率和固色率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由于染色温度较低,羊毛纤维在染色后单纤断裂强力得到改善;并且,通过助剂的优化,染色后纤维的牢度也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2.
将自制的阳离子明胶蛋白助剂加入染浴中,对羊毛进行短暂处理,再加入染料进行同浴染色,优化出能有效提高羊毛上染百分率并保护羊毛性能的一浴两步法低温染色工艺。采用Lanasol CE系列染料通过一浴两步法低温染色工艺对羊毛纤维进行染色,对比一浴两步法低温染色工艺与传统染色工艺对羊毛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浴两步法低温染色工艺可以将羊毛染色温度从传统的98℃降低到85℃,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羊毛纤维的损伤,染料的上染百分率和固色率均高于传统染色,匀染性与传统染色等级相当;并且染色工序简单,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3.
以Lanasol CE型毛用活性染料为染色用染料,通过在羊毛染色的上染阶段加入低温染色助剂,使染料在低温条件下被纤维均匀吸附,保证上染均匀。探索了低温助剂对羊毛Lanasol CE型染料低温染色工艺的影响。通过比较羊毛低温染色工艺和常规染色工艺的上染速率及染色后纤维的各项性能,低温染色工艺染色样品表观深度和常规工艺染色样品一致,纤维碱溶解度优于常规染色,低温染色工艺可降低染色温度,减少羊毛的损伤,节能同时减少能耗。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超细羊毛的低损伤染色工艺技术,采用低温染色助剂Miralan LTD,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染色温度、染色时间、染浴pH值对纤维束强力、K/S值及染色牢度的影响,优化出了适合超细羊毛低损伤染色的Lanasol CE系列染料染色工艺,即染色温度为90 ℃,染色时间为70 min,pH值为4.0。结果表明,助剂Miralan LTD和Lanasol CE活性染料的结合使用,不但实现了羊毛纤维的低温染色,而且上染百分率较好,工艺简单,同时纤维断裂强力得到改善,减少了羊毛的损伤。采用该工艺条件,超细羊毛染色后的染色吸尽率可达到98 %以上,匀染性好,各项色牢度均达到4级以上,可以满足后道的生产加工要求。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溶性有机磷化合物作为低温染色助剂,以Lanasol CE型毛用活性染料对羊毛纤维进行染色。结果表明,采用低温助剂对羊毛进行低温染色,其表面色深达到常规染色水平,提高了染料的上染百分率、利用率,染色后羊毛纤维的色牢度达到常规染色的色牢度。水溶性有机磷化合物对羊毛低温染色有良好的基础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用α 溴代丙烯酰胺型毛用活性染料Lanasol在低温条件下对羊毛纤维染色,探讨染色工艺条件对羊毛上染率和断裂强力的影响。其优化的染色工艺为:助剂M用量0.9%,醋酸用量1.2%,上染温度85 ℃,染色时间为70 min;固色时纯碱用量为0.4%。羊毛低温染色工艺具有较佳的上染率、固色率、K/S值、断裂强力和耐摩擦色牢度。  相似文献   

7.
选用阳离子羽毛蛋白助剂对羊毛纤维改性处理,使用活性染料对羊毛染色,探讨改性羊毛对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的影响,确定出最佳染色工艺,并测定不同染料染色织物的上染百分率、K/S值、匀染性、固色率和染色牢度,评价了染色效果。结果表明,经阳离子羽毛蛋白助剂改性后的羊毛纤维染色性能显著提高,60℃活性染料染色上染百分率可达98%以上。因此,该助剂可以实现羊毛纤维的低温染色,而且工艺简单、节约染料、缩短染色时间并能保护纤维自身优点,另外,该研究对于活性染料在羊毛纤维上的应用有一定指导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微悬浮体染色技术在羊毛染色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邢建伟  周芬  田慧敏  熊玲俐  徐成书 《印染》2006,32(16):24-26
采用Lanasol系列染料以微悬浮体染色工艺对羊毛纤维进行染色,比较了微悬浮体染色和传统染色工艺一VLanasol染料对羊毛纤维的染色性能以及染品的损伤程度。结果表明,采用微悬浮体染色工艺能显著缩短羊毛的染色时间,减少纤维在染色过程中所受的损伤,节约能源,且其上染百分率和固色率较传统染色工艺高,染品色泽也较鲜艳。  相似文献   

9.
王雪燕  巫若子  郭燕 《印染助剂》2005,22(9):36-38,41
确定自制LAD低温染色助剂在羊毛织物染色中应用的较佳工艺,评定LAD低温染色助剂在羊毛织物染色中应用的效果.结果表明,LAD低温染色助剂显著改善羊毛纤维在80℃条件下对酸性染料和活性染料的染色性能,染色中可以不使用盐和酸,而且该低温染色工艺特别适合酸性染料染中深色,上染百分率能达到95%以上.该助剂的缺点是染色织物耐洗色牢度有所降低,但对于弱酸浴酸性染料的耐洗色牢度仍然较好,活性染料上染后还必须在适当条件下固色,否则耐洗色牢度差,此缺陷有待进一步研究改进.总之,羊毛染色中应用LAD低温染色助剂,可节约能量,减少羊毛纤维损伤,有利于环境保护,而且LAD低温染色助剂价格便宜,使用方便,是1种优良的羊毛低温染色助剂.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酸性染料以低温状态对羊毛进行染色.在大量筛选染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种染料的上染速率曲线的分析来评价适合于羊毛低温染色的酸性染料的拼色性能.结果表明,所筛选的大部分酸性染料在60℃以后,染料上染速率较快.温度升到80℃,保温15 min后,染料的上染百分率上升缓慢.上染规律一致的染料,拼色性能都很好.其中,80℃,保温45 min时上染百分率高达98.8%.与此同时,该工艺下的羊毛耐洗色牢度达到国家标准的要求.此外,工作液中pH值的大小和羊毛低温染色专用低温染色助剂WLDCY-100的用量对该工艺影响也很大.  相似文献   

11.
毛/锦混纺纱活性染料同浴染色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今欢  周秋宝  汪澜 《丝绸》2002,(7):15-18
测试了各种活性染料在羊毛纤维、锦纶纤维、毛/锦混纺纱上的上染率和固着率以及各项色牢度,分析了pH值、温度、中性盐等工艺因素对Lanasol染料染色羊毛和锦纶纤维的影响,探讨了Lanasol染料同浴染羊毛、锦纶纤维和毛/锦混纺纱时的同色性以及阻染剂NON对改善毛/锦纤维同色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两性表面活性剂AlbegalB在羊毛Lanasol染料染色中的作用。结果表明:AlbegalB能吸附在毛纤维表面,降低纤维表面的负电位,提高染料的上染率;AlbegalB也能增加染料的反应活性,提高染料的固色率,但AlbegalB对毛纤维的表面壁障和溶胀性能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活性染料对甲壳胺纤维染色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8  
何雪梅  唐人成 《印染》2004,30(5):1-5
讨论了中性盐用量、纯碱用量及染色温度对甲壳胺纤维用活性染料染色的影响,比较了甲壳胺纤维、棉和羊毛的可染性。研究结果表明,盐、碱剂及温度对染色的影响与所用的染料结构有关:中性盐对含4个以上磺酸基的染料起促染作用,对含3个以下磺酸基的染料起缓染作用;乙烯砜型或含乙烯砜染料适宜在低温条件下染色,随纯碱用量的增加,其上染率和固着率降低;双一氯均三嗪类染料可在中温条件下染色,增加纯碱用量可提高其上染率和固着率。甲壳胺纤维的可染性远高于棉和羊毛,较容易染得深浓色。  相似文献   

14.
於琴 《江苏印染》2013,(11):19-21
比较毛用活性兰纳素染料和RW型活性染料对棉/毛混纺纱卡的染色性能,探讨了RW型活性染料对棉/毛混纺纱卡的-浴染色工艺。结果表明:RW型活性染料比活性兰纳素染料得色深,匀染性好,低碱固色条件对羊毛纤维损伤小,棉/毛混纺纱卡织物强力损伤低,说明棉/毛混纺纱卡用Rw型活性染料-浴染色工艺可行,产品质量能达到客户要求。  相似文献   

15.
毛/腈散纤维微悬浮体染色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Ciba Lanasol系列染料和Ciba Maxilon系列染料对毛/腈散纤维进行一浴法染色。通过实验优化微悬浮体染色工艺并确定出最佳工艺处方。比较了微悬浮体染色和传统染色工艺下Lanasol染料对羊毛纤维的染色性能及Maxilon染料对腈纶纤维的染色性能。结果表明:通过微悬浮体法染色能显著缩短Lanasol系列和Maxilon系列染料染色时间,减少阳离子染料对羊毛的沾色,消除由于染料电性不同导致的染料沉淀,提高染料利用率,减少纤维在染色过程中所受的损伤,减轻污水处理负担,降低生产成本,同时此新型染色工艺能赋予染品鲜艳的色泽,提升了染品的质量品质。  相似文献   

16.
为了开发一种清洁、节能型的羊毛纤维深浓染色工艺,探究了空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羊毛条在采用5%owf高浓度兰纳素CE染料低温染色的染色性能。通过系统研究,优化出了羊毛条的最佳空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条件。结果表明,经适当条件的空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的羊毛条对兰纳素CE染料的染色性能有显著提高,80℃低温染色的效果优于传统98℃高温染色的效果,表现为上染百分率和固色率分别提高了21.63%和6.25%,以及耐洗色牢度提升了0.5级。  相似文献   

17.
采用Lanasol系列活性染料对山羊绒进行微悬浮体低温染色,对比微悬浮体低温染色工艺与传统低温染色工艺对山羊绒纤维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低温染色工艺相比,微悬浮体低温染色工艺可进一步降低染色温度,染色时间缩短约20%,不影响染料的利用率及染色均匀性,减小了纤维染色时所受的损伤,保证了纤维染后品质(较好的手感及染色牢度)。  相似文献   

18.
通过测试分散染料在涤纶织物、未改性和改性羊毛纤维上的吸附等温线,得到了分散染料上染涤纶和改性羊毛的热力学参数;通过测试分散染料在未改性和改性羊毛织物上的上染速率曲线,得到了分散染料在这些纤维中的扩散系数;探讨了分散染料上染改性羊毛的吸附上染机理.结果表明,分散染料在对改性羊毛进行吸附时,温度升高,亲和力上升.未改性羊毛与改性羊毛相比,改性后分散染料在羊毛纤维上的扩散系数增大,分散染料在改性羊毛纤维上的扩散活化能与未改性羊毛相比,扩散活化能是降低的,说明改性之后有利于分散染料对羊毛纤维的染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