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采用腈纶纱线,在普通横机上编织毛衫织物常见的3种基本组织,通过改变弯纱深度,对3种组织的线圈长度与面密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系统的试验分析,得到了纬平针组织、1+1罗纹组织、2+2罗纹组织等3类腈纶毛衫织物的线圈长度与面密度的线性回归方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线圈长度逐渐增大,3种组织的面密度逐渐减小;在线圈长度相同时,3种组织织物中,2+2罗纹织物的面密度最大,纬平针织物的面密度最小。  相似文献   

2.
以Outlast腈纶型空调纤维/棉纤维(45/55)42.2 tex的混纺纱线为原料,使用横机编织纬平针等7种织物,应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试纬平针织物和罗纹半空气层织物的相变温度和相变焓。结果表明,Outlast空调纤维织物具有良好的温度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3.
在阐述电磁屏蔽毛针织物屏蔽原理基础上确定织物的设计方案,通过在电脑横机上编织不同不锈钢长丝含量的纬平针、1+1罗纹、2+2罗纹、双罗纹、提花、罗纹空气层组织,分析探讨不锈钢长丝与毛/腈针织纱交织的可编织性能,重点研究纱线、组织类型对可编织难易性能的影响,总结了相同不锈钢长丝含量不同组织结构、相同组织结构不同不锈钢长丝含量2类参数对电磁屏蔽毛针织物可编织难易性的影响,为开发电磁屏蔽毛针织服装的加工和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导电针织物的传感性能,以涤纶/石墨烯导电复合纱线为导电材料,选择纬平针和1+1罗纹2种织物结构,分别采用3种密度,在电脑横机上编织了6种导电针织物。通过重复拉伸实验,测得织物的电阻—应变关系,分析了组织结构和密度对织物传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纬平针织物的电阻随应变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并在5%~25%的应变范围内近似呈线性关系;罗纹织物的电阻随应变先快速增大后趋于稳定,在3%~24%的应变范围内近似呈指数增长关系;罗纹织物的灵敏度、稳定性优于纬平针织物。导电针织物的灵敏度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密度过大或过小会降低织物的稳定性;纬平针的重复性随着密度的减小而增大,罗纹的重复性随着密度的减小而减小。  相似文献   

5.
1 针织工艺原理与面料的主要特点针织物区别于梭织物,后者是由经纬两种纱线互相交错排列而形成织物,而针织物是用织针等成圈机件使纱线弯曲成“线圈”并互相依次串套而成.针织物的最基本结构是“线圈”.针织物按生产工艺原理可分为“纬编针织物”和“经编针织物”两大类,纬编针织物的每根纱线在织物的纬向依次成圈形成一个横列,线圈之间受到外力作用纱线易互相转移,因此质地柔软有一定拉伸性;而经编针织物是由众多根经纱同时形成一个线圈横列,拉伸性相对较小,而且线圈不易脱散.针织物线圈的结构形态变化是非常之多的,这样就形成了众多的针织物组织.例如纬编针织物就有平针组织、罗纹组织、双反面组织等基本组织.某个基本组织的相邻线圈纵行之间如配置另一个组织的线圈纵行就可产生变化组织,如棉毛布就是由两个罗纹组合而成,因此又称为“双罗纹组织”.如果利  相似文献   

6.
未充满系数是影响电磁屏蔽毛针织物屏蔽效能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通过对纬平针组织、1+1罗纹、2+2罗纹线圈长度和纱线直径的测试计算织物的未充满系数;通过对这3种组织织物进行防电磁辐射性能的测试分析,初步探讨同一组织、不同组织结构中未充满系数对电磁屏蔽毛针织物屏蔽效能的影响规律,以及未充满系数恒定时纬平针组织、1+1罗纹、2+2罗纹结构的织物屏蔽效能随电磁辐射频率的变化规律;最后总结了同一组织中屏蔽效能最佳时的未充满系数和不同组织结构中随未充满系数增加屏蔽效能最佳的织物组织顺序。该研究可为电磁屏蔽毛针织物的设计、生产及评价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张玉环  郭宏 《毛纺科技》2012,40(7):53-55
悬垂性对针织物的外观及内在性能都有重要影响,而不同纤维组分纱线和不同组织的针织物悬垂性能也有很大区别。选用相同支数的纯羊毛纱、纯腈纶纱、羊毛/腈纶70/30纱3种典型的针织纱和纬平针组织、1+1罗纹组织、2+2罗纹组织3种常规的针织组织,利用正交试验法分析纤维组分与针织组织对针织物悬垂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混纺比例不同的纱线品种对针织物的悬垂性有一定影响,针织组织对针织物悬垂性的影响特别显著,因此在设计针织服装时应该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组分的针织纱和针织组织,以实现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开发传感性能稳定且能满足人体穿着舒适性的织物型传感器,选择柔性涂碳导电复合丝,采用纬平和1+1罗纹针织结构制造了织物传感器的雏形。通过对导电针织物样本的反复拉伸,寻找织物电阻的变化与织物拉伸形变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导电针织物的导电和传感性能。结果表明:在拉伸力作用下,随着伸长率的增加,涂碳纤维导电针织物的电阻逐渐减小,电阻变化近似于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左侧曲线;4种导电针织物中,灵敏度最高为1.52,纬平结构针织物的灵敏度高于1+1罗纹织物,并股纱线针织物比加捻纱线针织物灵敏度高;1+1罗纹组织织物的稳定性与应力松弛特性优于纬平组织织物。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n×n罗纹组织(1×1,2×2,3×3,4×4,5×5),特别是不受线圈长度影响的1+1罗纹组织的几何参数及织物参数。实验样品采用简单的V形针床编织罗纹织物的手摇横机进行编织并具有相同的线圈密度,对于其中的1×1罗纹针织物编织了具有不同的线圈长度的样品。结果显示1×1罗纹针织物的几何结构参数及织物参数受线圈长度的影响极大。将n×n平衡罗纹织物的几何结构参数也包括平针织物的几何结构参数进行比较,发现平衡罗纹组织的几何结构参数C/W随着组织中罗纹纵行数目的增加而显著减小。  相似文献   

10.
采用锗纤维纱线编织纬平针、1+1罗纹、单鱼鳞、罗纹半空气层、罗纹空气层5种组织结构的针织物,分别测试它们的保温性、透湿性、透气性、顶破强力、远红外发射等服用性能。应用模糊数学评判法对测试结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纬平针组织针织物的服用性能最好,接着依次为1+1罗纹、单鱼鳞和罗纹空气层组织针织物,而罗纹半空气层组织针织物的服用性能最差。与纯棉、棉/黏胶混纺面料相比较,锗纤维针织面料还能够释放远红外线,具有一定的功能保健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绿色环保的天丝混纺短纤纱和锦纶长丝在纬编大圆机上交织开发接触冷感针织面料,手感柔滑、穿着舒适,可用于夏季T恤或户外运动服装.通过比较纬平针、天丝盖锦纶纬平针和变化罗纹3种组织的接触冷感性、防透性和透气性,确定天丝盖锦纶纬平针组织可同时满足这三个功能.针对织物的洗涤斜行问题从天丝混纺短纤纱、编织线长、热定型及编织机等...  相似文献   

12.
褚玲  赵其明 《上海纺织科技》2012,40(1):48-50,57
设计了几种代表性织物组织结构的不锈钢纤维混纺针织物,研究了织物组织结构对针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织物组织结构选择充满系数较高的双罗纹组织、打鸡双面组织、添纱衬垫组织、衬纬组织和绕经组织,以降低织物厚度、密度、孔隙等因素对织物电磁屏蔽效能的影响。对所有织物进行了电磁屏蔽效能测试,结果显示:双罗纹织物、双面织物、添纱衬垫织物、衬纬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都很不理想,且远远低于含不锈钢纤维机织平纹布,但是绕经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要比其他组织的针织物的屏蔽效能高得多,基本能达到国标上对屏蔽服的屏蔽效能要求。绕经织物与其他几种针织物最大的不同就是在纵向多了一些连续的含不锈钢纤维的混纺纱。说明针织物组织结构是影响电磁屏蔽效能的关键因素,可通过在织物纵横向形成纵横交错的导通的金属网栅的方式来改善不锈钢纤维混纺针织物的屏蔽效能。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抗静电针织物的组织结构对织物抗静电性能的影响。实验证明,基础组织采用纬平针组织的抗静电性能优于罗纹组织。  相似文献   

14.
在相同材料及编织工艺的情况下,用龙星电脑横机编织四种不同组织结构的纬编针织物,分别对其纵横向进行拉伸性能测试,探讨其作为增强体的承载能力及纱线在织物中的强力贡献率。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四种组织结构织物作为增强材料的优劣次序为双罗纹空气层组织、罗纹空气层组织、间隔组织、双反面组织;增强材料中沿纵横向受力的纱线越多,其强力越大,但并非呈线性关系;用无捻涤纶长丝编织的增强材料结构中,纱线的强力贡献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了解麻赛尔纤维针织物的服用性能,探讨了平针、1+1罗纹、双罗纹组织麻赛尔纤维针织物和棉纤维针织物的基本力学性能,并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3种不同组织的麻赛尔针织物试样中,耐磨性:平纹最好,双罗纹次之,罗纹最差;透气性:平纹、罗纹、双罗纹依次降低。同样3种不同组织的棉纤维针织物也表现出同样的规律。在相同组织不同纱线试样中,麻赛尔针织物的耐磨性、透气性、抗起毛起球性均优于棉纤维针织物。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过渡段在6cm以内的新型双色等线密度段彩纱编织纬编针织物时色段错位循环图案形成机制,通过实验试纺试织并结合计算机方格填色模拟,揭示织物上菱形图案受段彩纱总循环段长、色段段长比及织物幅宽用纱量的影响。当织物幅宽针数接近n/2倍纱线总循环段长针数时,菱形图案的清晰度高;当幅宽用纱量以纱线总循环段长1/2的整数倍增加时,幅宽内菱形个数成1/2整倍数增加。并给出幅宽针数为n/2±(0~1/8)倍纱线总循环段长针数内时纯色菱形块长宽高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7.
选用玻璃纤维作经纱、纬纱和高强涤纶作针织纱分别编织机织针织复合(CWK)织物和多层双轴向纬编(MBWK)织物,测试两种织物的横向、纵向的拉伸性能,分析比较拉伸负荷和位移特征曲线。研究表明:在拉伸过程中,CWK织物MBWK织物均先由其中的经纱或纬纱,在较低的伸长下,承担较高的负荷,直至经纱或纬纱断裂,然后由针织结构,在较高的伸长下,承担较低的负荷,直至针织结构破坏;经纱和纬纱以交织形式衬入针织结构中,使得CWK织物的轴向的拉伸强度稍低于MBWK织物,但起到一定的“预牵伸”作用,可使针织纱对经纱和纬纱捆绑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赵敏  杨昆  刘松 《针织工业》2012,(1):11-13
探讨了碳纤维在手动横机上编织纬平针和1+1罗纹组织的难易程度和编织性能。指出,碳纤维模量高、纱线摩擦系数大、弯曲性能差、易脆断等性能是影响其编织的主要因素。通过调节给纱张力、弯纱深度、牵拉力等工艺参数,可改善碳纤维纱线的上机编织性能。通过对成圈过程中线圈曲率半径变化规律的分析,得出编织时最适宜的弯纱深度为13,且编织1+1罗纹较编织纬平针容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