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近年来,由食源性致病菌污染食物导致中毒或死亡事件在全球频发,食源性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是当前世界上最突出的卫生问题。鉴于此,本刊特组织"食源性致病菌"专题,由扬州大学黄金林教授担任专题主编,主要围绕食源性致病菌新型快速检测技术,食源性致病菌的分离与检测、毒力与耐药性,食源性致病菌的风险控制与监测分析,食源性致病菌防控与风险评估等展开论述和研究。本专题计划在2018年3月出版。  相似文献   

2.
<正>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近年来,由食源性致病菌污染食物导致中毒或死亡事件在全球频发,食源性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是当前世界上最突出的卫生问题。鉴于此,本刊特组织"食源性致病菌"专题,由扬州大学黄金林教授担任专题主编,主要围绕食源性致病菌新型快速检测技术,食源性致病菌的分离与检测、毒力与耐药性,食源性致病菌的风险控制与监测分析,  相似文献   

3.
窦玉淼  张飞  张翼  陈雅蘅  周帼萍 《食品科学》2015,36(10):195-200
为了解市售茶叶中菌落总数和2 种食源性致病菌(蜡样芽孢杆菌和克罗诺杆菌)的检出情况,根据国标对武汉地区市售的46 份茶叶样品进行菌落总数和2 种食源性致病菌的初步分离和鉴定,分别用16S rDNA内转录间隔区-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鉴别蜡样芽孢杆菌,用16S rDNA和fusA序列分析对疑似克罗诺杆菌的分离株进行鉴定,进而比较和分析不同产地和类别间微生物的检出情况。结果发现,蜡样芽孢杆菌在市售茶叶中检出率极高,达97.9%,而且其数量约占细菌总数的6.0%。鉴定出3 株阪崎克罗诺杆菌(Cronobacter),其检出率达6.5%,仅占细菌总数的0.1%~3.2%。花草茶中细菌总数最高,也是唯一检出克罗诺杆菌的茶类;发酵茶中蜡样芽孢杆菌数量最高,均超过1 100 MPN/g。不同产地茶叶在这3 个微生物指标上有显著差异。当茶及其深加工产品和其他食品原辅料混搭成新产品时,这2 种食源性致病菌可能带来风险隐患。  相似文献   

4.
婴幼儿辅食中细菌总数及蜡样芽孢杆菌污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平板菌落计算法和最大近似值(MPN)法检测市售婴儿辅食中细菌总数和蜡样芽孢杆菌污染情况,并对MPN法得到的疑似蜡样芽胞杆菌进行基因间隔序列(ITS)插入性序列分析和形态鉴定。结果表明,101份样品中只有30份样品菌落总数达标,合格率仅为29.7%,部分超标产品的细菌总数达105CFU/g~106CFU/g。市售3种婴幼儿辅食-米粉、奶伴侣和面条中细菌总数及食源性致病菌蜡样芽孢杆菌检出情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5.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致病因素使人患上感染性或中毒性的疾病,主要是由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分析食物中存在的食源性致病菌对于食品安全和降低食源性疾病的发生至关重要。传统的以培养为基础的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灵敏度低、检测周期长。本文介绍的基于核酸的检测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在检测和鉴定方面的限制,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单、检测周期短等特点。核酸法主要包括普通PCR法、多重PCR法、实时荧光PCR法、核酸依赖性扩增、环介导等温扩增和基因芯片技术等。本文主要概述了核酸法在国内外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的应用情况,总结了其优势和不足,同时对核酸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食源性致病菌小菌落突变体(small colony variants, SCV)表型和遗传的变化使其具有更好的环境压力适应性。与亲本菌株相比,其具有生长缓慢、菌落形态及生化特征不明显,抗生素耐药性增加等特点,给食品安全带来新的挑战。目前,在多种食源性致病菌中有小菌落突变体的发现,文章就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单增李斯特氏菌等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小菌落突变体获得途径、表型变化及产生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小菌落突变体危害识别提供信息并为降低其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蜡样芽孢杆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可通过污染乳制品、米饭、散装熟肉制品和豆制品等食品引起婴幼儿及成人食物中毒。采用准确、高效的蜡样芽孢杆菌检测方法,是预防食源性蜡样芽孢杆菌病及食品安全质量控制的关键。蜡样芽孢杆菌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细菌培养分离鉴定法、免疫学检测方法和核酸检测方法等。本文总结了各类检测方法的核心技术特征和应用实例,为食源性蜡样芽孢杆菌的快速检测方法的研发和使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食源性致病菌是当前食品安全事件暴发的主要诱导因素之一,设计新型探针以实现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鉴定和检测对保障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聚集诱导发光(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IE)材料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荧光材料,“越聚集,越发光”的特点赋予了该探针材料背景值低、信号强度高、光稳定性强的优势。同时,AIE探针在使用过程中还具有无需洗涤的优点,大大节省了操作时间并减少了样品损失,使其在食源性致病菌鉴定和检测方面受到了科研人员的重点关注。本文对AIE材料在食源性致病菌鉴定和检测方面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总结,重点讨论了AIE材料在食源性致病菌分型、种类鉴定、活性鉴定以及检测时其分子结构特性与上述功能之间的关系,并对其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食源性致病菌是影响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近年来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事故不断被报道, 因此建立食源性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方法对食源性疾病控制至关重要。食源性致病菌的传统检测方法周期较长、检测步骤繁琐, 不适用于快速检测, 因而快速、简便、特异的检测方法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从生化鉴定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免疫技术、代谢技术以及噬菌体鉴定技术等方面介绍目前国内外用于食品致病菌检测的技术, 并对这些技术进行分析和总结, 以期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新的检测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近年来,由食源性致病菌污染食物导致中毒或死亡事件在全球频发,食源性微生物引起的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是当前世界上最突出的卫生问题。鉴于此,本刊特组织"食源性致病菌"专题,由扬州大学黄金林教授担任专题主编,主要围绕食源性致病  相似文献   

11.
食源性致病菌是影响人类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人类食源性致病菌致病率的逐年上升,引起世界广泛关注。滚环等温扩增(rolling circle amplification, RCA)技术因具有高特异性、高灵敏度、稳定、操作简单等优点,在食源性致病菌检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以滚环等温扩增技术为基础,针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新技术不断得到发展。本文概述了滚环等温扩增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在食品微生物快速检测方面的应用、存在的不足和解决措施,指明研究发展新方向,旨在为食源性致病菌在快速、高通量检测需求上增加新方法,对食品安全监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由食源性病原体污染食物导致中毒或死亡事件在全球频发,食源性病原体引起的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亟需开发快速、准确且灵敏的食源性病原体检测方法用于日常的食源疫情监测和预防食源性疾病暴发。金纳米粒子凭借其小尺寸、表面积大、高反应活性及易于与其他传统检测方法相结合等优势成为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在总结了金纳米粒子的理化性质、制备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基于金纳米粒子的免疫标记技术在食源性病原体检测方面的应用,主要涉及免疫层析技术、比色法、生物传感器的制备和探针技术等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临床样本或食物中的食源性病原体检测快速化、准确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高通量测序是DNA测序技术发展中里程碑式的突破。面对突然爆发的食源性病原体疫情, 食源性病原体检测正从传统的物理化学方法以及核酸扩增杂交技术向无需富集分离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发展。高通量测序技术把食源性病原体看成一个整体, 直接对食品样本中的所有病原体进行全基因组测序, 得到病原体基因组数据, 并进一步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 得到病原体的基因型、毒力和耐药性报告。高通量测序技术广泛应用于食源性病原体检测的难点在于对测序数据的准确分析, 但其在食源性病原体的快速检测、预防食源疫情传播和日常的食源疫情监测, 尤其是发现未知食源性病原体方面拥有巨大的潜力。本文主要对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食源性病原体检测技术的原理、应用进行综述, 并介绍了现阶段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相似文献   

14.
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时有暴发,对致病菌的调查和监测是预防和控制疾病大范围发生的有效手段。然而菌株的遗传变异给监测工作带来了挑战,同时罕见的、未知的菌株信息用传统鉴定方法难以实现。泛基因组学作为新发展的基因组分析方法,提供了更完整的基因组信息,在分离株鉴别、菌株遗传差异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贡献。结合数据库与分析软件,泛基因组分析在揭示致病菌的毒力及耐药基因、寻找新的抑菌靶点、监测基因水平转移情况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本文简要介绍了泛基因组概念和分析方法,综述了其在致病菌快速检测、风险溯源以及风险预警方面的应用,深入阐述了泛基因组分析在耐药性监测和防控领域的发展状况,以期为基于基因组层面的食源性致病菌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食源性致病菌是导致食源性疾病的重要爆发根源之一。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因其敏感性强、特异性高、快速简便、省时省力等优点,在食源性致病菌的鉴定与检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系统阐述了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方法,包括多重PCR、实时荧光定量PCR、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基因芯片、液相芯片和基因探针技术等,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这些技术由单一检测向多重检测的突破,及实现快速、高通量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应用研究成果,总结了各种检测技术的优缺点,旨在为未来更好地发展快速、高通量检测食源性致病菌的技术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Foodborne diseases caused by pathogen bacteria are a serious problem toward the safety of human life in a worldwide. Conventional methods for pathogen bacteria detection have several handicaps, including trained personnel requirement, low sensitivity, laborious enrichment steps, low selectivity, and long-term experiments. There is a need for precise and rapid identification and detection of foodborne pathogens. Biosensors are a remarkable alternative for the detection of foodborne bacteria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methods. In recent years, there are different strategies for the designing of specific and sensitive biosensors. Researchers activated to develop enhanced biosensors with different transducer and recognition elements. Thu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provide a topical and detailed review on aptamer, nanofiber, and metal organic framework–based biosensors for the detection of food pathogens. First, the conventional methods, type of biosensors, common transducer, and recognition element were systematically explained. Then, novel signal amplification materials and nanomaterials were introduced. Last, current shortcomings were emphasized, and future alternatives we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食源性病原菌是导致食源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现代食品工业的迅猛发展对食品中病原菌的快速检测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噬菌体作为地球上种类最丰富的微生物之一,能够侵染细菌。研究表明,噬菌体不仅具备结构简 单、特异性强、价格低廉等特性,而且具有能够区分活细菌和死细菌的能力,以及容易与其他传统检测方法相结合 等优势,噬菌体及其产物为食源性病原菌的检测提供了新的思路。近年来,噬菌体与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纳米科 学等学科结合形成的新型快速检测方法已成为国际研究热点。本文就噬菌体检测食源性病原菌的原理及应用进行分 类综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基因芯片技术在食源性致病大肠杆菌检测中的建立与应用。方法对菌株进行预处理,通过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etyltrime thylammonium ammonium bromide,CTAB)方法提取细菌中的基因组DNA并去除其中的杂质,利用提取的基因组设计引物序列和探针序列,设计完成后对致病大肠杆菌致病大肠杆就基因芯片进行杂交与洗涤,使用扫描仪对处理过的基因芯片进行扫描实现食源性致病大肠杆菌的检测。结果在病原菌按不同程度稀释的情况下,与传统的病原分离鉴定检测方法相比,将基因芯片技术应用在食源性致病大肠杆菌致检测中,能够明显的检测出荧光标记的病原菌。结论该方法的灵敏度更高,可以解决传统的致病大肠杆菌检测方法灵敏度较低,病原处于较低的感染状态时难以检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2003-2007年中国1060起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了解我国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暴发的发生趋势、流行特征。方法根据中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网2003-2007年报告资料,分析细菌性食源性疾病发病率、住院率等流行病学指标的时间趋势、地区差异、人口学特征,以及发病人群的病原体分布、原因食品比例以及引发事件因素等特征。结果2003-2007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网报告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共1060起,涉及发病人数32261例,住院16426例,死亡16例。夏秋季是高发季节;6~15岁年龄组人群为重点关注人群;副溶血性弧菌为我国最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畜禽肉类食品是主要的原因食品,自制粮食类食品是导致死亡的最重要食品,食品加工不当是导致疾病的最主要因素。结论细菌性食源性疾病仍是我国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食源性疾病监测网需要进一步建设和完善。  相似文献   

20.
为排查天津市即食生鲜果蔬病原微生物污染情况,2015~2019年在生产环节和流通环节抽取生菜、番茄、黄瓜、苦菊、桃和梨等6种即食果蔬品种共计654批次样品,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分析样品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氏菌、蜡样芽孢杆菌和大肠杆菌O157:H7污染状况进行风险分析。结果显示,654批次样品中检出食源性致病菌135批次,检出率为20.6%,其中包括沙门氏菌1份,金黄色葡萄球菌6份,蜡样芽孢杆菌128份,其他致病菌均未检出。食源性致病菌检出率较高的样品多出现在超市和农贸市场,表明即食果蔬致病菌的污染易发生在流通环节。即食生鲜果蔬中食源性致病菌污染对消费者健康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需加强采后流通环节污染防控,保障即食果蔬食品安全,防止食源性疾病暴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