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建设信息》2007,(2):78-78
本刊讯 在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的要求。如何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促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能源资源综合利用”型产品的广泛应用,成为社会最为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暖通空调》2007,37(B03):31-31
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非常明确地提出了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的要求。如何以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促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能源资源综合利用”型产品的广泛应用,成为社会与政府最为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绿色建筑对于今天的人们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蓬勃发展的能源、材料和资源再利用等技术使得“零能源建筑”(Net-zero,指建筑建造及使用期间净能源消耗及碳排放为零)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4.
翁亮 《上海住宅》2004,(11):35-37
现代建筑利用工业技术为人类建造了理想的生活环境,但对资源的破坏也十分明显。全球50%的能源消耗于建筑,这些能源主要来自于不可再生的矿物资源,并且在燃烧过程中排放出对环境有污染的物质。从上世纪60年代起,随着“绿色主义”的兴起,并开始与建筑学结合,人们关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提出了建造节能建筑的目标。  相似文献   

5.
刁媛 《工程机械》2011,(8):I0007-I0015
从循环经济提出至今已有50余年。当石油危机、资源短缺一次又一次刺痛人类大脑皮层的时候,熔铸着资源循环利用基因的再制造随之应运而生,这标志着人类回归“绿色文明”阶段。而在中国,随着中国逐渐成为全球工程机械最大的市场,市场保有量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6.
低碳设计:思而后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毅 《现代装饰》2010,(2):12-14
1970年世界经济蓬勃发展,欣欣向荣,“消费即是美”的倡导加速了能源的消耗;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向人们提出警告:地球的能源如煤炭、石油有其极限与耗尽之日……人们慢慢认识到,地球资源的可贵及生存环境被破坏的现实。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开始了人类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历史。  相似文献   

7.
当前,解决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是全人类的共同课题,尤其是我们这样一个资源严重不足的国家。重视资源节约和可再生能源利用,已经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了“可再生能源使用要达到整个能源利用的七分之一”,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英明决策。以最廉价的方法挖潜使用可再生能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是中国工程院8个学部的30多位院士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工程院建设节约型社会座谈会上,有感于我国资源匮乏、浪费严重的现状发出的忧患之言。他们认为,我国的资源匮乏现状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宏观战略相距甚远.从资源和能源方面考虑,国人确实需要有这样的危机感.他们呼吁.让建设节约型社会尽快成为全民主流意识。  相似文献   

9.
6月27日,建设部就”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化,促进能源资源节约与合理利用”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建设部新闻发言人李秉仁主持,标准定额司司长陈重介绍“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化,促进能源资源节约与合理利用”方面的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建设信息》2007,(2):61-61
绩效管理作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技术,目前已得到普遍应用。每当谈到“绩效”的时候,人们通常是指“业绩(结果)”,即工作成果的达成度。当评价一个部门或员工的绩效水平时,也主要是评价这个部门或员工预定业绩目标的完成情况。目前备受推崇的“以结果(业绩)为导向”的各种现代绩效评价模式如BSC、MBO、KPI都具有这种鲜明的特点。这就在事实上形成一个悖论:我们说“现代绩效管理”突破了传统“绩效考核”仅注重结果的局限性,而实际上我们所谓的“现代绩效管理”最终关注的还是“结果”(目标达成度),很少有人把关注点放在这些结果形成的效率、资源利用与形成过程的合理性上。  相似文献   

11.
可再生能源,又称为“绿色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可以不断再生、永续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它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而且资源分布广泛,适宜就地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  相似文献   

12.
18世纪中叶.产业革命使生产力发生了大的飞跃.煤、石油、天然气成了世界能源的支柱.此后被人们称为常规能源。人们无忧无虑地开采.就像天真的孩子从食品盒里取饼干一样随心所欲。到第一次出现石油危机的时候.人们才意识到常规能源正像食品盒里的饼干.总有一天会取空的.而这可怕的一天的到来.离我们已并不遥远。从美国国家科学院编写的《资源与人类》一书中对矿物燃料蕴藏量的“盘存”平衡表中可以看出.按照目前的消耗量,到本世纪中叶矿物能源就会枯竭。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干峙近日在西安举行的“200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上说.当前城市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四个透支”即土地资源连支、环境资源透支、能源资源透支、水资源透支:“三个失衡”即城市内贫富差距扩大、城乡经济差距扩大、沿海和内地差距扩大。  相似文献   

14.
付强  张颖宁 《中州建设》2007,(11):26-26
当我们审视现代建筑发展的时候,无疑会注意到今天人们已经习以为常的一种特定的建筑形式——“玻璃盒子”。当人们对现代建筑中涉及此种外在形式的建筑物及其思想理论作进一步剖析的时候,它的产生、演变的过程,正像其晶莹剔透的外表一样,映照出并正在映照着现代建筑的发展。我们希望通过阐述“玻璃盒子”广泛运用现象下的内在本质,揭示现代建筑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特征。  相似文献   

15.
国际     
《今日工程机械》2006,(11):100-100
经济“开放资本市场。中国是最大受益者。”;“两年内,亚洲和中国的经济将继续较快.强劲增长。”;“印度2006年财政年度上半年经济增长将近8%,增速全球第二。”;“中印经济若泡沫破裂,将导致世界经济衰退。”;能源 “俄油气资源出口亚洲份额将升至30%。”;“中印联手竞购哥伦比亚油气资源,各持50%股权。”;[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暖通空调》2006,36(B09):60-61
能源一直被称为人类发展的“血液”,当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的储备正在日益枯竭的时候,我们人类所能做的恐怕就是最大限度地充分利用现有的能源,从全社会的每个环节中的一点一滴节省它,不要让它们轻易地从我们的指缝间流走,为社会可持续发展做一点工作。  相似文献   

17.
“大风刮黄金、河水淌白银、阳光洒珍珠、温泉似宝盆……”这是对承德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形象的比喻。 这里是仅次于新疆的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之一; 这里是继“西藏羊八井”之后我国第二大地热资源丰富地区; 承德坝上及接坝地区有数千平方公里适宜建大型风电场地域,是众多风电投资商必争之地; 这里森林覆盖率高,生物多样性特征显著。秸秆、薪柴、人畜粪便、城镇垃圾等可利用的生物质能资源总量每年达数百万吨标准煤,尚未包括工业废弃物、城镇污水; 这里的滦河、潮河等四大水系,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78万KW,占河北省水能资源可开发量三分之一; 国内外专家认为,可再生能源中,承德除海洋能外其余都相当丰富,而且均具备就地开发的独特优势,如此多种类的可再生能源资源齐聚一地,极为罕见。[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云南建材》2012,(20):94-94
地处云南省昆明市的禄劝县,2012年亮出了一张绚丽的经济牌,通过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该县独具优势的石材资源当前正在形成产业集聚的发展势头,并成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禄劝展示的打造“世界砂岩之乡”的愿景,为“基础性资源”变“发展性资源”做了一个很好的注脚。昆明在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城市的进程中,先进制造业、资源深加工、新型能源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都市型现代农业“五基地”,是加快产业发展国际化的必要载体。  相似文献   

19.
能源的使用与城市化之间的联系有几个方面。通常大家公认的是,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日益增长的城市化发展使得人们对能源的使用也越来越多。尽管目前全球人口中有一半生活在城市地区,但是根据联合国人居署的统计,城镇人口使用的能源却占到了全球能源资源的三分之二。事实上,在生产出来的商用能源中,城市人口消费的比例达到了80%。  相似文献   

20.
《四川建筑》2010,(2):179-179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与传统经济相比,循环经济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在这种经济中,人们高强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然后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气和土壤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为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