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血管内支架是治疗心血管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普通金属支架易导致支架内再狭窄,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的暂时存留性明显降低了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简述了支架的加工工艺,同时对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类论述,包括生物可降解膜被覆金属支架、载药生物可降解膜被覆金属支架(药物涂层支架)、完全生物可降解性冠状动脉支架和载药生物可降解性冠状动脉支架.最后展望了生物可降解血管支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对可生物降解镁合金血管支架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镁合金作为新型可降解物材料成为了研究热点,其中血管支架是其最有前景的应用方向之一。镁合金微细管材成形困难及镁合金血管支架腐蚀速率过快,是制约其大规模临床应用的2个主要因素。作者介绍了近期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包括改善镁合金力学性能,以及为提高成形极限采取的新成形方法,为提高镁合金耐腐蚀性而采取的各种处理方法等。  相似文献   

3.
崔晓珊  周超  张海军 《材料导报》2018,32(Z1):192-195
目前可降解血管支架材料包括聚合物、镁合金、铁合金及锌合金,它们的降解特性直接影响其作为血管支架植入后的支撑能力、局部反应和血管修复的预后。聚合物降解时间较易调整、生物相容性较好,但力学性能不足;镁合金的降解存在降解速率快、释氢反应和微环境pH值变化较大的问题;铁合金降解速率太慢;锌合金的降解速率适中,是近年可降解血管内植入材料研究热点。除了材料自身的特性,可降解材料的血管内降解行为还受到环境的离子浓度、酶、pH值和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综述了目前不同血管内可降解支架材料在模拟体液及动物体内生物降解行为的研究结果,以期为血管内可降解材料研究和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家诚  王强  彭建  乔丽英  李伟 《材料导报》2007,21(Z2):132-135
血管内金属支架是植入人体血管管道狭窄处起支撑作用的医疗器械,其生物相容性十分重要.分析了稀土镁合金作为生物材料的优势和潜力,对Mg-RE合金的腐蚀性、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可降解性能进行了综合评述;并以冠状动脉支架为应用背景,着重分析了影响血管内支架血液相容性的因素,提出了对支架进行表面改性处理以提高其血液相容性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5.
概述了可降解铁基心血管支架材料的研究历史及现状,介绍了可降解铁基心血管支架的优势及其早期动物实验结果.结果表明,铁基合金是一种非常适宜制作可降解心血管支架的材料,但其存在降解速度过慢的问题.在分析可降解铁基合金的最新研究进展基础上,认为在提高铁基合金的降解速度方面虽然目前已经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但是尚无极具意义的结果.同时提出,应在对人体环境下铁基合金的降解行为研究基础上发展新的提高铁基合金降解速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可降解医用镁基生物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体内可降解吸收材料是生物材料发展的重要方向,由于金属材料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塑韧性,因此金属基可降解吸收材料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镁是所有金属材料中生物力学性能与人体骨最接近的金属材料,具有理想的生物力学相容性,因此,镁合金作为可降解生物材料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首先介绍了镁基材料作为生物体内可降解植入材料的优点,然后简要回顾了镁基可降解生物材料的早期研究情况,同时系统地介绍和总结了目前的研究进展和遇到的挑战,最后展望了镁合金医用材料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血管支架是指在管腔球囊扩张成形或自身膨胀的基础上,在病变段置入内支架以达到支撑狭窄闭塞段血管,减少血管弹性回缩及再塑形,保持管腔血流通畅的目的。自1987年第一次被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心血管支架经历了巨大的发展,至今为止已经有40种不同类型的商业支架,还有更多的在研究中。心血管支架的迅速发展主要在于它们成功地扩张了血管官腔,减少了再狭窄率,比单纯的血管成形术减少了局部缺血引起的并发症[1]。  相似文献   

8.
构建了球囊扩张式血管支架介入系统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考虑了血管斑块类型对其本构模型的影响,分析了A型与B型血管支架在血管狭窄率-24%、40%、50%,曲率半径-6 mm、10 mm、20 mm,狭窄血管的壁面应力分布规律,研究了血管支架构型、狭窄血管几何参数和血管生物力学损伤的关系。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血管壁面应力随着狭窄率的增加而显著升高,随着血管曲率半径的增加而下降相对平缓;但是,扩张加载阶段的血管壁面应力显著高于卸载阶段,易于引起血管斑块的脆性断裂引起血管生物力学损伤。由于A型血管支架相对于B型血管支架具有纵向柔顺性更优的联接筋构型,导致A型血管支架引起的血管壁面应力低于B型支架,因而降低了A型血管支架对于血管的生物力学损伤。  相似文献   

9.
生物可降解多孔支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组织工程主要构建物的生物支架在组织工程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设计及调节生物支架的微环境,可使得其不仅能作为细胞附着、生长和增殖的基体,而且可为新器官的生长成形提供模板.因此,生物支架应具备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及可降解性,同时具有较好的加工及力学性能.文中主要综述了目前研究并开发了的生物可降解多孔支架的制备方法及研究成果,并对其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新型可降解钙磷骨水泥多孔支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一种特殊的方法制备了孔径、孔隙率和孔形状可控的多孔羟基磷灰石骨水泥支架. 材料的抗压强度可达4MPa, 孔隙率可达70%, 孔与孔之间互相贯通, 大孔壁富含微孔. 细胞在材料表面黏附铺展且增殖良好, 体外模拟实验显示材料的降解速度随孔隙率的增加和Ca/P比的降低而加快, 多孔支架有优良的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 该材料可用于修复骨组织缺损和作为支架材料用于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1.
冯相蓺  周超  张海军 《材料导报》2018,32(Z1):188-191, 195
随着人们医疗观念的转变和材料科学的进步,医用金属植入材料的选择从传统316L不锈钢、钴铬合金、钛合金等惰性金属逐渐转向可降解材料。为了减轻与耐腐蚀支架相关的副作用(即慢性炎症和晚期血栓形成),目前正在开发新一代的生物可吸收支架,支架在完成任务后会被逐渐降解和吸收。目前的可降解金属主要包括镁合金、铁合金和锌合金,铁在动脉中产生大量的氧化产物而镁及其合金又腐蚀得太快。其中,锌合金具有更适宜的降解速度、良好的降解行为和较好的力学性能,基于锌的生物可吸收材料是近年兴起的最具发展潜力的可降解医用金属材料。本文主要介绍了纯锌、锌铜系、锌镁系及其他锌基合金近年来的主要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可降解镁合金材料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降解镁合金材料因力学性能佳、生物相容性好以及可降解吸收等特点在植入材料领域成为研究热点。综述了可降解镁合金材料作为心血管支架、骨固定材料和多孔修复材料等的最新研究进展,阐述了其在体内的降解机理以及通过高纯镁合金开发、合金化、表面处理和快速凝固工艺等方法提高镁合金材料耐体液腐蚀性能,指出了目前可降解镁合金材料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并展望了其今后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可生物降解性医用金属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基于镁、铁和钨3种材料体系,综合评述了可生物降解性医用金属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概述了可生物降解性医用金属材料的主要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材料的力学性能、腐蚀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科学问题,展望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及临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15.
16.
镁基金属玻璃的形成能力及塑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春霞  潘复生  王敬丰 《材料导报》2007,21(7):67-69,78
相对于晶态镁合金,镁基金属玻璃因其高强度、耐腐蚀性等特性,近年来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然而它较低的玻璃形成能力及室温脆性却是其走向工业应用的瓶颈,因此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通过成分设计、添加第二相等方法来提高其玻璃形成能力和塑性.综述了其最新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当前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7.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volves various medical disorders that obstruct brain blood vessels or deteriorate cerebral circulation, resulting in ischemic or hemorrhagic stroke. Nowadays, platinum coils with or without biological modification have become routine embolization devices to reduce the risk of cerebral aneurysm bleeding. Additionally, many intracranial stents, flow diverters, and stent retrievers have been invented with uniquely designed structures. To accelerate the translation of these devices into clinical usage, an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cal and material performance of these metal‐based devices is critical. However, considering the more distal location and tortuous anatomic characteristics of cerebral arteries, present devices still risk failing to arrive at target lesions. Consequently, more flexible endovascular devices and novel designs are under urgent demand to overcome the deficiencies of existing devices. Herein, the pros and cons of the current structural designs are discussed when these devices are applied to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ranging broadly from hemorrhages to ischemic strokes, in order to encourag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such kind of devices and investigation of their use in the clinic. Moreover, novel biodegradable materials and drug elution techniques, and the design, safety, and efficacy of personalized devices for further clinical applications in cerebral vasculatur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