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由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研制成功的低级脂肪醇脱氢胺化合成低级脂肪胺钴催化剂,日前获国家发明专利(ZL00/05224-1)。低级脂肪胺是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合成材料、纺织、医药、农药行业的重要精细化工商品。国内现有乙胺、丙胺、异丙胺、丁胺等低级脂肪胺装置总生产能力约80kt/a,这些生产装置均采用醇加氢胺化技术路线,所用催化剂大多为进口产品,每年需约30t,合人民币1000余万元。吉林  相似文献   

2.
<正> 吉林省冶金机械厂采用吉化研究院开发的科研技术,建成正丁醇氨化法500t/a正丁胺生产装置,并于日前一次投料试车成功。 正丁胺是国内较少开发的有机胺类,是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正> 吉化公司研究院研制成功的乙烯水合制乙醇、磷酸用催化剂——膨润土催化剂,日前通过专家技术鉴定。自1982年以来,吉化有机合成厂乙醇车间一直使用70年代末进口的维巴斯催化剂。1992年该催化剂为10美元/kg,以每批装量135t 计,运到大连需人民币1000多万元,足以建设一套催化剂生产装置。吉化研  相似文献   

4.
一项既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可变废为宝的科研新成果──二异丙苯分离技术,日前在吉化集团公司研究院开发成功,并正式通过专家评定验收。二异丙苯分离是吉化染料厂年产8万t苯酚丙酮分子筛催化剂改造的配套项目。二异丙苯存在于苯酚丙酮装置副产物重芳烃中。把二异丙苯从重芳烃中分离出来做为反烃化的原料,不仅可以提高异丙苯的收率,而且可以减少三废排放量,进而提高整个苯酚丙酮装置的经济效益。吉化研究院以重芳烃为原料,经小试、中试和基础设计等过程,研究出二异丙苯分离技术,提出了年处理1万t重芳烃的基础设计,达到了《…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研制成功的低级脂肪醇脱氢胺化合成低级脂肪胺钴催化剂,日前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00/05224-1)。  相似文献   

6.
杨景培  朱书魁 《润滑油》1998,13(5):33-36
介绍了以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自行研制开发的改性催化剂用于MTBE裂解的试验,考察了最佳反应条件;该MBTE裂解气中异丁烯含量高,甲醇含量小,可代替纯异丁烯为原料,以路易氏酸为催化剂,与单氯化硫加合反应生产硫化异丁烯,每吨产品可降低成本1500 ̄1800元;该裂解气中存在一定量甲醇对加反应有利,含水量大对反应不利。  相似文献   

7.
为配合吉化集团电石厂有机硅装置扩建 ,吉化集团吉林市防腐材料厂 (原吉化研究院化工厂 )对原氯化亚铜装置进行了同步扩建改造 ,并一次开车成功 ,产品合格率达 1 0 0 %。吉化防腐材料厂“北方牌”高活性氯化亚铜产品 ,是专门为吉化电石厂有机硅配套设计建设的生产装置 ,原设计能力为 1 2 0吨 /年。自投产以来 ,该产品作为有机硅生产的催化剂 ,成为有机硅生产的关键原料。随着市场的变化 ,吉化电石厂有机硅装置将从 5 0 0 0吨 /年扩建到 2万吨 /年 ,氯化亚铜的需求量也相应地由每年 40吨增加到 1 5 0吨。为此 ,吉化防腐材料厂从今年 4月份开…  相似文献   

8.
辛烯醛高压液相加氢制辛醇催化剂 ,日前在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研究院开发成功 ,并正式通过专家鉴定验收。吉化研究院采用混浆法工艺 ,经用金属盐与硅胶混合球磨、干燥、粉碎、捏合碾压、柱塞挤出成型等工序制成的辛烯醛加氢催化剂 ,具有独创性。经在吉化化肥厂丁辛醇装置上两年的应用证明 ,可以完全取代进口催化剂。吉化化肥厂使用此催化剂可明显降低采购成本 ,仅以 1999年为例 ,进口催化剂价格为 30万元 /t,而国产催化剂价格仅为 8万元 /t,全年共生产 47.4t催化剂 ,为工厂创效益 10 0 0多万元。吉林石化研究院辛烯醛加氢催化剂开发成…  相似文献   

9.
有机碱催化CO_2与伯胺反应合成N,N′-二取代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有机碱为催化剂,CO2与伯胺反应合成了N,N′-二取代脲;考察了有机碱种类、伯胺碳链长度、反应温度、CO2压力、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伯胺碳链的增长,催化剂的碱性增强,N,N′-二取代脲的收率增加;脂肪族N,N′-二取代脲的收率明显高于芳香族N,N′-二取代脲。在所选用的有机碱中,1,5,7-三氮杂双环[4.4.0]葵-5-烯(TBD)催化剂的活性最高。以正丁胺为反应基质、TBD为催化剂,合成N,N′-二丁脲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80℃,CO2压力10.0M Pa,反应时间10h,TBD摩尔分数5.0%(基于正丁胺);在此条件下,N,N′-二丁脲的收率为81.8%;红外光谱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产物为N,N′-二丁脲。  相似文献   

10.
<正> 吉化公司研究院研制成功的乙烯水合制乙醇磷酸-膨润土催化剂已通过吉化公司组织的技术鉴定。鉴定认为,研制的乙烯水合用催化剂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了进口催化剂的水平。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可靠,工艺先进合理。专家们一致认为这种催化剂可以进行工业性试生产及在工业生产装置中试用。  相似文献   

11.
<正> 吉化公司研究院开发成功二甘醇低压合成吗啉新工艺。此法收率高,原料易得,生产成本低,可取代二乙醇胺路线;产品质量达到德国SASF公司同类产  相似文献   

12.
<正> 吉化电石厂采用吉化公司研究院的异辛烯醛加氢的工艺研究成果,利用本厂丁辛醇副产异辛烯醛和自产醋酸可加工制催化剂的优势,决定筹建一套  相似文献   

13.
以不同结构的伯胺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合成聚胺,采用高氯酸非水滴定法测定产品的总胺值和叔胺值,使用蒸汽压渗透法(VPO)测定产品的相对分子质量,并用红外光谱对其产品结构进行表征,最后将聚胺与癸烯聚砜进行复配,添加到0号商品柴油中,对其抗静电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结构的聚胺与癸烯聚砜复配都能明显提高0号商品柴油的电导率,其中以链状脂肪伯胺合成的聚胺的抗静电效果远比环己胺聚胺和苯胺聚胺的效果好。当正丁胺聚胺与癸烯聚砜加剂量均为2 mg/L时,0号柴油的初始电导率从3 pS/m增加到487 pS/m;储存9天时,柴油电导率超过2 000 pS/m,且能稳定储存25天以上。加剂量对柴油电导率影响较大,十二胺聚胺与癸烯聚砜复配,加剂量均为0.5mg/L即能满足使用要求,而正丁胺聚胺和癸烯聚砜加剂量均为0.8mg/L以上才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4.
由中油吉林石化公司研究院 (吉化研究院 )开发成功的异丁酸分离技术 ,日前正式通过专家鉴定验收。异丁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用途十分广泛。主要用于酯类合成 ,也可作为食品保鲜剂、香料和制药原料。根据吉化化肥厂发展规划 ,2 0 0 1年要建设一套 10 0 0t/a甲基异丙基酮装置 ,以异丁酸为合成原料 ,异丁酸的质量直接影响甲基异丙基酮的产品质量和收率。同时 ,由于目前异丁酸市场销售非常好 ,该厂决定再新建一套 2 5 0 0t/a异丁酸装置。为确保异丁酸分离装置的技术可靠性和经济合理性 ,该厂委托吉化研究院进行技术攻关。吉化研究院在流…  相似文献   

15.
<正> 吉化公司研究院研制成功的 JHZ-101咪唑啉两性表面活性剂,日前通过专家技术鉴定。该产品是以环氧乙烷为原料合成的“无盐”型表面活性剂。专家鉴定认为,该项成果通过探索性试验、小试及中间放大,改进了合成技术、工艺配方及产品质量检验方法,产品质量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  相似文献   

16.
以Pb类化合物为催化剂,进行正丁胺与碳酸二甲酯(DMC)合成正丁基氨基甲酸甲酯(MBC)的反应,发现它们对于MBC均有很高的选择性,Pb的氧化物催化活性较低,而Pb的盐催化活性较高。以醋酸铅为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反应原料配比等反应条件对反应的影响,当n(DMC):n(正丁胺)=2:1,催化剂用量为0.5mmol,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7h,MBC产率可达到96.34%。  相似文献   

17.
日前,一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蒽油加氢技术由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成功,并通过中国石化科技开发部组织的技术评议。该技术具有原料适应性强、转化率高、液体产品收率高、催化剂活性及稳定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正> 吉化公司开发出以微球形硅胶为载体而制得的硝基苯流化床加氢制苯胺改性铜催化剂,并通过鉴定。该催化剂活性高、寿命长、强度高、选择性优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自主研发的SD-1/SD-2组合石蜡加氢精制催化剂在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B套100kt/a石蜡加氢装置上成功工业应用。2009年8月,石油化工研究院以常规石蜡和高熔点石蜡为原料进行了催化剂的初期标定,结果标明,石蜡产品技术指标全部优于食品级石蜡产品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动态     
吉化公司辽源电影胶片厂采用吉化公司研究院开发成功的二甘醇氨化合成吗啉技术建成的500t/a吗啉装置近日正式通过专家验收。吗啉是制造许多精细化学品的中间体,它的用途十分广泛。可用于橡胶塑料工业、高压锅炉水处理、涂料及防腐、纺织工业、抛光增亮、农药、纸张处理等方面。目前我国需求量3000t/a以上,主要依靠进口。吉化公司研究院开发成功的这项技术采用绝热式固定床反应器,气固相反应,反应压力低于2.0MPa。使用吉化研究院自行开发的新型催化剂,具有转化率高、活性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目前国内采用该院开发的技术已建成3套500t/a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