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实现微带天线的小型化,提出了一种基于左手材料的微带贴片天线。该天线在普通贴片天线底板上加载左手结构,利用左手材料的相位补偿特性,突破了传统微带天线的半波长限制,实现了微带天线的小型化设计。利用电磁仿真和实验分析了天线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加载左手材料结构的微带贴片天线的电性能优于传统贴片天线,且尺寸仅为传统天线的67.5%。  相似文献   

2.
采用多种带宽改进技术,应用于不同形状的单层片状天线,主要包括:短路销钉,双宽缝(E形)等.同时,采用基于MOM的软件包分析了天线性能,证明方形天线可以工作在3个频率点,即1.83GHz、2.16GHz和2.74GHz,其最大的增益达到9.4dB;E形天线工作在2.13GHz和2.5GHz,当中心频率为2.4GHz时,带宽达到33.33%(反射损耗≤-10dB),其最大增益为9.25dB.  相似文献   

3.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动态应变测量系统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应变测量的现状和虚拟仪器技术,并在 Visual C 6.0开发平台上,设计开发出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动态应变测量系统.  相似文献   

4.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动态应变测量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应变测量的现状和虚拟仪器技术,并在Visual C 6.0开发平台上,设计开发出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动态应变测量系统。  相似文献   

5.
对平面光塑性法研究中的模型光塑性法和实物光塑性法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实物光塑性有其独特优点,并进行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更为简便,快速和准确,是解决塑性应力,应变分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双恒流源法的高精度应变测量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双恒流源法六端比例测量原理的应变测量技术,介绍了其测量原理及误差分析和校准技术,实现了高精度应变测量。给出了利用该测量原理设计的多通道应变仪测试结果。实验室测试及在某大型离心载荷试验中运行表明,该应变仪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稳定性、抗干扰性和可靠性,其设计原理和方法对于工程设计与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分析设计了一种添加介质覆盖层的宽带微带贴片天线,该天线为2×4微带阵列天线。在宽带单个单元微带天线的基础上,采用合理的匹配网络,组成宽带微带阵列天线。用IE3D软件进行仿真,并且给出了本天线与一不同匹配网络的2×8阵列天线的结果比较,说明添加覆盖层以及利用合理的匹配网络可增加微带天线的带宽。  相似文献   

8.
脉冲天线近场测量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发射信号的脉冲参数,根据时域平面波理论得到了相应的远场特性计算公式,并结合实际要求给出了脉冲天线近场测量系统的配置方案.最后根据实测数据分析了脉冲天线近场测量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了一个基于TM_(50)模的高增益方形贴片天线.在TM_(50)谐振模式下,天线表面会有2段与辐射边缘相反的电流,通过在天线表面开槽,可使贴片表面的2段反相电流各自形成回路,从而很好地去除TM_(50)模的4个旁瓣.与此同时,由于削弱了反相电流,开槽后的天线是由3段同相电流叠加而成,这就等同于3个工作于TM_(10)模的天线单元共同作用的效果.通过调节槽型缝隙,天线单元最大增益可达到13. 3 dB.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一种可应用于C波段的耦合微带贴片天线.微带贴片天线的辐射贴片形状多种多样并且对天线的各项性能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改变辐射贴片形状,设计等面积正六边形、三角形、圆形3种常规贴片天线并分析比较了贴片形状对于天线性能的影响.所设计的天线采用叠层结构和微带线耦合馈电,使得天线的性能有明显的改善.采用基于有限积分法的CST Microwave Studio电磁仿真环境分析不同贴片形状天线的性能,比较了中心频率、回波损耗、带宽及相对带宽、增益和方向性系数等参数.通过仿真,3种贴片天线都存在带宽较窄的问题,这是由于微带天线本身高Q值的特点导致的.相对于其他两种贴片,正六边形微带贴片天线的带宽最宽,辐射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1.
一种双频微带贴片天线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矩形微带辐射贴片的设计基础上,通过选择合适的50Q同轴线的馈电位置,设计了一个双频微带贴片天线,工作于1.3GHz及1.8GHz频段。基于ANSOFT公司HFSS三维仿真软件,对天线尺寸进行设计,并通过合适的馈电位置实现与微带线之间的匹配,降低天线的回波损耗。结果表明:端口散射参数s11表明天线在1.3GHz及1.8GHz表现小的回波损耗,该方法可为实际双频天线的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给出了对称应变花主应变贴片偏位误差的分析式。确证任意角度中间对称应变花贴片偏位误差与贴片方位角无关。同时也与应变片相互间夹角无关;而贴片偏位误差仅与应变场应变之比值及贴片方位不准确造成的与基线的偏差角有关。  相似文献   

13.
针对左手材料存在的谐振频率4.5GHz、带宽宽、低损耗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由三角形贴片与矩形贴片组合构成的新型单元结构左手材料。该结构将电谐振器和磁谐振器都集成在介质基板的一侧,在二维空间中实现了等效负导磁率和等效负介电常数,并通过高频结构模拟器(high frequency structure simulator,HFSS)完成设计,同时采用Matlab软件与NRW算法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该结构在3.2~4.2GHz范围内具有双重负面特性,在谐振频率为4.5GHz左右时,谐振频率低,可以达到2GHz绝对带宽。该研究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采用时截有限差分(FDTD)方法,对嵌于单片微波集成电路(MMIC)表面的矩形辐射贴片进行了全波三维电磁分析,并在时域分析的数值结果基础上,给出了线馈型矩形辐射贴片的5参数和天线阻抗.理论分析的结果与实验数据有较好的一致性,从而证明,FDTD方法是分析和模拟微带贴片天线电磁特性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一种微带贴片天线RCS减缩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减小微带贴片天线的雷达散射截面(RCS),利用电磁带隙结构(UC-EBG)的带阻特性,提出用UC-EBG代替普通金属作为微带贴片天线的地板.当天线工作频带内的电磁波入射时,UC-EBG地板呈现出带阻特性,不影响天线的正常工作;而在该频带以外,UC-EBG地板具有良好的带通特性,对入射电磁波起透射作用,从而可以达到减小天线带外RCS的目的.仿真和测量的结果吻合良好,证明了此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在微带贴片天线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介质基板尺寸为34.2mm×34.2mm×1.6mm,材料是FR4(相对介电常数为4.4)的简易差分微带天线,并基于传输线理论给出了差分天线输入阻抗与馈电点间的关系。用软件HFSS对天线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天线工作带宽为2.41~2.47GHz(回波损耗)≤-10dB),适用于无线局域网WLAN 802.11b(2.4~2.48GHz)系统,在工作频段内具有良好的辐射方向性。差分天线把差分信号直接馈入到天线的两个端口,为设计高集成的射频前端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宽带重叠微带贴片天线的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和设计了一种宽频带微带贴片天线应用全波分析法(FWAM)研究表明,双层重叠微带贴片天线(SMDPA)具有比普通单贴片微带天线宽得多的带宽利用离散复镜像理论(DCIT)精确计算了所涉及的索末菲积分(SI),其速度比数值积分法(NIM)快数百倍通过改进SMDPA的馈电结构,使其带宽在s≤2时展宽至22%以上最后,设计了匹配网络,从而使其带宽在s≤15时达到约25%  相似文献   

18.
针对微小型无线设备的无线局域网天线,在20 mm×20 mm的FR4介质基板上设计了一款5 mm×5 mm的微型贴片天线. 该天线的正面除了有U形辐射结构外,还添加了一端接地一端开路的2条一字形加载单元;天线反面的结构为正面加载单元的镜像,采用正面微带馈电方式. 实验结果显示,天线在2.4~2.483 5 GHz频带内具有良好的辐射特性,其电压驻波比能满足工程应用的需求,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且便于与有源电路集成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的新型宽带旋转贴片天线,通过对称旋转天线的矩形辐射贴片,天线的带宽得以显著扩展.讨论了贴片旋转角度及其他结构参数对天线带宽的影响.为了验证该设计的有效性,对所设计的天线原型进行了实际制作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天线的阻抗带宽(10dB回波损耗)可达6.97GHz(2.29~9.26GHz),相对带宽约为120.7%,这一带宽接近传统交叉单极子天线带宽的两倍.此外,该天线在整个工作频率范围内具有较好的全向辐射特性和增益水平.  相似文献   

20.
多频天线能满足多功能通信系统共用一个发射天线的需求,符合系统集成化的趋势.本文通过在正方形微带贴片上开槽与增加销钉的方式,提出一款紧凑型四频微带贴片天线,给出了快速设计流程.改变开槽的大小和销钉的位置可以控制各工作频段的中心频率和输入阻抗,并使用商业软件对天线进行了全波仿真.通过仿真和实测得到天线各工作频段的回波损耗S11参数及辐射方向图,验证了设计思路和天线性能参数.该模型的设计对多系统兼容性天线的设计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