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箱腿深卧式海洋平台-土的动力相互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动态子结构界面位移综合法”和“动力缩聚”方式,研究了考虑基础-地基土动力相互作用时箱腿深卧式新型海洋平台的动力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程序编制和实例计算,并与“静力缩聚”的子结构法进行了比较,最后还与有限元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2.
李涛 《岩土工程学报》1997,19(6):114-115
“黄土地区桥梁挖井基础设计方法研究”的几点说明---答范文田教授的质疑李涛(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兰州,730000)1力学模式及计算表达式采用地基系数“m”法计算刚性基础是我国铁路《桥涵设计规范》规定的方法。长期的工程实践证明该方法计算的结果比较...  相似文献   

3.
随着工业的发展,新建工厂采用大中型动力机器增多,对机器基础控制振幅要求严格,按我国现行的《动力机器基础设计规范》(GBJ40-79)(简称《动规》)取值来确定基础的动力参数,往往不能满足要求。此外,有一些建设场地地基土质差,不能满足动力基础的设计要求,须进行处理,如打桩、强夯、  相似文献   

4.
感谢何广讷先生等对“多桩型复合地基设计计算方法探讨”一文(以下简称“原文”)的关注。现就讨论稿中涉及的问题做如下答复:(1)多桩型复合地基承载力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简称地基规范)和《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简称地基处理规范),复合地基承载力确定可分为设计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在复合地基设计阶段,地基规范规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或采用增强体的载荷试验结果和其周边土的承载力特征值结合经验确定;地基处理规范规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现场复合地基载荷试验确定。初步设计时,对不同桩型的复合地基分别给  相似文献   

5.
殿堂式古建筑木结构由于其独特的构造特点而具有与现代建筑结构不同的抗震性能,现有的结构动力分析模型对于古建筑木结构不再适用。基于其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受力性能及动力破坏形态,给出了关键构件的简化分析模型,将柱架简化为“摇摆柱”,将枓栱铺作层简化为“剪弯杆”;根据简化分析模型及整体结构质量分布情况,提出了单层殿堂式古建筑木结构的两质点“摇摆-剪弯”动力分析模型;结合构件试验以及动力学理论推导得到了动力分析模型不同受力状态下各参数的计算方法及适用范围,并与振动台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提出的动力分析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单层殿堂式古建筑木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  相似文献   

6.
为了改进现行动力机器基础设计理论模型,结合质量-弹簧-阻尼模型理论和半空间理论的特点,提出了更符合实际的频变参数模型.通过计算推导,获得了该模型的动力解答,进一步分析了模型的特征及其参数的影响;同时,指出现有质量-弹簧-阻尼定参模型在低频段低估了体系的动力响应,在高频段则过高地估计了体系的动力响应,频变参数模型的谐响反应频率与外扰力频率之间存在的差值不大.最后,针对原设计规范存在的不足,提出大而轻的基础形式是一种更值得推荐的设计方案.该文为动力基础设计规范的改进和完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感谢周立运同志对“地震时饱和砂土地基中管线上浮机理及抗震措施试验研究”一文 (以下简称“原文”)的讨论 ,下面对讨论文答复如下 ,与周先生进一步交流。( 1 )关于地震波形及其加速度取值土工建筑物的动力模型试验中由于模型相似率尚未很好解决 ,在模型材料、地震动输入、测试手段、试验方法等方面存在许多困难 ,使得一些模型试验结果难以直接应用于实际工程[1 ] 。因此 ,原文将振动台上的模型视为“小原型” ,试图通过类比试验 ,探明地震时饱和砂土地基中管线上浮机理并验证几种抗震措施的有效性 ,从而深化人们对地下管线抗震性能的认识 ,为理论分析提供有益的启示。原文首先采用的是频率为 3Hz的正弦波 ,  相似文献   

8.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了激振法测试地基土的动力参数的原理、设备、工作方法及数据处理。即利用模拟基础在明置和埋置情况下,进行了强迫振动竖直向、水平回转向和自由振动竖直向、水平回转向的激振法测试。测定基础强迫振动及自由振动幅频变化曲线和波形频率曲线。通过分析计算,得出地基土的动力特性参数,并初步探讨影响地基动力参数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层状地基中群桩的水平振动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动力Winkler地基模型模拟桩土之间的动力相互作用,并运用传递矩阵法考虑地基土的分层特性,提出了计算层状地基中单桩和群桩动力阻抗函数的一种简化方法。在计算动力相互作用因子时考虑了“被动桩”与周围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后将相互作用因子和群桩阻抗的本文解与精确解进行了对比,同时与有关现场试验结果作了比较,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感谢曹雪山先生对“某工程桩的可打性试验研究”一文(以下简称“原文”)的讨论和关注 ,结合讨论稿对原文中桩的可打性问题作出几点说明。严格地说 ,桩的可打性是指在特定的地基条件下所设计的桩 ,采用相应的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进行打桩施工的难易程度。因此桩的可打性研究包括了对地基工程地质条件、桩的设计参数以及施工设备和施工工艺参数的研究。但是一般情况下 ,地基和桩都是确定的 ,只有施工设备和工艺是可以调整的。因此桩的可打性除了和桩的设计参数、地基条件有关以外 ,还和施工设备和工艺密切相关。对目前国内常用的柴油锤而言 ,主要是选择合适的锤重、档位、桩垫和锤垫以及施工顺序等 ,这也是一般工程中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框架结构的参数识别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一座采用柱下独立基础的钢筋混凝土4层框架结构进行了随着层数增加的4种工况模态实验,用脉冲锤击法测试得到了各种工况的整体模态频率和振型。考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上部框架结构采用缩聚得到的弯剪结构模型,下部基础利用Pais等人提出的弹性地基上埋置矩形板的地基阻抗函数进行简化处理得到的计算模型。在满足地基动剪模量和各层混凝土的弹性模量随框架层数的增加而增加的原则下,建立了4种工况下的多目标优化准则。将基于频率数据识别欠定问题的灵敏度方法进行了结构物理参数以及地基参数同时识别,识别得到的模态实验值与测试值符合良好。识别结果能够反应地基基础对结构的影响并为进一步损伤诊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三维地基薄层法基本解,得到层状地基中的土-土相互影响因子,结合能够充分考虑被动桩与土体的共同作用的群桩动力模型,建立刚性桩筏基础的动力分析方法。通过参数(桩间距s/d和激振频率f)探讨和与刚性高承台群桩的比较,得到匀质半空间和层状地基中常见刚性桩筏基础的阻抗和内力的变化规律:①桩间土体的存在会提高群桩基础阻抗,从而进一步降低群桩基础的动力响应;②荷载在桩土之间的分配关系(桩土分担比)不是常数,随桩间距和激振频率的变化而变化;③刚性筏板的存在并没有显著地改变群桩桩顶荷载分布规律。最后,分析上海虹桥交通枢纽工程桩筏基础的阻抗函数,并指出其动力响应与一般高承台群桩的差异,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活塞式压缩机基础通常采用大块体结构 ,动力分析采用单质点模型 ,其中地基动力参数的取值将直接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对于大型基础 ,采用现场模型试验测得的参数可能与实际地基动力参数存在较大偏差。就大型活塞式压缩机基础的设计 ,讨论了动力参数出现偏差的原因及其影响。在动力分析中考虑这些因素 ,可使基础设计在更大的安全范围内满足工程要求  相似文献   

14.
基于谐响应的核电厂地基动阻抗数值求解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单一常系数弹簧-阻尼器并联系统表征的场地动力模型无法反映无限域场地的动刚度和阻尼是随激振频率变化的函数,也无法反映非均质场地条件影响的问题,从谐响应动力求解方法的基本概念出发,以粘弹性场地动力模型为分析对象,推导了一种适于非均质场地条件的随激振频率变化的核电厂地基动阻抗数值的求解方法,并分别以二维和三维算例的形式给出了该方法和传统抗震设计规范集总参数模型结果、经典解的比较.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计算的动阻抗满足工程精度要求且能表征出地基动阻抗是随激励频率改变而变化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广州软土地基的特点和地基综合处理的要求,结合现场动力排水固结试验和效果比较,探讨动力排水固结法处理软土-松砂双层软弱地基的原理,研究动力排水固结法在处理软土-松砂双层软弱地基时设计施工参数的选取要求。研究表明正确选择动力排水固结法的设计施工参数,可有效加固软土和其下的松砂。  相似文献   

16.
对地基动刚度及惯性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过去在动力基础和构筑物的振动设计中均不考虑地基的惯性作用。本文应用线性质-阻-弹振动理论,在大量野外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基础和构筑物在垂直振动作用下,其地基参振土质量及其垂直刚度的经验计算公式。文中还讨论了基础埋置深度对参振土质量和地基刚度的影响。大量的分析表明,考虑地基惯性作用后的动力计算精度有相当改善。  相似文献   

17.
对“地基软硬程度与挡土墙倾覆稳定性”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刊1998年第3期刊登的“地基软硬程度与挡土墙倾覆稳定性”(以下简称“原文”)指出,挡土墙倾覆稳定验算的核心是正确选择转动中心,而地基软硬程度是决定挡土墙倾覆失稳形态的根本原因。原文指出倾覆失稳可分为转动型倾失稳和组合型倾覆失稳,对转动型倾覆失稳,...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间接边界元方法(IBEM)研究了层状横观各向同性(TI)地基上明置条形基础平面内动力刚度系数。首先,在波数域中求解TI介质动力平衡方程,建立了TI土层和TI半空间的精确动力刚度矩阵,并通过集整土层和半空间刚度矩阵,求得层状TI地基整体动力刚度矩阵。然后,采用刚度矩阵方法求得层状TI地基表面均布荷载动力格林函数。最后,由基础与地基表面的混合边界条件求得明置条形基础的平面内动力刚度系数。均布荷载动力格林函数的引入克服了传统边界元方法的奇异性问题,同时,精确动力刚度矩阵的引入使得方法不受土层厚度的限制。通过与已有结果比较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并以均匀TI半空间地基、单一TI土层地基和多TI土层地基上明置基础为例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探讨了TI参数、振动频率和土层对刚度系数的影响。研究表明,土体TI参数对刚度系数有着显著的影响,尤其是层状TI地基中刚度系数的峰值频率和峰值十分依赖于TI参数的变化;逆序地基与正常序列地基上基础刚度系数差异明显,逆序地基对应刚度系数随频率振荡剧烈且数值较大。  相似文献   

19.
不同坡角斜坡动力响应频谱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斜坡频谱特征曲线与斜坡形态密切相关,若入射地震波主频接近频谱曲线中极大谱比值所对应的卓越频率,就会放大斜坡动力响应,甚至造成斜坡失稳。以汶川极震区青川狮子梁斜坡为典型实例,根据青川3次余震作用下斜坡不同高程实测地震记录及地脉动测试结果,通过单点谱比法,获得斜坡地震动和地脉动的频谱特征曲线,通过对比分析曲线发现:坡顶卓越频率最小;同时,实测水平地震加速度峰值放大系数随高程增加表现出先减小后增加的“凹型”特征,坡顶的放大系数甚至达到坡底的1.25。如果从斜坡形态因素进行分析,坡顶存在低频但较高放大系数的现象可能与斜坡高差与入射波波长之比密切相关,在比值为0.2时,坡顶放大效应达到最大。为进一步确定斜坡形态对频谱特征影响,利用实测汶川地震卧龙波拟合成多频率地脉动作为动力输入,在FLAC有限差分软件中建立3种不同坡角均质斜坡模型,经动力计算后发现,3种模型坡顶、坡中及坡脚的卓越频率基本一致,该结果与输入单一频率Ricker子波时斜坡动力响应一致,说明斜坡角度改变不会影响斜坡的卓越频率。研究结论有助于增强斜坡自身频谱与动力响应之间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岩土工程学报》2 0 0 0年第 3期发表的“深层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概率分析”一文 (以下简称“原文”)用概率分析了水泥土复合地基的承载力 ,这对复合地基的设计将起到积极意义。但其中有几个问题需要讨论 : 1 应在“复合状态”下考虑水泥土桩的极限承载力原文复合地基的极限承载力Pc 的计算模型为 :Pc =I[mPp+λ(1-m)Ps] (1)  从式 (1)中可以看出 ,在分别确定Pp(水泥土桩的极限承载力 )和Ps(桩间地基土的极限承载力 )之后 ,乘以不确定因子I构成概率统计的基本模式。从原文表 1中可以看出不确定因素I考虑了置换率 (m ) ,水泥土无侧抗压强度 (qu) ,地基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