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舰船上的有源相控阵天线各个单元收发组件的杂散发射及其辐射的电磁环境电平是典型的随机量,无法直接 利用适合于确定性问题的计算电磁学方法进行求解。本文建立了舰船环境下相控阵天线的电磁仿真模型,应用电磁场全波分 析结合蒙特卡洛方法的数值统计电磁学方法,分析了舰载相控阵天线杂散干扰的随机特性,给出了相控阵天线杂散发射辐射 的环境电场值随着各个天线单元杂散发射随机特性变化的概率密度统计分布。该方法对于其他随机因素引发的相控阵天线 指标的统计特性分析也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CDMA手机传导杂散发射技术指标在YD/T 1050-2000标准中有明确的规定.理解规定中指标限值的含义是准确测量的前提条件,初次接触测量者易产生概念上的混淆,本文对此加以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马效愚  吴晓  朱琳 《电子质量》2011,(10):70-72
该文分别介绍了1GHz以上有效辐射功率和辐射骚扰场强的测量方法,并给出了在自由空间远场条件下有效辐射功率和辐射骚扰场强之间的转换关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辐射杂散发射(RSE)测试日益重要,对实验室间测试数据的一致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就要求实验室间的比对测试要更加准确可靠,排除不可控因素,比对测试结果的最大影响因素就是比对测试方案的制定。文章结合无线通信产品的RSE测试标准,通过长期测试验证,从RSE比对测试样品的选择、RSE比对测试方法、RSE比对测试结果评估三大方面,详细分析了可能影响RSE比对测试结果的因素,并给出相应的参考意见,在实验室制定比对测试方案中可以起到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结合测试结果与产品设计,总结了排查问题的流程。分析了手机中出现杂散干扰的不同原因,比如由手机的发射机、功率切换、等效天线和电源芯片等引起的杂散发射,并分别提出了滤波、调整信号上升沿/下降沿时间、消除等效天线等整改措施。整改后,手机杂散测试合格。  相似文献   

6.
光学系统中杂散辐射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一种可以用微机进行杂散辐射分析的简化的区域法杂散辐射分析法。  相似文献   

7.
周飚  胡剑文  郭振中  杨政 《电声技术》2021,45(10):123-125
随着智能家用电器产品种类日益增多和产品无线通信功能的普及,辐射杂散(Radiated Spurious Emission,RSE)信号已成为影响产品通信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规范地对无线通信类产品的辐射杂散进行测试,非常重要.对此,详细介绍辐射杂散测量方法对辐射杂散场地的要求、被测物布置以及测试过程等环节.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热红外光谱仪系统内部杂散辐射的测量方法,该方法基于探测器和热红外光谱仪系统的辐射定标.通过分别单独标定探测器对黑体辐射能量的全谱段输出响应曲线和光谱仪系统对黑体辐射能量分光后单一光谱通道的输出响应曲线,从而定量得出光谱仪的内部杂散辐射灰度值及辐射通量值且能计算出不同积分时间和光机温度时内部杂散辐射的灰度值及辐射通量.采用该方法对现有光谱仪内部杂散辐射进行了实验测量,并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对比实验值与理论预测值误差偏离小于1%.该方法可操作性高,可用于测量热红外光谱仪内部杂散辐射在总输出DN值中的占比、预测光谱仪制冷对内部杂散辐射的影响、测量其他内部杂散辐射抑制手段的效果等.  相似文献   

9.
吕兴宁 《中国无线电》2012,(6):57-57,69
随着无线电新技术、新业务的广泛应用,无线电台站数量不断增长,电磁环境日益复杂,无线电干扰日益增多。对无线电管理机构而言,要有效维护空中电波秩序,一方面必须加大无线电监测的力度,及时消除各种无线电干扰;另一方面,必须对各类无线电发射设备严格实施检测,确保其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关技术标准,从源头消除各类干扰现象的出现。近年来,全国已经有部分省份取得了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检测和质量认证等资质,检测实验室软硬件设施和技术人员队伍也日趋完善。在实际检测工作中,如何提升设备检测的准确性和检测工作的效率,这对检测人员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笔者认为,要搞好设备检测工作,检测人员必须对实验室所使用的检测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了然于胸,这样才能判断实验室的设备是否能够对送检设备进行检测;必须全面了解被测设备的技术特征和工作原理,一旦在检测中出现问题就能及时进行分析和解决;必须全面掌握有关设备检测的具体标准,全面掌握设备检测的目的、检测的条件、检测的原理和测试的方法,从而驾轻就熟地完成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10.
平行光管杂散辐射对红外辐射定标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黑体与平行光管组合是红外辐射定标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由于平行光管自身存在热辐射,会在系统探测器上形成杂散辐射噪声,如果不进行处理,将产生定标误差,影响定标精度。建立了平行光管杂散辐射理论模型,定量分析不同工作温度、不同表面发射率下镜面的杂散辐射,确定杂散辐射对红外辐射定标的影响。同时提出杂散辐射修正措施,消除平行光管杂散辐射对红外辐射定标的影响,提高红外辐射定标的精度。  相似文献   

11.
《电信网技术》2006,(2):31-33
基站的发射机性能是影响移动通信网络的容量和覆盖特性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在CDMA设备入网检测中,对这方面的检测向来都非常严格。随着国家对基站发射性能指标的要求不断提高,原有的测试方法和测试仪器都已经无法满足要求。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CDMA基站杂散发射测试的一些经验》一文以基站杂散发射测试为例,指出了原有测试方法的不足,介绍了一种科学的测试基站杂散性能的方法,并推荐了具体的测试仪表。对相关测试人员进行更严格和更完善的基站杂散发射机性能检测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数字集群基站杂散发射测试方法研究及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0引言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通信基站被架设起来以实现个人移动通信。数量众多的无线电台站在占用核定的频率资源同时,由于设备老化等因素,在核定频点之外的频段,会衍生出大量的杂散信号,污染周围的电磁环境,造成无线电频率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3.
张鸣 《电子质量》2024,(1):107-110
随着电子产品的工作频率越来越高,1 GHz以上频率的无意噪声发射日益增加。对于希望进入北美地区部分国家市场的电子产品需要获得FCC认证才能进行销售,因此越来越多申请FCC认证的电子产品需要通过1 GHz以上辐射发射测试。相比较CCC和CE认证,FCC认证的1 GHz以上辐射发射测试,在测试频率范围和测试方法有较大不同。这意味着产品即使通过了CCC或CE认证测试,如果不了解FCC的测试方法和相关细节就直接申请FCC认证,都有可能无法通过测试,延误认证周期。从FCC认证标准要求、测试方法和案例等方面进行了解读和分析,以期为申请FCC认证的企业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14.
红外系统中杂散辐射的抑制方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介绍了红外杂光的消除方法,如常用的采用光栏、挡光环、消杂光涂料以及红外系统中所特有的温栏和冷栏匹配消杂光的方法,并论述了消杂光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弱小目标红外探测系统的杂散辐射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杂散辐射是指到达红外探测系统靶面的非目标成像的辐射能量。杂散辐射经过光电器件后增加了系统的噪声,降低了系统的输出信噪比,影响到红外探测系统对目标的探测能力。为了提高红外探测系统对空间弱小目标的探测能力,分析了红外探测系统的杂散辐射来源;推导了不同地理纬度、不同时刻下的红外探测系统太阳辐射入射角计算公式;分别计算了红外探测系统的太阳辐射、天空背景、热辐射噪声等效电子数;比较了杂散辐射噪声和探测器的固有噪声,分析了红外探测系统的最小噪声极限,得出地基红外探测系统的背景噪声决定了系统的探测极限。  相似文献   

16.
对短距离设备(SRD)欧洲标准ETSI EN300 440-1 V1.6.1进行解读,介绍了测试模型的选取、测试环境条件,同时较详尽地分析了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参数要求,其中发射机参数主要包括有效全向辐射功率、工作带宽、杂散发射和占空比。接收机参数主要有临近信道选择性、阻塞性能和接收机杂散。最后,对传导和辐射测试场地和试验布置,以及SRD设备中常用的几种频谱访问机制进行了概括说明。  相似文献   

17.
林国画  张磊  张敏 《激光与红外》2018,48(9):1108-1112
在对红外焦平面探测器杜瓦组件杂散辐射分析的过程中,建立了分析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光线追迹,找到了窗片、滤光片、冷屏、探测器芯片的反射是产生杂散辐射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采取了相应抑制杂散辐射的方式,包括通过镀膜降低窗片、滤光片反射率,通过发黑、设计多层隔板来提高冷屏的吸收能力,通过在探测器芯片上制作可靠性高的微纳结构来降低表面反射率等,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辐射杂散测试是评估无线移动终端辐射性能的有效方法。文章阐述了进行无线移动终端辐射杂散测试的技术要求、限值和测试方法;着重总结和归纳了在测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技术细节;同时对LTE移动终端辐射测试的带来的新问题进行了预分析。  相似文献   

19.
杂散辐射可以定义为经过非正常成像光路进入到接收器中的能量.杂散辐射会降低光学系统的图像对比度和信噪比,严重时杂散辐射的能量会直接将目标能量湮没,严重影响红外光学系统正常工作.本文分析了透射式红外光学系统的杂散辐射特性,设计了物镜筒的消光螺纹和表面处理方式等抑制措施.通过点源透过率曲线分析了抑制措施的作用,并分析了消光螺...  相似文献   

20.
孙创  夏新林 《红外技术》2007,29(6):337-340
空间光学系统自身的红外波段杂散辐射,是影响探测元面成像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分析了导致探测元面上红外辐射能变化的相关因素.以柱状遮光筒为计算模型,引入了红外杂散辐射传递函数IRTF这一无量纲参数来表征、分析柱状遮光筒的红外杂散辐射抑制特性.采用蒙特卡罗法模拟遮光筒中红外波段杂散辐射传递过程,分析了长径比χ、壁面红外发射率εw、壁面相对黑体辐射参数γw对遮光筒IRTF的影响;讨论了遮光筒抑制能力对入射杂散辐射方向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