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预测油田开发指标的新型增长曲线Np=NRmax[t/(a+t)]b.推导了这种增长曲线的Q1-t、tm、Qtmax以及RPR的计算公式;推导了这种增长曲线预测油田开发指标的(Np/NRmax)Qmax 和(Np/NRmax)tQmax准数.用图形研究了这种增长曲线Qt-Np/Nmax和tQ1-Np/NRmax的关系,表明当b≤1时为递减曲线,当b>1时为增长曲线,且出现Qtmax的Np/NRmax范围为0~0.36788,出现(tQt)max的范围为0.36788~1.0,因此这种增长曲线主要适用于产量峰值出现在油田开发初期的情况.计算实例(马坊油田)表明这种增长曲线对油田开发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b^t型增长曲线预测油田开发指标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一种预测油田开发指标的新型的增长曲线,推导了这种增长曲线的Qt~t、tm、Qtmax以及RPR的计算公式。用图形研究了这种增长曲线的Qt~t关系的变化特点。根据研究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关系,即油田产量达到最大值Qtmax时对应的累积产量NP(Qtmax)与最大可采储量NRmax的比值恒等于,即,称为,型增长曲线预测油田开发指标的准数。提出了根据实际资料计算NRmax、b、a等参数的重复线性回归法。庆祖集油田的计算实例表明这种增长曲线实际应用的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3.
三种增长曲线在油田开发指标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将Weible、Gomperts、Logistic三种增长曲线用于油田开发指标的描述和预测,推导了相应的累积产油量、产量、储采比、最大产量和最大产量出现时间的计算公式。对三种曲线的产量-时间曲线形态及参数求解方法的分析表明:Weible曲线使用价值最大,Logistic曲线较小,Comperts曲线最小。通过实例讨论了Weible曲线在油田开发指标预测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4.
三种增长曲线在油田开发指标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将Weible、Gomperts、Losistic三种增长曲线用于油田开发指标的描述和预测,推导了相应的累积产油量、产量、储采比、最大产量和最大产量出现时间的计算公式.对三种曲线的产量~时间曲线形态及参数求解方法的分析表明:Weible曲线使用价值最大,Logistic曲线较小,Gomperts曲线最小.通过实例讨论了Weible曲线在油田开发指标预测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用三角函数表示的一类用于油田开发指标预测的增长曲线共6条,从而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现有的增长曲线法。提出和推导了它们的Np-t、Qt-t、Qt-Np关系式、(Np/NRmax)Qtmax准数计算式以及参数求解式。其特片研究表明,它们特征相近;(Np/NRamx)Qtmax变化范围为0-0.36785,属于峰值产量出现在油田开发初期的情况,其Qt-Np关系为一不对称的拱形曲线。提出了求取曲线参数的过原点重复线性回归法。双河油田的实例表明该方法有一定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根据预测油田开发指标的增长曲线的定义,提出了一种新型tb+ct因子型增长曲线。推导了其对应的产量Qt的计算式。研究表明,(Np/NRmax)Qt(max)最大变化范围为0~0.5450,说明其峰值产量可出现在中期靠后,因而符合绝大多数油田的产量变化规律;其Qt-Np关系曲线在后期可向下凹或向上凹,且待定系数有4个,因而描述产量变化更加灵活。庆祖集油田的的计算实例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际值符合得相当好。可以认为它是一种预测功能很强的增长曲线。  相似文献   

7.
用增长曲线一体化法预测水驱油田开发指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建立一种新的油藏工程方法———增长曲线法 ,在预测油田Np-t和Qt-t关系中已是一种相当成熟和成功的方法 ,但水驱油田的 fw-t关系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开发指标。本文推导了利用 3Y1、3W和 3Y2增长曲线描述和预测 fw-t关系的公式 ,并提出了用于求取其参数的过原点重复线性回归法。随机选取了低粘 (地层原油粘度 μo<3mPa·s)的兴隆台油田、中粘 ( 3≤μo≤ 3 0mPa·s)的双河油田和高粘 ( μo>3 0mPa·s)的孤东油田 ,用上述 3种增长曲线拟合这 3个油田实际的Np-t、Qt-t和fw-t数据 ,根据拟合相关系数的大小 ,筛选了用同一种增长曲线计算上述开发指标的结果。理论分析表明 ,3Y2增长曲线在Qt-Np关系后期为向上凹的曲线 ,说明产量下降和含水上升均较慢 ,这符合高粘油田的水驱特征 ;而 3Y1增长曲线在Qt-Np 关系后期为向下凹的曲线 ,表明产量下降和含水上升均较快 ,这符合低粘油田的水驱特征 ;而中粘油田则介于两者之间。  相似文献   

8.
一种预测油田开发指标的准广义增长曲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了一种用于预测油田开发指标的新型准广义增长曲线-b^t^c因子型增长曲线。研究表明,其对应峰值产量的累积产量与最大可采储量之比变化范围为0-1.0;在直角坐标上,Qt-Np关系的最后段可以同时反映它们向上凹和向下凹两种情况;Np-t和Qt-t关系都有解析式。提出了求取这种增长曲线的参数的重复二元回归法。庆祖集油田的计算实例表明这种增长曲线有较大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周鹏 《新疆石油地质》2020,41(2):243-247
3Y4增长曲线是一种预测油田产量和可采储量的数学模型,但其预测精度较低,预测效果较差。基于油田开发时间与累计产量之间的关系特征,在该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预测油田产量和可采储量的改进型增长曲线,其涵盖了多种增长曲线且具有一定的广义性。结合矿场实例应用表明,改进型增长曲线在油田开发指标预测中应用效果较好,预测精度较高,具有较好的适用性和实用性,可用于预测油田产量、可采储量和含水率。改进型增长曲线的提出是对已有水驱油田开发指标预测方法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10.
Weibull增长曲线预测油田开发指标的0.63212准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威布尔(Weibul)增长曲线应用于油田开发指标预测的方法,推导了相应的计算最大可采储量NRmax的公式,发现了一个重要的关系:当时间与产量Qt的乘积tQt达到最大值时,累积产量Np/NRmax为0.63212。使用这一准数,可以准确而简便地计算出NRmax及a和b等系数。算例表明,这种关系的使用方法有很好的效果,进一步证明威布尔增长曲线在油田开发指标计算和预测中的重大价值。图2表1参2(陈志宏摘)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预测油田开发指标的新型的增长曲线,■,推导了这种增长曲线的以及RPR的计算公式。用图形研究了这种增长曲线的Q1~t关系的变化特点。根据研究发现了一个重要关系,即油田生产时间t与相应的产量Qt的乘积达到最大值(tQt)max时的累积产油量Np(tQt)max与最大可采储量NRmax的比值恒等于0.5即■称为■型增长曲线预测油田开发指标的0.5准数。提出了根据实际资料计算NRmax、b、a等参数的方法。双河油田的计算实例表明这种增长曲线实用性强,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2.
陈军  冯桔  文涛 《新疆石油地质》2007,28(5):596-598
在水驱油田开发实践中,国内外提出了大量的水驱特征曲线表达式,其中常见的有甲型、乙型和丙型水驱曲线等。但这些曲线存在在生产中后期发生上翘的现象,导致对于油藏可采储量的计算产生较大误差。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一套新型水驱特征曲线对油藏生产中后期的生产动态进行预测,这些曲线能够比较准确地计算出中后期的生产动态指标。对于某油藏实例进行计算的结果表明,提出的新型水驱曲线对于某水驱油藏而言比传统的水驱特征曲线计算结果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3.
中美石油产量与可采储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3W、3Y1、bt(c)因子型、bttc因子型4种增长曲线计算和预测了中国和美国石油产量变化,计算了它们的可采储量及剩余可采储量。对比表明,4种增长曲线计算的产量—累积产量关系与实际数据拟合得相当好,其中美国用4种增长曲线的计算结果更加一致。分析表明bttc因子型增长曲线的性能略优于其余3种增长曲线。用bttc因子型增长曲线计算美国石油峰值产量发生在1975年,年产5.0077×108t,实际峰值产量发生在1970年,年产5.3088×108t,两者比较接近。计算中国石油峰值产量发生在2002年,年产1.6265×108t,实际峰值产量发生在1998年,年产1.6082×108t,两者也比较接近。计算还表明。中国石油可采储量为79×108t,1999年剩余可采储量44×108t;美国石油可采储量312×108t,1999年剩余可采储量52×108t.  相似文献   

14.
在进行水驱特征曲线的拟合过程中发现一种新型水驱特征曲线,通过变形后发现是西帕切夫水驱特征曲线的修正。经过理论推导给出了新型水驱特征曲线预测不同含水率下油田的采油速度以及技术可采储量的计算公式,利用现场的实际数据进行了可采储量的计算,并与其他5 种常用的水驱特征曲线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曲线预测值可达到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5.
预测油气田产量和可采储量的新模型   总被引:39,自引:4,他引:35  
陈元千 《石油学报》1997,18(2):84-88
基于概率统计中的对数正态分布,建立了预测油气田产量、可采储量、最大年产量及其发生时间的新模型,并提出了求解模型的线性试差法.通过我国两个油田的实际应用表明,该预测模型是实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