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苏州九龙仓时代上城项目为例,根据适老性的原则,从社区的道路规划、场所空间、景观系统等方面,探讨了社区公共空间的适老性设计策略,营造出适合老年人交往、休憩的养老环境,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2.
在分析城市滨水区发展历程和阶段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滨水区更新中包括功能、环境、运行模式的多层面的研究探索,并以白莲泾两侧地区的规划为例,对基于这些研究重点所做的规划实践进行介绍,并对已实施的白莲泾滨水区域更新改造的建设成果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3.
作为城市重要公共空间的滨水地区的城市设计,通过对其特点总结及实例分析,对于我国城市滨水地区的开发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归纳出应寻求的解决方法及开发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5.
针对老龄化进程下杭州老城区既 有社区的现状与特点,选取1980—2000时期 所形成的“街坊型”社区作为研究对象,并从 住栋单元形成的空间类型和空间结构两个层 面分别对“微空间”类型和“鱼骨型”结构进 行解析。同时,认知空间类型特点,归纳养老 存在问题,提出“大环境疏导、微空间治理” 更新营建导则,基于社区道路环境、社区入 口环境以及社区宅间空间三个空间类型提出 适老化改造范式。  相似文献   

6.
梅策迎 《华中建筑》2008,26(10):162-165
该文分析了由于封闭式居住小区的快速扩展带来城市空间的断裂和公共空间的缺位等情况和原因,并从市场的角度探讨社区与城市公共空间环境的整合设计理论和可能性。然后以深圳华侨城为例,详细介绍了其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特点和实践经验,并提出了5条公共空间整合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黄石市磁湖西岸地区城市设计项目中,充分考虑了近期开发与远期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处理了生态环境保护、公共资源公平共享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提出了公共性、多样性、可达性、生态化、地域性等设计原则,并结合设计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设计特色主要体现在整合功能结构,激发滨水活力、和谐山、水、建筑与人的关系、 利用触媒建筑,打造城市名片、加强城市设计的应变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8.
王炜  许翠亮  林志森 《新建筑》2022,(3):112-116
社会网络结构修补在老社区公共空间更新中起着重要作用。以福州市新港社区为例,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确定网络中的点线关系;运用Ucinet建构社会网络结构模型,选取中心性、网络密度、小世界值三项网络结构特征指标,计算得出参数值并加以分析,客观评价网络结构的均衡性、关联度、通达性等特性;同时,基于三种指标内涵,以调整自身网络结构为导向,研究老社区公共空间修补方法。  相似文献   

9.
顾萌 《中外建筑》2013,(8):84-87
本文通过对武汉汽发社区,深入发掘其场所空间特征和构成要素,探讨其对人行为活动影响、社区氛围营造等方面的助益作用,进而为注重社区文脉继承、场所塑造的老社区改造和新社区建设提供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林苑  陈建飞 《华中建筑》2022,40(2):88-91
滨水地区是体现城市风貌特色,彰显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当下将"文化"作为提高城市发展持续性的重要动力的背景下,该文结合国内外城市文化复兴研究和实践,从五邑文化复兴的角度出发,结合江门市江门水道城市设计实践,提出滨水地区城市设计具体策略,以期对国内类似地区的城市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王语  张继鹏  金荣 《住区》2022,(4):44-50
回迁社区作为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下的产物,在目前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由于其特殊性为社区适老性建设带来诸多困难。然而,在学术界相关回迁社区适老性建设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还相当匮乏。通过系统分析我国养老适老建设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研究成果,初步构建回迁社区适老性评价体系框架;其次以点带面:以昆明市呈贡区三个具有典型特征的回迁社区为例,对案例实地调研,分析社区内老年人需求与关注点以验证与补全评价体系框架。最终结合社区老年人住户、社区规划从业者、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相关专业学者进行权重判定,初建回迁社区适老性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城郊农村回迁社区适老性建设、已建立回迁社区更新改造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南水北调工程改善了北方城市的缺水问题,许多北方城市以此为契机走上了治水兴水之路.结合水系进行合理的城市更新可以十分有效地激发城市活力,从而促进城市发展.文章主要以许昌市滨水空间为研究对象,基于空间的现状及问题,由点及面,分别从水体修复、驳岸、桥梁空间、道路系统、休憩节点及周围建筑六个层次,探讨许昌市中心城区如何进行具有地域特色的滨水空间设计,并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以期为类似空间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背景下,对于如何实现社区公共空间有机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笔者尝试通过实践研究与分析,探索出一条适合高密度城市公共空间有机更新和可持续发展相结合的发展路径。在对上海社区花园的空间特征和属性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提出社区公共空间参与式营造的4级结构和3种发展途径,并从政府宣传引导、社会组织推动和挖掘社区"领袖"等不同层面给出社区营造的建议,解析社区花园如何通过公众参与实现多元共治,让社区营造有可能成为日常生活的有机部分。  相似文献   

15.
作为构建城市形态的细胞核——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直接影响了城市文化的品质和城市活力.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衡量城市的综合实力已不再是以经济为第一指标,城市文化作为软实力指标已登上历史舞台.艺术从博物馆走向了大众,继而有了公共艺术走向大众的生发土壤.在国民精神文化需求与文化艺术发展的双重语境下,研究公共艺术的表达方式,以公共艺术在杭州新老社区中的表现为例,探讨公共艺术与人的交互关系和情感表达,论证公共艺术进社区可以增加居民互动,促进邻里关系和谐发展,使居民对社区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镇化建设已迎来存量更新时代,城市大量老旧社区更新改造正如火如荼的开展,在这一进程中存在着重物质而轻文化的现象,导致社区公共空间缺少当地人文特色,空间环境缺少场所精神的建构。该文章以湖北省武汉市玫瑰西苑社区公共空间更新设计为例,分析梳理社区现存问题,从场地肌理,功能空间,景观设施和文化遗存几个方面入手,以地区文化为设计导向,探索社区公共空间的微更新设计方法,打造物质空间和人文精神相融合的人居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强调以人为核心的发展理念。社区作为城市重要构成和居民日常生活的重要承载,对其公共空间的更新和活力提升,为居民营造更宜居的空间环境成为城市更新中的重要工作。论文借鉴空间―行为互动理论,从人本角度结合人群大数据和传统调研数据对社区公共空间活力的影响因子展开研究,构建体系构成层面和要素构成层面的社区公共空间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北京市劲松街道既有社区为例进行案例分析。通过数据识别人群密度,结合实地调研观测等方法分析人群活动与空间使用,总结社区公共空间活力特征与突出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提升策略,为社区公共空间更新提供科学引导。  相似文献   

18.
菜场是老旧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区居民的生活密切相关,作为当前城市生活中最具“烟火气”的日常生活场所,菜场的更新对于提升老旧社区活力、推动老旧社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无锡稻香菜场为例分析老旧社区菜场的发展现状,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案例及设计实践,研究城市转型背景下的菜场更新设计策略,力求增强菜场活力,提高社区吸引力,推动城市更新。  相似文献   

19.
20.
白舸  窦逗  刘雨柔 《华中建筑》2022,40(3):93-98
上海率先提出"15分钟生活圈"的概念,形成了城市治理的基本单位"智慧社区".当前我国正面临公共卫生、人口老龄化等问题,如何借助智慧技术缓解社区老年人的生活困境,为老年人打造宜居的环境,成为了"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命题之一.该文通过对上海市黄浦区半淞园社区街道的测绘与街道行为活动的调查,运用POI数据分析、SD语义解析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