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落实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构建和谐社会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本文通过对市民化途径的分析研究,认为渐进式市民化是当前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有效途径.同时,梳理实施市民化过程中的受阻原因,结合新型城镇化关于“人的城镇化”的发展要求,提出“带地进城”的过渡性发展对策,并分析该对策所具有的优势,着力解决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同步发展、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制度建设、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问题,以期实现农业转移人口既好又快的渐进式市民化转型.  相似文献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城镇化。中国城镇化过程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中国以新型工业化道路带动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并存;二是大量富裕的农民和富余劳动力进城,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城市集中体现了综合国力、政府管理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因此,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是城市发展带动农村发展,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城镇化水平从概念上讲是一个统计数,是城镇人口和全国总人口的百分比,也可以明确为生活在城镇、直接从事非农生产(或第一产业)人口和全国人口的百分比。城镇化水平要与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  相似文献   

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城镇化。中国城镇化过程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中国以新型工业化道路带动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并存;二是大量富裕的农民和富余劳动力进城,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城市集中体现了综合国力、政府管理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因此,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是城市发展带动农村发展,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城镇化水平从概念上讲是一个统计数,是城镇人口和全国总人口的百分比,也可以明确为生活在城镇、直接从事非农生产(或第一产业)人口和全国人口的百分比。城镇化水平要与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  相似文献   

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城镇化。中国城镇化过程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中国以新型工业化道路带动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并存;二是大量富裕的农民和富余劳动力进城,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农民、农村和农业问题。城市集中体现了综合国力、政府管理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因此,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是城市发展带动农村发展,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城镇化水平从概念上讲是一个统计数,是城镇人口和全国总人口的百分比,也可以明确为生活在城镇、直接从事非农生产(或第一产业)人口和全国人口的百分比。城镇化水平要与城镇的经济发展水平相…  相似文献   

5.
以金融危机为背景研究中国农民工流动及其与城镇化的关系。运用相关统计资料与文献分析法.分析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工流动问题及其对城镇化进程的影响;分析中国农民工流动模式.特点以及在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研究认为.金融危机对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模式背景下的农村城镇化模式和农民工进城将带来极大冲击.它凸显了农民工人口城镇化进程的脆弱性;促进农民工人口城镇化是解决农民工流动与实现中国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现代化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6.
《中州建设》2014,(5):46-47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除了就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舌尖安全”外,更提出了涉及3个“约1亿人”的重大课题:“要积极稳妥扎实推进城镇化,到2020年,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约1亿人口的城镇棚区和城中村改造,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推动新型城镇化要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这3个“约1亿人”的问题,在中央城镇化会议上也提了出来,是有量化要求、实实在在的硬任务,它既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有重要关联,更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着力点,是个大战略。  相似文献   

7.
《规划师》2016,(11)
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在于"人的城镇化",其中以进城务工人员"市民化"问题最为关键。本文以南京主城范围内的进城务工人员迁居行为为视角,一方面应用时间地理学的技术框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把握其居住迁移特征,以间接反映进城务工人员的居住空间融入程度;另一方面则应用矩阵分析法,直接测度南京主城各街道进城务工人员的居住空间融入度。在此基础上,通过双线耦合印证,发现南京在快速城镇化时期的城市扩张中存在进城务工人员居住空间不断被压缩、空间融入度总体低下的问题,据此提出相应的规划建议和融入策略,希望能为我国未来的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城镇自然环境承载力和社会公共服务力严重供给不足,是制约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外部背景看,经济全球化引起的世界产业结构调整在亚太地区的制造业转移,加速中国工业化助推了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在未来的20年中,我国将有3亿左右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镇。我国的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城镇化的政策等方面,各级政府还没有作好应对的系统准备。旨在分析制约新型城镇化选择的主要问题,提出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20)
推进新型城镇化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城乡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目前,陕西省在积极推进城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但是,相比新型城镇化的要求,还存在着常住人口城镇化与户籍人口城镇化发展不协调和城镇化过程中"半城镇化"现象突出等问题。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对于陕西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陕西省为例,对新型城镇化的路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张慎林 《建筑》2013,(23):37-38
近期,各大媒体相继报道,由发改委牵头组织编制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规划”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出台。毫无疑问,新型城镇化必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调整经济结构、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重要发展战略。未来10年或20年,城镇化将成为我国扩大内需的发动机和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也为建筑业提供了新一轮的发展机遇,解决进城人员的住房问题,投资与进城人员就业相适应的产业发展问题,道路交通、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垃圾处理等公共服务和配套设施建设问题等等,都为建筑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11.
视点     
<正>如何看待和解决城镇化中人口流动所造成的问题?胡印斌:盘活"空心村"也要以人为本《中国青年报》记者胡印斌指出,当前正处于城镇化快速推进阶段,青壮年农民进城打工,村子里留守的大多是老人与儿童,体现在住宅上,不仅新建民宅越来越少,以前的老屋也曰趋破败。如何整治并盘活农村宅基地,与新型城镇化的原则一样,  相似文献   

12.
在西部丘陵县劳动人口长期大量外流, 并叠加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社会背景下,为探究 中国西部丘陵县在老龄化时代下的城镇化新特征 和新趋势,以四川省岳池县为例,基于第七次人口 普查数据,并结合大量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访 谈数据展开研究。研究发现:一是岳池县虽然城 镇化水平不高,但老龄化乡村已没有富余劳动力, 上阶段支撑城镇化发展的“教育城镇化”和“返乡 置业”因素都已减弱,未来可能进入老人进城养 老为主的城镇化阶段。二是“60后”退休人群、高 龄返乡人群将促使老龄人口继续增长,同时年轻 人流出的现象还将持续,育龄人口大量流出使得 县内新生代儿童的数量趋于下降,人口将进一步走 向“倒金字塔”结构。三是展望到2035年的城镇 化进程,未来县域人口总数将面临收缩,城乡养老 职能将持续显著增强,而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会明 显加剧,尤其是丘区农业人口面临缺少“接班人” 的风险,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将深刻变化。 最后,研究建议应加强县级养老服务职能,建设 养老型的城镇和乡村;要重视人力资源积累,培养高素质的城镇、农村的劳动者;应创新规划建设模 式,适应动态集中的城乡居民点格局。研究有助于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和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建设。  相似文献   

13.
旅游城镇化是当今社会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路径,文章通过中西方旅游推动新型城镇化路径的文献的和安吉县新型城镇化相关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系统分析了旅游经济对于新型城镇化路径所起的作用。结果显示,旅游经济在安吉县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在人口、土地、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均对安吉县新型城镇化产生带动作用。最后,对安吉县旅游城镇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安吉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贫困地区的扶贫开发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期,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的主要困境有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薄弱、扶贫体制机制不完善等。本文先整理归纳新型城镇化对贫困地区人口流动与收入情况、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以延边龙井地区为研究对象,为龙井地区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摆脱贫困现状、促进新型城镇建设给予理论上的帮助。进而提出解决路径对策,促进延边龙井地区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5.
许萍 《云南建材》2014,(3):22-23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城镇化建设对进一步促进现代建设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相对传统的城镇发展模式的种种弊端,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这种优势主要来自于其内在的核心价值内涵上,以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建设新型城镇化为原则,以人口城镇化为中心工作,充分发展现代化、信息化工业、农业化。切实做到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形成共同建筑城乡一体的城市中国。政府在进行相关制度机制建设与规划中,充分考虑各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现状,完善机制体制,强化监督管理职能,稳步推进新新型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正>3月22日,一场有关城镇化的讨论随着主持人——瑞安集团主席罗康瑞(Vincent Lo)提出的"人口、环境和资源消耗"问题,在钓鱼台国宾馆开始了。作为今年中国高层发展论坛的主题之一,题目为"包容而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开启这场讨论的是中共中央财经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杨伟民。3月16日,中国最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4—2020)》正式公布。杨伟民这段发言实则是对这个规划的再次说明,他告诉在场的中外政商和  相似文献   

17.
叶天松 《华中建筑》2014,(12):97-101
文章以"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实践,从新型城镇化应建立新型农村规划;新型城镇化不是消灭农村;新型城镇化应保护建筑文化;新型城镇化应防止贪大求洋四个方面论述了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强调科学、合理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探索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5,(2)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取得了显著成效。新型城镇化由此成为近年来我国社会各界关注和讨论的关键议题之一。文章从介绍中国城镇化演进过程为切入点,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接着总结了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新形势下新型城镇化如何实现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9.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7.35%,城镇化持续推进,当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品质提升. 城镇化要实现城市与农村、市民与农民的共享发展.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庞大的进城务工群体游走在城市边缘,他们生活在城市却难以享受到同等的公共服务和市民权利,成为城镇化的缺憾和弊端.  相似文献   

20.
正以"新常态新动力"为主题的"2016中国新型城镇化论坛"1月23日在北京召开。参会领导与专家就如何看待城乡一体化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如何正确解读、理解中央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政策;如何进行新型城镇化的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等热点话题进行了研讨。主论坛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城镇化促进会会长蒋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