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单中心还是多中心:北京城市就业次中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后福特主义生产模式下,国外城市单中心空间结构受到冲击,就业中心、次中心变化受到关注.通过乡镇、街道尺度的第五、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第一、二次经济普查数据,以北京为例,进行了中国都市区层面的就业次中心实证研究.首先,从功能规模、密度、专门化等视角,分析了北京都市区就业中心和次中心体系;其次,进行了2000年以来北京都市区的就业多中心化趋势研究,对家庭居住区位选择(人口)和企业区位选择(就业)进行了空间耦合关系判断.最后,对北京多中心化的趋势等进行了战略思考.重要结论包括:第一,北京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单中心城市,而是一个“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交织的多中心城市,其多中心化空间变迁模式也呈现扇形推进模式;第二,作为首都,北京的多中心格局和变化具有特殊性,在“首都功能-城市化经济-地方化经济”逻辑下,初步呈现6个首都功能主导的就业中心区和40个左右的首都经济主导就业次中心格局.  相似文献   

2.
近10多年上海的人口高速增长离不开全国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上海人口增长主要是外来人口,并且总体上呈现近郊地区快速增长、人口向中外环间及外环外地区蔓延的态势。同时,就业岗位在中心城的集聚特征更显突出。进一步研究发现,中心城及周边地区范围内居住和岗位的高度重合,该范围内职住相对平衡。研究认为,如果要建设更宜居的城市,减少区域交通通勤,就要在鼓励人口增长地区增加就业岗位的配置,即如果坚持中心城控制人口、郊区进一步吸纳人口的方针,就要同步考虑就业岗位的调控,鼓励岗位向郊区的集聚,尤其是鼓励办公服务等三次产业类型向郊区的集聚,才能实现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设想。  相似文献   

3.
《城市规划》2020,(2):87-94
基于经济普查和人口普查数据,利用洛伦兹曲线和恩格尔系数分析广州市不同行业居民的就业-居住均衡性,继而采用引力模型测度不同行业就业-居住的相互作用关系,解释其居住-就业相互吸引的空间格局,并分析基于该相互吸引强度的城市交通需求在路网上的分配情况。分析表明,五大类行业居民的就业-居住均衡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工业行业均衡性最强,建筑行业均衡性最弱;不同行业的路网交通需求差异较明显,工业行业人口的路网交通需求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区外围;消费性服务业人口的路网交通需求主要分布在中心城区外围和核心区;其他行业人口的路网交通需求分布在中心城区。就业-居住均衡水平与路网交通需求格局的形成与不同产业用地空间布局和不同行业人口住房选择偏好有关,也受到历史上体制因素的惯性影响。  相似文献   

4.
张纯  易成栋  宋彦 《城市规划》2016,(10):59-64
大都市圈职住空间关系对城市的交通、资源和环境产生深远影响.本文以北京为例,运用分街道的人口普查数据以及经济普查数据,分析职住空间关系特征及其变化.结果显示,2000-2010年市区和郊区的居住密度同时增加,开始呈现郊区化、多中心发育的特征;就业却更加向城市中心集中,不足以形成多中心就业的格局.城市中心区职住比升高,近郊靠近城市中心区的地区职住比降低,更多居民居住在郊区而到城市中心就业,职住错位加剧;而在郊区行政区中心,就业次中心开始初步形成.北京的案例表明,居住不断郊区化的同时,就业却更加集中,呈现出居住在郊区、就业依然集中在城市中心这种不同于西方城市的职住错位模式.本研究丰富了基于西方城市化背景下的职住错位理论并提供了新的实证案例,也为通过制定土地利用与交通协同的政策来提升居民就业可达性提供了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职住空间特征包括居住、工作和通勤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职"和"住"的空间联系形成了通勤出行,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研究内容.综合应用居民出行调查数据、人口普查数据、经济普查数据和百度大数据等,从上海五个新城的居民工作地分布、就业岗位居住地分布及新城通勤圈通勤出行的距离和方式等方面开展研究,对比上海与东京、近沪城市的新城或城...  相似文献   

6.
回顾国内外关于城市人口与就业空间分布的研究,利用统计年鉴资料,结合地形圈和详细的用地现状调查,揭示了影响小城市人口与就业空间分布的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开发州序、交通便利性、行政中心布局以发城市更新等。分析了泗洪城市的人口与就业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由城市中心向外围密度呈现衰减趋势且各向变化趋势不同,密度中心在空间上与城市中心并小重合,人口和就业都向主要城市道路和交通节点集聚,城市人口分布在夜晚和白天是不一致的。并探讨了对小城市的人口和就业空间分布数据进行统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疏解中心城区人口,改善远城区的居住和就业条件,促进其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发展,是国内外城市共同面对的课题.既有研究表明,合理规划远城区的公共服务设施并优化其产业空间布局,是引导中心城区人口向远城区疏解的着力点.以武汉东西湖区为研究对象,首先开展文献收集、问卷调查、实地踏勘和数据收集;其次通过综合分析,找出与城市规划有关的吸...  相似文献   

8.
上海中心城区的职住空间匹配及其演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提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概念,并制定了《上海市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试行)》,要求提供就近就业空间和机会,促进居住和就业适度平衡.针对上海中心城区,以街道为空间单元,提出职住空间匹配的动态测度方法,基于人口和经济普查数据,对于2000-2004年和2010-2013年两个时段的职住空间匹配及其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常住人口和就业岗位的空间分布呈现出相互分离的演化过程,由此导致职住空间匹配程度有所下降.研究指出,住房开发和产业转型分别影响上海中心城区的常住人口和就业岗位的空间分布及其演化,城市规划应当引导住房发展和产业发展之间的时空协调,不断提升社区生活圈的职住空间匹配水平.  相似文献   

9.
功能格局(或者说就业区位)与集聚扩散一直是特大城市产业疏解的研究重点。文章基于大城市就业区位和功能集聚的一般规律,以及日本首都圈疏解的案例经验,利用北京市全国第二、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研究了2008~2013年北京的就业区位和产业集聚扩散趋势。研究表明,特大城市周边的近郊区经历了较大幅度的产业结构变动,且不同产业体现出各异的集聚扩散规律: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不均衡性增强、生活性服务业的空间均质化、公共服务业的地区差异增大。在此基础上,文章对未来北京及周边地区的发展进行预判,指出中心城区周边地区未来可能出现的人口及设施压力。  相似文献   

10.
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各群体的空间融合,是当下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居民活动空间的分异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但不同类型空间分异的系统研究尚未展开。本文基于上海市2019年手机信令数据,在全市层面上探讨了新移民群体居住、就业和活动3种类型的空间分布格局和特征,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地理加权回归等模型探究其空间上的耦合性。结果发现:上海市新移民居住隔离最为严重,其次是就业隔离,而活动隔离相对温和。这3类隔离在空间上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研究建议从城市多中心和郊区社区15min生活圈两个维度优化上海的社会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1.
城市规划的本质是对人地关系的时空合理调控。"十二五"期间,围绕"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主线,上海城市空间发展如何对全市经济社会转型做出有效响应与支撑,需要对其内在特征与变量给出科学判断。为此,基于上海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从上海全域人地关系格局与分布惯性、空间转型面临矛盾与时机、未来空间发展情景与策略3个层面进行简要分析,以期进行一种思路探讨与交流。  相似文献   

12.
城市空间承载着城市经济、社会、政治等活动,也记录着一个城市的文化和历史。基于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实施评估的系列研究成果,聚焦区域和市域新城、中心城及其周边地区等不同的空间层次,从回顾历史、研判现状和借鉴经验3个角度,深入分析上海城市空间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圈层特征,并归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国际城市发展规律,提出上海未来城市空间发展的若干思考和建议。摘要  相似文献   

13.
谢守红  宁越敏 《城市规划》2003,27(11):24-29,38
利用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 ,对广州市总人口、常住户籍人口和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布和变动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自 1 980年代以来 ,广州一直处于城市化和郊区化并存的阶段 :一方面大量外来人口的进入使都市区的总人口急剧增加 ;另一方面从 1 990年代起中心城区的人口出现较明显的郊区化。这一现象是中国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空间表现 ,体现了转型时期中国都市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中心城区夜间活力的空间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夜间活力是一座城市的现代化程度、经济发展繁荣程度和人口活力的集聚程度的重要反映。对城市夜间活力的特征和形成机制进行研究,从而提升城市空间品质、满足城市居民活动需求显得日益重要。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对上海中心城区的夜间活力展开定量探索,可视化地表达城市夜间活力的空间分布特征、时空变化规律、不同类型夜间活力的分布差异,并对不同半径范围内的用地布局混合度与夜间生活活力值的相关性变化进行定量测算,探讨用地布局对夜间活力形成的影响。研究表明,上海中心城区的夜间活力主要呈现出商务区块状集中、内环内连绵成带的空间分布特征,产生城市夜间活力的主要业态为商务办公、酒店住宿、夜间娱乐休闲场所、批发市场、快递物流等,且不同类型的夜间活力的空间分布特征存在明显差异。相关性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公共设施用地的大范围集聚正效应略强于居住用地,相反工业用地在周边的集聚具有负效应作用。地块自身以及其距离500m以内的公共设施用地和居住用地的混合布置对地块的活力提升具有重要的影响。据此,可为城市夜间活力提升策略中的用地混合、业态布局等方案拟定提供方法支撑与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林亚斌 《城市勘测》2020,(1):123-125
以地球质心为原点的地心大地坐标系,是21世纪空间时代全球通用的基本大地坐标系。以空间技术为基础的CGCS2000坐标系,可以满足大地测量、地球物理、天文、导航和航天应用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我国大地坐标系的新要求。为推进使用CGCS2000的顺利进行,保证地方坐标系转换为CGCS2000数据成果质量和统一性,本文对抚顺市国土资源空间数据测绘成果进行分析,充分利用辽宁省GNSS网成果,恢复抚顺城市平面控制框架网,通过自主研发Esri MapObjects为基础的空间数据转换软件,实现了抚顺市国土空间数据转换为CGCS2000,并对空间数据坐标转换参数进行了精度评定。  相似文献   

16.
广州城市空间结构特及优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20年来广州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迅速扩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建设用地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原有的以旧城为中心的发展模式显然已不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必须寻求新的发展模式,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拓展新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地位。  相似文献   

17.
城市中心是城市发展的增长极,培育城市中心已经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手段。宁波市镇海新城中央生态公园通过创新公园功能、铆合新城空间等规划手段,力求将其打造成新城第三中心,实现由隔离到增长极的质的转变,追求经济剩余最大值。同时启发城市公园绿地建设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Earlier economic models of city size have either focused on urban agglomeration effects while ignoring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rural hinterland, or made unrealistic assumptions (for example, uniform rural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so as to simplify the problem. Following the classic von Thunen framework, we present a two-sector spatial equilibrium model of a city located at the center of an agricultural hinterland. The city produces industrial goods, and the rural area produces agricultural goods. Both goods are consumed both by urban and by rural residents. Market equilibrium for these goods determines: (1) the spatial size of the region, (2) the urbanization ratio (urban to total population) and the population size of the city, and (3) the rural spatial structure (wag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land rent, and agricultural yield). Given various sets of exogenous parameters pertaining to the industrial, agricultural, and transportation production functions and to population preferences, the model is solved numerically, and response functions are estimated and analyzed."  相似文献   

19.
新的发展形势下,区域经济成为寿光市发展的主题,空间引导思路随即产生变化,由单一的依托中心城区向区域联动转换。《寿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分析了区域发展态势和县域经济转型下的空间需求,提出了"海陆联动"的发展战略,在市域层面谋划支撑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一城一区"空间结构。寿光市的全域空间规划思路对处在大都市区内部的县级单元规划建设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