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围合式住宅是上海一直以来在"小街区、密路网"导向下力推的住宅空间设计组合创新形式.通过对上海3个建成围合式小区的实施评估,解析围合式住宅这一新的城市空间组织模式在上海推广遇到的现实瓶颈,并结合设计初心回溯,提出规划应"以人为本",以更包容弹性的视角创新设计管控方法来应对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结合国内外经典案例,从项目选址...  相似文献   

2.
为符合上海重点地区重大项目"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的要求,探索与之相适应的规划编制管理机制非常重要。以上海临港限价房项目的规划编制及管理实践为例,探讨了适于科学编制规划的管理机制,及当前上海市居住区规划的设计理念和导向。  相似文献   

3.
CTTC模型能够在非稳态传热基础上快速计算建筑群室外气温,是提高室外热环境设计质量的有效工具。原始CTTC模型在太阳辐射、长波辐射和CTTC计算等方面尚存疑问。本文选夏季典型晴热天气,对广州市某围合式和半围合建筑群展开测试,获得模型计算所需已知参数和室外气温的逐时变化。通过不同方法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对比分析,确定按面积加权平均计算地、墙面的太阳辐射热扰和热时间常数的方法最为准确。与原始CTTC模型相比,对围合式建筑群而言,新方法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平均值之差将从0.3℃减小为0.1℃,根均方差从1.0℃缩减为0.5℃,一致性指数从0.87提高至0.98,对半围合式建筑群而言,新方法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平均值之差将从3.1℃减小为0.1℃,根均方差从3.8℃缩减至1.1℃,一致性指数从0.79提高至0.96。  相似文献   

4.
在半围合式城市住宅中,感知密度是居住体验的重要环节。空中庭院能够缓解高密度环境中的拥挤感,优化其空间形态,是改善环境感知的建构基础。使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密度感知实验,能探讨与空中庭院形态相关的视觉因素——可视性和绿视率对环境感知密度的影响。将广州万科峯境作为原型建立15组以可视性与绿视率为变量的实验模型,通过采集受试者对不同环境感知密度的主观评价,反映实验样本的空间特征,进而分析主观评价与客观量化之间的关联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半围合式城市住宅空中庭院的可视性与绿视率是影响居住环境感知密度的重要因素;呈线状分布的、具有视觉层次性的空中庭院更受大众青睐。  相似文献   

5.
俞天波 《建筑施工》2022,(11):2741-2746
结合围合式工程实例,介绍了针对围合式小区装配式施工部署的要点,分析了适合围合式布局下装配式结构施工的流水组织,总结了超多户型预制装配化的设计、生产要点,以及通过多种工艺及节点设计,增加工序的搭接可能,提升施工速率,减轻吊装、灌浆等关键工序管理负担,可为类似的围合式住宅小区的预制装配式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杨涛  焦胜  乐地 《华中建筑》2012,(7):81-83
运用流体模拟计算软件Fluent对长沙地区典型的围合式高层住区实例进行风环境模拟,得出各住区总平面上通风现状中的优势与不足。根据围舍式住区中各空间布局模式的通风潜力及可优化因素,首先从总平面开口方向着手调整实例一后进行二次对比模拟,验证得出较优化的住区开口方向,再从住区空间布局方面做实例二的比较模拟,得出较优化的空间布局方式,以期为长沙地区高层住区的绿色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东西向高层住宅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良好的建筑体型及其平面布局;选用剪力墙预应力大板支撑体系,适当增加楼板厚度,减少内承重墙数量,采用方便拆装、轻而又经济的分隔墙体,同时对绿化、交往空间,公共交通体的设置,居住单元的平面布局,住宅的私密性,层高与保温、节能,住宅的立面设计等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8.
装配式住宅是我国住宅建筑产业转型的主要方向之一.文章在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国内外装配式住宅的发展策略,分析上海市装配式住宅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上海市装配式住宅发展的策略和建议,为上海市进一步推进装配式住宅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临港新片区先进智造区源起于21世纪初的临港装备产业区,是临港新城发展的核心引擎,也是新片区打造开放型产业体系的重要承载空间。在新片区发展背景下,以装备制造为主导的产业定位发生变化,产业用地集约化、精细化、融合化的需求日益凸显。如何促进产业区空间高品质发展,促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功能,是当前规划编制和实施需要思考的问题。通过回顾产业区不同阶段发展定位,在空间容量指标确定、产城融合政策应用、园区物业载体建设以及规划实施反馈方面探索相应实施经验,为国内相关规划实践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武毅  姚慧  李慧芬 《建筑与文化》2011,(11):118-119
本文以西安民乐园万达广场8号地块内的庭院围合式高密度小套型公寓设计为例,简要分析了庭院围合带来的设计问题,以及在此规划条件下单元式小户型公寓设计的难点,归纳并提出庭院围合式高密度小套型住宅设计优化策略:1根据区位特点确定不同面积套型在规划范围内的单元布局,以达到消化后期销售风险,提高居住品质;2通过模块化的设计方式调整适应不同套型的比例;3.确定能够满足底商和地下停车需要的柱网关系;4.柱网关系确定后在单元设计时考虑套型变化替换的可能性;5.套内各功能空间面积配比按不同套型面积梯度设置;6考虑家电设备的使用对空间影响的细节设计。  相似文献   

11.
During the last half century or so, China has probably experienced more dramatic and fundamental changes than most other societies. Housing and family life have been embedded in a series of far-reaching societal changes, notably the communist victory of 1949, the period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the more recent drive towards a more market oriented society, with housing reforms at the forefron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way in which housing histories among families in Shanghai were shaped by these events and by their interaction with specific intergenerational dynamics. The paper draws on research carried out in Shanghai in 2008 which involved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individual members of three linked generations. The research provides a unique account of family housing histories over three generations against a particularly turbulent backcloth.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This study asks how a social mix policy that mixes public housing with private housing in the same housing complex is associated with residential satisfaction among public housing residents in Korea. We also ask if mixture types between public and private housing make a difference in the residential satisfaction of public housing residents. By analyzing the 2011 Korea Housing Survey for Public Housing Residents, we find that living in the independent type that includes only public housing and the random-mix type that randomly mixes public housing with private housing in the same building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residential satisfaction among public housing residents. The empirical analysis also shows that the levels of social conflict among residents are the lowest in the random-mix type.  相似文献   

13.
徐菊芬 《住宅科技》2011,31(10):46-50
文章首先引用经典理论,认为不同收入阶层、城市管理者的行为和决策直接影响到空间资源的分配;然后分析住房需求和供给市场对居住空间分异的影响机制。经济收入的分化导致当前城市社会出现了多样的收入阶层和消费群体;城市化的快速推进、旧城更新以及新区建设都不同程度地激发了住房需求的增长。在住房供给方面,地方政府、房产商以及商业银行以不同的角色参与到住房供给的利益分配中,其中地方政府通过土地出让获取丰厚的财政收入,是趋利性住房供应制度的实施者;房产商作为住房开发的主体,是物质居住空间的塑造者;商业银行通过对房产商及个人提供贷款而间接作用于居住空间,是需求方和供给方的资金纽带,客观上推动社会空间居住分异得以形成。  相似文献   

14.
住宅产业化进程中的居住隔离——以上海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述了现阶段我国居住隔离的社会经济背景,并以上海为例,从多层次的住宅供应体系、居住隔离的空间分布、居住隔离的外部表征三方面对其加以考察,重点描述居住隔离的空间特征。最后指出,在住宅产业化进程中,遏制居住隔离现象是我国城市住宅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唐磊 《住宅科技》2009,29(7):1-6
运用SWOT分析了上海住宅产业现代发展存在的机遇、面临的挑战、发展的优势与劣势,结合"十一五"建筑节能发展的规划,指出了上海住宅产业化只有走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的道路,并对推进节能省地型住宅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住宅性能认定的实践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立足于住宅性能认定的实践,从管理、监督、市场化运作、评价体系和宣传等方面对我国的住宅性能认定工作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杜强  赵磊  李丁 《建筑节能》2011,39(6):31-33
当今,低碳技术发展迅速,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层出不穷。将低碳技术成功地运用到房屋住宅中,可以节约能源、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改善当地的建筑环境质量,对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低碳技术在房屋住宅中的应用,积极创新思路和管理模式,努力降低建筑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引导房屋住宅和建筑节能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公共租赁住房作为保障性住房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应以“节能省地、保护环境”为导向,在满足居住要求的前提下,提高住区的生活品质,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资源和能源消耗.本文以上海地区公共租赁住房为研究对象,分析公共租赁住房实施绿色技术的特点,并以上海南站地区公共租赁住房项目为例,重点分析其采用的绿色建筑技术及增量成本,对上海地区公共租赁住房绿色建筑的发展具有可借鉴性和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室外声源和室内声源两个角度分析影响城市住宅建筑声环境的主要因素,并从噪声源、传播途径和住宅建筑三方面论述改善住宅建筑声环境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住房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消费,确定住房市场发展方向需要进一步了解当前城镇家庭居住水平与住房现状。本文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和第六次人口普查长表数据,对京沪穗城镇家庭住房状况进行比较分析,指出一线城市经济发展背景下人口快速增长导致城市住房需求旺盛,这是造成城市住房价格不断上涨的重要原因。2000~2010年间,伴随房地产市场化进程,城镇家庭居住水平不断提高,京沪穗三地中广州市城镇家庭居住水平改善程度最高。当前一线城市家庭住房现状和消费偏好决定了住房需求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住房市场调控要结合需求变动趋势来进行。未来随着一线城市住房租赁市场和存量住房交易市场规模日益扩大,住房市场结构亟待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