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治淮》1997,(6)
准河流域跨豫皖苏鲁四省,流域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省际边界线长约3000公里,涉及21个地区(市),64个县(市),跨省河道达数百条之多,绝大多数系平原河道,上下游、左右岸之间在防洪、除涝、灌溉、排水等方面存在着复杂的水事关系。流域省际边界水事矛盾100多处,其中热点地区水事纠纷20余处,是我国省际水事纠纷最频繁的地区之一。《水法》颁布实施后,依法治水、管水,规范省际边界地区水  相似文献   

2.
依法调处省际之间水事纠纷 淮河流域地跨豫、皖、苏、鲁4省,跨省河道达数百条,绝大多数系平原河道,上下游、左右岸之间,在防洪、除涝、灌溉、排水等方面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水事矛盾十分突出,是我国省际水事矛盾频发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3.
李秀雯 《治淮》2001,(2):10-12
一、淮河流域省际边界基本情况 1、省际边界河流众多,水事矛盾热点多 淮河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跨鄂、苏、鲁、豫、皖5省,34个地市,182个县市。流域内横贯省际的河道多,3000多公里的省际边界线上流域面积达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69条,横贯5省26地市70个县市区。其中豫皖交界片省际水事矛盾主要集中在史灌河、谷  相似文献   

4.
《治淮》1999,(6)
淮河流域省际边界长约3000公里,涉及20余地市70余县市,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的省际河沟达169条,上下游、左右岸之间在防洪、除涝、灌溉等方面存在着复杂的水事关系,如果处理不当,往往发生水事纠纷,影响省际边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为进一步理顺关系,分清职责,分工协作,共同努力,减少水事矛盾,预防水事纠纷,促进边界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1994年4月26日至29日,在安徽省黄山市召开的“淮河流域边界水事协调工作会议”上,淮河水利委员会与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四省水利厅及其有关市(地)县(市)水利局的代表就加强省际边界水事协调工作进行了磋商,流域四省水利厅与淮委代表一致同意并签署“淮河流域省际边界水事协调工作规  相似文献   

5.
淮河流域地跨豫、皖、苏、鲁四省,跨省河道达数百条,历史上黄河夺淮后,水系紊乱,上下游、左右岸的利益关系错综复杂,水事矛盾十分突出,是我国省际水事矛盾频发地区之一。 近些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落实,社会经济发展较快,人口逐渐增多,地方自主权加强,《水法》宣传贯彻不力等因素,致使一些省际相邻的边界地区常常不按规划,不经协商,不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擅自修建有损邻省的水工程,使许多水事矛盾更加尖锐复杂。 为了使省际边界地区安定团结,促进工农  相似文献   

6.
漳河上游水事纠纷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漳河上游是全国水事矛盾最严重的区域之一.从1993年起,国家对该区域水事纠纷多发河段实行统一管理,设置专门管理机构漳河上游管理局,走出了一条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工程措施处理解决省际边界河道水事纠纷的路子,使该区域水事秩序基本稳定.但当前却还面临着供需矛盾突出、管理体制不顺、调配机制不完善、调蓄工程手段缺失等重大问题.突破这些难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漳河上游水事纠纷,将对我国水管体制改革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松辽流域水事纠纷调处方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辽流域省际间的界河、跨省(自治区)河流较多,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省际间出现了多起水事纠纷。本文结合参加调处的多起省际间水事纠纷,对流域机构在流域内调处水事纠纷的方法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8.
黄河干流全长5464公里,其中省际边界河段主要有12处,长约1500公里,占干流全长的27.5%;一级支流的湟水、窟野河、渭河、金堤河干流河道中,省际边界河段有4处,长约150公里,占4条河干流河道总长的9.4%。流域内九省区都涉及省际界河问题,随着社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竞相开发水资源和利用滩地,致使水事纠纷增多且更为复杂。特别值得重视的是,黄河中上游地区为我国多民族聚居区,有些省际水事纠纷可能引发民族矛盾,所以,及时做好省际水事纠纷的调处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漳卫南运河上下游、左右岸涉及多个行政区域,各地地势、水量皆有不同,不同的地情、水情产生了纷繁多样的水事纠纷。从清中期到民国末期,在水旱灾害频仍的大背景下,作为省际边界河道的漳卫南运河水事纠纷频发、多发。受民风、政令等影响,各地解决纠纷的途径、方法也各不相同。通过剖析清中期至民国年间的多起典型水事案件,对认识、处理当前水事纠纷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地处海滦河流域,省际边界长、界河多,境内河道多,一方面水资源严重缺乏,另一方面水旱灾害又频繁发生。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会的用水量迅速增长,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洪水的致灾性也不断增加,由此引发的水源争夺、河滩抢占、护村护地工程无序修建等水事矛盾、水事纠纷越来越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妥善处理和解决水事矛盾对推进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  相似文献   

11.
珠江流域片涉及面广,河流水系众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省际河流(包括省界河流和跨省河流)的上下游、左右岸各地市竞相开发利用水资源,在防洪、灌溉、排水、供水、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存在相互作用、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通过对珠江流域片各水事纠纷产生的原因、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为预防和调处水事纠纷提出相应的意见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建设与省际水事纠纷处理机制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省际边界水事纠纷是中国水事危机和突发事件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严重影响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进程。本文重点分析了省际水事纠纷的特点、类型及发展趋势,阐述了和谐社会和水事纠纷处理的相互关系,并在总结太湖流域片省际水事纠纷处理机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与构建和谐社会相适应、预防为主、未雨绸缪的省际水事纠纷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正>2003年8月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成立了直属水政监察队伍,负责黄河上中游流域3616km黄河干流和2 400km主要支流的河道巡查、涉河建设项目监管、违法水事案件查处、省际水事纠纷调处等水行政管理与执法工作。分设晋陕蒙接壤地区水政监察(水土保持监督)支队、绥德水政监察(水土保持监督)支队、天水水政监察(水土保持监督)支队和西峰水政监察(水土保持监督)支队。其工作范围涉及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等七省(区),其中干流省际界河共4个河段278km,重点支流省际界河5个河段184km。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流域内各省际边界河流的开发利用程度不断提高.在省际边界河流上建设的蓄、取水等工程,改变了河流的水文特性,如果没有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可能引起省际之间的水事矛盾和纠纷.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预防因水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的省际边界河流水事纠纷,维护良好的水事秩序,保持当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掌握流域内省际边界河流及水资源的基本情况.为此开展了长江流域(不含太湖)省际边界河流及水资源状况调查工作,为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漳河上游河段作为省际边界河道,往往因争水争地而引发水事纠纷。近年来,在治理工程实施过程中,转变观念,把满足当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作为出发点,加强与地方的合作,利用已建成的部分工程组织跨省调水,收到了良好的效益,保障了一方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
一、淮河流域省际边界概况淮河流域省际边界地区涉及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山东5省27市(地级)67个县区。省际边界线长约3000余公里,可分为鄂豫边界、鄂皖边界、豫皖边界、豫鲁边界、皖苏边界、皖鲁边界和苏鲁边界。流域省际边界河道中流域面积在20km2以上的有169条,流域面积在20km2以下的省际边界河道更多。  相似文献   

17.
1问题的提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加剧,省际和省内的边界水事矛盾也在逐年增加。建立《山东省水事信息管理系统》,为山东省的水事管理、信息查询提供一个先进的、多方位的信息平台,使决策和管理人员,结合各种可能的新技术对山东省省际及省内各流域、各地区出现的各种边界水事问题,进行科学有效的规划、管理、决策,使有限的信息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山东省水利厅与山东大学联合开发的《山东省边界水事信息管理系统》,为研究、预防和调处水事纠纷提供了有效手段,为水事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提供了一个高效、灵活、简捷、实用的信…  相似文献   

18.
刘洪  安鹏 《海河水利》2007,(2):14-16
协调省际水事纠纷是国家赋予流域管理机构的一项重要职责,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对京津冀省际边界地区水事纠纷的起因、演变和协调工作的思考和分析,认为要促进京津冀都市圈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健全流域水法规体系,加快流域基本水权制度建设,抓紧制定省际河流水利规划,全面推进节水防污型社会建设,完善水事纠纷协调机制,及时有效化解水事矛盾,积极妥善解决已发生的省际水事纠纷。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新的水事矛盾可能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通过对新时代涉水主要矛盾的转化情况分析,预判新时代流域省际边界矛盾变化的趋势,明确提出了水事矛盾纠纷预防与调处的基本原则以及运用法治、行政、技术等多手段加强水事矛盾纠纷预防,充分利用河湖长制平台、加强流域与区域联防联动联治等强化水事矛盾纠纷调处,提升省际边界水事矛盾纠纷应急处置水平等应对策略,以期不断提升水事矛盾预防和调处的制度化、规范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水事违法案件是水行政执法的主要对象,及时、准确地掌握其动向和特点,对于有效地预防、阻止和处理水事活动,维护正常的水事秩序,保障水利工程设施的安全完好具有重要的意义。经过多年的努力,安阳市城区河道水行政执法有了明显成效,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局面正在形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前河道水事违法活动出现了新的变化和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