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传真     
宏观动态七部委对沿海城市开展防范溢油污染检查相关媒体10月18日通报,环保部将会同国资委、国家能源局、安全监管总局等七部委联合开展沿海地区陆源溢油污染风险防范大检查。检查的项目包括所有陆上石油勘探、开采、炼制,石油、成品油  相似文献   

2.
中国国土资源部将会同环境保护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安监总局、能源局、海洋局等6部门开展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污染风险防范大检查。检查对象包括从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三家国有石油公司和中外作业者。此次大检查将形成总结报告上报国务院。  相似文献   

3.
针对宁波港溢油污染的现状、溢油事故的特点,分析目前该港船舶溢油应急处置和防范中存在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行业聚焦     
正浙江将建应急库应对海洋溢油日前,浙江省海事局召开新闻发布会称,随着浙江辖区海洋环境风险日益严峻,到2020年浙江将建成4个国家溢油应急设备库,以应对海洋溢油事故。目前,浙江省辖5个沿海地市,各有一家船舶污染清除单位。国家级溢油应急设备库2座,其中宁波大型国家设备库溢油清除控制能力1000吨,舟山国家设备库能力200吨。加上台州、温州国家设备库建设正在推进,预计到2020年,浙江将建成4个国家溢油应急设备库。  相似文献   

5.
对海上石油开采过程中溢油事故进行了重点阐述和探讨,进一步研究海洋环境、海底地层和钻采工艺等多方面因素对溢油事故的影响。同时,应用事故树分析法,选取了辽河油田浅海开发公司葵东区块进行了实例分析,进一步论证了地层条件和钻采工艺等对海上溢油事故的影响和相关防范重点,对海上石油开采过程中的溢油风险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随着公路自动化发油系统应用频率的不断提高,该系统发生溢油现象的几率越来越高,在了解溢油原因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范,极大提高该系统的应用效果。本文首先对公路自动化发油系统简要介绍,然后对溢油风险形成的原因具体介绍,最后提出了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7.
介绍油船溢油污染概况、污染源。油船溢油时应急计划的制订、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8.
林斯源 《石化技术》2022,(4):217-219
原油码头发生海上溢油事故会对码头及周边水域造成严重污染,且溢油回收处理难度大、处理成本高,环境恢复时间长。本文主要对原油码头海上溢油的来源、导致原油码头发生溢油的原因、发生溢油后的处理方法、原油码头溢油事故简单处置过程进行阐述,为从源头解决原油码头溢油事故的发生提供原因分析,以及发生溢油后提供可行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管道建设的迅速发展,溢油事件引起的河流湖泊生态污染愈发严重,针对河流溢油事故的应急处理随之增加。本文通过分析近年来四起重大河流溢油污染事故及应急措施,总结了影响河流溢油事故应急处置的主要因素,整理、介绍了国内外应急设备配备的标准规范,给出了围油栏的具体配备计算方法和围油栏级数的确定及撇油器的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10.
原油码头设备管道发生泄漏、船舶突遇恶劣天气发生碰撞、人员操作失误时,会导致原油大量泄漏,造成水域环境污染。溢油事故发生后,能否迅速而有效地作出溢油事故应急反应并采取应急措施,对控制和减少污染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以中石化某30万t级原油码头为例,介绍了海上溢油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对溢油事故应急存在的拖带扫油方式不足、溢油清理方案不够具体、慎重使用消油剂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宏观动态     
七部委:要求康菲保证渤海再无新污染 8月19日,国家海洋局联合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等六部委组成联合调查组并召开会议,要求康菲公司采取有效措施彻底查清海底油污渗漏原因,并保证渤海不再有新污染,同时对已经造成的损害负起责任。  相似文献   

12.
信息传真     
《中国石油石化》2011,(17):10+12+14
宏观动态七部委:要求康菲保证渤海再无新污染8月19日,国家海洋局联合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等六部委组成联合调查组并召开会议,要求康菲公司采取有效措施彻底查清海底油污渗漏原因,并保证渤海不再有新污染,同时对已经造成的损害负起责任。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我国公路自动化发油系统应用频率逐渐提高,该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发生溢油现象。本文作者简要介绍了现阶段公路自动化发油系统的原理和组成,对该系统溢油的原因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对自动化发油系统溢油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策略。  相似文献   

14.
海上溢油事故直接影响海洋环境和国际关系。卫星遥感监测技术具有大范围、多时相、快速、准确等特点,已经成为发达国家重要的海上溢油监测手段之一。以2006年3月渤海湾海域溢油事故为例,利用欧洲空间局的环境卫星(Envisat)合成孔径雷达系统(ASAR)图像数据,圈定了污染油膜;根据其影像特征和分布运移状态将污染油膜分为4期;根据油膜的后向散射特性差异,判断油膜的源头和尾部,1至4期油膜具有共同的指向,据此确定了污染源的位置,准确地计算了2006年3月23日海面油膜的污染面积(约为400km^2)。此项工作表明,尽快建立海域环境监测和溢油应急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是中国石油海上勘探的一项重要的技术保障手段。图4表2参12  相似文献   

15.
5月31日,在国家环保总局、监察部等七部委召开的电视电话会上,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指出,今年环保专项行动将集中整治工业园区的环境违法问题,以及威胁饮用水源安全的污染和隐患。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相关分析,希望能够帮助现代溢油防范工作进行提升。  相似文献   

17.
海洋水体的石油污染已经成为海洋污染的主要原因,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而溢油成为原油进入海洋的主要方式。论文深入分析原油污染在海洋中存在的形态,详细阐述了对溢油事故的处置技术和方法,并指出应结合原油的特性和气象水文条件选择适合的处置方法,以有效的应对海洋水体原油污染。  相似文献   

18.
已经四个月了,渤海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至今未见分晓。根据国家海洋局公布的数据,溢油事故已造成累计5500平方公里海面遭受污染,其中劣四类水质海面超过870平方公里,部分渤海周边岸线受到溢油事故影响。与震惊世界的美国墨西哥湾漏油事故相比较:墨  相似文献   

19.
针对单点系泊系统复杂的工作环境以及较高的溢油风险性,有必要对单点系泊系统整个工作流程以及人员、环境等因素进行风险分析及评价,并制定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在分析整个工作流程的基础上,采用故障、模式影响分析(FMEA)和事故树分析(FTA)的方法分别对单点系泊系统和输油船进行了风险源的辨识。通过分析,得到了单点系泊系统关键零部件的故障发生模式、故障产生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影响;通过FTA,找到了能够造成油轮溢油事故发生的各个基本事件。据此制定相应的维修策略以及溢油监督管理措施,可降低溢油污染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油气田地面溢油污染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油气田地面溢油中的地面,主要指油气田区域范围农用或可农用的土壤,也包括沿海滩涂土壤、沙石土壤等;溢油主要指落地原油,也包括落地的煤油、汽油等成品油。油气田产生地面溢油的环节很多,钻井过程中起下钻作业、试井、井喷、清理钻井设备;采油过程中抽油管的断裂、采油树泄漏、抽油机停产进行作业检修;原油集输过程中集输管线断裂引起的漏泄以及原油炼制加工等环节均能产生地面溢油。1.地面浇油污染状况目前,我国石油企业奔年产生落地原油约7O\IO‘t,其中约有7XIO‘t往八环境。各油田每作业一次遗留于井场的落地原油为几十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