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焦作工学院学报》2013,(5):620-624
通过探讨地基土自重应力对地基土体变形模量影响,采用原始积分法计算地基土的附加应力,将自重应力作用后的变形模量用于地基土附加应力作用时的沉降计算中,提出了利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沉降的简化计算方法.通过工程实例的计算与分析,并与实测结果及其它方法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证明该方法简单可行,可准确计算地基沉降.  相似文献   

2.
双层及多层水平地基中的应力分布与沉降计算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利用传递矩阵法对分层地基中的应力分布进行推导,得出了地基中应力集中或应力扩散与土体的变形模量及泊松比的关系,给出了双层地基在圆形均布荷载,条形均布荷载和矩形布荷载作用下,中心轴线上的角点下分层界面处的应力系数,对<<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中地基沉降计算方法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海堤工程地基沉降修正系数的正确选取,关系到利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沉降量的精度.依据某围垦工程原位监测数据,利用曲线拟合法的指数曲线配合法,对莱围垦工程海堤外海侧镇压平台及堤轴线附近的沉降观测点数据进行了分析计算,得到了主堤下地基的主固结沉降量及最终沉降量,并推算了沉降修正系数;同时利用分层总和法,计算了地基的主固结沉降量,验证了本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路堤荷载下低强度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性状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前在柔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的设计中仍沿用刚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的设计理论,因而造成实测值与设计值相差甚远.本文通过某高速公路软土地基处理中进行的现场试验,对路堤柔性基础下低强度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的性状进行了分析研究.测试的项目包括桩土应力、桩土表面沉降、分层沉降、侧向变形等.研究结果表明:在柔性基础下这种复合地基可发挥桩间土的承载能力,其桩土应力比的变化趋势为先减小后增大;另外,实测的沉降量比按刚性基础下复合地基理论计算的沉降量要大.  相似文献   

5.
利用传递矩阵方法给出了分层均质弹性地基柔度矩阵的计算公式,并对双层地基上的条形基础给出了一计算实例,结果表明,地基非均质性对沉降影响系数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验发现岩土地基中普遍存在各向异性现象,而目前按照各向同性地基模型计算势必会引起较大误差,为了提高地基中应力和沉降计算的精确度,本文将各向同性轴对称问题下的拉甫位移函数推广到横观各向同性地基轴对称问题,得到了位移分量与横观各向同性下拉甫位移函数的关系式,并通过积分变换得到了横观各向同性地基应力和沉降的通解.  相似文献   

7.
横观各向同性地基轴对称问题的应力和沉降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实验发现岩土地基中普遍存在各向异性现象 ,而目前按照各向同性地基模型计算势必会引起较大误差 ,为了提高地基中应力和沉降计算的精确度 ,本文将各向同性轴对称问题下的拉甫位移函数推广到横观各向同性地基轴对称问题 ,得到了位移分量与横观各向同性下拉甫位移函数的关系式 ,并通过积分变换得到了横观各向同性地基应力和沉降的通解  相似文献   

8.
计算地基沉降分层总和法缺陷的分析及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层总和法是计算地基沉降普遍采用的方法,但它本身存在的缺陷常常造成较大的误差。本文根据误差分析并通过大量有限元计算,查明了误差的大小及分布规律,并得出了适用于均质地基及一般层状地基的修正方法。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本文方法,本方法对分层总和法的修正优于地基基础规范法。  相似文献   

9.
根据ohde理论以及水平分层地基中的应力分布理论、沉降计算公式,对静力触探贯入阻力在地层分界面附近的变化趋势及分界面的影响范围作了定量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及方法,计算结果与实测较吻合。  相似文献   

10.
大型原油储罐有限元分析建模的新方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为了准确计算大型原油储罐的底板应力,提出了一种有限元分析的建模方法. 初步分析了弹簧杆模型与弹性地基接触模型的差异,选取接触单元模拟地基 罐底板的相互作用. 比较了罐底板上表面径向应力理论解、有限元计算应力结果与实测应力数据的误差,并结合油罐钢筋混凝土环梁和弹性地基的沉降特点,提出将两种地基的沉降量差作为有限元建模的边界条件. 通过试算得到了地基的弹性模量和沉降差估算值.结果表明,理论估算结果与基础沉降监测值吻合很好,该方法可以准确地模拟油罐底板的应力,还可以预测在用大型油罐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基坑降水对周围地表沉降的破坏已引起广泛关注,传统计算地表沉降的方法是基于总应力不变的观点,计算有效应力增量,且忽略由渗流引起的有效应力增量,结果误差较大。鉴于此,研究了在总应力变化时和考虑渗流作用下,计算土层中有效应力增量的公式,以便满足降水引起的基坑周围地表沉降的计算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砂井地基顶部存在垫层和底部存在下卧层的现状,采用半透水边界来反映它们对砂井地基固结的影响。假定地基变形符合等应变条件,考虑水平向渗透系数沿半径发生变化,建立了上下边界为半透水边界时真空预压砂井地基的固结理论,通过分离变量法获得固结度和沉降的级数解析解答,分析了底部透水系数、顶部透水系数、井阻、渗透系数沿半径分布特性对砂井地基固结度和沉降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当底部半透水时,最终负孔压和有效应力呈现出沿地基深度衰减的变化规律。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底部透水系数越大的地基固结度越大,但最终沉降和径向固结时间因子相同时的固结沉降却越小。当底部边界不透水时,最终沉降不会随着顶部透水系数改变而改变。但当底部边界半透水或完全透水时,最终沉降随着顶部透水系数增大而增大。顶部透水系数越大的地基固结度越大,径向固结时间因子相同时的固结沉降也越大。均匀井阻的大小不会影响负压最终竖向分布特性,也不会改变最终沉降,但会明显降低砂井地基固结度,延长固结完成时间。渗透系数径向分布模式会对砂井地基的固结度产生影响。工况一计算的固结度最大,工况二计算的固结度最小,工况三计算的固结度介于工况一和工况二之间。半透水边界对真空预压砂井地基固结过程的影响规律与堆载预压砂井地基相比存在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更准确地预测浅埋盾构隧道引起的地表沉降,探求相应的沉降控制措施.方法基于均质半无限空间假定,将浅埋单孔盾构隧道二向非等压初始地应力场分解为均匀应力场和单向应力场。利用弹塑性力学的Lame公式和Kiersch公式及摩尔一库仑屈服准则,定义了弹塑性解的位移边界条件.将控制地表沉降两大措施成功地应用于北京地铁十号线浅埋盾构隧道地表沉降预测及控制.结果得出适合浅埋隧道地表沉降预测的弹塑性计算式,对弹塑性计算式的分析显示,隧道围岩的弹性模量E和黏聚力c越大,地表沉降越小;泊松比纵内摩擦角φ和膨胀角沙越大,地表沉降也越大.提出通过减少围岩扰动和提高围岩性质两种控制盾构隧道地表沉降的方法.结论研究成果能较好地应用于浅埋盾构隧道的地表沉降预测及控制.  相似文献   

14.
软土地基疏桩基础沉降计算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前软土地基疏桩基础沉降计算方法尚不成熟,现行规范(JGJ 94-2008)对同时满足"桩中心距大于6倍桩径"的"软土地基减沉复合疏桩基础"的沉降应如何计算未作明确说明.根据连云港市云台变电所加固工程的数据进行理论分析并与实测沉降对比,得出以上情况宜按"桩中心距大于6倍桩径"公式进行沉降计算的结论,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沉降缺陷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层总和法是计算地基沉降普遍采用的方法,但它本身存在的缺陷常常造成较大的误差.本文根据误差分析并通过大量有限元计算,研究了误差的大小及分布规律,并提出计算方法.最后,应用本文方法分析了两个工程实例,结果表明:本文方法是合理和正确的,并且计算结果优于地基基础规范的计算结果.他不仅适用简单的均质地基,而且适用于一般层状地基,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控制在循环荷载作用下软基路堤的总沉降和工后沉降,采用能够综合考虑主、次固结沉降的Yin-Graham一维等效时间线模型和一维条件下软土“最终”沉降与应力路径无关的性质,获得在正弦循环荷载作用下路堤运行期间长期总沉降和工后沉降近似计算公式,建立路堤总沉降和工后沉降与回弹指数、压缩指数、蠕变系数、初始有效应力、路堤承受的静荷载幅值和动荷载幅值之间的关系,除上述影响因素外,工后沉降还与运行期开始时路堤下软基的总有效应力有关.利用沉降公式计算具体工程软基路堤运行期结束时的长期总沉降量,计算误差小于0.275%.  相似文献   

17.
在桂林岩溶区的岩土工程勘察中,地基稳定性评价应注意考虑溶洞或土洞的规模尺寸、形态、洞内充填物、地下水等因素的影响;石灰岩、粘性土、粉土的地基承载力应采用多种方法综合取值,要敢于打破经验方法的束缚;在地下水位变化较大的地方,应按分层总和法进行地基土的变形计算;岩溶地基处理,应注重新处理方法和新施工工艺的尝试和运用.  相似文献   

18.
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周边地表沉降的预测是基坑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本文主要对由于支护结构变位而引起的地表沉降进行了相关研究,利用正态分布及抛物线函数拟合了地表沉降曲线,并推导出沉降的估算公式.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估算公式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表明该估算方法具有计算精度较高、工程实用性较强等优点.实际应用中,可考虑加入修正系数来加以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