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主要论述了在梅山ERP网络建设中,解决了由于L3服务器集中到网络中心,物理位置的变迁造成与L2网络通信的问题,安全、可靠、便捷地实现了L3服务器与L2网络通信,是充分利用ERP现有网络资源的成功案例。 相似文献
2.
润忠高线SINEC—L2网络技术改造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SINEC-L2DP网络故障及现象,着重分析了故障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系统网络改造的方案,目前,网络改造技术,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3.
1 前言马钢港务原料厂是一个占地90公顷的大型原料厂,承担着马钢原料装卸、储备、加工、运输以及为2500m3高炉、烧结、焦化生产起承上启下的任务,设计为水路、铁路和公路多渠道受料方式,受供料运输及混匀矿加工由带斗门机、堆取料机、翻车机、定量圆盘给料机和胶带运输机等构成复杂的生产运输网络,共118个生产流程,设备多,战线长,工艺流程复杂,为了达到提高设备效率,稳定地向高炉、烧结供应合格原料,采用了PLC网络,实现原料加工运输自动化控制。2 PLC网络的构成马钢港务原料厂控制系统是由两级计算机组成,即过程控制级和设备控制级。设… 相似文献
4.
VPN技术在企业网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企业网络技术的普及,员工需要随时随地联入企业网.随着企业本身发展壮大与跨国化,企业分支机构遍布世界.企业与各战略伙伴也需要随时通信.这涉及到远程安全接入企业网络.为了保证数据在网络传输时的安全,通常需要为每个分部建立独立的专用链路,这样就会造成投资大、工程难以实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采用了虚拟专用网(VPN,vitual private network)技术,即利用公共服务网络(如因特网)实现企业数据的安全通信和加密.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CONCAST公司L2系统在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电炉车间的应用情况。分析了L2系统的构架及网络布局、系统硬件及软件组成,以及L2系统的优势。根据现场实际使用情况,对系统进行了适当优化,满足了电炉炼钢生产的需求,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6.
PLC自动控制系统在高炉喷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炉喷煤系统的设计过程中,通过采用可编程控制器S7-300,使储煤场、制粉系统、喷吹系统等过程实现了PLC自动控制,并实现了以中速磨为核心的连锁控制,同时也实现了对下煤量、烟温、喷煤量、喷吹罐自动充压及稳压系统的自动调节。 相似文献
7.
8.
9.
许文菊 《冶金设备管理与维修》2013,(4):36-38
随着炼铁生产冶炼强度的不断增大,原有的喷煤自控系统已经不能适应生产要求,通过PLC控制系统升级、网络优化、程序画面升级优化、现场重要设备更换等措施后,提高了喷煤自控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黄河鑫业有限公司铝电解多功能联合机组控制部分采用美国AB公司的ControlLogix5000系统,各子站间用同轴电缆、光纤、专用通讯电缆等方式进行连接,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网络故障,导致整台机组无法正常运行。本文以我公司电解多功能联合机组为例,对网络通讯方式及故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用SINEC-L2DP网络技术实现SIEMENSPPLC与调速传动装置的通信方法,以及相应的分布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2.
13.
简单介绍铝铸轧机生产工艺、发展过程及PLC系统基本概念和功能特点,重点结合为南非HULAMIN公司生产的铸轧机设备,说明PLC系统在硬件配置、PROFIBUS网络组成及程序编写结构等方面的应用情况,总结了南非铸轧机PLC系统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介绍转炉氧枪采用6RA70全数字传动,并应用PROFIBUS-DP网络技术,实现与PLC系统的数据传输和现场控制,提高了转炉控制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16.
17.
针对大型钛渣电炉生产中炉压、一氧化碳含量、电流等参数属于非线性变量的状况,提出一种类似于标准的操作方法,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智能协调控制方案,应用提前算法对模糊神经网络结构和参数进行优化,并采用神经网络模块与PLC的逻辑梯形图语言编程实现智能协调运算,实际应用后,冶炼时间缩短,电耗降低. 相似文献
18.
2001年10月包钢炼铁厂对高炉喷煤系统四系列进行了改造.重新设计电气控制原理图、设计计算机配置、和重新编制计算机控制程序.对原有的操作台进行了改造,取消造价高且制约生产发展的CP528,改由先进的上位机WinCC软件系统监控,实现了整个网络系统的连接. 相似文献
19.
由于宝钢"十一五"规划重点项目的需要,宝钢自行开发了5条生产线的L2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介绍了L2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的L2人机接口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包括HMI系统、HMI的硬件系统、HMI的软件系统和HMI的应用系统及其应用软件;阐述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利用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作为开发工具,开发中间软件HMIRemoteControl和应用软件.从HMI系统的通用性、可操作性和扩展性等几个方面描述了它的优点,从系统的集中显示和维护及HMI操作系统的稳定性方面描述了该系统的缺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