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城市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它是通过生态流(即物流、能流、信息流)联系内部的各组成成分 和要素,发挥城市功能的。本文运用生态学和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以及“4R”原则,阐明了生态流 的功能,探讨如何从物流、能流、信息流的角度提高生态流效率,保证生态流的畅通,进而实现城市 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文毅  毕凌岚 《四川建筑》2012,32(5):30-33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绿轴的建设在我国的城市建设尤其是新城建设中的实践越来越多,其景观价值、经济效益和生态效能等逐渐得到认可。文章尝试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用空间分析的方法,在空间结构的层面来探讨城市绿轴对于城市绿地系统生态效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城市景观生态调控的空间途径探讨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对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景观生态问题进行了概括 ,并基于近年来景观生态学及景观生态规划的研究进展 ,结合目前在城市发展过程模拟中应广泛的CA模型 ,提出了城市景观优化配置的生态约束 ,为城市景观的生态调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4.
城市发展的最佳趋是走向生态城市。要实现城市的宏伟目标,重点在于调节控制,而城市生态调控纷繁复杂,涉及诸多方面。  相似文献   

5.
城市生态位的内涵及其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环境生态学角度,试用城市生态位思维对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及其可持续发展进行探讨。城市生态位的本质即城市居民的生存条件和生存质量的满足程度。城市生态位的高低优劣可由一系列评价指标来度量。城市生态位可通过多种手段进行调控。  相似文献   

6.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模型与中国城市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理想城市模式及其变迁以及生态城市发展路径的分析.发现人们对理想城市的追求已经超越愿景与技术主导的城市和政策与指标主导的城市而进入生态城市阶段,但主流城市规划的手段却仍然只有应对蓝图理想的空间控制和应对指标理想的数字控制,因此提出规划建设生态城市必须结合生态学原理.本文还对复合生态系统理论进行了回顾,并通过对生态学派和城市学派认识差别的分析,指出当前的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无法与生态城市建设充分结合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特征性和应用性的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并对该模型的结构和特征,各子系统的内涵、特点以及与其他子系统的关系进行简要的介绍,最后应用该结构模型对我国一些城市的发展现象和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对策要点.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理想城市模式及其变迁以及生态城市发展路径的分析,发现人们对理想城市的追求已经超越愿景与技术主导的城市和政策与指标主导的城市而进入生态城市阶段,但主流城市规划的手段却仍然只有应对蓝图理想的空间控制和应对指标理想的数字控制,因此提出规划建设生态城市必须结合生态学原理。本文还对复合生态系统理论进行了回顾,并通过对生态学派和城市学派认识差别的分析,指出当前的复合生态系统理论无法与生态城市建设充分结合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特征性和应用性的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型,并对该模型的结构和特征,各子系统的内涵、特点以及与其他子系统的关系进行简要的介绍,最后应用该结构模型对我国一些城市的发展现象和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对策要点。  相似文献   

8.
蔡红一 《华中建筑》1999,17(2):88-89,92
文章从社会生态学的角度,通过把城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来研究此背景下的城市人群关系。提出了城市人群关系的生态分层理论,并从城市人群关系中生态位及其价值表现形式,城市人群关系的生态分层和异化1城市人群关系生态分层和定异所导致的后果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广西土木建筑》2011,(2):32-32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级城市规划师邹德慈认为,生态城市的核心是城市的生态系统,它由三个主要的子系统所构成,即自然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它是由协调而且良性运行所组成的系统,是一个复合系统。生态城市是生态系统健康的、良性运行的城市。  相似文献   

10.
城市生态系统与城市经济系统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沈清基 《规划师》2001,17(1):17-21
文章围绕城市生态系统和城市经济系统进行了相关问题的研究,重点探讨了城市生态生产力、城市生态效益、城市经济生产力、城市经济效益及城市生态系统和城市经济系统的关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东关街是扬州城中最具代表性的城市片区,它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道,更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有着浓厚的历史、社会文化内涵和学术研究价值。在城市片区形成、演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自组织作为其“主要推手”贯穿始终。本文基于自组织理论,通过对东关街的空间性解读以及场所感的解析,从城市的使用者“人”的角度,探究城市片区的自组织演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examines how recent developments within the regulation approach might be used to inform comparative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It begins by outlining the ways in which regulation theorists have pursued an interest in variability and uneven development. It then reviews attempts made by different authors to deploy regulationist concepts within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at scales varying from the local to the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The paper then outlines a methodological shift which requires us to see regulation as a process, before going on to exemplify how such an approach has been used to inform empirical research. It concludes by examining how strategic-relational state theory might be use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regulation approach to underpin analyses of policy and politics at the urban and regional level.  相似文献   

13.
基于灰色理论与政策研究方法的信用监管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供了信用档案整理和形成规则的概念层次化与外延数量化的路径,建立了监管评价新方法,阐述了方法的理论基础,介绍了灰色处理技术路线和过程,给出厦门实例验证了可行性和有效性,提出了制度设计有关策略.  相似文献   

14.
利用气象参数进行热网动态调节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在气象参数对供热系统热负荷预测及动态调节影响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宜借鉴国外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5.
装配线中装配工作站作业时间是否相近、节拍是否和谐直接影响装配生产率 .以实例阐述了最大候选规则在鼓风机配装线上的应用 ,改善和平衡了装配线 .  相似文献   

16.
大学自治是大学的精神,但自治却随着历史的发展而逐渐改变。当然,从来没有绝对的大学自治,一所大学的存在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无论怎样,大学应该有自身的立场和原则,不能轻易地因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改变,这是一所真正的大学之所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7.
基于自组织理论的传统村落更新与新民居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喆  周涵滔 《建筑学报》2012,(4):109-114
基于自组织理论,以传统村落的自组织特征为切入点,通过探讨新民居建设的他组织特性对传统村落更新的影响,从二者的辩证关系角度,研究在新的建设形势下传统村落如何继续保持活力、逐步更新的原则和策略.  相似文献   

18.
佛教从公元前3世纪开始向印度以南地区传播, 途经锡兰、室利佛逝、中南半岛的早期孟人国家、扶南等,最终成为东南亚大陆民族的主要宗教信仰。在这一过程中,作为佛教最具有代表性建筑物的佛塔,也遍及上述地区,并在传播中产生了新的形式和意义。本文试图对南传佛教佛塔的几个类型演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苑思楠  张玉坤 《新建筑》2012,(5):132-135
近10年来,复杂性城市设计理论逐渐受到城市规划者们的重视,它为设计师提供了一种迥异于现代主义设计理念的自下而上的城市设计方式,以该理论为基础所产生的城市模拟模型以及自组织城市设计思想已经进入实际应用阶段。探讨了复杂性城市理论产生的根源,并对理论的基本概念以及应用方法进行了解读。通过了解复杂性理论的自组织行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将有助于为正处于高速城镇化进程中的中国城市寻找到与其自身运作机制更为契合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The paper reviews the regulation of water companies in England and Wales since 1989 by reference to the historical regulation of utilities in these countries. It considers how comparative competition, service standards and charging arrangements are developing. Particular mention is made of the debates over rates of return and household metering. The conclusion is that regulation, to be effective and appropriate, must be capable of evolu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