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网在运行的过程中,损耗比较大,不过,电气自动化在应用了无功补偿技术之后,运行损耗将会降低,同时,电网的运行效率可以有效地提高,而且,在电力运输部门中,存在的一些安全问题也可以解决。本文中,介绍了无功补偿技术的定义和特点,分析了电气自动化应用无功补偿技术的意义,最终提出了电气自动化应用无功补偿技术的建议,以便于更好的发挥无功补偿技术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无功补偿技术不仅能充分发挥电气自动化设备的运行潜能,还能确保以电气自动化设备为核心的供电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无功补偿分为快速跟踪无功补偿和静态无功补偿,随着电气自动化设备高性能发展需要,快速跟踪无功补偿的应用越来越为广泛,相关的技术也是本文论述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下,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应用日益广泛,在社会生产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无功补偿技术是最关键的一种,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发挥着巨大功效,不但能提高电气自动化的工作效率,且能节约资源。鉴于此,本文从多个方面对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如今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应用无功补偿技术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它能够很好的解决电气自动化系统工作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因此研究该技术的特点及实现方式是非常必要的。该文首先提出无功补偿技术的概念,并对其特点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然后强调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重要意义,在分析的过程中,也着重介绍了无功补偿的几种类型以及其实现的方式。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内市场的全面开放,社会经济水平全面提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电气自动化等先进的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到各个行业领域中,进一步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无功率作为配电电路运行中的常见问题,大大降低了电其自动化系统运行功率因数,造成了不必要的能源损耗,影响供电系统稳定性,因此相关人员要将功无功补偿技术应用到电气自动化设备中,降低电力生产中的损耗,提高电气系统运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电气自动化时代的到来为全世界提供了越来越多的便利,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日益成熟并被广泛应用于供电、高铗等众多社会领域。但是在实际的发展应用中,由于电气自动化设备中单相电牵引负荷变化复杂,功率因数偏低等众多因素造成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实际应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系列问题,而且在提高供电质量、降低能量损耗方面具有优势作用。本文就无功补偿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进行了如下探究。  相似文献   

7.
针对电网无功配置不足或过剩将会造成电网电压波动、电网调度运行管控困难、设备利用率低、电网投资浪费、不利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等问题。本文从电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审角度出发,提出了电网无功补偿装置配置原则,明确了接入电网的基本要求和功率因数的补偿要求,同时在电网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变电站无功补偿配置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基础上,结合电力系统中无功负荷(损耗)、无功电源等计算过程,对电网工程无功配置设计中普遍存在无功负荷统计值偏大、忽略无功电源提供的无功功率和忽视电容器组投切电压波动及谐波校验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变电站无功补偿选型设计和评审过程中关注的要点,以达到在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上,经济合理配置无功补偿设备,提高电力系统经济运行水平,节省电网工程建设投资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是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使用过程中,有效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员作业的强度与压力,这符合电力系统的发展需要。文章首先简单介绍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其次对其在电力系统中的运用范围、特点加以论述,最后提出了相关运用策略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不断对电子自动化技术的深入研究,怎样提高电量质量,减少电量损耗,已经成为主流的问题.为了有效解决相关的问题,将无功补偿技术运用在电气自动化之中.本文主要对无功补偿技术的概述、特点、运用做出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国家电网覆盖地域与规模不断增大,电气线路把各种不同类型的电气机械设备密切联系在一起。由于电气机械设备运行环境的复杂性以及各种人为因素的影响导致故障发生概率高。为了保障电网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必须要提高电力系统中自动化和继电保护设备的可靠性能。继电保护设备可靠性能作为提高产品质量的主要手段,是以理论概念为基础。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作为电力系统中的重点保护对象,它们的安全运行可以保障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本文针对电力系统中自动化装置与继电保护设备的可靠性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微型计算机在低压无功补偿中,应用比较多,但在高压电力系统中利用微机控制无功补偿还是个缺口,针对目前无功补偿自控技术应用的局限性,开发了单片机高压无功补偿控制器,以便实现电力网的合理运行及节能效果。二、高压无功补偿控制器的构成高压无功补偿自动控制器,每完成一次控制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计算机技术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令人咋舌,这也使得很多自动化以及数字化的技术渐渐的被应用到电力系统中去,从而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对于电力系统的所有应用而言,毫无疑问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设计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虽然电力自动化建设近年来也取得了不小的进步跟发展,但是总的来说,在电力系统中,对于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还是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对于在电力系统中如何运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文章做了一个相对详细的说明,同时也涉及到了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在实际的电力系统的应用和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无功补偿对电力系统的电能计量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值得我们的电力系统的工作者和相关电力系统的教育工作者深深的思考其中的原由。无功补偿对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能够实现供电方式和供电效率的提升。本文主要介绍了在电力系统中无功补偿的意义,无功补偿的几种方式,最后探讨了无功补偿在电能计量的相关要求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相关的电力系用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建议和帮助。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电力电子技术正在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电力系统在运行中对于能源的消耗也开始越加关注,为了能够提高电网运行质量及安全性能,就需要对于电网现在运行电压问题及无功补偿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所以电力领域内现在有一个重点研究对象就是怎样提高电压稳定性及无功功率问题。本文就以无功补偿作为研究基础,并以此作为切入点对于无功补偿方法及目的进行研究,进而提出无功补偿在电力电子技术应用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电压作为电网运行的重要参数,无功补偿与无功平衡是保障电压质量的基本前提,有效合理的电压控制分析及无功补偿,能够在保障电压质量的同时,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因此电力企业各部门及班组需要将提高无功电压管理作为管理的重点。本文简要分析了无功电压管理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提高电力企业无功电压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在电力传输过程中,存在输电线路、变压器、母线等电气设备出现损耗从而降低供电效率的情况,目前常用无功补偿的方式来解决此问题。因此无功补偿装置的性能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对于无功运行管理方面缺乏高效的手段,亟需完整科学的方法进行指导。针对上述问题和需求,本文首先应用大数据技术构建了支撑评价指标计算和分析的数据层,根据发电机组无功运行考核的实际业务需求分析提出了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设备可用率、设备折旧率和设备故障率三个二级指标,最后提出了层次分析法与熵权值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应用本文提出的指标对并网发电机组的无功运行情况进行考核评价,能够从客观角度反映机组的实际运行情况,为电网运行专业管理人员提供辅助决策。  相似文献   

17.
提出并研究了一种以Microsoft Visio2003图形软件为平台,利用VBA编程进行二次开发的图形化电力系统无功优化软件的新技术和新的实现方法.研究了基于所绘电气接线图的电力系统通用的图形化建模,以及电网拓扑结构的自动识别技术.开发了运行于Visio2003的实用的图形化电力系统无功优化软件.开发实践表明,Visio的二次开发技术为图形化电力系统无功优化软件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发展对电力需求的逐年增加,电气自动化行业的发展也因此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推动。但是,就目前电气自动化发展的现状来看,却仍然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电力输送中损耗严重就是最主要的一个。鉴于此,本文首先对无功补偿技术的特点进行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在电气自动化中的有效运用,以此来为解决损耗严重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时代的不断变化,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取得了显著的发展空间,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为我国电气应用提供了保障。电力系统离不开电气自动化技术,其不仅可以促进电力系统的改进,还能使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更简单、更方便,增加对电力系统的理解和应用。为此,本文将重点探讨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静止无功补偿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对电力系统提高功率因数、稳定电压和平衡电网等有重要意义.首先介绍了晶闸管自关断变流器的无功补偿装置的工作原理,接着在一体化仿真支撑环境中用图形化建模技术建立无功补偿器模型,并通过实验分析模型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