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红苗属苗族湘西支系,通用苗语湘西方言,为蚩尤后裔,历史上经过几次大迁徙,于秦汉之后相对稳定地聚居在湘、鄂、渝、黔边的五溪流域。两千多年来,五溪红苗服饰从“织绩木皮、染以草实”到“绾髻以簪、百褶翩跹”,其形制随时代发展而演变。文章分析了红苗服饰形制演变的多重动因,认为苗族服饰文化持久弥新的生命力必然依赖于与之相协调的民族文化生境,其形制演变与政治制度和社会环境息息相关,与宗教信仰和民族习俗休戚与共,与族际交往和文化渗透紧密相连,与经济水平及审美观念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
张鹏 《家具》2013,(6):64-68
“案”与“桌”两类家具,在使用功能和形制特点方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人们对于“案”与“桌”往往容易混淆,不能区分。本文主要从“案”与“桌”的概念和起源、形制、功能和文化蕴含等方面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徐蕊 《服装设计师》2009,(5):126-129
裆的开合 由分到开 从中国裤产生的那一天起,裤的形态是两腿截然分开的,殷商时称这种裤子为“胫衣”,意为穿在小腿上的衣服。这时用来遮挡人体私处的是下裳,下裳的产生先于裤子。  相似文献   

4.
中国古代最早的裤子是由两只裤筒组成,穿着时分别套在小腿之上,称为"胫衣"。"膝裤"作为穿着于小腿部位的一种服饰,属于"胫衣"的一个类别。据文献记载,"膝裤"最早出现于宋代,于明清之际最为流行。明代尤其是晚明,受商品经济发展、女子社交网络的扩大以及缠足观念的影响,"膝裤"已经作为女子服饰广泛流行,并发生了功能的转变且反映了明代的审美风尚以及身体观念。  相似文献   

5.
<正>有诗云:“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可有一类过敏人群,眼睛痒、打喷嚏、流鼻涕……他们感知春天的能力也超强。入春以来,医院里来看过敏性疾病的人逐渐增多。从中医角度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不足、抵抗力差是过敏性疾病的根本原因。先天禀赋  相似文献   

6.
对明代吴氏墓出土团窠双龙戏珠纹暗花缎褶裙形制进行研究推考,探讨明代命妇褶裙形制特征。运用实验考古学、文献图像查阅、个案分析与多元类比相结合的方法,对该裙的出土背景、面料、形制、裙片拼缝方式、褶裥制式及数量、裙与上衣组配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团窠双龙戏珠纹暗花缎褶裙为两片一腰样式的侧褶裙,裙片共用七幅料拼缝,裙两侧捏“四对四”抱合对褶,为明代较为典型的褶裙制式,具有明显的传承性;该裙与墓中出土短上衣组配,体现了弘治年间江南地区命妇着装的礼仪性与时尚性,代表了明中期命妇典型的生活着装配伍。  相似文献   

7.
王晶 《西部皮革》2021,(9):124-125
本文以旗袍为例,提出了旗袍的形制发展变化及对身体的遮蔽与显现之间的关系,对旗袍在现代服装中的意义及象征从民族文化审美角度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8.
食色     
美味不仅止于味,更在于其形制之美。时至抽枝展叶的五月,何不为餐桌增一抹淡绿,用天然材料为菜肴上色,叶绿素为你苏醒的身体注入阳光的味道。  相似文献   

9.
明朝官员礼服和制服以“四幅制”为结构框架,呈现出“褒衣博袖”的形制特征,这种特征是明人继承传统袖制并创立缯耳制的结果。文章以实物与文献相结合重实物的“二重考据”研究方法,对明官服“褒衣”和“博袖”结构冲突的技术问题进行复原。结果表明,明官服通过“取舍袖耳”的术规完成了褒衣博袖的官服营造,使其既满足礼制纲常的约束又达到了节俭的目的。明官服“整幅寡割”的造物逻辑深谙俭以养德的礼教修持。  相似文献   

10.
“如意云”纹饰是构成清代妇女云肩最主要的元素之一。“如意云”既可作为云肩的轮廓形制,又可作为图案纹样,施以彩锦刺绣,成为清代妇女佩戴在领肩部的云肩纹饰。通过对苏州大学博物馆馆藏清代云肩实物及相关资料的调研、分析与归纳,并结合历史、社会、民俗、艺术等学科,对云肩中“如意云”纹饰的形制流变、特征分类、民俗寓意等进行研究与总结。通过对“如意云”纹饰的历史流变、形制特征、艺术特色的研究,可以洞悉其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及其服饰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从图像和实物观察,一种女子服饰在明代首次出现,直至清初都相当流行,但中国古代服装史均未提及此服.经过笔者的初步考证,确定此类服饰当时的称谓为“披风”。本文就“披尉’的形制、材料、流行时间、穿戴搭配方式以及流行的原因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追溯明代女子服饰形制的改变与西亚、中亚服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挥之不去的雾霾天为我们的健康带来了“身体之霾”,口罩、空气净化器等外部措施只能起到防护作用,要想把雾霾对身体的危害降到最低,归根结底,还是要从身体内部建立起坚固的健康守护长城。  相似文献   

13.
江南水乡妇女首服的形制与渊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竞琼  崔荣荣  刘水 《纺织学报》2005,26(5):132-134
 运用了民俗学和服装学的原理,对江南水乡妇女的发型、眉勒、包头巾、簪花的形制与渊源作了初步研究。其中发型是蓄发并有发髻,同时伴有簪花,这是构成水乡妇女首服的基础,眉勒是系扎于前额的狭长形条带,包头巾是包裹头顶的梯形布幅,这是构成水乡妇女首服的主体。这一切都具有悠远的历史渊源,同时与当地“稻作文化”的生活形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历来关于宋画中陈设品的研究主要以家具类为主,但由于家具实物出土较少,所以只能从图像、文献的角度展开研究。宋代四幅梳妆仕女图《绣栊晓镜图》《靓妆仕女图》《调鹦图》《盥手观花图》中的陈设品既有家具类漆器,又有梳妆类漆器,而现存宋代漆妆奁文物不少。从漆妆奁入手,相关成果可为宋画中缺乏实物的家具品类研究提供切实佐证。运用图像、文物、文献“三重”证据法,研究画中漆妆奁的形制及其色彩、工艺,完成漆妆奁CMF研究发现,宋代漆妆奁具有以数制简的形制特征、简繁益彰的工艺特征、雅俗共济的色彩特征。漆妆奁材料效果主要通过形、色、工呈现,所以将材料融汇于三者中探讨。  相似文献   

15.
漫话貔貅     
柳涵 《中国宝石》2005,14(1):206-206
随着近几年来晶石饰物在市场上的旺销,形形色色的水晶小雕件也走入了我们的生活,“貔貅”这种形制的工艺品在市场上也越来越多,尤其中去年春节之后,翡翠貔貅成为除生肖题材佩饰之外,最受人们欢迎的玉饰题材之一。但貔貅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它都有什么样去邪避凶的说法,大家却众说纷纭,带着这些疑问,笔者走问了玉雕厂的老师傅与多位从事玉雕产品经营的行家,将貔貅的一龙去肪呈现给大家。让我们一睹貔貅的“真容”。  相似文献   

16.
"珰"作为一种冠饰,不仅可以作为"貂蝉冠"、"通天冠"、"步摇冠"之构件,亦可作为"骨苏"之构件。其形制特殊,包含了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文化内涵。本文通过理"珰"、读"珰"以及对邻"珰"的对照比较,力求洞鉴,以达昭然。从考古实物资料出发,利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对出土于两晋十六国时期墓葬中珰的形制分型分式,进行梳理研究,探究其时代特征、地域特征及演变规律。并联系珰所出墓葬墓主的身份,对照相关文献记载,结合壁画、雕塑、绘画资料中出现之珰的形制,对不同等级人群适用的不同形制的珰进行了划分。结合邻邦朝鲜半岛、日本出现的相似形制的珰,考察其传播与流变,从而探讨当时东亚地区的文化交流情况。  相似文献   

17.
日前,在南京中心大酒店召开了“美人钓”、“红泥”酒产品专家鉴定会。参加鉴定会的全国著名白酒专家有周恒刚、沈怡方、高月明、高景炎、陶家驰、刘洪晃、范仲仁、沈正祥、梁邦昌、赵志昌等。“美人钓”“红泥”酒是由常州中山集团指定江苏省军区运西酒厂生产的。经过专家对酒的内在质量进行品评,一致认为“美人钓”“红泥”酒无色透明、窖香浓郁、纯正绵甜、醇和谐调、爽净味长,风格突出。专家们对这两种酒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美人钓”、“红泥”酒产品专家鉴定会在宁召开@杨志琴  相似文献   

18.
叠穿是贵州苗族女性较为常见的服饰穿着形式与穿着现象,也是对女性身体进行“再设计”的方式之一。文章尝试从身体视角出发,以对贵州苗族叠穿穿衣方式田野考察为基础,结合历史文献、叠穿案例与实践,借由贵州苗族叠穿服饰对女性身体构成的多样设计表象,探索蕴含于此现象与行为背后的多重话语与文化含义,旨在为民族服饰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提供探索思路,在深入挖掘民族服饰资源及时尚创新传承方面提供具有学术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的重要参考。研究表明:贵州苗族叠穿不仅是“以多为美”的财富象征,更是籍平面结构的服饰以重复之形,对女性身体的外轮廓进行“再设计”,并通过族群集体认同的叠穿规范对女性身体与身份加以合乎礼仪的建构。  相似文献   

19.
盐滩是晒制海盐最为基本的场产资本。但是,以往的盐业生产研究对山东各场盐滩的设置与管理问题很少提及。本文依据文献所载,既对清代山东盐场的盐滩种类,即沟滩和井滩的具体形制,进行了科学的图解,还从“盐滩形制均有定制”、“盐滩数额均有定量”、“移立或修整盐滩也得奏报朝廷批准”等方面,对山东盐滩的严格管理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指出,清朝末年至民国,因永阜场被黄河大水淹没,使得山东的盐产短绌,于是对盐滩的管理出现松动,从而使山东的盐滩从单一的官方管理,分化成官有滩、商有滩、灶民自开滩三种形式并存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说“鼎”     
俞民 《美食》2006,(1):14-14
在中国语言字中,“鼎”是一个经常使用而又意义丰富的词语,有“鼎立”、“鼎盛”、“问鼎”、“大名鼎鼎”、“一言九鼎”、“人声鼎沸”等,这些词语大多和它的形制特点,引申义、比喻义有关。一些人对鼎的用途不甚了解,其实,“鼎”是“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说解字》),作用如现代的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