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6 毫秒
1.
本文就目前的视频业务和宽带用户接入网技术进行了简要概述,分析了视频业务接入网技术的可行性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HFC接入网交互视频多业务的网络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单业务独占带宽和多业务共享带宽的2种模式,基于交互视频业务服务性能指标的流量强度的分析,提出一种混合光纤同轴电缆(HFC)接入网交互视频多业务的网络设计方法。该方法彩扩展的Erlang B 模型和Kaufman-Roberts递归算法进行网络设计,并以视频点播和时移电视业务为例,给出最优带宽资源射频频率数的计算方法,实现HFC网络交互视频业务的经济部署。  相似文献   

3.
网络融合实现全业务接入已经成为接入网发展的必然趋势,EPON技术在接入速率、带宽效率、分光比和全业务承载能力以及安全性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因而成为光纤接入时代的优选技术.EPON网络以光纤为传输媒质,使用以太网协议作为网络传输协议,利用PON的拓扑结构实现数据、语音及视频的综合业务接入.  相似文献   

4.
终端通信接入网是电力骨干通信网向用户侧延伸的末梢神经网络.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适用于终端通信接入网的技术呈多样化趋势,为不同电力终端通信业务匹配最适应的通信接入技术是提高通信效率、保证通信服务质量的前提.对终端通信接入网可用的通信技术及其业务需求做深入分析,并基于主观偏好和客观数理分析设计了基于主客观因素的通信技术最优匹配算法,算法权衡业务对属性的偏好和各属性自身的重要程度,最终得出不同电力通信业务最适配的通信技术,从根本上提升终端通信接入网的效能.  相似文献   

5.
从接入网的概念出发,结合通信网的发展以及当前国内激烈的竞争环境提出了综合业务接入网的概念,给出了综合业务接入网的结构,分析了各单元的具体功能。在介绍了下一代网络概念的基础上,依据作为核心的软交换技术的思想,并结合下一代网络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基于软交换的综合业务接入网向下一代网络演进的方案,最后给出了在新时期建设综合业务接入网需要综合考虑的各个因素。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宽带接入网的作用、物理结构及支持的业务 ,阐述了接入网中的各种关键技术 ,指出了 HFC接入技术是目前适合我国国情的接入网方式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宽带接入网的作用、物理结构及支持的业务,阐述了接入网中的各种关键技术,指出了HFC接入技术是目前适合我国国情的接入网方式。  相似文献   

8.
张亮 《适用技术之窗》2014,(11):141-144
吉比特无源光网络GPON技术采用最新一代宽带无源光综合接入标准,具有覆盖范围广、带宽、效率高、用户接口丰富等优点,可以为用户提供优质、可靠、安全的语音、数据、视频三网合一业务接入。它能提供吉比特高速率、支持多业务透明传送以及电信级的网络监控和业务管理能力,同时能保证服务质量和级别,被认为是今后光纤接入网的最好选择。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目前接入网技术的发展状况的基础上,探讨了农村电信业务的特点及发展过程,并根据业务对网的需要,提出了适合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农村接入网发展策略和建设步骤。  相似文献   

10.
GPON是基于ITU-TG.984.X标准的新一代接入网无源光综合接入标准,具有高带宽、高效率、大覆盖范围、用户接口丰富等众多优点,被大多数运营商视为实现接入网业务宽带化、综合化改造的理想技术.GPON骨干网作为IP城域网的延伸,为宽带互联网业务提供主要的接入平台.GPON已被大多数运营商视为实现接入网业务的宽带化、综合化改造的理想技术.文章介绍了GPON的系统结构,日常维护中的注意事项,以及常见故障的分析处理.  相似文献   

11.
随着PSTN网络向NGN网络的演进,接入网的发展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国内电信市场不断开放,接入网的发展直接影响到运营商争取用户群和提供业务的能力。当前,面对市场中传统业务和新业务需求并存的局面,接入网的综合化已成为提升固网运营商业务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基于TMN的安全需求,通过阐述访问控制这种安全业务的基本原理及分析各种实现方法的优劣,以接入网网管系统为例,给出了一个以访问控制业务为主体的TMN安全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13.
接入网是城域骨干网业务控制层以下的二层接入网络,包括:DSLAM设备、LAN设备(汇聚交换机及接入交换机)、PON设备、MSAN设备及WLAN设备等。众多的设备厂家及设备类型导致接入网专业网管众多,不便于设备维护和网络运营。接入网综合网管智能化建设方案以“一张网络一套网管”为目标,在中国电信集团智能网管技术规范的统一架构下,实现了对BRAS以下所有接入网网元设备的业务开通、网络监控、设备及业务测试、数据集中配置、网络资源管理等。  相似文献   

14.
接入网是城域骨干网业务接入控制点以下的二层接入网络,包括:DSLAM设备、LAN设备(汇聚交换机及接入交换机)、PON设备、MSAN设备及WLAN设备等。随着"光纤入户"、"宽带提速"和"三网融合"等一系列政策战略的推进,为了实现集约化管理的方针,需要一套面向整个接入网的综合网管系统,实现包括拓扑管理、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资源管理、测试诊断、安全管理、系统管理、运行分析、业务自动激活等功能。文章结合目前最新的分布式技术、数据库技术、采集技术及中国电信集团相关规范对接入网综合网管的采集接口及测试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网络管理中的控制机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TMN的安全需求,通过阐述访问控制这种安全业务的基本原理及分析各种实现方法的优劣,以接入网网管系统为例,给出了一个以访问控制业务为主体的TMN安全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16.
在对HONET接入网技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铁通原有通信系统问题对铁路沿线模拟设备存在问题进行阐述,通过对HONET接入网技术在京承线的应用情况,指出HONET系统所提供的各种业务及相应接口正满足当前铁路各种数据业务的需要,并就采用HONET系统后新的组网方式,设备结构和性能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7.
李波 《商品与质量》2012,(S6):181-183
本网络方案是按照中国电信《灵通无绳电话业务规范1.5》(暂行)的要求,结合中国固网和无线终端联盟《PHS家庭接入网关设备技术要求V1.0》、中国固网和无线终端联盟《无线市话(PHS)公用/专用系统双模终端设备技术要求V1.0》和中国电信《灵通无绳电话业务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接入网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讨论了向下 代接入网演进的可用技术,分析了接入网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目前采用以无源光网络为基础的接入技术,更有利于跟踪接入网的升级换代。  相似文献   

19.
基于IP的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服务质量控制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基于IP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的服务质量控制--区分服务机制及其实现,重点研究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的服务质量仿真业务模型和系统仿真原理,分析仿真结果并得出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接入网的现状,光纤接入网的典型结构,光纤用户接入系统的组成及光纤通信技术在接入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