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形式叠合梁的应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讨论了不同叠合方式的叠合梁的应力分析问题,得出不同材料、不同叠合方式对应力的影响规律,即叠合梁比整体梁的承载力要低,不同的叠合方式中应将弹性模量较小、峰值拉应变较大的材料放在下层以提高其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2.
小麦力学参数是仓储结构设计的基础数据,采用三轴仪对小麦进行了三轴压缩试验,获得了小麦试样的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利用莫尔-库伦准则确定了其强度参数,并计算得到其弹性模量.试验表明:小麦在固结不排水阶段的应力-应变曲线大致分为线弹性、应力强化、剪切面滑动和破坏等4个阶段;随着围压的增大,小麦试样弹性模量增大,在围压为50~200 k Pa时,弹性模量为0.715~2.422 MPa,并拟合出了小麦弹性模量和围压的关系曲线.试验结果可以为仓储结构设计中小麦力学参数的选取及小麦的颗粒流(PFC)数值分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零应力界概念和子单元法,结合结构重分析近似技术,对不同拉压弹性模量正交各向异性的材料结构进行位移应力分析。文中给出算例,计算结果表明,迭代计算过程收敛,并用试验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岩石类材料(包括混凝土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在受拉与受压状态下是有明显差异的,推导了拉压弹性模量不同的厚壁圆筒轴对称问题的弹性力学解答。结果表明:不同的拉压模量对径向应力几乎没有影响,而对环向应力分布有显著影响。当受压模量与受拉模量比值介于0.25—4之间时,采用等模量的应力解答引起的误差在工程上处于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5.
对拉压性能相同的全量理论加以推广,使其成为能够反映具有塑性体积变形及平均应力敏感特点的拉压性能不同材料的本构模型,并用该本构模型进行了平面应变条件下厚壁圆筒的应力分析,由分析可凶,对于拉压性能不同材料,考虑到平均应力及塑性体积变形敏感时,是不能将其简化为拉压性能相同,体积不可压缩的理想材料的。  相似文献   

6.
为了深入研究残余应力对滚动接触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圆柱滚子轴承二维有限元简化模型,在施加不同残余应力的基础上进行弹塑性分析,并对残余应力的表征参数如梯度、大小和深度等进行了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残余压应力能使弹性变形阶段的接触应力和塑性变形阶段的塑性应变下降;等大的残余拉应力则使二者增大更大的比率。通过参数研究发现:残余压应力梯度越小,塑性应变越小,残余拉应力梯度越接近0,塑性应变越小;残余压应力越大,塑性应变越小,残余拉应力越大,塑性应变越大;残余压应力加深一定值能够降低滚动接触塑性应变,从而提高疲劳寿命,残余拉应力的加深则会引起塑性应变和疲劳损伤的增大。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超轻质水泥基复合材料(ultra lightweight cement composite,ULCC)的基本力学性能及应力-应变曲线本构关系.以粉煤灰空心微珠为唯一轻质微集料,以水泥和硅灰为胶凝材料,以高效减水剂和减缩剂为外加剂,配制了钢纤维体积掺量为1%,表观密度介于1 250~1 550 kg/m3,轴心抗压强度介于47.9~70.0 MPa的4种不同密度等级的ULCC.对其分别进行单轴抗压和单轴抗拉试验,分别研究了ULCC的轴心抗压和轴心抗拉力学性能,测得了ULCC材料轴心抗压强度、轴心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及单轴抗压和单轴抗拉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ULCC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均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ULCC的轴心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与密度呈较强线性相关性.轴心抗拉试验结果表明ULCC抗拉应力-应变曲线关系呈现明显的峰后平台段,ULCC材料具有良好的拉伸变形能力.根据试验测得的ULCC单轴抗压和单轴抗拉应力-应变全曲线,建立了ULCC单轴抗压和单轴抗拉的分段式应力-应变本构方程.研究成果可为ULCC结构的设计和非线性有限元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应用过程中,混凝土结构肯定要受到动态荷载的作用,而混凝土材料的动态力学特性与静态情况下有非常大的区别.为了考察动态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的抗拉特性,本文应用MTS试验机,对C40混凝土在应变速率为10-5/s~10-2/s范围内进行单轴动态拉伸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应变速率下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峰值应变等抗拉力学特性,并分析了应变速率对混凝土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抗拉强度、弹性模量会随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加,泊松比离散性比较大,规律不明显,动态受拉应力应变曲线与静态相似.这些成果可以为混凝土的结构设计提供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9.
基于横观各向同性倒装式沥青路面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所建的横观各向同性层状弹性体系解,分析了碎石材料横观各向同性特性对倒装式沥青路面结构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碎石材料水平模量的减小,路表弯沉和沥青层底拉应变是增加的,而半刚性基层底部拉应力和路基顶部压应变却是减小的。沥青面层的厚薄较为严重地影响路表面弯沉、沥青层底拉应变和路基表面压应变,碎石材料的横观各向同性特性对于稍厚一点的沥青面层的路面结构影响不是很大。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测试施工期混凝土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立方体抗压强度、劈拉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应力-应变本构关系曲线),研究了混凝土力学性能随龄期的变化规律,参照相关文献考虑龄期的影响建立了施工期混凝土各力学性能参数的计算模型.研究表明:随着龄期的不断增长,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劈拉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应力-应变曲线的峰值应力逐渐增大,而应力-应变曲线的峰值应变逐渐减小;前7d混凝土各力学性能指标变化速度较快,7d后变化速度逐渐变缓.  相似文献   

11.
以合肥膨胀土为研究对象,利用GDS真动三轴仪对土体进行循环动荷载试验,研究不同围压、固结应力比对土体动弹性模量及阻尼比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合肥膨胀土的骨干曲线可以由双曲线描述;在相同条件下,动弹性模量随着围压、固结应力比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动应变的增大先急剧减小后趋于平缓;动弹性模量的倒数与动应变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最大动弹性模量随着围压的增大呈线性增大,给出考虑围压影响的最大动弹性模量回归方程;阻尼比随着围压、固结应力比的增大而减小,采用 Darendeli 模型及依据阻尼比与应变的经验关系,得到动模量比衰减模型及阻尼比模型;不同围压、固结应力比下阻尼比与动模量比的关系归一化后可以由修正Hardin-Drnevich公式描述.  相似文献   

12.
莫尔-库仑本构模型是理想弹塑性的,只考虑了强度随围压的变化,但没有考虑弹性模量随围压和应力水平的变化情况,这不符合地质材料的实际特性.借助于邓肯-张非线性弹性模型对切线模量的处理方法,对M C模型中的弹性模量进行了修正.修正以后,弹性阶段的应力-应变曲线将表现为双曲线.为了将该修正模型写进FLAC3D程序,特编制了前处理程序,并用来对刚性桩的横向承载力进行了数值分析.因为该模型没有对卸载模量重新定义,所以该模型较适合于持续加载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莫尔-库仑本构模型是理想弹塑性的,只考虑了强度随围压的变化,但没有考虑弹性模量随围压和应力水平的变化情况,这不符合地质材料的实际特性,借助于邓肯-张非线性弹性模型对切线模量的处理方法,对M-C模型中的弹性模量进行了修正。修正以后,弹性阶段的应力-应变曲线将表现为双曲线。为了将该修正模型写进FLAC^3D程序,特编制了前处理程序,并用来对刚性桩的横向承载力进行了数值分析。因为该模型没有对卸载模量重新定义,所以该模型较适合于持续加载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体外束张拉对波形钢腹板简支箱梁自振频率的影响,基于弯曲振动微分方程,推导了自振频率解析公式,参考模型试验梁,考虑预应力张拉和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弹性模量修正,采用数值方法分析结构自振频率.分析表明,预应力张拉产生应力软化效应,引起结构刚度降低,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结构的频率降低;对于模型试验梁,预应力张拉对结构的刚度影响较小,但体外束预应力使得混凝土处于复杂应力状态,材料的弹性模量与单向应力状态下的弹性模量不同,体外束张拉可使波形钢腹板简支箱梁自振频率增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无粘结预应力活性粉末混凝土梁进行等幅疲劳试验研究,得到了RPC应变﹑受拉钢筋应变和无粘结筋应力增量随疲劳循环次数变化的变化值.结合试验结果,提出了适用于活性粉末混凝土的疲劳残余应变演化方程及疲劳变形模量退化方程.基于损伤变量的定义形式及应变等效原理,推导了钢筋弹性模量退化模型及剩余疲劳强度模型;受拉钢筋及无粘结筋弹性模量退化模型及剩余疲劳强度模型的不同通过两者的S-N曲线和屈服强度的不同来体现.基于上述模型采用分段线性原理来代替疲劳非线性过程,并利用材料弹性模量的退化来反应材料的疲劳损伤,提出了无粘结预应力RPC梁疲劳全过程正截面疲劳应力计算方法.将计算结果与试验值进行对比,两者吻合较好具有一定精度.  相似文献   

16.
针对节理裂隙断续切割且稀疏分布的工程岩体,进行了系统的弹性断裂分析理论研究.首先,基于能量等效原则,推导了裂隙岩体材料在压剪和拉剪作用下的各向异性本构方程.其次,同时计及远场应力及裂隙面上的压力和剪切力,给出了压剪作用下裂隙尖端区域的应力场和应力强度因子,并考虑材料单元的有限性对应力强度因子进行修正.最后,基于最大周向拉应力准则,推导了裂隙岩体单元的压剪断裂判据.  相似文献   

17.
桥梁悬浇施工中,从仪器记录的总应变中剔除非应力应变是获得结构真实应力的前提。文章以福建省一V型墩连续刚构桥为工程背景,分析混凝土收缩徐变、温度效应、应变计初值设定及混凝土弹性模量对应力监测的影响,提出了基于叠加法原理剔除混凝土收缩徐变应变的修正方法,研究日照温差作用引起截面产生温差自应力和应变的计算方法。结果表明:主梁根部截面应力的修正值与测读值之间的偏差为18%~26%,验证了应变修正的必要性;各控制截面修正后的实测应力与理论应力基本吻合,随施工过程的变化规律一致,验证了所用方法的有效性;主梁和V型腿各控制截面在施工中没有出现拉应力,而压应力满足规范限值;竖墩墩底截面在顶推工况下出现受拉区,应作为应力监测重点。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与钢纤维混凝土双轴拉伸与拉压作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素混凝土与钢纤维混凝土在双轴拉伸与拉压应力作用下的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双轴拉拉伸强度低于单轴拉伸强度,在双轴拉压区段抗压强度随拉应力的增加而降低,钢纤维的掺入(掺量不太高)对混凝土的破坏形态影响不很明显,但使混凝土限拉应变有所增加,同时给出了混凝土在双轴拉伸与拉压区段实用的极限强度准则。  相似文献   

19.
压杆的稳定是一个经典的力学问题,而通常讨论的压杆大多都是假定为理想弹性材料,而非线性弹性压杆的临界力求解问题鲜有论文论述,从压杆稳定理论的完整性以及各种材料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看,有必要对这类问题进行讨论。本文首先指出了非线性弹性材料轴心压杆求解临界荷载时存在的困难,利用压杆在受压下的普遍中性平衡方程式,讨论了临界荷载的一般求解方法。为简化一般求解方法,首先讨论了材料可能出现的各种非线性应力应变曲线,提出了非线性弹性压杆屈曲时截面上应力分布的简化处理原则,并分析指出按简化方法求解的临界荷载是实际临界荷载的上限值,最后提出了临界荷载求解的简化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20.
将基于应变软化玻璃状高分子材料微观特征建立的BPA 分子网络模型引入适于变形局部化分析的大变形弹塑性有限元驱动应力法,数值模拟了非晶聚合物材料平面应变拉伸变形局部化扩散过程,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BPA模型的微观参数对局部化传播过程中平面应变拉伸颈缩截面的非均匀应力三轴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