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硫含量是决定催化裂化产品质量和产品标准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探究硫在催化裂化工艺中的转化规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了催化裂化产品中不同硫化物的含量及类型,总结了在不同原料类型、不同反应条件下硫在催化裂化工艺过程中的转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于国庆  高金森  徐春明 《石化技术》2004,11(1):58-60,68
随着含硫原油加工量的增多和环保标准对汽、柴油硫含量的要求越来越低,原油及其馏分的硫分布类型和催化裂化过程中硫转化规律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各种原油加工脱硫工艺发展很快。考虑到我国的炼油工艺结构等实际情况,从催化裂化过程脱硫的角度出发,指出催化裂化脱硫工艺和催化裂化汽、柴油脱硫工艺应是发展的重点。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催化裂化原料和产品中含氮化合物的类型,在催化裂化过程中含氮化合物的转化、氮平衡,含氮化合物对催化剂和催化裂化产品分布的影响,以及催化剂再生过程中氮的转化规律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立足柴油组分的分子结构,通过分析各类柴油原料和其加氢产品的组成关系,研究柴油组分加氢精制过程中的芳烃饱和反应规律,以及不同加氢深度对催化裂化柴油(简称LCO)回炼时裂化转化结果的影响,从经济性角度探讨LCO的不同加工路线。结果表明:LCO加氢精制生产国Ⅵ标准柴油的过程中,芳烃加氢饱和反应的耗氢量占反应总耗氢量的50%左右;LCO因其密度大、多环芳烃含量高,作为国Ⅵ车用柴油调合组分时需要深度加氢饱和芳烃,因而耗氢成本巨大,经济性极差;LCO选择性加氢-催化裂化组合(LTAG)工艺,LCO的加氢反应深度降低,耗氢成本大幅降低;可利用加氢转化制汽油、加氢转化制芳烃、加氢裂化混合掺炼、渣油加氢和催化裂化组合回炼等技术,实现富含芳烃的LCO资源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5.
对不同类型氮化合物在催化裂化过程中的转化规律进行了探讨,综述了催化裂化过程中碱性氮化合物导致催化剂失活的机理,探讨了催化裂化催化剂性质及催化裂化反应条件对原料油中氮化合物的转化规律及产品选择性的影响。在催化裂化条件下,氮化合物主要发生环化缩合反应,其次发生烷基化反应,难以发生开环裂化脱氮反应。  相似文献   

6.
崔中强  王明党 《河南石油》2003,17(4):59-60,65
HCC技术在工艺上有别于蒸汽裂解和FCC,为了有效防止设备腐蚀,对HCC硫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HCC工艺中60%以上原料硫转移到气体中,而气体中的硫95%以上是硫化氢,气体防腐以防硫化氢腐蚀为主;液体产品中的硫占原料总硫的(11~28)%,其中98%以上的硫是噻吩类硫,(1~2)%硫的非噻吩类硫,低于同种原油焦化和催化裂化柴油的非噻吩类硫含量,其硫腐蚀性较低。  相似文献   

7.
在小型固定流化床(FFB)装置上以二苯并噻吩(DBT)-十六烷体系为原料,研究DBT在催化裂化过程中的转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500 ℃、剂油质量比6、空速10 h-1的条件下,DBT的转化率为45%左右。在DBT参与的反应中,烷基化反应占主要地位。DBT转化为甲基苯并噻吩的比例最高,其次为C2~C5的烷基二苯并噻吩。DBT-十六烷反应体系的硫90%左右分布在催化裂化液体产品中,少量反应生成硫化氢,少量进入焦炭中。DBT的加入降低了十六烷的转化率,促使干气生成,汽油产率减少,柴油产率增加,焦炭产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8.
首次利用相对质量响应因子建立了GC-FID/MS技术分析裂化液体中硫化物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苯并噻吩催化裂化转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准确度较高,苯并噻吩催化裂化反应后的硫平衡均高达95%以上。在催化裂化条件下,纯苯并噻吩很难开环裂化脱硫,四氢萘的加入可明显促进苯并噻吩的转化,提高气体硫的摩尔选择性,并降低裂化汽油馏分段的硫含量。  相似文献   

9.
对重油催化裂化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因素、硫分布状况及硫平衡等进行了分析,指出了重油催化裂化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从对装置污染源的分析出发,提出了相关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催化裂化降硫助剂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国内外用于催化裂化装置的具有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硫含量作用的助剂及其材料的研究状况,重点介绍了目前催化裂化过程中使用的降硫助剂的脱硫率及其对催化裂化产品分布的影响等.同时指出,采用高效降硫材料直接添加于催化裂化装置,既不影响裂化产品分布和质量,又能有效地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硫含量,是未来降低汽油硫含量的一个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一、序言流化催化裂化是炼油厂生产汽油及中间馏份的主要途径。在石油炼制过程中,原油中的硫通过流化催化裂化装置。脱硫并不是流化催化裂化的基本目的,但随着石油裂化的进程,可以脱除原油中50%的硫。原油中的硫在流化催化裂化中究竟到那里去了呢? 对直馏粗柴油的分析,可知硫的分布随着转化程度而变化。  相似文献   

12.
催化裂化汽油脱硫助剂TS-01的工业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在I套催化裂化装置进行了TS—0l催化裂化汽油脱硫双功能助剂的工业应用。结果表明:TS—0l剂对催化裂化汽油有较好的脱硫效果。当TS—0l剂注入原料中的量为70μg/g时,对催化裂化汽油的硫脱除率约为20%;注入量为120μg/g时,硫脱除率可达到25%-30%。汽油中脱除的硫主要以硫化氢形态转移至于气、液化气中。TS—01剂对产品分布及产品其它质量无明显影响,该剂亦有良好的金属钝化效果。  相似文献   

13.
锌改性分子筛的噻吩硫转化功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催化裂化微型反应评价装置,考察了不同稀土含量的Y型分子筛及其锌改性后对催化裂化汽油中噻吩硫转化能力的影响,并与分子筛酸性关联,提出噻吩反应的可能途径。结果表明:锌改性使分子筛的L酸量明显增加,噻吩的转化与分子筛的酸强度,酸密度以信催化剂的B酸,L酸均有密切关系,一定的酸强度和酸密度是噻吩裂解转化所需要的,而且噻吩转化是B酸,L酸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由于目前的国外固体降硫助剂和国内的液体降硫助剂不适于加工高重金属含量原料的催化裂化装置 ,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催化裂化过程中硫化物转化化学的基础上 ,开发了固体降硫助剂 (LGSA)。该助剂物理性质与催化裂化催化剂相似 ,可以替代等量的催化剂使用。中型试验和工业应用结果表明 ,在加工高重金属含量的原料 (平衡剂上Ni和V含量大于 100 0 0 μg/g)时 ,当助剂含量占系统藏量约 10 %时 ,催化裂化汽油硫含量 (ω)下降约 16 % ,并主要以H2 S形式转移到干气中 ,而且不影响催化裂化产品分布。  相似文献   

15.
降低汽油硫含量的重油裂化催化剂的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摘要:降低汽油硫含量和重油催化裂化系列催化剂DOS的开发针对降硫组元及活性组元进行了研究,开发了降硫功能组元L酸碱对化合物和筛选了与之相匹配的分子筛活性组元。评价结果表明,开发的L酸碱对化合物能增加催化剂对大分子硫化物的转化,促进脱硫反应的发生;筛选的分子筛与L酸碱对化合物协同作用具有较好的降烯烃和降硫功能。开发的降硫重油裂化催化剂DOS在ACE装置和固定流化床装置评价结果表明:与工业降烯烃催化剂相比,重油转化能力强,抗重金属污染能力强,汽油硫含量可降低20%以上。  相似文献   

16.
含硫原油加工过程中的硫转化规律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论述了国内外十几种典型含硫原油及其馏分和渣油的硫含量和类型硫分布。含硫原油中约90%的硫都将进入二次加工的各工艺装置中。对加氢处理、加氢裂化、延迟焦化、溶剂脱沥青和催化裂化等主要加工过程的硫分布进行了衡算。从石油化学角度对上述加工工艺中原料油和产品之间的含硫化合物类型及其转化规律进行了剖析,发现影响加工过程硫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原料的类型硫分布、原料转化深度和催化剂及其载体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催化裂化汽油脱硫工艺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脱硫技术已经成为各炼油企业提高汽油产品质量的关键技术,汽油中的硫化合物主要来自FCC汽油。文中阐述了FCC汽油中硫的类型和含量分布以及催化裂化脱硫机理及其转化规律,综述了国内外已开发和正在开发的催化裂化汽油脱硫技术的工艺特点及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8.
催化裂化烟气硫转移剂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选用在与FCC催化剂物性相似的基体上浸渍活性组分的技术路线制备了硫转移剂,并在齐鲁石化公司催化裂化装置上进行了工业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该硫转移剂加入量为3%时,烟气中SO2脱除率达到51.47%,NOx脱除率达到37.65%,且对催化裂化装置流化操作及产品分布、产品质量不会造成不良影响,是一种多功能FCC烟气硫转移剂。  相似文献   

19.
高油剂混合热量对重油催化裂化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催化裂化过程中油剂混合初期混合热量对重油分子裂化反应的影响规律,采用连续反应-再生提升管催化裂化中型实验装置通过调节剂油比和再生剂温度,考察了油剂混合热量对重油催化裂化反应过程产品分布的影响,并从烃类结构基团转化的角度深入分析了油剂混合热量与重油催化转化效率之间的内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提高剂油比,增加油剂混合热量,可以提高催化剂与重油分子的接触几率,有利于强化烃分子与催化剂之间的热量和物质传递,从而更加有效的实现对重油烃类大分子的裂化反应,弱化多环芳烃与其它烃类分子在催化剂表面的竞争吸附效应,改善重油发生催化裂化本征反应的环境,在相同转化率下获得更高的轻质油收率和液收率。  相似文献   

20.
溶剂脱沥青-催化裂化组合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溶剂脱沥青一催化裂化组合工艺(RSDA-FCC)适合加工劣质、重质原油;与常压蒸馏.催化裂化组合工艺(RFCC)相比,能降低催化裂化原料中的硫、重金属及残炭含量,改善催化裂化装置产品分布;降低催化裂化汽油硫含量,提高催化裂化装置加工量,改善操作条件,降低催化剂单耗,炼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进一步优化。该工艺生产的脱油沥青可用于生产道路沥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