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考察了加氢工艺条件对高硫渣油加氢脱硫反应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反应温度、降低空速有利于提高加氢脱硫反应活性;降低反应温度、降低氢分压及提高空速有利于提高加氢脱硫选择性。在达到相同脱硫率的情况下,提高反应温度可以采用更高的空速,从而降低渣油加氢的加工成本。渣油加氢-延迟焦化组合工艺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加氢脱硫深度增加,加氢渣油中剩余的含硫化合物更倾向于生成石油焦;组合工艺可以大幅降低石油焦硫质量分数到3.0%以下,满足低硫焦的指标要求;与单独延迟焦化工艺相比,组合工艺可以生产更多更优质的高价值产品。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固定床、沸腾床、移动床和浆态床四大类型渣油加氢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工程化研究以及渣油加氢与渣油催化裂化组合工艺研究等。其中固定床加氢技术最成熟,发展最快,装置最多;沸腾床和移动床加氢技术日益成熟,不断得到推广应用;浆态床加氢技术完成了工业试验,目前处于工业示范阶段。根据对原料油的适应性、工艺特点、产品及反应条件的要求,提出了四种渣油加氢工艺的选择方案。不同类型的渣油加氢、以及加氢与催化裂化等重油加工技术的灵活组合,在重质、劣质油加工方面将会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劣质渣油加工,分别采用沸腾床渣油加氢-焦化组合工艺与单独焦化工艺两种技术路线进行探讨,以选择其适合的加工技术路线。结果表明,劣质渣油原料经沸腾床加氢,产品杂质含量显著降低。在双反应器温度基准+5/ 基准+5、基准空速条件下,劣质渣油加氢产品的S、Ni、V含量分别下降了90%、95%、99%。与劣质渣油原料相比,沸腾床加氢减压渣油的性质得到极大改善。与单独焦化工艺相比,采用组合工艺加工劣质渣油,总液体产率提高了13.57%,增产高附加值产品的能力明显提升,从而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同时,该组合工艺具有改善油品稳定性、原料适应性广、工艺灵活等明显优势, 是提高原油资源利用率的较佳方案。  相似文献   

4.
渣油加氢-催化裂化组合工艺加工含硫渣油的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加工含硫渣油的两种不同的典型组合工艺。结果表明,渣油加氢一催化裂化组合工艺虽然一次性投资和加工费用较高,但由于其液体产品收率高、产值高,使之经济效益反而较好,而且组合工艺在产品结构、产品质量以及环保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从长远看,组合工艺装置投资和加工成本都有下降的趋势,高原油价格对其也有利。因此渣油加氢-催化裂化组合工艺是加工含硫渣油的较佳选择。  相似文献   

5.
从溶剂脱沥青工艺的发展与特点出发,介绍了溶剂脱沥青工艺的工作原理、超临界溶剂回收技术和高效塔内传质构件的开发等内容,对国内外工艺优化和组合工艺的开发等方面进行综述。溶剂脱沥青工艺既能单独以渣油为原料制备润滑油基础油、环保橡胶油和针状焦原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又能与催化裂化、加氢裂化和延迟焦化等工艺组合,进一步提高重油加工过程转化率。近年发展的沸腾床加氢裂化技术与溶剂脱沥青组合工艺,渣油整体转化率可达90%以上,石脑油收率显著提高,焦炭产率大幅降低,在今后组合工艺开发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与固定床加氢脱硫工艺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比较了渣油固定床加氢脱硫工艺和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工艺的流程设计特点、建设投资、原料性质、反应条件及产品分布和性质。渣油固定床加氢脱硫 催化裂化组合工艺 ,可以将渣油彻底转化 ,有效合理地解决了含硫渣油的出路问题 ,而且国内有成熟的技术和催化剂 ,但柴油质量差 ,汽油达不到环保的要求 ,而且建设投资较大 ,催化剂费用较高。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 在线加氢精制组合工艺 ,可以生产出作为催化重整原料的石脑油、高十六烷值的优质柴油和作为催化裂化原料的加氢蜡油 ,残渣仅有 5 %左右 ,而且建设投资较小 ,催化剂费用较低 ,但国内尚无此工艺的应用经验。在加工渣油时选用固定床加氢脱硫工艺还是悬浮床加氢裂化工艺 ,应根据所用原料的性质和加工的目的而定。  相似文献   

7.
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2.0 Mt/a渣油加氢处理装置(S-RHT)和加工加氢渣油的Ⅲ套催化裂化装置的工业数据为基础,针对渣油加氢处理-催化裂化组合工艺的特点,建立了以渣油四组分作为划分原料集总的渣油加氢处理-催化裂化组合工艺动力学模型.通过合理的参数估计方法对动力学参数进行了求取、结果表明所建组合工艺动力学模型对加氢渣油收率的预测值平均相对误差为1.69%,催化裂化主要产品柴油、液化石油气、气体 焦炭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82%,1.38%,4.80%和0.25%.说明建立组合工艺动力学模型的方法可行,参数求取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前,世界范围内增产的石油将主要是重质原油及重质合成油,炼油企业正面临着原料重质化和劣质化、产品轻质化和清洁化、炼制过程清洁化和低碳化的压力,需要尽快提升重油转化加工水平,提升重油轻质化的转化效率。以脱碳、加氢两种石油炼制技术路线为核心,分析了减黏裂化、溶剂脱沥青、延迟焦化、渣油催化裂化、渣油加氢等各种技术的现状及技术进展,并评价了影响渣油加工工艺选择的技术经济因素。延迟焦化技术将依然是渣油加工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但是其经济性和环境表现略差;沸腾床、浆态床加氢技术将在渣油加工技术中承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在原料适应性和转化深度、催化剂寿命和消耗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渣油加工组合工艺因能充分发挥各种渣油加工技术的组合优势,在实际生产中应优先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9.
NPRA年会世纪回顾及世界炼油技术展望(2)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 .5 重油 /渣油加氢处理技术重油 /渣油加氢处理工艺可对渣油进行不同程度的脱硫 (HDS)、脱氮 (HDN)、脱金属 (HDM)和脱残炭 ,且有不同的转化率 ,使重油 /渣油轻质化。由于加工中东含硫原油日渐增多 ,越来越多炼油厂选用重油 /渣油加氢处理工艺 ,目前固定床工艺发展最快 ,在开发和合理选用催化剂体系方面有较大发展。如今的渣油固定床加氢工艺几乎都使用组合催化剂体系 ,使用高性能的脱金属剂和保护剂 ,以减轻对脱硫剂和脱氮剂的金属污染 ;采用催化剂床层分级装填技术和移动床在线置换催化剂技术 (OCR) ,提高了渣油加氢脱硫装…  相似文献   

10.
我国蜡油及渣油深加工应大力发展加氢型装置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分析了我国蜡油及渣油深加工装置的构成、汽柴油质量及炼油厂加工过程中烟气排放的现状;可持续发展对汽柴油质量和生产过程清洁化的要求;原油资源量、产量的变化趋势和未来的供需矛盾。提出了我国蜡油及渣油深加工要大力发展加氢型装置,严格控制脱碳型装置建设的建议。为降低加氢型装置的投资及运行费用,提高其经济性,就开发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提出了几条途径:积极推广和改进蜡油中压加氢裂化技术;不断改进蜡油高压加氢裂化技术;开发加氢裂化和加氢处理(或精制)组合工艺;开发蜡油物理法预精制与加氢裂化、渣油物理法预精制与加氢处理组合工艺;开发适宜的新型催化材料,不断改进催化剂性能;开发蜡油及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工艺技术;开发廉价氢源技术;继续推进蜡油及渣油加氢型装置装备国产化。  相似文献   

11.
一种定量描述储层剩余油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剩余油描述是剩余油研究的核心和难点,多数剩余油描述的方法都停留在定性描述上,对于定量描述剩余油的研究相对较少。通过引入参数“剩余油量”来定量描述剩余油,给出了单井控制剩余油量的计算公式及其解法。通过计算某区块的剩余油量,描述了该区块的剩余油分布,对单井控制的剩余油量作等值线图,并将剩余油量直观地展现在平面图上。研究认为:“剩余油量”不仅能够描述剩余油的详细分布情况,还能够获得不同区块剩余量大小,为油田剩余油挖潜和生产调整提供参考意见。“剩余油量”在剩余油研究中将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西方石油公司油气资源评价与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书先  陈华 《石油天然气学报》2005,27(1):132-133,136
西方石油公司重视对油气资源的评价,特别重视经济储量、储量的价值和风险评价。西方石油公司采用的油气资源评价方法有:地质评价、经济评价和综合评价(蒙特卡洛模拟技术)。西方石油公司与我国石油公司在油气资源管理上的不同是,西方石油公司采取的是储量勘探开发一体化管理,而我国石油公司采取的是勘探开发相隔离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3.
张立娟  岳湘安 《油田化学》2006,23(3):243-247
水驱后的残余油膜将贴于孔隙壁面,为壁面边界层流体,处于三相界面的包围和共同作用下。目前的调研结果显示,油膜的组成及力学特性沿孔壁方向上是变化的。在化学驱过程中油膜不仅受到驱油剂的驱替作用。还受驱油剂/油界面张力、油/固体界面张力及驱油剂/固体界面张力的阻碍作用。由于油膜组成、力学特性及相间作用的复杂性.以往对油膜驱替机理的研究都是从微观实验的角度对现象作观察和定性解释。本文根据水驱后残余油膜在油藏孔隙中存在的特点,提出了油膜驱替的简化模型。基于油膜驱替的微观实验,采用数值方法从定量的角度分别计算了不同黏弹性驱油剂在不同的驱油剂/原油界面张力作用下对残余油膜的驱替效率。考察了驱油剂的流变性、驱油剂/油界面张力、驱替速度等因素对驱替不同厚度油膜的影响规律。进一步探讨了驱油剂/原油界面特性和流变性在驱替残余油中的综合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驱油剂对油膜的驱替始于驱油剂/油界面,要同时克服驱油剂/油界面约束力和油膜的屈服应力。降低界面张力、增强驱油剂的黏弹性、增加驱替速度,有利于提高驱替残余油膜的驱替效率。适当增加驱油刑的黏弹性可以放宽驱替薄油膜时对超低界面张力的要求。图13参9。  相似文献   

14.
辽河油区稠油及高凝油勘探开发技术综述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辽河坳陷油气资源丰富,地质条件复杂,油品类型多样,其中稠油、高凝油开发在辽河油区勘探开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勘探开发过程中,辽河油田对稠油、高凝油的形成机制和分布特点进行了系统研究,针对稠油、高凝油油气藏的特性,开展了室内实验研究,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形成了具有辽河油区特色的稠油和高凝油开发主导技术,在辽河油区稠油、高凝油开发中取得了明显效果。论述了稠油和高凝油勘探开发历程,对辽河油区稠油、高凝油多年勘探开发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对存在的难点进行了分析,为辽河坳陷及类似地区稠油和高凝油的勘探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石油作为具有战略意义的经济资源 ,对于国家经济安全至关重要。制定保证国民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安全的石油安全战略 ,已成为世界各主要石油消费国共同面临的紧迫任务。中国经济发展对石油需求逐年增加 ,进口石油份额将越来越大 ,加之国际市场风险以及石油地缘政治等因素复杂多变 ,导致中国石油安全形势相当严峻。从参与海外石油产权竞争、开展石油外交、加强能源安全合作、建立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等方面 ,提出中国石油安全战略体系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6.
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对宝明页岩油进行溶剂抽提精制,考察溶剂的选择、抽提温度、剂油质量比、沉降时间对页岩油精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选用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在抽提温度为60℃、剂油质量比为0.5、反应时间为10min、沉降时间为30min的条件下,抽余油收率为72%,抽出油收率为26%,所得抽余油中不饱和烃、硫、氮、氧含量,残炭明显降低,可作为加氢精制原料,其氢气消耗量比原料直接加氢降低约52.48%,抽出油中小于420℃组分满足4号燃料油标准,大于420℃组分可制备90号重交通道路沥青。  相似文献   

17.
结合具体案例,根据重油和其中渣油的物理特性,分析了突沸事故的原因,从理论上探讨了重质油品和其中的渣油在储存过程中应当控制的温度指标,提出了防止重油罐突沸的预防措施,对重质油品储存和实际生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付广  冯赫青 《岩性油气藏》2012,24(3):11-14,60
为了研究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油成藏规律,采用油分布与源岩、断裂空间叠合研究的方法,对扶杨油层油侧向运移模式及其对油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上覆青一段源岩生成的油向下伏扶杨油层侧向运移的模式为:断裂错断使上覆青一段源岩与下伏扶杨油层中的不同油层组对接,青一段源岩生成的油在浮力作用下侧向运移进入扶杨油层的不同油层组中;断裂错断阶数越多,青一段源岩生成的油侧向运移进入扶杨油层中油层组的层位越深,反之则越浅。青一段源岩生成的油向扶杨油层侧向运移对其油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①断裂密集带两侧的地垒构造是扶杨油层油成藏的有利部位;②扶一油层组是青一段源岩生成的油向扶杨油层侧向运移的主要层位。这一研究成果对于指导三肇凹陷扶杨油层石油勘探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特高含水期油田的油水分布状况复杂,需要明确其剩余油的定义、属性分类方法和水驱开发潜力评价方法。在油藏水驱极限驱油效率研究和渗流力学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油水渗流特征点对应的4个含油饱和度为剩余油分类界限点,建立了特高含水期油田"四点五类"剩余油属性分类方法。将特高含水期油田剩余油划分为富集油、相对富集油、可动用油、难动用油和残余油5类,分析了这5类剩余油的具体属性、开发调整对策及措施方向。根据提出的油田水驱开发潜力评价方法,将特高含水期油田水驱开发潜力划分为水驱极限潜力、可动用潜力和难动用潜力3类,并对中国石化10个中高渗透油田的剩余油属性分类和水驱开发潜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特高含水后期普遍分布的剩余油以难动用油为主,局部富集的剩余油以相对富集油为主,注水开发极限潜力巨大,但近4/5为难动用潜力油藏。特高含水期油田"四点五类"剩余油分类方法明确了剩余油的分布特征,为制定不同类型剩余油开发调整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孤岛油田的实际,将其开发阶段划分为一次井网、细分开发层系、加密井网、局部细分开发层系和加密井网四个阶段。在对采收率确定方法评价的基础上,筛选出了经验公式法、水驱法和衰减法等三大类较好方法,以孤岛油田为例提出了不同开发阶段确定采收率的方法。分析得出:影响孤岛油田米收率的主要地质因素是原油地下粘度;细分开发层系和加密井网是孤岛油田提高采收率的重要开发措施。本文提出的方法,可用于确定常规注水开发条件下不同开发阶段的采收率,也为其它类型油藏在不同开发阶段确定采收率奠定了基础。其中回归公式法亦是一种确定新增探明储量采收率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