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黄钾铁矾法可以有效处理铁、砷、锑等杂质含量高的锌精矿,并能有效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沉矾工序是黄钾铁矾法处理的关键步骤,可产出富铟的铁矾渣和供中性浸出用的上清液,其主要任务包括除铁、沉铟、排除系统中多余的硫酸根以及脱除部分金属杂质离子。文章对黄钾铁矾法工艺处理高铁高铟锌精矿的沉矾过程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杂质离子浓度变化规律并对其过程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92.3%的锌进入沉矾液,94.87%的铟、97.80%的铁及绝大部分砷、锑进入沉矾渣。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热酸浸出黄钾铁矾工艺的生产实践,对氢氧化铁法和黄钾铁矾法两种除铁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西北铅锌冶炼厂现有高温高酸浸出—黄钾铁矾工艺存在的铁钒渣含锌高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并使之优化的几点设想,为今后实现低污染沉矾工艺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热酸浸出黄钾铁矾工艺的生产实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顺才  张豫 《有色冶炼》2001,30(2):19-22,42
介绍了热酸浸出黄钾铁矾工艺的生产实践,对氢氧化铁法和黄钾铁矾法两种除铁方法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黄钾铁矾法处理含铟高铁锌精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钾铁矾法处理高铁高铟锌精矿时,锌的总回收率较高;锌冶炼过程中原料中大部分的铟进入矾渣,少部分进入高浸渣,矾渣和高浸渣经高温焙烧、浸出、萃取、电解和铸锭后即可得到电铟。较好的浸出条件为:中浸始酸40 g/L、低浸始酸30 g/L、高浸终酸60 g/L。已有的生产实践表明采用该工艺铟总回收率可达72%左右,锌的总回收率可达92%。  相似文献   

6.
比较了常规黄钾铁矾法与低污染黄钾铁矾法沉铁的优缺点,针对常规黄钾铁矾法铁矾渣含锌高以及低污染黄钾铁矾法无法处理高铁原料的问题,提出常规黄钾铁矾法与低污染黄钾铁矾法联合沉铁新工艺。  相似文献   

7.
金忠 《有色冶炼》2002,31(1):9-11
在常规铁矾法除铁工艺的基础上,针对其工艺中存在的矾渣含锌高,渣量大,环境污染严重,沉矾工序操作不稳定等问题,借鉴低污染铁矾法工艺的设计思路,对原工艺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8.
黄钾铁矾除铁理论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邹学功 《冶金丛刊》1998,(6):18-20,15
本文对铁矾除铁的热力学和动力学进行了理论分析。钾铁矾,铵铁矾,钠铁矾,草铁矾沉淀的热力学趋势均很大,且大致顺序为:K^+〉NH^+4〉Na^+〉N3O^+;碱铁矾沉淀除铁反应动力学速度由溶溶的硫酸铁浓度,酸度,碱离子量及除铁温度决定,三种碱铁矾沉淀除铁反应动力学速度顺序为:钾铁矾〉铵铁钒〉钠铁矾,这与他们沉淀热力学趋势大小顺序一致。  相似文献   

9.
对湿法炼锌中热酸浸出-黄钾铁矾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斌 《甘肃冶金》2010,32(3):56-58
通过西北铅锌冶炼厂热酸浸出-黄钾铁矾工艺的生产实践,对热酸浸出-黄钾铁矾工艺的原料适应性、设备适应性、锌总回收率、资源综合回收等问题的反思,提出热酸浸出—黄钾铁矾工艺存在的弱点和缺陷,并结合西北铅锌冶炼厂的实际情况,提出工艺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湿法炼锌浸出工艺配套回转窑无害化处理锌浸出渣的经济性、环保性等为切入点,提出了三段类黄钾铁矾法浸出工艺。探究该工艺产出的中上清液质量、工艺过程控制中Fe2+、Fe3+、H+等含量变化,研究该工艺的锌浸出率、渣率、渣含锌量等经济技术指标的特性,分析配套回转窑无害化处理锌浸出渣的优势。根据生产实践,三段类黄钾铁矾工艺产出的中上清液质量与常规法、黄钾铁矾法产出的中上清液质量相近,能满足湿法炼锌净化工序的要求,三段类黄钾铁矾工艺锌浸出率为94.67%、渣率为37.27%、渣含锌量和含硫量分别约为8%和10%,且液固分离效果良好。三段类黄钾铁矾法浸出工艺具有流程短、能源消耗低、渣率较小、产出的浸出渣含锌量适中、含硫量较低,适宜于配套回转窑无害化处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研究了从镀锌灰中热酸浸出锌及黄钾铁矾法除铁。试验结果表明:在硫酸初始质量浓度为150g/L、浸出温度90℃、浸出时间3h、液固体积质量比6∶1条件下,锌浸出率在97%以上;用黄钾铁矾法除铁,在温度90℃、反应时间3h条件下,铁去除率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12.
锌浸出渣不同处理工艺浅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扼要介绍锌浸出渣处理的回转窑辉发法(又称威尔兹法)和热酸浸出黄钾铁矾法的工艺原理。特点及其现状与发展。对两种工艺的生产运行费用作了估算对比。回归窑挥发法只产出一种无害的窑渣,并可加以利用,锌总回收率较高;热酸浸出黄钾铁矾法投资省,流程短,工作环境较好。通过完善具有较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湿法炼锌浸出沉铁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湿法炼锌的常规浸出法、黄钾铁矾法、针铁矿法沉铁热力学、动力学条件,以及提高湿法炼锌浸出沉铁速度和沉铁效果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株冶浸出厂沉铁的现状,提出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兰坪难选氧化锌矿氨浸动力学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针对兰坪氧化锌矿的特点,对氧化锌矿的氨浸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研究了氧化锌矿氨浸的机理以及氨水的浓度、温度和矿石粒度对难选氧化锌矿浸出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锌矿氨浸属不生成固体产物层的“未反应核缩减型”模型,动力学方程遵从1-(1-a)^1/3=k ct/ρr0,浸出过程为边界层控制,提高氨水的浓度、温度以及降低矿石粒度,均可加速锌的浸出速度,提高浸出率。  相似文献   

15.
湿法炼锌浸出渣处理技术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湿法炼锌浸出渣处理工艺的原理、优缺点及其现状,提出了选择湿法炼锌浸出渣处理工艺时应注意和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高碱性氧化锌矿氨性浸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NH3—NH4C1体系浸出某高碱性氧化锌矿,考察了氨浓度、液固比、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锌浸出率的影响,并分析了相应的浸出过程,得到的最佳实验条件为:NH3:NH4Cl摩尔浓度比为1∶1、氨浓度5 mol/L、液固比为3∶1、浸出时间为2 h、浸出温度40℃,此时锌浸出率为89.3%。  相似文献   

17.
针对低品位矿石生物浸出液中铁含量高而有价金属含量低的特点,研究低温、低pH条件下微生物成矾除铁方法,考察了温度、pH值、菌液接种量、时间等主要因素对微生物氧化及铁矾形成的影响规律,并采用正交实验对微生物成矾除铁规律进行多因素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生物氧化过程中,亚铁含量为9.46 g·L-1的料液,在pH范围为1.4~2.0,温度范围为30~40℃时,36 h细菌将亚铁氧化完全,细菌氧化亚铁的效果较好;在生物成矾除铁过程中,当pH为2,温度为45℃,菌液接种量为15%,反应时间为10 d时,除铁率达到99.97%,除铁后料液含铁0.015 g·L-1;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影响生物成矾法除铁的主次因素顺序分别为反应时间、接种量、总铁浓度,最优水平组合为:总铁浓度50 g·L-1,接种量20%,反应时间10 d,在此最优组合条件下,沉淀除铁率高达99.95%,实现了低温、低pH条件下微生物成矾除铁,为微生物浸出液的低成本、高效净化除铁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采用反应釜模拟锌精矿常压富氧浸出条件,考查了精矿粒度、酸锌摩尔比、温度、氧压、搅拌转速、时间、液固比等因素对锌浸出率的影响并获得了优化的工艺条件。在优化浸出条件下,锌浸出率大于97%,渣含锌约3%;铟浸出率约96%,渣含铟约0.000 4%;银浸出很少,大部分留于渣中;浸出渣含硫大于78%。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用膜分离集成技术浓缩低品位离子型稀土矿浸出液。试验结果表明:经过陶瓷膜除杂和纳滤膜浓缩后,含氯化铵浸出剂的浸出液中氧化稀土质量浓度由0.33g/L浓缩到73.46g/L;而含硫酸铵浸出剂的浸出液中的氧化稀土质量浓度由0.46g/L浓缩到4.23g/L,浸出液体积大大减小,后续回收稀土的试剂和能耗成本降低,稀土回收率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