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电煤紧张,主要是由于产能、运力和电煤价格机制三大因素所造成。  相似文献   

2.
2013年电煤价格并轨后,电煤价格生成和煤电稳定交易成为研究焦点。本文分析电煤价格生成问题,梳理双边匹配理论研究进展,将双边匹配理论应用到电煤价格生成过程中,并做出以下应用展望:从煤电企业双方的交易意愿出发,探寻煤电双方稳定匹配交易下的电煤均衡价格,为煤电企业提供电煤价格生成的参与机制,推动电煤价格生成过程透明化、规范化、系统化;为煤电企业经营和宏观政策设计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促进煤电中长期稳定交易关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郭云涛 《中国煤炭》2003,29(12):9-11,14
认为电煤价格应该上调。对电力部门处理电价和煤价调整时,一方面提高电价,另一方面对电煤涨价拒而不谈提出质疑。介绍了煤炭企业和职工顾全大局,力保电煤供应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电煤价格市场化机制改革的设计缺陷与实践修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潘伟尔 《中国煤炭》2003,29(12):12-14
认为煤电价格之争是电煤价格市场化机制的设计缺陷造成的,指出电力行业的垄断与煤炭行业竞争性定位,以及两行业改革的不配套、不协调等原因给电煤价格机制改革造成障碍。提出了改革的修正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爱培 《煤》2006,15(B06):14-16
煤电两个行业,作为供需双方难免存在矛盾。在目前煤电价格矛盾突出时期,加快电煤价格指数的创建进度,在电煤市场化进程中将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冬季缺电,电煤紧张的规律进行分析,提出了调整电煤价格,促进双赢的解决方案,并呼吁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充分论证,尽快实施,促进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实现煤炭市场"单轨制"建立电煤产运需衔接新机制,煤炭价格"双轨制"画上句号 多年来,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煤炭价格特别是电煤价格较长时期内存在交易价格的双轨制.电煤价格"双轨制"是指在在煤炭交易过程中,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煤炭价格逐步放开后,电煤供需双方依据的两种不同定价机制,一种是年初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签订的重点合同煤价,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锁定一年供应量;另一种是市场煤价,价格随行就市.  相似文献   

8.
康长安  杨彤 《中国煤炭》2012,38(2):35-37
通过对煤炭企业和发电企业进行无限回合讨价还价的博弈分析,求得煤炭价格均衡解,以及均衡时煤炭企业和发电企业各自的利润。得出提高上网电价能够提升发电企业和煤炭企业的利润,缓解电煤价格冲突。同时电煤价格也会随之上升,短期之内电煤价格上升为发电企业带来的成本增加不会超过上网电价上升带来的利润增加。  相似文献   

9.
日前,山西省进一步实施电煤价格临时干预措施,以防止煤、电价格轮番上涨,促进煤炭和电力行业协调、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全国各地煤炭价格继续保持平稳由于目前还处于电煤需求的淡季,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电煤价格依旧较为平稳,基本无波动,3月份开始,即将步入钢铁需求的旺季,各地炼焦煤价格在经历了  相似文献   

11.
考虑电煤和电力的双重价格规制,分别在煤炭供应是否受运输约束两种情景下,研究我国电煤和电力供应紧张的机理及对策。首先构建博弈模型,研究我国煤电供应紧张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构建包含违约惩罚机制的电煤供应长期契约和模型;最后进行了算例分析。研究表明,在煤炭需求旺季,电煤价格规制和运输制约导致煤炭企业供应电煤积极性降低;电力企业订购电煤的积极性降低也是电力供应短缺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电力企业的淡季违约采购进口煤的行为,加大了煤炭企业旺季减少电煤供应的可能性。包含违约惩罚机制的电煤供应长期契约,能够同时提高煤炭需求旺季煤炭企业供应电煤和电力企业订购电煤的积极性,显著降低电力供应短缺的风险,缓解煤电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12.
受我国火电装机总容量和火力发电量减速,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新增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快速增长的共同影响,我国电煤需求总量将放缓增长。同时,受大型火力电厂节能减排、防治雾霾、清洁高效发电等举措的并举实施,我国供电煤耗逐年下降且对电煤质量要求趋于苛刻,加之电煤价格并轨引发煤电双方价格谈判僵局时常发生,我国煤炭企业将面临严峻的电煤需求变异风险。  相似文献   

13.
由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看中国煤电之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钟哲 《中国煤炭》2005,31(4):17-18,21
围绕电煤供给及其价格,煤炭与电力企业展开了激烈的博弈。“电荒”的主要表面原因是电煤的短缺,但从根本上说,双方关系的紧张根源在于两者之间市场势力的不对等。国家为协调煤、电关系,出台了诸如建立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等一系列措施。认为煤电联动只能缓和矛盾,只有提高煤炭企业的竞争力、鼓励煤炭与电力企业的纵向一体化,才能彻底解决煤电纷争。  相似文献   

14.
李朝林  蒋秋云 《煤》2006,15(3):13-14
今年以来,煤电之争异常激烈,针锋相对,以致不少煤电企业到现在还没有签订好电煤购销合同,但市场经济要发展,社会要进步,煤炭价格的市场化进程是不可逆转的。电煤价格市场化已成为现实,我国煤炭价格全面进入市场也有着四大显著标志:一是煤炭价格由市场订价;二是煤炭供求由市场调  相似文献   

15.
坚持协商定价原则,加快构建煤炭市场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承厚 《中国煤炭》2005,31(1):14-16,19
认为宏观经济调控要坚持供需双方协商定价原则,指出电煤供应问题不能单纯从价格入手。分析了煤电价格联动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完善“煤电价格联动”的四项措施。同时,对改革煤炭订货方式,建立煤炭市场体系作出构想。  相似文献   

16.
武承厚 《中国煤炭》2004,30(7):13-14
分析了热销中的煤炭市场。认为煤电价格之争的根本原因是煤电行业改革不同步,需要建立煤电价格联动机制的保证措施和监督保障机制,保证电煤市场供应稳定。煤炭行业要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呼吁出台《煤炭交易规则》,建立规范的煤炭市场。  相似文献   

17.
《山西煤炭》2010,30(2):1-5
近期以来,经济企稳持续向好、煤炭需求大幅增加,“电煤荒”却再度困扰着经济复苏中的中国。尽管春节过后一直紧张备战寒潮来袭的电煤市场终于缓和下来,而且,华中地区电煤库存已由告急转为饱和,供应处于宽松状态,电煤价格也出现了小的回落,但就总体而言,由于运输瓶颈制约、水电减少等客观因素,导致电煤之“荒”并未得到彻底改善。煤炭大省山西从政府到企业,自上而下多措并举确保电煤及时有效供应,那么这场“持久”的“电煤荒”如何破解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李学刚 《中国煤炭》2003,29(12):15-15,17
认为应通过推进煤炭流通市场化解决电煤价格纷争,加强政府对煤炭产量的宏观调控和对能源产业链不同行业利益的调整,并减少管理中的“越位”行为;通过煤炭产需联营、合作,整顿和规范煤炭市场经济秩序,使煤炭价格真正放开。  相似文献   

19.
对煤炭市场与煤电联营的几点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承厚 《中国煤炭》2006,32(4):16-19
对当前煤炭供需、产量、产能、品种和质量、成本与价格进行了分析。提出电煤价格并轨煤电双方的阶段性特征,指出煤电联营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理性选择,是煤电企业的共赢之举,并有利于加快电价市场化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20.
交易市场中电煤价格运行机理是政府和企业分析市场变化并做出有效决策的依据。文章以煤、电企业签订到厂价为例,以电煤价格的运行过程为框架,运用经济学中的边际理论和博弈思想,对产运需主体关于运力的协商、供需双方可接受价格的制定以及煤、电企业的价格谈判这三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指出,煤炭企业和铁路部门按利润最大化确定电煤的最优出矿价和运价,煤电双方出于增加利润和不亏本的原则制定各自可接受的价格区间,经过双方的谈判,形成最终交易价格,达到市场供需均衡。根据研究结果,针对当前我国煤电价格矛盾这一现实问题,提出了解决思路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