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国栋  王云 《中国食品》2012,(13):90-91
从2012年开始,我们推出一个饮食文化小板块"谈古论今厨师话厨事",专门刊登有几十年工作经验的厨师们,根据考究历史、师教传承、总结经验、观察潮流,所撰写的古今饮食故事、名食文化典故、当今潮流食话。不论何种观点,都可各抒己见,宗旨是百花齐放,共同来弘扬中华饮食文化。——编者  相似文献   

2.
中国当代饮食文化的发展是中国饮食文化传统的延续,是继承与创新的结合体。中国饮食文化传统中的强调生理健康与精神健康的统一、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的共融、凸现人性的美与善以及人们享受生活美的意蕴与意味,对当代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食"的历史源远流长,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食文化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中国历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可见饮食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笔者从中国传统节日的角度分析饮食对丰富民族文化心理所起的作用,以及从集体无意识角度分析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偏爱食肉的原因,以期对中国饮食文化做出自己的阐释。一、饮食文化概念分析中国饮食的历史源远流长,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在为自己的饮食与自然、  相似文献   

4.
信时 《美食》2008,(6):67-67
俗话说“病从口入”,现代人对于饮食卫生越来越重视,但人们往往只注意到食品是否清洁卫生、是否对健康有害.而忽略了装盛食物的餐具对身体的影响有关调查显示,餐具的材质不合格、使用不当都会危害人体健康专家提醒,使用餐具千万要谨慎。  相似文献   

5.
《尔雅·释天》中说:“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岁为名,把“年”当作收获的象征。另有一说,认为“年”字按古人的写法,是个象形字,有头有尾,四脚伸开,象一个大壁虎,是种可怕的不祥之兽,一岁之中,若没有遇见它,便平平安安地度过了,于是大家聚在一起烧些好东西吃一顿,这种庆祝的活动叫“过年”。  相似文献   

6.
一、中国饮食文化概说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从沿革看,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宴席和流光溢彩的风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八十年代以来出现的食文化热现象作了较全面的总结和概括,并对引发“食文化热”时代的社会、经济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中国“食文化热”现象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经济和价值观念发生的深刻变化。作者用较大篇幅对中国食文化在21 世纪的发展趋势,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对21 世纪中国食文化研究方向和重点进行了探讨。在21 世纪的中国食文化研究应突出以下几个重点:争取站在中国人饮食生活变化的潮头,研究适应新时代的饮食观念、饮食方式和饮食美学,引导人们树立适应时代的、科学的和具有中国特色的饮食观念、饮食方式和饮食美学;开创食文化经济学的研究;提高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研究水平,加强中外食文化交流的研究;开展食文化基础理论研究等。  相似文献   

8.
对中国八十年代以来出现的食文化热现象作了较全面的总结和概括,并对引发“食文化热”时代的社会、经济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中国“食文化热”现象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经济和价值观念发生的深刻变化。作者用较大篇幅对中国食文化在21 世纪的发展趋势,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对21 世纪中国食文化研究方向和重点进行了探讨。在21 世纪的中国食文化研究应突出以下几个重点:争取站在中国人饮食生活变化的潮头,研究适应新时代的饮食观念、饮食方式和饮食美学,引导人们树立适应时代的、科学的和具有中国特色的饮食观念、饮食方式和饮食美学;开创食文化经济学的研究;提高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研究水平,加强中外食文化交流的研究;开展食文化基础理论研究等。   相似文献   

9.
<正>中外饮食文化交流域外饮食文化的输入清代时,中国新引种了原产于美洲的草莓和西葫芦、甘蓝(包菜)、花菜、秋葵等果蔬,还引进了西洋苹果、法国葡萄等优质水果。明末引进的玉米、番薯、马铃薯、南瓜、辣椒、花生、烟草等农作物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对中国原有的粮食结构和饮食风味产生了巨大影响。鸦片战争后,清朝的国门被欧美列强的坚船利炮轰开,煎牛排、面包、布丁、冰淇淋、罐头、葡萄酒、啤酒、  相似文献   

10.
郭明军 《食品工业》2020,(10):390-391
<正>中国饮食文化有着多元丰富的情感意蕴,千百年来,中国人已形成了根深蒂固的"以情为导向"的饮食观念。《中国饮食文化》一书所提到,自古以来,不同时期的饮食制作与创造成果谱写了中国饮食的优美华章,也形成了独树一帜的中国饮食繁花似锦的风格特色。几千年来,中国饮食文化的创造与实践培育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体系,这些优良传统与世界各国相比,具有典型的民族文化特点。早在先秦时期,人们便尤为关注饮食的色、香、味、形,并对它们进行了美、丑、善、恶的划分。如孔子所言"割不正不食""色恶不食",中国饮食文化就是在真、善、美和谐统一的基础上得以不断发展传承的。  相似文献   

11.
下篇:烹坛竹器多竹与中国饮食文化的密切联系,还鲜明地体现在几千年来国人日常炊事饮食用具多以竹制成等方面。远的不说,就拿我们天天吃饭常用的筷子来说吧。筷子在古汉语里又作“箸”、“筋”,字即从竹。在世界各国形形色色、琳琅满目的餐具大家族中,中国筷子可谓一枝独秀,别领风骚。究其由来,似乎可以说,竹筷凡与人们熟食的历史一样悠久。远古先民“茹毛饮血”,是用手抓进食的。直到学会用火之后.我们的祖先才从生食转向熟食,为了避免烫伤手指,以竹或木棍为筷代手亦随之出现,从而揭开了饮食文明史的新篇章。竹筷在先秦时期已…  相似文献   

12.
13.
以“融合与变革”为框架,对中国饮食文化作了详尽的的分析后认为:中国食品餐饮在未来世界大交流,大变革的历史潮流中得到提高和发展壮大;未来食品餐饮将朝着“速、朴、养、清、奇、乐”六个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饮食文化地域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饮食文化地域分布的基本现状 饮食文化的地域性不是以行政区划来划分的,而是从历史形成的饮食特点这一角度来讲的。人类在维持生命和举行节日庆典时,渗透进自然、社会、历史因素而升华形成了饮食文化,包括饮食惯制、饮食结构、饮食口味、饮食器具和烹调方式  相似文献   

15.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人们说,全世界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生生不息的中国文化;而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就是中国的饮食。中国饮食的科技文化源远流长,是一种千变万化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我出国半个世纪,游历了世界上的很多角落,我发现几乎没有一个角落没有中国饭馆,几乎没有一个外国人不喜欢中国饮食,有人开玩笑地说,饮食是中国的“秘密”武器,是经过人们的胃征服了全世界。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比如有元宵节、春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每个节日都有其特定的习俗和饮食习惯。中国传统节日的饮食文化都有哪些特征?包含着怎样的寓意呢?历史悠久寓意美好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与相对应的饮食习俗都有着悠久漫长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耀眼的光芒。  相似文献   

17.
饮食作为文化的载体,不仅内含着民族的文化精神与特征,还传达着民族独一无二的文化传统。中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民俗,最终创造了具有独特风味的中国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18.
中国饮食文化历史久远,熠熠生辉。但在这繁盛的光环背后也隐藏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方面,诸如吃喝铺张、“猎奇”食风、宴席负重以及新形势下不少老字号的艰难等等。在新的时代里,中国人的饮食应敢于去其糟粕、革故鼎新,并在传统优良食风的基础上不断发扬光大,以使中华饮食与国际接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饮食文明大国。  相似文献   

19.
中篇:美味竹中来就“绿竹可充食”来说,除了竹笋之外,不可不提及竹米。竹米又叫竹实,系竹子所结的果实。竹种不同,其结实的周期也不一致,短的只消一年,长的甚至要五六十年。各种竹实的形状、大小和重量也互有差异,大者可达米粒的三四倍。竹米含有丰富的淀粉,《本草纲目》谓其能“通神明,轻身益气”,是一种香美可口的稀有食物。竹米“珍于粳糯”,颇不易得,因为一旦开花结籽,正如李时珍所言:“其竹即死。”惟其如此,竹米在古人心目中总是笼罩着一层神秘色彩。中国历史上自古相传,就有竹米救人度荒年的故事,如《太平广记》卷…  相似文献   

20.
中国士大夫之饮食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杰 《四川烹饪》2001,(3):12-13
欲论中国士大夫之饮食文化,须先对“土大夫”一词作必要的界定。历史上关于“士大夫”的概念有以下三种: 其一,指居有官职的人。《周礼》之《考工记》中曰:“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韩非子·诡使》记曰:“今士大夫不羞淤泥丑辱而宦。”由此,凡有官品之人皆可谓之“士大夫。 其二,指将军的左属。明朝柯维骐《史记考·要八》记曰:“《周礼》师帅皆中大夫,旅帅皆下大夫,车长皆上士,两司马皆中士,而皆统尽军将,故曰士大夫。” 其三,指文人、士族。《荀子·强国》记曰:“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