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三唑并嘧啶磺酰胺类除草剂——五氟磺草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新型三唑并嘧啶磺酰胺类除草剂五氟磺草胺的理化性质、毒性、分析方法、加工及应用,详细介绍了其合成工艺路线、相关专利与开发进展。 相似文献
5.
6.
7.
为明确五氟磺草胺、吡嘧磺隆与丙草胺的联合作用,采用室内活性测定的方法,测定各复配组合的联合作用类型,并且测定3者最佳配比的复配制剂对水稻移栽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室内测定结果显示:五氟磺草胺、吡嘧磺隆与丙草胺以不同质量比混配,对供试的稗草、千金子等杂草有加成或增效作用.当五氟磺草胺、吡嘧磺隆与丙草胺以2:1:37的比例复配...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明确双环磺草酮与五氟磺草胺复配对水稻直播田部分一年生杂草的联合作用、复配后的田间防除效果及对水稻的安全性。[方法]分别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田间小区试验法评价双环磺草酮与五氟磺草胺复配对水稻直播田稗草、千金子、鳢肠、异型莎草的联合作用、田间防除效果及对水稻的安全性。[结果]双环磺草酮与五氟磺草胺复配后,对稗草、千金子、鳢肠及异型莎草均呈现加成或增效作用,其中2者有效成分以30:5复配,对稗草、鳢肠有增效作用,按照该配比复配后总用量在157.5~210 g/hm2时,对田间杂草的总株防效和总鲜重防效均在90%以上,明显高于2种单剂的防治效果,且对直播水稻安全。[结论]双环磺草酮与五氟磺草胺复配后不仅可以扩大杀草谱,同时还可以提高对稗草、千金子、鳢肠、异型莎草等的防效,有助于延缓杂草抗药性的产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11.
12.
浙江省稻田稗草对二氯喹啉酸的抗药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琼脂法测定了浙江省稻区21个稗草生物型对二氯喹啉酸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绍兴市郊(2003年)的稗草生物型对二氯喹啉酸最敏感,其EC50为0.3268mg/L。以其为敏感生物型,绍兴陶堰(2003年)和温州塘下(2003年)的稗草生物型对二氯喹啉酸的EC50分别为234.8、227.4mg/L,抗性比分别达到718.48和695,84,表明这两种稗草生物型的抗药性处于极高抗水平。浙江杭州(2003年)的稗草生物型对二氯喹啉酸的EC50为13.47mg/L,抗性比为41.22,表明该稗草生物型处于高水平抗性阶段。绍兴皋埠(2003年)的稗草生物型对二氯喹啉酸的抗药性还处于低水平抗性阶段,其EC50和抗性比分别为2.096mg/L和6.41。而其余16个稗草生物型对二氯喹啉酸的EC50为0.4953-1.315mg/L,抗性比为1.52—4.02,表明这些地方稗草生物型对二氯喹啉酸敏感。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除草剂氟磺酰草胺合成路线的筛选,以2,4-二甲基间苯二胺为原料,经过磺酰化、乙酰化合成氟磺酰草胺,两步反应总收率75%,含量≥95%。该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环保,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稻田稗草对丁草胺和二氯喹啉酸抗药性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明确稻田稗草对丁草胺和二氯喹啉酸的抗药性水平,利用盆钵法测定了广东佛冈、韶关、梅州等地共14个点稻田稗草对丁草胺和二氯喹啉酸的抗药性.[结果]对于丁草胺,惠州龙门稗草ED50值最大,为757.33 g a.i./hm2,相对抗性指数(RI)为3.4,说明龙门点稗草对丁草胺已产生一定的抗药性;对于二氯喹啉酸,所测定的14个稗草生态型对其未表现出抗药性.[结论]稻田稗草对丁草胺已经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其中惠州龙门点抗性最高;稻田稗草对二氯喹啉酸未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19.
新一代稻田用除草剂——五氟磺草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1950年左右大面积应用2,4-滴,2甲4氯防除稻田阔叶杂草以来,稻田用除草剂品种迅速发展,品种不断改进、完善,先后涌现了二苯醚类、硫代氨基甲酸酯类、酰胺类、喹啉羧酸类、磺酰脲类等除草剂,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适应于水稻不同栽培方式的化学除草体系,成为世界水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十分重要的增产措施。 相似文献
20.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稻田土壤中五氟磺草胺的残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在国内首次建立五氟磺草胺在稻田土壤中残留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定量检测分析方法。[方法]试验采用乙腈和水作为提取液,提取土壤中残留的五氟磺草胺,用固相萃取柱净化、浓缩、定容,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结果]五氟磺草胺的最小检出量(LOD)为1.0 ng,最低检测质量分数(LOQ值)为0.1 mg/kg。在添加质量分数为0.1~1.0 mg/kg时,平均回收率为82.90%~108.24%,相对标准偏差为2.040 7%~8.702 6%。[结论]该方法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符合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