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椒基丁醚对2种杀虫药剂防治菜青虫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2018,(11)
[目的]评价胡椒基丁醚对四氯虫酰胺和高效氯氰菊酯防治菜青虫的增效作用。[方法]田间试验采用喷雾法。[结果]药后1 d胡椒基丁醚对四氯虫酰胺和高效氯氰菊酯都有显著的增效作用,在药后3、7、14 d无增效作用。与胡椒基丁醚预处理后再施药相比,胡椒基丁醚与药剂桶混施药的防效差异不显著。[结论]胡椒基丁醚对四氯虫酰胺和高效氯氰菊酯防治菜青虫在短时间内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且增效作用与胡椒基丁醚的使用方式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寻找高效、低毒的花蓟马防治药剂。[方法]滤纸药膜加浸叶法及喷雾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室内毒力和田间试验。[结果]虫螨腈和噻嗪酮以1:2混配时增效作用最明显,共毒系数达194.36。30%虫螨腈·噻嗪酮SC对蓟马有较好防效,且防效与质量浓度呈正相关,用量0.89 mL/L防效略优于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0.78 mL/L防效与240 g/L虫螨腈SC相当,0.67 mL/L防效明显优于25%噻嗪酮WP。各药剂对豇豆安全。[结论]30%虫螨腈·噻嗪酮SC防治花蓟马推荐使用剂量0.67~0.89 mL/L。  相似文献   

3.
0.4%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防治水稻纵卷叶螟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检验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新型药剂0.4%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GR)对水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以及新剂型和新的施药方法是否能在安全高效的基础上降低成本,专门进行了小区试验和大区示范试验。结果表明,0.4%氯虫苯甲酰胺GR每667 m2用量600~700 g,在纵卷叶螟卵孵高峰期前5~7 d用毒土或毒肥法撤施,对水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显著,药后14 d防效达到最高,持效期长,防效可持续至20 d以上。与常规喷雾防治相比,具有省时省工省本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采用喷雾法研究了新型双酰胺类化合物HNPC-A102对蓟马的田间防治效果。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60 g a.i./hm2剂量下,药后1 d,HNPC-A102对茄子蓟马防效达86%以上,与同等剂量对照药剂溴氰虫酰胺相当;药后8 d,HNPC-A102对茄子蓟马防效达95%以上,溴氰虫酰胺防效均不足35%;药后13 d,HNPC-A102对茄子蓟马仍保持89%~95%的防治效果。HNPC-A102能够有效防治蓟马,且速效性及持效性好,对作物安全,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5.
Agri-50E对温室白粉虱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成菊  李学锋  杨根海  蒋家珍 《农药》2006,45(4):280-281
采用茎叶喷雾法,测试了Agri-50E对温室番茄白粉虱的作用。结果表明,间隔14d两次施药,第一次药后3、28d,2.5、3.33、5L/hm^2处理对白粉虱的防效在55%~68.9%、71%~85.7%、80%~91.3%;对照药剂10%吡虫啉90ga.i./hm^2,防效54%~63.3%。Agri-50E防效和速效性都好于吡虫啉。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有效防治茄子西花蓟马的杀虫剂。[方法]选取5种化学药剂和2种生物药剂,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计,评价常规手动喷雾条件下,各药剂在不同质量浓度下对茄子西花蓟马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与结论]药后1、3、7 d,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40%氟虫·乙多素WG、5.7%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和10%虫螨腈SC防治西花蓟马的速效性和持效性明显优于其他药剂,防效可达82.49%~97.85%,可科学轮换用于蓟马防治。  相似文献   

7.
几种杀虫剂对草坪害虫的控制效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有志  马骏  黄继光  徐汉虹  文礼章 《农药》2006,45(8):561-564
测定了绿僵菌、毒死蜱、辛硫磷等药剂对草坪害虫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绿僵菌、毒死蜱和辛硫磷都是防治草坪地下害虫的有效药剂,毒死蜱和辛硫磷还能有效防治草坪茎叶害虫禾灰翅夜蛾和斜纹夜蛾等。药后45d,绿僵菌对铜绿丽金龟幼虫蛴螬的防效和对地下害虫的总防效分别为91.2%和87.6%。绿僵菌对茎叶害虫的防效较差,药后3、7、10d时,对禾灰翅夜蛾的防效分别为3.7%、9.2%和18.9%;对茎叶害虫的总防效在12.2%以下。辛硫磷和毒死蜱药后3d对禾灰翅夜蛾的防效分别是93.7%和97.6%;对茎叶害虫的总防效分别是92.0%和93.6%。当高效氯氰菊酯分别和辛硫磷、毒死蜱混用防治斜纹夜蛾时,防效更高、速效性更好。  相似文献   

8.
为寻求防治黄瓜白粉病的高效、低毒药剂,采用叶盘沾药法对黄瓜白粉病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多抗霉素对黄瓜白粉病菌的EC50为1.0121 mg/L,其与咪鲜胺以质量比为2∶8混配时共毒系数(CTC)高达175.79,具有明显增效作用。田间药效试验证明,在黄瓜白粉病初发期,使用22%多抗.咪鲜胺ME 225~450 g/hm2喷雾防治,第2次药后7 d调查,防效高达89.04%~97.81%,同剂量条件下其防效明显优于对照药剂。22%多抗.咪鲜胺ME可作为防治黄瓜白粉病的理想药剂,且在推荐剂量范围内对作物安全。  相似文献   

9.
《农药》2016,(10)
[目的]明确3.6%烟碱·苦参碱CS对苜蓿蚜虫和蓟马的田间控制效果及使用剂量。[方法]采用喷雾法测定3.6%烟碱·苦参碱CS对苜蓿蚜虫和蓟马的田间防效。[结果]该药剂在18.0、24.0 g a.i./hm~2时,药后1~7 d对苜蓿蚜虫的防效为93.3%~98.5%和95.3%~99.4%,防效均显著好于12.0 g a.i./hm~2剂量和2种对照药剂。该药剂在12.0、18.0、24.0 g a.i./hm~2时,药后1~7 d对苜蓿蓟马的防效分别为84.7%~95.8%、94.8%~96.6%和95.6%~98.6%,防效显著好于2种对照药剂。[结论]3.6%烟碱·苦参碱CS对苜蓿蚜虫和蓟马均具有良好防治效果,其使用剂量为12.0~18.0 g a.i./hm~2为宜。  相似文献   

10.
0.1%阿维·苏WP防治茶毛虫药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俊铭  韦刚  徐太杰  邢春生  王皖伟  黄辉 《农药》2003,42(10):33-34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0 .1%阿维·苏WP是防治茶毛虫的优良药剂 ,见效快、持效时间长、防治效果好 ,用药量 75~ 10 0 g/6 6 7m2 ,药后 1d防效即达 88%以上 ,药后 7d防效仍达 97%以上 ,且对茶树生长安全 ,适合无公害茶叶生产。大面积应用 ,建议用药量为 75 g/6 6 7m2 ,掌握在茶毛虫 3龄幼虫前施药 ,喷雾时力求叶背、叶面均匀着药。  相似文献   

11.
郇志博  于世幸  王明月 《农药》2023,(7):530-533
[目的]为了筛选出对海南豇豆蓟马和斑潜蝇防效较好的药剂。[方法]开展了4种杀虫剂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5%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SC)50 g a.i./hm2和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WG)100 g a.i./hm2对蓟马药后3 d的防效为76.2%和75.8%。50 g/L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DC)50 g a.i./hm2和50%氟啶虫胺腈WG 100 g a.i./hm2对斑潜蝇药后7 d的防效为73.0%和76.5%。[结论]推荐5%溴虫氟苯双酰胺SC和50%氟啶虫胺腈WG防治海南豇豆蓟马,50 g/L双丙环虫酯DC和50%氟啶虫胺腈WG防治海南豇豆斑潜蝇。  相似文献   

12.
4种新型杀菌剂对甘草锈病的防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防治甘草锈病的有效药剂,试验选用4种杀菌剂并分别设不同剂量,通过1次施药及药后7 d两次施药对甘草锈病进行防治.结果表明:1次药后7 d,10%苯醚甲环唑WG的防效较高,180、90 g a.i./hm2剂量下的防效均在60%以上,表明该药剂对甘草锈病具有较好的速效性;2次药后7 d,各药剂不同剂量对甘草锈病的防效均有所升高,其中10%苯醚甲环唑WG的防效最高,180、90、60 g a.i./hm2的防效分别为74.46%、76.38%和68.74%,25%丙环唑EC和20%三唑酮EC的防效相当,70%丙森锌WP的防效最低;2次药后14 d,10%苯醚甲环唑WG仍保持较高防效,180、90、60 g a.i./hm2剂量下的防效分别为72.33%、65.16%和66.15%,表明该药剂对甘草锈病具有较好的持药性.10%苯醚甲环唑WG对甘草锈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防治芦笋蓟马的有效药剂。[方法]对不同药剂进行室内生测,选出较好的药剂进行大田试验。[结果]室内生测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乙基多杀菌素对芦笋蓟马的活性最高,其次为多杀霉素,再次为噻虫嗪。大田药效结果表明:药后1 d,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喷雾药液质量浓度30、60 mg/L防效最好,其次为5%多杀霉素悬浮剂药液质量浓度50、100 mg/L的防效,再次为2%甲氨基阿维菌素微乳剂药液质量浓度10、20 mg/L的防效。药后10 d,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喷雾药液质量浓度60 mg/L防效和2%甲氨基阿维菌素微乳剂药液质量浓度20 mg/L的防效均在90%以上、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喷雾药液质量浓度30 mg/L、2%甲氨基阿维菌素微乳剂药液质量浓度10 mg/L、5%多杀霉素悬浮剂药液质量浓度100 mg/L的防效均在80%以上,能够较好的控制芦笋蓟马的为害。[结论]乙基多杀菌素、多杀霉素对芦笋蓟马初效好、持效期长,甲氨基阿维菌素虽然初效略差,但有较好的防效和持效期,上述药剂均可以有效控制芦笋蓟马的为害。  相似文献   

14.
3种有机磷杀虫剂防治桑树蓟马效果及对家蚕的残毒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50%二溴磷乳油、40%乐果乳油、80%敌敌畏乳油进行了防治桑树蓟马的田间药效试验,药后1、3、7 d采集桑叶饲养家蚕,研究药剂对蓟马的防效以及药剂处理桑叶对家蚕的安全性.结果表明:3个药剂对蓟马具有良好防效,药后3 d的桑叶对家蚕安全,二溴磷处理的上簇率、蚕茧重量与空白对照相当,乐果和敌敌畏处理低于空白对照.二溴磷的使用质量分数为500~333 mg/kg,可在药后3 d采桑养蚕,乐果400 mg/kg和敌敌畏800 mg/kg宜在药后7 d采桑养蚕.  相似文献   

15.
孙祥龙  张玉聚  康冬梅  苏旺苍 《农药》2021,60(4):301-305
[目的]研究自走式喷雾机施药过程中不同施药方法对药剂附着率以及花生蚜虫防效的影响.[方法]喷雾时选择不同的用水量、喷头型号和工作压力,调查药液附着率和防治效果.[结果]使用XR11001型喷头、工作压力0.5 MPa、用水量5 kg的药剂附着率以及对花生田蚜虫防效相对要高,药后7d防效可达90%以上.[结论]适当降低喷...  相似文献   

16.
不同生物农药对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药》2019,(11)
[目的]为筛选出防治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的安全有效药剂,分别选用5种生物农药进行了田间防效试验。[方法]采用常规喷雾法,探讨不同生物农药对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10%多抗霉素WP 2次药后7 d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效为80.34%,0.3%丁子香酚SL 2次药后7、14 d对黄瓜霜霉病防效分别为67.11%和77.38%,2种药剂的防效均分别优于对照药剂250 g/L嘧菌酯SE和100 g/L氰霜唑SE以及其他处理药剂。[结论]10%多抗霉素WP和0.3%丁子香酚SL可作为防治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的理想药剂,2种药剂在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发病前或初期,与其他保护性药剂轮换交替使用,以延缓其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明确乙基多杀菌素和烯啶虫胺等10种药剂对甘蔗蓟马的田间防治效果,为甘蔗蓟马防治提供科学指导。在甘蔗蓟马发生高峰期,采用背负式电动喷雾器将药剂喷施至甘蔗心叶及与心叶相连的顺数第1、2叶片,于药后3、10 d分别测定对蓟马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 36 g a.i./hm2、50%烯啶虫胺WP 120 g a.i./hm2对甘蔗蓟马的防效优于其他药剂,药后3 d的防效分别为93.3%、90.8%,药后10 d的防效分别为82.5%、84.6%,2种药剂无显著差异;其余药剂药后3、10 d防效均低于75%。建议在甘蔗蓟马发生高峰期,使用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 36 g a.i./hm2或50%烯啶虫胺WP 120 g a.i./hm2能有效防控甘蔗蓟马。  相似文献   

18.
灭草松对甘薯的安全性及除草生物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茎叶喷雾法进行了灭草松防除甘薯田阔叶杂草试验。结果表明,灭草松防除阔叶杂草反枝苋、马齿苋及碎米莎草等甘薯田具有代表性杂草有很好的除草效果,施药后40 d株数防效为80.12%~93.67%,鲜重防效为74.69%~92.95%;对甘薯安全性较好,施药后甘薯叶片有不规则触杀型药害斑,15 d后新生叶片生长正常,施药后40 d苗期蔓长及蔓鲜重与人工除草无显著性差异;甘薯收获时测产结果表明,灭草松防除甘薯田阔叶杂草对甘薯安全,除草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张谦  祁虹  王燕  冯国艺  林永增  梁青龙  雷晓鹏  王树林 《农药》2020,59(3):223-225,230
[目的]为明确植物源杀虫剂对棉蚜的防治效果。[方法]对苦参碱、藜芦碱、印楝素、鱼藤酮、除虫菊素等5种常用植物源杀虫剂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药后1 d,1.5%除虫菊素水乳剂和0.5%藜芦碱可溶液剂表现最好,防效分别达78.10%和71.09%,速效性较强;药后3 d,各药剂处理对苗蚜表现出最佳防治效果,防效由高到低依次为1.5%除虫菊素水乳剂、7.5%鱼藤酮乳油、0.5%藜芦碱可溶液剂、0.5%苦参碱水剂、0.3%印楝素乳油,但0.3%印楝素乳油防效显著低于其他4种药剂处理;药后7 d,各药剂处理对苗蚜防效略有下降,但仍对苗蚜有较好的控制作用,除0.3%印楝素乳油外,其他4种药剂防效均高于60.00%;药后14 d,0.3%印楝素乳油防效较之前升高,其他各药剂处理防效下降,0.5%藜芦碱可溶液剂和0.5%苦参碱水剂防效分别保持在50.45%和44.24%。药后14 d,施药区与对照区的捕食性瓢虫种群数量不存在显著差异,均显著高于化学杀虫剂处理。[结论]印楝素对苗蚜防效较低,除虫菊素、藜芦碱、鱼藤酮、苦参碱等4种植物源杀虫剂有效控制了棉蚜种群数量,同时对天敌安全性较高,可作为苗期棉蚜的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20.
啶虫脒不同施药方法在甘蓝中的残留及其对蚜虫的防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蓝为供试植物.采用喷雾和灌根两种施药方法,测定啶虫脒在植株内的“生物抽提”作用及其对蚜虫的防效。结果表明,喷雾后第3d,啶虫脒在甘蓝中的残留量为1.093mg/kg,第21d残留量降低到0.016mg/kg;灌根后第3d,啶虫脒在甘蓝中的残留量为0.033mg/kg,第21d残留量为0.043mg/kg,且残留持效期较喷雾法延长10d以上。施药方法不同,啶虫脒对蚜虫的防效也不同,喷雾法施用啶虫脒对蚜虫的短期防效优于灌根法(7d以内),但“持效期”较短;喷雾施药7d后,其防效大幅下降;而灌根法施药后第7~21d内.对蚜虫的防效一直保持在67%以上,在此期间可有效控制蚜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