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本文上篇介绍了英国利兹皇家军械博物馆展出的一战中的骑兵剑、刺刀和步枪,本篇呈现战争中使用的重机枪、轻机枪及堑壕战武器——"机枪,所有致命机器中最致命的武器,正在摧毁欧洲人口。"——英国性心理学家、作家哈维洛克·艾利斯  相似文献   

2.
《轻兵器》2020,(4):28-35
<正>自卫武器展区是英国利兹皇家军械博物馆五大常设展的第四部分,以"武装的公民"(Th eAr m e d Citizen)为题,展示了自中世纪以来民间使用的各式各样的自卫武器,并介绍了英国民用武器的发展历程——早期民用防卫武器在中世纪,民用防卫武器的需求主要来自于外出旅行者。当时英国与欧洲大陆道路条件很差,也很少有人  相似文献   

3.
《轻兵器》2019,(10)
<正>骑士比武从中世纪备战需要,逐渐发展成为统治阶级彰显威严权势的贵族运动,国家统治者在其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在中世纪战争中,国王要全身披挂率兵打仗,在盛大的比武仪式上更要首当其冲地在众人面前展现自身风采和高超武艺。有的国王既是比武的倡导者、组织者、参与者,也是比武规则的制定者。骑士比武还与国内政治和国家间的外交活动有着紧密联系,装饰  相似文献   

4.
正本文展现英国利兹皇家军械博物馆展出的一战期间创新与试验型武器、狙击武器——创新与试验型武器"两个组织严密的对手在惊心动魄的战斗中相遇,他们手中的新武器都有话要说。"——《科学美国人》杂志《关于日俄战争》一文,1904年  相似文献   

5.
正"第一次世界大战"专题是利兹皇家军械博物馆战争武器展的最后一部分内容,通过9个专题展柜,展示了参战各国在战争中使用的形形色色的武器装备,并介绍了在这场战争中发生的一些故事。本文首篇介绍一战中的骑兵剑、刺刀和步枪——  相似文献   

6.
正燧发枪的最后时光在19世纪战争武器展区,一个专题展柜以"燧发枪的最后时光"(The last of the flintlocks)为题,以著名枪械设计师人物画像和设计图纸为背景,介绍了燧发枪逐步被击发枪取代的历史过程,展示了这一时期出现的具有开创性的枪械设计。从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初,作为军用和运动武器的燧发枪已经使用了150多年,虽经不断改进,但其固有的许多缺陷始终难以克服。例如,火石容易磨损损坏,尤其是作为狩猎武器,燧石发火引药产生的闪光和烟雾会使鸟类猎物  相似文献   

7.
陈传生  张翼 《轻兵器》2020,(5):57-63
<正>"武器与法律"(ARMS AND THE LAW)专题展,是利兹皇家军械博物馆自卫武器展区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该展区策展人特别指出,与常见的武器展览相比,这一部分的展出更有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在现实社会中,由于持械行凶、抢劫等暴力犯罪案件时有发生,警察应该配备什么样的武器装备,如何防范暴力犯罪对普通公民的伤害和对公共安全的威胁,常常成为人们议论的话  相似文献   

8.
正比武(Tournament),是利兹皇家军械博物馆独具特色的常设展,比较系统地介绍了发端于中世纪的最早的军事比武形态、规则及其发展演变。在这一部分可以欣赏到比武使用的与战争武器不尽相同的各类盔甲和武器装备——  相似文献   

9.
<正>祖鲁战争中使用的武器祖鲁战争是1879年英国在南非殖民扩张过程中,与南非祖鲁人部落进行的一场战争。1877年,大英帝国在南非建立了附庸国南非共和国,而与之相邻的祖鲁王国在部落首领塞奇瓦约的统治下,一直坚持民族自治和国家独立。1879年1月,英国殖民当局以边界  相似文献   

10.
<正>英国利兹皇家军械博物馆在一个较大展区专门展示了拿破仑战争,尤其是滑铁卢战役中的武器装备及文物史料——青少年活动日时,博物馆采用话剧表演的形式生动展现拿破仑战争的历史拿破仑战争发生于1803~1815年。拿破仑·波拿巴于1809年建立了几乎统治整个欧洲的法兰西帝国,但最终被他的敌人——英国及其联军击败。博物馆在一个较大的展区,向参观者展示了这场战争,尤其是滑铁卢战役中使用的武器,及其他相关文物史料。  相似文献   

11.
陈传生  陈漠 《轻兵器》2021,(2):56-63
印度(续2) 旁遮普 旁遮普位于印度次大陆西北边缘,包括现今的印度北部和巴基斯坦东部部分地区.西旁遮普现今是巴基斯坦的第二大城市,省会拉合尔曾经是12世纪伽色尼王朝、13~14世纪前期德里苏丹国及16~17世纪莫卧儿帝国的都城.在18、19世纪,拉合尔成为印度最重要的武器制造中心,为莫卧儿帝国制造了大量武器.  相似文献   

12.
《轻兵器》2021,(3)
正本篇展示尼泊尔、斯里兰卡以及东南亚地区的马来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盔甲武器的历史与特色——尼泊尔科拉(kora)刀,是一种具有尼泊尔民族特色的砍刀,可能源自中世纪印度早期的弯刀,在伊斯兰扩张到印度次大陆以前就已经存在,并在未被穆斯林侵略者占领的北部山区留存下来。其主要特征是:刀身向前弯曲,逐渐向两侧扩张;单刃,背脊几乎呈T形截面;刀尖两端张开,  相似文献   

13.
陈传生  陈漠 《轻兵器》2020,(6):50-57
<正>利兹皇家军械博物馆设立的东方馆,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区域,包括中亚、伊斯兰、土耳其、波斯、印度次大陆、中国、日本以及东南亚等,基本上涵盖了整个亚洲地区。本篇集中介绍在东方馆展出的中国古代盔甲武器——东方馆(Oriental Gallery)位于博物馆4、5楼,集中展出了19世纪以前亚洲地区的盔甲武器,其规模之宏大,内容之丰富,展品之珍稀,均称得上世界顶级水平。  相似文献   

14.
陈传生  陈漠 《轻兵器》2020,(11):53-61
<正>阿拉伯半岛、北非伊斯兰王国、伊朗与伊拉克、高加索、阿富汗等地的盔甲武器,虽然都具有强烈的伊斯兰世界色彩,但却有着不尽相同的风格,一些看似细小的差别表现出不同的历史和地域文化——阿拉伯半岛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先知穆罕默德在这里出生和生活。从最强大的伊斯兰帝国倭马亚(Umayyad)王朝(公元661~750年)诞生到现在,这里一直是穆斯林世界的中心,根据伊斯兰教法规定,每一位有经济能力和体力的成年穆斯林信阿拉伯半岛徒,  相似文献   

15.
《轻兵器》2020,(9)
正草原游牧民族开创了骑在马背上使用弓箭作战的先河,并影响着东方世界战争历史的发展;伊斯兰作为一种宗教、文化和政治力量在中世纪迅速崛起,也必然伴随着一系列的军事冲突。本文呈现东方馆展出的草原游牧民族和中世纪伊斯兰的盔甲武器——草原游牧民族  相似文献   

16.
17.
陈传生  陈漠 《轻兵器》2021,(4):59-63
婆罗洲 婆罗洲(马来语:Borneo),印尼称之为加里曼丹岛(印尼语:Kalimantan),是亚洲第一大岛、世界第三大岛,也是目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分属于3个国家(印尼、马来西亚及文莱)管辖的岛屿.最早生活在这里的土著居民是达雅族人(Dayak),他们有着自己的特色武器.  相似文献   

18.
《轻兵器》2020,(8):58-63
<正>利兹皇家军械博物馆展示有丰富的日本藏品,文章分两期呈现,上期呈现了日本古代盔甲、马具与马饰、弓箭,本期展示日本古代刀剑、长兵器及火枪——日本(续)刀剑太刀太刀,始于平安时代,历经镰仓、南北朝和室町时代,一直是骑马武士使用的作战武器。其刀身较长、弯度较大,一般以刀刃朝下并吊  相似文献   

19.
陈传生  陈漠 《轻兵器》2021,(1):35-41
印度(续1) 莫卧儿帝国统治的印度北部(续) 盔甲 鳞甲,可能是印度地区最早的盔甲形式,出现在中世纪后期.它与中国的鳞甲有着不同的含义,是使用真正的动物甲片制作的.博物馆展出的一件鳞甲衣,19世纪初拉贾斯坦制作,使用的是穿山甲的鳞片,并做了包金镶嵌装饰.该展品是黑斯廷斯第一代侯爵弗朗西斯·罗登(Francis Rawd...  相似文献   

20.
《轻兵器》2021,(1)
正博物馆在参观指南中特别指出,这里的"印度",指的是整个印度次大陆,而非当今世界单纯的国家概念和政治用语。这个地区的盔甲武器承载着印度次大陆的历史,见证了帝国的兴衰存亡,表现了特有的制造工艺和装饰文化,在很多方面都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和恒久的稳定性,所有这些都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国家范畴。本文接续介绍莫卧儿帝国时代的盔甲、盾牌、枪炮以及拉贾斯坦、信德、古吉拉特等地的特色武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