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协同微波提取金莲花黄酮的工艺,筛选出了具有明显增效作用的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最后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以质量浓度0.75 g/L的表面活性剂SDS水溶液为提取剂,提取溶剂用量为40 mL/g金莲花,微波功率600 W,温度70℃,提取时间5 min.在该工艺条件下,金莲花黄酮的提取率为5.35%.与溶剂浸提法相比,提取时间显著缩短,金莲花黄酮的提取率提高约30%.  相似文献   

2.
微波-表面活性剂协同提取万寿菊叶黄素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提高万寿菊叶黄素的提取率为目的,采用单因数实验结合正交实验的方法.研究了微波-表面活性剂协同提取万寿菊花中叶黄素的丁艺.结果表明:万寿菊叶黄素的微波-表面活性剂协同提取最优工艺为:以乙酸乙酯为提取剂,表面活性剂Tween-20为最佳助萃取剂(质量分数为0.03%),提取固液比1∶60(g/mL),微波功率400 W,微波提取温度为60℃,提取时间2 min.在此工艺下,万寿菊叶黄素的提取量为3.209 mg/g.  相似文献   

3.
表面活性剂增效微波提取沙棘叶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增效微波提取沙棘叶黄酮工艺,筛选出了具有明显增溶效果的表面活性剂——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实验确定的较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以质量分数0.9%的椰子油脂肪酸二乙醇酰胺水溶液为提取剂,微波功率540 W,提取5 min,料液比(g:mL)1:40.该工艺比仅用微波法提取沙棘叶黄酮的提取率提高了43.8%.  相似文献   

4.
董利  车文成 《广东化工》2016,(22):84-85
采用毒性对比试验评价新型松香聚氧乙烯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显示:自制松香聚氧乙烯酯的毒性约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酯AEO-9和壬基酚聚氧乙烯醚TX-10的1/10,表明其是一种低毒、安全的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5.
采用表面活性剂辅助-微波法提取金盏花的叶黄素。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种类及浓度、微波提取时间、温度、料液比对叶黄素提取率的影响。利用单因素法和响应曲面分析法研究表面活性剂辅助-微波法提取金盏花叶黄素的最佳条件为:浓度42mg·mL~(-1)的月桂酰肌氨酸钠(OLI-4208),料液比为1︰20 mg/mL,微波提取温度68℃,微波提取时间5 min,金盏花叶黄素的提取率可达70.35%。  相似文献   

6.
采用表面活性剂辅助微波法提取阳荷中的黄酮。研究了表面活性剂种类及其添加量、微波辐射功率、辐射时间、料液比和pH对黄酮收率的影响。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黄酮的提取工艺。确定较佳工艺条件为:pH=4.0,料液比1∶40(g∶mL),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质量分数10.5%,微波辐射时间2.4 min,微波辐射功率550 W。在此条件下,黄酮的收率为12.7%。相比于热回流法、超声提取法和微波提取法,通过表面活性剂辅助微波提取,阳荷中黄酮收率分别提高了41.1%,56.8%和46.0%。该法提取效率高、工艺简单。  相似文献   

7.
张国铭  高虹 《广东化工》2007,34(7):49-51
研究微波辅助提取山竹夹层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与条件。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提取优化条件为:90%甲醇为提取溶剂,原料与提取剂的固液比1∶100,微波功率800 W,微波提取时间15 s,提取次数两次。对比传统溶剂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的一次提取量是传统溶剂提取法的1.65倍,提取时间则是后者的1/80。  相似文献   

8.
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的合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梨醇和硬脂酸为原料,经脱水、酯化、醚化制得聚氧乙烯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它具有良好的活性,已广泛应用于食品、日化、医药、机械加工等领域。  相似文献   

9.
10.
综述了阴离子、阳离子、非离子、特殊类、高分子以及双子类聚氧乙烯型表面活性剂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的色谱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曾贵玉  倪永全 《精细化工》2001,18(9):506-515
采用TLC对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 (Span 2 0 )组分进行分离 ,借助HPLC对其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Span 2 0组成比较复杂。HPLC可用来测定Span 2 0中单酯、双酯、多酯的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12.
利用超声波技术提取无花果皮红色素,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研究了红色素提取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影响无花果皮红色素提取的主要因素是超声波功率,其次是超声波提取温度和超声波提取时间,再次是提取料液比。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波功率350 W,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25 min,料液比1∶20(g/mL),收率为10.23%。  相似文献   

13.
微波辅助法提取栀子黄色素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法对栀子中黄色素成分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选。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表L9(34),以提取剂乙醇体积分数、固液比、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为因素,以黄色素溶液的吸光度为指标进行试验,得到最佳工艺参数: 1 g栀子粉末,60%的乙醇20 mL,功率280W的微波处理40 s,黄色素得率为17.83%,提取率达到98.20%,与传统的水提和有机溶剂提取相比,不仅提取率高,而且快速、节能。  相似文献   

14.
郭远凯  何江 《广东化工》2006,33(3):10-11,17
研究了以乙醇-石油醚为萃取剂,在微波场作用下,影响微波萃取柚皮色素的各项因素。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为480W,微波萃取作用时间为15min下所得橙黄色素不仅收率最高,而且性能稳定,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5.
苜蓿花色素的提取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然  庄华梅  付惠 《云南化工》2007,34(3):35-37,43
采用溶剂浸提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苜蓿花色素的提取方法和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苜蓿花色素的最适提取剂为盐酸[V(盐酸)∶(V(水)=1∶1]-80%乙醇,该色素对热、日光、酸、大部分金属离子较稳定,但是对少数金属离子(如Fe3+,Cu2+)、氧化剂及还原剂不稳定。  相似文献   

16.
郭远凯 《河北化工》2007,30(12):52-53
以柚皮为原料,在微波条件下,以乙醇-石油醚为浸取剂从柚皮中提取天然色素.探讨了微波辐射功率、辐射时间和料液比对天然色素产率的影响,并通过实验确定了浸取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7.
辣椒中辣椒素与色素提取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用乙醇为最佳提取溶剂,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乙醇质量分数、固液比、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4个因素对辣椒色素及辣椒素提取的影响.影响辣椒色素提取的因素从高到低为:乙醇质量分数>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影响辣椒素提取的因素从高到低为:固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质量分数.然后通过提取次数的单因素考察,确定了乙醇提取辣椒色素与辣椒素的最优条件为95%乙醇、固液比1∶11、提取温度 50℃、提取时间1 h、分3次提取.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高粱红色素的提取工艺 ,研究了酸度、温度、光、食品添加剂、金属离子对其稳定性的影响。可用于食品、饮料等。  相似文献   

19.
《分离科学与技术》2012,47(12):1814-1822
The process of microwave assisted extraction of antioxidants extract from Garcinia pedunculata Robx. was optimized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A Box-Behnkem design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ree independent variables, namely solvent concentration(%), solvent to sample ratio(v/w), and radiation time(min) on total antioxidant activity by DPPH and ABTS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Optimal conditions for extraction of antioxidants concluded that the solvent concentration be 70.79%, solvent to sample ratio be 20:1, and irradiation time at 4.73 minutes. However,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the extract was found to reach upto 85.98% DPPH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and 19.23 mg-trolox equivalent/g dry weight. FTIR study revealed that, the extraction of antioxidant extract was higher with increase in irradiation time, but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the extract was lower with increase in time. The structural changes in plant material after extractions observed by light microscopy provided visual evidence of the disruption effe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