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接入网管理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华 《电信快报》2001,(7):24-26,32
接入网的数字化、宽带化和智能化正成为通信网发展建设的重要任务。网络管理是通信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了保证接入网正常、可靠、经济和安全地运行,有必要建立接入网网管。 1 接入网概述1.1 定义 接入网(Access Network,AN)泛指用户网络接口(UNI)与业务节点接口(SNI)之间实现传送承载功能的实体网络,其目标是建立一种标准化的接口方式,以一个可监控的接入网络,使用户能够获得话音、数据多媒体和有线电视等综合业务。随着通信与计算机整合时代的到来,接入网的数字化、宽带化和智能化已成为未来通信技术发展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2.
无论是建设国家信息基础结构(NI),还是实现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能把电信、有线电视、计算机等各种行业中的语音、数据、活动图像综合在一起的宽带接入网技术已成为未来通信信息网络发展的关键。因此,当前国内外在选择接入网方案和接入网的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一、接入网的引入及其特性1.接入网的由来随着因特网(Internet)的发展,电话、有线电视的日益普及,传真业务、电子信箱等越来越深入到人们的家庭之中,而电信部门传统的钢缆网络和CATV同轴电缆网络已经不能适应需要。为了既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又要适应未来技术的进步和业务的发展,ITU-T提出了接入网(AN)的概念,其目的是综合考虑局端设备、用户环路和用户端设备,用标准化的有限种类的接口、多种传输媒介来灵活支持混合的不同接人类型与业务。可见,接入网应能成为不同类型的用户,不同类型的业务都能通过它接入到电信网的公…  相似文献   

4.
刘彤 《现代通信》2000,(10):14-14
接入网(AN)是电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被ITU-T正式定义为业务节点(SNI)和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的一系列传送实体,即用户设备与本地交换机(LE)之间的传送系统。国际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向表明,接入网将在通信信息网络中最具开发潜力,在未来发挥的作用也将最大。 一、接入网的数字化、宽带化是通信发展的必然 随着数字业务的发展,数据终端与交换机之间需要实现透明传输,因此要求交换机能提供数字用户接入功能。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开放各种窄带、宽带业务,通信网的建设与发展必然向数字化的方向迈进。目…  相似文献   

5.
作为通信网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的接入网技术为用户提供重要的业务服务。目前有线接入网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压力,包括来自传统语音业务的萎缩,以及无线接入技术的快速发展。有线接入网应加速光纤化和宽带化发展进程。本文重点研究有线通信接入网技术之一的光纤接入网技术,对未来的有线通信接入网业务发展提供更多的建议和方案。  相似文献   

6.
未来国家信息基础设施 (NII)的发展重点和关键将集中在接入网 ,特别是宽带接入网的建设上。网络、媒体以及娱乐的融合 ,使得接入网发展成为提供综合业务的平台。对于提供业务的供应商而言 ,没有一个高速通畅的接入网来提供综合业务 ,就将失去争取最终用户的资格。谁能妥善地解决好接入网问题 ,把握宽带接入网技术发展以及技术驱动所带来的新兴业务 ,谁就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 ,在信息高速公路的竞赛中处于优胜者地位。1 面对竞争 ,国家、省级骨干网发展迅速 ,HFC势在必行近年来 ,城域网技术迅速崛起 ,它不仅融合了接入网与传…  相似文献   

7.
光纤网接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通信网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接入网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已逐步形成了电信网、有线电视网和计算机网并存的局面.传统的接入网已不能满足现在信息发展的需求.为了解决信息接入的“瓶颈“,彻底解决三网融合的问题,出现了各种接入技术,如xDSL、HFC、PON、以太网接入技术等.光纤接入网是接入网的发展方向,它与有线电视网的有机结合,不仅能支持窄带业务和宽带业务,而且还能支持未来的新业务.  相似文献   

8.
胡晓兵 《电信科学》1999,15(9):53-54
随着电信网络的发展及新业务的不断涌现,传统的接入方式及结构已成为新业务发展的阻力。随着新技术的发展,更灵活、更经济且面向未来的接入网技术将对今后电信网络的结构产生深刻的影响。1接人网的定义接入网(AccessNetwork)是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化部(ITU—T)根据当前世界电信网的发展和演变趋势提出的新概念。其目的是综合考虑本地交换局(LE)、用户环路和终端设备(TE),通过有限的标准化接口,将各种用户接入到业务节点上。在ITU建议G.963中,接入网的定义为本地交换机与用户终端设备之间的实施系统,它可以部分或全部…  相似文献   

9.
主要介绍我国接入网近两年来各地的选型和建设规模, 国产接入网设备的技术进展, 以大芯数光纤为传输媒体, 同步数字系列(SDH)和无源光网络(PON)一体化、有线无线一体化为主要传输手段, 在接入网中采用标准的SDH传输体制、接入网用户线测试、接入网网管及监控功能、业务接口等技术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分析接入网在中国走过的几个历史阶段,详细阐述了在中国接入网的发展过程中,业务需求对接入网技术发展的促进以及接入网在不同时期的网络应用与服务,并展望了接入网在未来时期的技术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
通信技术的进步与人们对网络的高要求促进了通信产业的发展,传统的接入网技术已经跟不上网络发展的步伐,网络运营商也不断加强接入网技术的研究,以适应新兴网络业务的发展。GPON技术顺势而生,它能满足网络用户的业务需求,具有带宽高、成本低、效率高与安全稳定的优势,现已成为最为流行的一种接入技术。文章简述GPON技术的内涵、特点与构成,并分析其在接入网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接入网是国际通信信息高新技术的发展热点,又是我国实现通信信息现代化的关键,文章对国际全业务接入网的发展进行了研讨,并分析比较了具有V5等标准接口的接入网与远端交换模块(RSU)的优缺点,认为大量采用远端交换模块会对未来通信信息网络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最后作者对现阶段建设发展我国公用综合数字通信电视(IDV)全业务接入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接入网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的接入网建设覆盖到哪里,其运营服务就覆盖到哪里,谁拥有接入网谁就拥有用户。因此,占据电信网络总投资的60%的接入网在未来的电信竞争中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要求我们必须从市场、竞争、创新的观点去认识接入网,只有认识到建设先进接入网的紧迫性,我们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4.
用户接入网(AN,简称接入网)泛指用户网络接口(UNI)与业务节点接口(SNI)间实现传送承载功能的实体网络,是从本地交换机到用户终端之间的实施系统,主要连接的相关设备包括交换机和用户终端设备。根据接入业务的特点,接入网提供多种标准接口。 接入网是电信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建立一种标准化的接口方式,以一个可监控的接入网络,使用户获得话音、数据多媒体、有线电视等综合业务。 一、铜线接入技术 到目前为止,铜线技术仍然是网络接入的主要手段,在通信网络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传统的铜线接入方式适用于话音及…  相似文献   

15.
接入网网管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布式网络管理系统比集中式更适合未来的通信网络。接入网的网络管理系统必须适应接入网的网络管理系统必须适应接入网的特点,把低成本、能适应多业务和异构环境、能适应网络扩展升级作为主要目标。针对我国接入网网管系统的现状,批评了将干线网网管理层中使用的Q3接口应用到接入网网元管理层的做法,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更经济、更灵活的接入网已成为未来发展需要。本文简要介绍了发展接入网的必要性以及具有V5接口的综合业务光环路(ISOL)系统的结构及特性。  相似文献   

17.
在接入网中IP over DWDM技术能充分利用IP和DWDM(密集波分复用)两者的优点,满足未来通信发展的需求,文中讨论了IP over DWDM接入网的结构,分配网络以及接入节点的组成和功能,并分析了接入网的重构算法及高层体系结构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用户接入网的概念和几种常用的接入网技术,以及接入网能提供的业务。  相似文献   

19.
管键  管学理 《现代通信》2000,(10):15-16
一、我国通信业的接入网现状及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日益快速发展,通信业务要求有更大容量和更高速率,除了传送语音信息之外,还要能传送数据、视频、图像等多媒体信息。传统的通信接入网以一对双绞线与本地电话端局连接的通信方式已不能适应要求,因而出现了很多更先进的接入网技术如ISDNxDSL包括HDSLADSL……等。 在有线接入网中又以光纤接入网发展最快,前景最好,大有取代传统双绞线接入网的趋势。光纤接入网与其他接入网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使线路上传输的传输速率大大提高。现在采用光纤…  相似文献   

20.
无源光网络     
本通过对信息技术发展、网络流量剧增形势的深入分析,得出了在电信网络朝数字化、宽带化方向发展的情况下,发展宽带接入技术,建立OAN(光纤接入网)是接入网发展的必然趋势的结论。然后,着重介绍宽带接入的首选技术——PON(无源光网络)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其存在的技术难点;介绍PON的组网能力及其杰出的可靠性;最后介绍利用PON构建宽带接入网的优势,及其与未来电信发展趋势相适应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