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水下混凝土是一种在水下灌注、流动并自行凝固的混凝土.在煤矿生产建设中,水下混凝土有着广泛的用途,例如沉井的封底、封堵大流量的涌水和地面建筑深基础的施工等.现就本矿区多次实践经验谈谈水下混凝土的计算和施工方法.一、导管灌注法水下混凝土灌注法分为盛袋堆置法、岛式灌注筑法、导管灌注法、灰浆灌注法等,以导管灌注法较常用.导管灌注法是用一种特制的导管,将流动性较大的混凝土输送到水底,导管口埋入水下混凝土中,灌注的混凝土在导管内混凝土柱压力作用下向四周流动.混凝土凝固后即起堵水和承压作用.  相似文献   

2.
水下混凝土灌注常见导管事故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下混凝土灌注常见导管事故与防治雷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建井所北京100013)1常见导管事故1.1堵管堵管在灌注水下混凝土过程中经常发生,分析其主要原因有:(1)混凝土质量差。水泥、水、砂石计量不准,水泥安定性不好,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合理,混凝土运...  相似文献   

3.
从人、机、料、法、环5个方面分析埋管事故发生的原因,对导管受力进行了分析。混凝土流动性是导致埋管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严格控制导管埋深是预防埋管事故的主要方法,"勤测、勤提、勤拆"是控制埋深的基本原则,"快"是灌注操作的核心。  相似文献   

4.
有针对性的利用实例对挖孔桩施工遇到的技术问题及一些误解进行释疑,特别对挖孔护壁、水下砼灌注、导管埋深提出见解及一些处理措施,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应用流体力学、流变学的理论、方法和施工实测数据,建立水下灌注砼时导管埋深、砼在灌注系统的流动阻力与导管内附加砼柱间的数学表达式,以指导水下灌注施工在最优灌注参数下进行。  相似文献   

6.
综合分析了混凝土配料对于导管法进行水下灌注影响,并就如何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以适应灌注要求这一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7.
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经常发生导管堵塞的现象,这对隐蔽工程来说具有非常大的危害性,也是较难处理的事故.通过施工中长期积累的经验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并采取相应积极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8.
钻孔灌注桩水下混凝土灌注中途,发生导管无法起拔的"埋管"事故,对桩质量危害极大,事故往往造成桩基存在严重的质量缺陷,甚至报废.列举日常生活事例,探究这类事故的成因,并提出了事故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张锦雄 《采矿技术》2010,10(6):40-41,68
在灰岩区的人工挖孔桩施工过程中,有时会遇到地下水位高并且地下水量很大的情况,这时为确保工程质量,需采用水下混凝土浇灌的方法浇筑砼。但通过施工顺序的控制,可有效地减少水下浇灌孔数量,节约成本、缩短工期。论述了人工挖孔桩水下混凝土的配制、施工设备、灌注方法等,以及灰岩区人工挖孔桩施工中如何减少水下浇灌孔数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注浆施工中堵管事故的分析及处理蔡文盛(中国地质工程公司上海公司四○二处上海201101)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水下混凝土灌注时发生的导管堵塞事故(或简称堵管事故),是一种多发性事故。事故的发生往往造成材料浪费、工效降低。处理不当时,会诱发更大的事故,造成...  相似文献   

11.
贾涛  赵冬冬 《煤炭技术》2014,(8):279-281
针对瓦斯抽放孔容易出现垮塌、堵塞,且缺乏有效的修复装备的问题,设计一种挠性管注入器。通过对石油工业中连续管钻机注入头装置的研究,对注入器进行总体结构、驱动机构和夹持机构的设计,并对不同的设计结构进行对比,选用最优的方案。挠性管注入器将挠性管注入到瓦斯抽放孔,利用高压水射流通过挠性油管对垮塌和堵塞的瓦斯抽放孔进行疏通和增透,极大地提高了瓦斯抽放效果和抽放速度。  相似文献   

12.
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在地基土上部遇有较厚淤泥土和淤泥质粉质粘土层,由于静压机施工、基坑开挖、基坑支护原因造成管桩浅部断裂事故,对管桩浅部断裂事故处理采用人工挖孔套接装方法补救取得成功。争取了工期,缩短了基坑暴露时间,保护了基坑稳定,降低了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13.
以安徽淮南张集矿为背景,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坚硬顶板松动爆破关键控制技术的研究。数值模拟了切缝药包深孔松动爆破效果,进行了普通药包爆破与切缝药包控制爆破现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基于切缝药包定向断裂的巨厚坚硬顶板超深孔松动预裂技术,可以扩大爆破裂纹定向扩展范围,解决超深孔松动预裂炮孔爆破底部眼间距过大的难题,从而实现对爆破破裂面及坚硬顶板的垮落位置的精准控制,以及人为调控周期来压步距,使坚硬顶板能够及时、安全垮落,实现工作面的连续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14.
借助水下爆炸容器模拟40 m水深环境,通过两组不同装药结构的水下混凝土模型进行同药量的单次爆破损伤试验。在爆破前、后分别采用压电陶瓷传感器主动监测法对混凝土试样沿炮孔中轴线方向进行了关键点的主动信号采集。通过对监测点信号的峰值、能量统计分析发现,沿炮孔方向接收信号逐渐增强,在炮孔底部近区接收信号的峰值和能量出现明显突变,对比不同装药结构下的突变点位置可看出炮孔底部装有高阻抗球和粗砂的试样,其突变点明显提前,表明其对炮孔下部保留混凝土部分的损伤深度小。最后结合EMD方法探究了爆破前后压电信号的频率规律。研究表明:水下消能爆破技术能够有效减弱钻孔爆破对基岩岩体的损伤,基于压电信号的损伤监测方法可用于水下钻孔爆破中岩体损伤深度监测。  相似文献   

15.
单轴压缩下混凝土孔洞内壁表面电位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建立的孔洞混凝土表面电位测试系统,测试了含孔洞混凝土内壁单轴压缩下的表面电位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混凝土在受载破坏过程有表面电位产生,载荷前期表面电位随载荷的增大而增强,载荷增长越快,电位幅值变化越大;电位信号变化较载荷具有超前性,混凝土主破裂时电位波动最剧烈;电位信号的突增和电位幅值增长率的突变可作为孔洞混凝土破裂的前兆特征。通过对孔洞混凝土内壁表面电位的研究,加深了对孔洞混凝土破坏微观机理的认识,为将来用表面电位技术监测巷道及隧道围岩的稳定性做了基础性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巷道钻爆法掘进中,掘进速度的关键在于掏槽。为了研究金属矿山巷道掘进过程中掏槽孔超深与炮孔利用率的关系,基于20世纪90年代以来部分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开展的掏槽孔超深现场试验成果,探讨了掏槽孔相对于其他炮孔超深长度的合理取值范围。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在金属矿山还是非金属矿山,随着巷道掘进工程量的不断扩大,炮孔深度逐渐增大,但掏槽孔超深长度并没有改变。根据部分金属矿山掏槽超深的数据统计,95.2%的金属矿山掏槽超深长度基本保持在200 mm及以下。基于掏槽孔超深现场试验,在保证其他参数不变的前提下,以掏槽孔超深长度作为单一变量,当辅助孔和周边孔炮孔深度分别为1.8 m和2.0 m时,掏槽孔对应的最优超深分别为300 mm和400 mm,获得的炮眼利用率极值为97%和95%,较超深长度200 mm时分别提高了5.4%和10%,掏槽孔超深长度的变化对炮孔利用率有重要影响。基于掏槽孔超深长度优化问题,引入超深系数[η]概念,当辅助孔和周边孔深为x时,掏槽孔对应的孔深为y,存在最优掏槽孔超深系数[η],使得炮眼利用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国家级一孔多层地下水示范监测井钻探技术与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结合工作经验和项目的具体要求,首次组织实施了国家级一孔多层地下水示范监测井的设计和施工项目,并大胆采用了PVC—U塑料管“裸眼四次成井”新工艺。论述了设计思路、具体技术措施和最终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煤矿岩巷掘进爆破掏槽孔超深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掏槽技术是影响煤矿岩巷钻爆法掘进效率的关键,为了探讨掏槽孔超深深度(掏槽孔与非掏槽孔深度之差)与炮孔利用率之间的关系,采用文献检索法和现场试验开展相关研究,以近40年岩巷爆破掘进实际案例为对象,从时间、岩性、断面大小、炮孔深度、掏槽形式等5个维度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施工相关文献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岩巷爆破设计的掏槽孔超深深度均设定约为200 mm,炮孔利用率维持在90%左右,5个维度中岩性对炮孔利用率的影响最为显著,并就掏槽孔超深深度为200、300、400和500 mm时进行了现场爆破试验,炮孔利用率较超深深度为200 mm时的89%分别提高到93%、97%和97%,最大提高了8%,试验条件下掏槽孔超深深度的最优为400 mm;掏槽孔超深深度与炮孔利用率具有较强的相关关系,适当加大掏槽孔超深深度能显著提高炮孔利用率,而不同施工条件下掏槽孔超深深度的确定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9.
烟台市门楼水库因渗漏严重危及大坝安全,采用砼防渗墙加固方案,对大坝进行了处理。防渗墙布设在主坝下游坝肩与马道之间,分为Ⅰ、Ⅱ两个标段,采用CZ─22型冲击钻机造孔、泥浆固壁、水下导管浇筑砼施工工艺。文中介绍了设计要求、施工条件、施工程序、质量标准和减少砼超方等内容。  相似文献   

20.
XJY950高钢级精密绳索取心钻杆用无缝钢管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研制深孔、特深孔应用的高钢级精密绳索取心钻杆用冷拔无缝钢管的技术思路,介绍分析了XJY950冷拔无缝钢管的材料选择和制造工艺优化过程,并对该产品的钻探应用提出了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