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态美学以生态学与美学为基础,探讨了艺术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并将审美与生态偏好相衔接,实现了美学的生态转型.在理论上,生态美学源于我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智慧,并与西方环境美学观点交流融合,展开了对于审美活动的生态重估;在实践上,小至私人住宅、城市园林,大至美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都有着生态美学方法论与价值观的渗透,使得美学在景观设计、生态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建筑设计而言,生态美学也引发了建筑空间与环境设计的生态转型,能够帮助建筑设计反思自身缺陷以及与时代之间的矛盾,赋予建筑空间生态属性,并触发建筑审美需求对于生态伦理的考量,深度释放生态环境对于建筑空间的美化功能.  相似文献   

2.
艺术介入乡村作为一种新兴的乡村振兴模式,在保护、活化传统村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艺术介入乡村建设在诸多村落如火如荼地展开,但其在实践中也暴露出一定问题,具体的建设成效有待考量。本文基于空间句法理论,以传统村落安徽省亳州市药王村为例,利用相关方法分析对比艺术介入前后村落的变化,发现新旧空间的差异性及空间演替的合理性或问题所在并提出建议,为传统村落的原真性保护与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2,(1)
灯具是生活照明的必需品,灯具设计对人们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该文从中国传统生态美学入手,在解读汉代长信宫灯设计美学的基础上,探讨中国传统生态美学思想与现代灯具设计的融合,研究人、灯具、环境之间的关联,分析中国传统生态美学在灯具形态上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选择南靖县河坑村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文献研究结合田野调查与村民口述史的方法,就传统农耕时期、工业化农业时期,以及商业化旅游开发时期村落的农业生态系统与生产、生活方式等进行梳理,绘制出对应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示意图。通过不同时期生物、环境、人在整体结构中的位置与流动,分析村落自然环境与社会因素的因果循环关系,从中揭示传统农耕时期独特的生存智慧,厘清各种现实困境的历史过程与起因。立足生态系统的能量学视野,就河坑村世遗土楼保护与村落可持续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古村落是乡土历史的活化石与经典的民间文化生态“博物馆”.每一座蕴含传统文化的村落,都体现着当地的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和人居空间格局,反映着村落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它们是活着的文化遗产,是人与人、人与建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精髓和空间记忆,是美丽中国的形象代表与绝佳符号,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宝贵资源和文化原点.  相似文献   

6.
王炎松  吕晓航 《华中建筑》2011,(10):125-127
该项研究意在通过分析传统山地村落选址和布局即对居住环境的选择和处理,探索居住生态适宜性之间的某种关系和规律,建立科学的山水村落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作为传统村落聚落更新和新农村建设的技术参照和依据,尤其为新的村落规划和选址提供参考和指导.通过分析得出部分适宜的规律,指导更新的规划设计和新的选址.  相似文献   

7.
生态美学是一门集生态学及美学的综合性学科。运用生态美学对人类住宅区进行景观设计,意在打造新奇、趣味、生态的现代居住环境。以郧阳新天地江尚小区景观设计为例,从入口广场、娱乐休闲区、复合功能活动区、不同区植物、小品艺术等方面运用生态美学对景观设计进行了阐述,为打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特色生态的住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地场产业作为研究切入点,从宏观生态化布局、中观场所化构建和微观主题化设计三个视角,探索传统村落产业场所的营造策略。将安徽省黟县卢村作为研究区域,展开传统村落产业场所营造的实验设计,在分析村落现状的基础上,对产业场所进行针灸式生态营造,设置景观活化带,植入产业主题广场,构建公共配套系统,最终实现生态、生活、生产三大环境的统筹布局与全面改善,为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王阳  黄明华 《规划师》2013,29(1):11-14
随着自然灾害的频发,人们越来越关注城市安全。生态城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安全,要求既能满足城市的发展又不能破坏自然环境,因此建设生态城市成为各国解决城市安全的重点解决方案,构建生态城市成为城市规划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实践。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美的需求"不断增加,即要求城市的"生态美"。一方面,生态美学介入生态城市构建具有必然性;另一方面,生态安全下的生态服务功能设施的构建往往与"生态美"相矛盾。因此,需要从微观层面—古代城市协调经验、宏观层面—从整体与局部关系的协调来解决生态安全与生态美学的矛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诗意栖居"。  相似文献   

10.
石增礼  张妍 《新建筑》2013,(5):118-122
以影片为媒介,从记忆心理学和情感社会学角度分析了传统村落与记忆、情感及社会之间的结构关系。阐述了作为记忆载体的传统村落有助于形成人的正向情感,而正向情感的累积必然会对社会做出正向的价值回馈,这是和谐社会的基石,也是传统村落保护工作中容易被忽视的、需特别加以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河南省下伏头村为例,指出中国古代村落在规划选址、营造技术和绿化景观等方面蕴涵着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分析其演变的经济文化背景,并通过该村公共浴室改造实践提出传统民居的可持续发展途径应是生态、社会文化、经济与建筑环境等多方面的共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高原湖滨传统村落依托高原湖泊丰富的水资源、生态资源和景观资源等,在长期的农耕文明中逐步形成,不仅传承历史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和生态文明建设,而且对于保育自然生态环境、传承特殊环境烙印等具有重要价值。该文以云南省石屏县异龙湖湖滨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分析在高原山地复杂的环境特征下、与自然长期适应协调过程中传统村落的分布规律、特点等,探索其保护与发展策略,为高原湖滨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基于风景园林视角的中国传统村落园林审美特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一些传统村落经过持续千百年的规划建设,与其内外的山水形胜交融渗透、共存相生,成为人与天调的大美之境。从风景园林学视角来看,这些村落已经形成了一种以自然审美为主调的园林环境体系。研究这种大尺度、开放、公共的传统村落园林审美特质,有助于促进国内风景园林学理论研究打开更大的专业视界,完善中国风景园林历史理论体系,以及探索传统村落保护复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选取晋南地区的旅游型传统村落建筑景观为研究对象,分析传统村落建筑景观的文化内涵、艺术传承以及保护价值,认为村落建筑景观的保护与发展应该结合村落的生态理念、人居环境、艺术传承、文化旅游等方面进行有机协调发展。晋南地区村落建筑景观的保护与发展要突出地域文化特征,要坚持以人为本,守好地方传统文化的根脉。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3,(6)
德勒兹非常重视大千世界的共生、化生、装配、链接等问题,其差异哲学蕴含着丰富的生态美学思想,其中地理哲学、生机论与机器论三个维度尤具特色。地理哲学以大地观为核心,强调在内在性的"千高原"平台上充满博弈的力量,人类创造性与物质系统潜力之间的新型耦合能够创造"新大地";生机论美学以尊重多元生命形态与物质存在为旨归,倡导社会文化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和谐互惠;机器论诗学倡导宇宙万象川流不息的链接与装配,体现出德勒兹"差异与重复"哲思和艺术创新的诗意特征。德勒兹生态美学思想突破传统二元论的思维模式,启迪我们反思当代生态美学与艺术创造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传统村落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具有很高的地域特征和文化艺术价值。随着社会发展、利益驱动及人为的破坏等,其文化价值正慢慢减弱。本文从人居环境学角度出发,以古丈县李家村为研究对象,从自然环境要素、人工环境要素、人文环境要素三方面挖掘与分析李家村的人居环境,总结和探讨古丈县传统村落人居环境地域特色、现存问题及保护措施。得到如下结论:1)自然环境保护是其它文化特征传承的基础,保护自然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是传统村落生长和发展的必要条件;2)人工环境保护是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最重要的保护内容,对老化、破败等传统建筑进行修缮和改造保护其可持续发展;3)人文环境是传统村落人居环境的精髓,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正确的保护价值观、数字化录入保护和文化传承人是传统村落人文环境得到良性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杨栗 《河南建材》2020,(1):106-107
山西省是我国著名的古城之一,有着"中国古建筑艺术宝库"的美誉。传统的村落建立是随着历史发展自然形成,或是多个小型村落慢慢扩散最终形成一个规模较大的村落或区域。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村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城市的不断拓展对村落环境、生态文化都有所破坏,因此,如何有效保护村落环境与生态文化是目前重点思考问题。  相似文献   

18.
保护传统村落的目的是给后代留下民族的根基,延续民族的文化,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让村落逐渐消亡,文化一旦没有了承载,便会散落。乡村旅游的出现为村落的未来提供了一条出路,同时也让村落面临着旅游经济同质化问题。对此,本文在总结当前传统村落发展困境的基础上,以大回村为例,结合生态美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传统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平衡模式进行探索,以促进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实现村落活化。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生态美学的理论基础及产生背景做了基本梳理,针对其实践应用不足,强调人居环境景观作为审美本体对生态美学的研究与实践意义重大。同时,基于生态美学对当前中国城镇化与人居环境景观进行了生态反思,并且还对生态美学在人居环境景观的实践应用做了理论前瞻,为进一步夯实生态美学理论基础及拓展生态美学的研究方法做了理论铺垫与探索。  相似文献   

20.
快速推进的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进程中,作为我国农耕文明最宝贵遗产的传统村落正面临迅速衰亡的窘境,如何协调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成为我国城乡建设的当务之急。本研究以三亚市唯一入选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的崖城镇保平村为例,从村落生态系统的景观现状分析入手,结合生态恢复学理论,运用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的方法,提出自然格局、自然过程、自然界面等不同层次的规划设计方案,以期为保平村乃至我国传统村落的生态系统恢复与维育提供科学思路与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